有一次我在一个群聊里默默围观群友聊天,其中有一位群友说了一句话:“投资就应该是简单的,你在做出正确的决策之后该做事的就只有吃喝玩乐”。
他说的太有道理,我感到收获很大,也一直在践行这个说法:决策之前多动脑,行动之后少折腾;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锻炼身体并且保持心情愉快。
最近我翻过往状态,找到一个曾经发过的帖子。在洛杉矶时间2019年12月20日上午,当时我在加州,本来是难得的放松时间,但我心态还是不成熟,在交易时段忍不住在手机上看了一下市场行情。于是我发了一条感慨说:纳指100ETF的价格突破了211,保守预计十五年内它可以超过985。
当时发布的内容以及网友互动
2019年12月20日上午11点半( 北京时间12月21日凌晨)在Laguna Beach拍的一张照片
这里说的纳指100ETF指的就是美股场内的QQQ,211和985这两个数字只是拿中国名校的一些标签来用用,虽然这个数字意味着十五年接近五倍的成绩,但这个判断我个人认为是合理甚至保守的。
后来有读者问我是开玩笑的吗,我说是认真的。当时211美元的价格已经是2009年次贷危机后低点25美元的八倍还要高,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个东西未来不大可能再有大幅上涨的空间了。但到了现在,时间是2021年2月初,QQQ的价格涨到了331美元。回到那个展望,2019年底的15年之后,大概是现在的14年后,331如果要在14年内增长到985,那么平均每年要增长8.1%,考虑到QQQ过去十年在成分股业绩驱动下的年化涨幅是20.37%,未来十五年即使不断放缓,要达到平均>=8.1%的成长速度可以说是确定性很高的事。
我们回过头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感觉到处都是机会,但面对未来就是一片茫然。有些事我们也预测不了,比如在2019年底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不久之后疫情肆虐了全世界。
到现在为止,疫情还没有结束,可是美股市场不断创出新高,让很多人看不明白。我们后面的部分继续聊美股,重点讨论它的估值是否合理、以及投资的逻辑和必备的常识。
很多人对美股的误解,来自于我们这边沪指长期在3000多点徘徊,而美国这个经济增速远低于中国的国家居然能有这种高涨幅的股指,所以认为极不合理。

