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的育学园 
常见的疾病问题这里都有答案,点上方蓝字关注。
承认吧,为人父母是一件极其考验情商的事。
可面对肆意哭嚎的人类幼崽,我们的理智却又常常掉线。
情商是什么?能堵上孩子的嘴吗?不能的话憋和我扯这些没用的。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么多人认同这样一句话: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从不认为父母就是权威,但父母的一言一行,却能深深渗透一个孩子人生的底色。
尽职的父母,以教育孩子为己任,但并不代他们都真正懂得教育。
犯了错的孩子,需要被教育,但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适合进行教育。
公共场合,就是很多孩子的自尊遭到践踏的地方,而“施暴者”正是他们的父母。
01
这时不出手
岂不是教子无方?
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撒泼的时候,要不要马上给他点color see see?
这看起来是一道送分题,已经有太多的“父母指南”告诉我们,不应该在公共场合训斥孩子。
“可是……!”
我也像你一样脱口而出:
不马上纠正,一定会影响到别人的!
真的很没面子啊,那么多人都看着呢!
人前不作为,别人肯定说:这妈怎么当的?都不管管!”我可不想被当成熊家长……
等等,以上这些担心,你究竟是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还