之所以说这是一种误解,是因为这个角度有四个重大错误:
(1)中国A股并不是十多年原地不动,它的规模其实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如果我们对比A股和美股的市值增长幅度,我们会发现A股其实是跑赢美股的。A股总市值从2005年的5万亿增长到2020年的64万亿,但指数没有涨出相同的幅度,这是因为太多公司上市,增加了总市值但却摊低了指数。
(2)沪指的编制方法存在不科学之处,使得沪指长期被拖累。比如沪指按总市值加权,而非流通市值加权,所以石油、基建、钢铁、国有银行等成长性不好、效率不高但市值庞大的公司拖得沪指很难大涨;再者新股上市第十一个交易日才开始计入沪指,这时候新股往往已经走过上市的爆炒阶段进入连续下跌期,又对沪指构成拖累。如果我们看扣除金融的沪深300,过去大半年它一直在创新高,以茅台为代表的龙头股们就更不用说了。
(3)大量新经济公司外流,比如互联网两大巨头腾讯、阿里都在境外上市,B站、拼多多、蔚来这些两年内涨十倍的公司也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这就导致A股市场缺少这类极具成长性的头部公司,所以资金涌入消费、医药这些非周期板块,这才有了100倍估值的酱油股和70倍估值的白酒股。而其他行业比如能源、钢铁、金融、地产,因为处于逆周期,市场前景不明,估值只有更低没有最低。
(4)美国经济增速确实比我们慢得多,但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可一点也不慢。目前美股五大科网巨头FAAMG(脸书、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过去十年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平均年化增速都在20%以上。因为他们的增长不仅得益于经济蛋糕的做大,也得益于创新和分得更多传统经济蛋糕。另外,他们的市场来自全球而不仅仅是美国。苹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最早两三代iPhone已经在美国广受欢迎的时候,中国大多数消费者觉得苹果手机很奢侈,伴随产品的全面引进和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中国成为了苹果的新增长极,而现在苹果在印度、东南亚的市场也在快速增长。
在对比中美市场时,我们不可以拿能源、金融、地产这些传统行业和美国市场占主导的科技公司比估值,要比应该同行业比较。美国20家头部科技股的估值比A股“茅20”便宜一半以上。
美国市场的科技龙头市值确实都大到可怕,但看一看估值并考察一下利率水平,你会发现他们都很合理:苹果2.3万亿美元(37倍PE)、微软1.8万亿美元(35倍PE)、谷歌1.4万亿美元(34倍PE)...茅台在增速未必强过他们的情况下,估值是65倍,不过考虑到A股硬核的优质资产比较稀缺,人民币暂时又不能自由投资海外资产,所以茅台的高估值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这可能也是中国热点城市房价和租金脱钩,租售比扭曲的重要原因,目前一线城市房价的估值大约是70倍。
在科技巨头们财报增速远高于传统行业的情况下,现在发生了比较惊人的一幕,那就是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估值(39.55倍)居然低过了标普500(43.92倍),这种事在过去绝少发生。因为纳指100几乎全是科技公司,整体成长性远强于标普500,过去十多年涨幅几乎每年都大幅超过标普500,如今估值反而更低,只能说其成分股的业绩增长实在是比标普500快太多了。事实上,纳指100中大多数的公司也是标普500的成分股,只不过标普500还包裹了很多能源、航空、金融这些大板块拖后腿。现在这个数据也说明,在未来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和调整中,估值更高的标普500防御力将不如纳指100。
截至2021年2月5日 罗素2000、纳指100、标普500各自的估值和股息率
投资的目标是赚钱,所以必须保持绝对理性。但实际上却有很多人在用情绪投资或是用情绪看待市场。这些人永远都是阴谋论的爱好者、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是常识、永远都对一惊一乍的内容最感兴趣。
我们仍以美股市场为例,“美股崩盘”是很多人所期待并坚信的事情(令人好奇的是这些人里绝大多数其实并没有参与过美国市场,也无法从下跌中获利)。这事儿其实很简单,他们只要做到言行一致就够了,那就是去长期持有SDS(两倍做空标普500ETF)或SQQQ(三倍做空纳斯达克100ETF),下面这两张图是这两个ETF的走势,大家可以参考并体会一下。
SDS价格走势2006-2021
SQQQ走势 2010-2021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轮财报季(对应20202年第四季度),标普500 成分股中82%的财报超过预期。2021年崩盘是不要想了,在这个全球经济复苏、公司业绩高增长、美联储精准护盘、而且没有巨大外力作用的背景下,正处于历史高位的美股不大可能出现2008和2020年3月那样的下跌(去年3月熔断期间的下跌对于投资者而言是十年一遇的黄金坑,你想要都没有)。普通投资者趁着波动和调整上车才是胜率最高的策略。而我们也应该明白,全球市场是联动的,其中美国的市值最大、影响力也最大,他们保持慢牛对于中国市场和其他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这不是我第一次反驳危言耸听的泡沫论了,最恰到好处的一次是2020年3月16日在老号发布的主题《美股真的有泡沫吗?》(由于老号被屏蔽,感兴趣的朋友可在百度搜索关键字:“房东经济学、美股真的有泡沫吗”查看其他平台对该内容的转载),当时美股经历了三次熔断,大盘打了7折,很多人说这下完了,泡沫彻底要破了。当时我在文中明确表示:“我们现在根本不用为美股担心,恰恰相反,如果你是中长期投资者,目前的美股具有相当高的投资价值。”
到了今天,我认为这句话基本上还是成立的,但应该注意行业,这其中美国科技板块以强劲的增速、相对合理的估值、以及普遍较好的财务状况,价值依然坚如磐石。
纳斯达克100指数走势 3月16日已在图中标出
在2020年3月16日之后,紧接着我在3月23日为了反驳一些根本就不懂金融的脑残(自)媒体,又发布主题《美股一跌,他们就沸腾了》,深入聊了聊达里奥被误解、巴菲特指标的失效和对当时的市场评述。很幸运的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我是对的。
悲观者总可以给出很多非常有道理的说法,但最后总是乐观者赚到了实惠。
展望未来,做多中美核心资产可能将会是21世纪最好的投资方向。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只要坚守常识、顺应趋势,市场就一定会给我们超出预期的好回报。


顺手再安利一下,如果你想投资美股,可长按下方专属二维码免费开通美股账户。
开户首次入金>=3000美元的朋友,可享受560港元现金豪礼:
①送一股小米1港币兑换权益、
②再送10股小米股票、
③再送200元股票抵扣券、
④再送1次美股首次打新必中权益(有效期15天)、
⑤入金后,受邀加入投资者群聊,分享思路与见闻,定期获取老虎研报。

开户过程中如有疑问,可添加微信(landlordla)咨询
欢迎点在看、转发朋友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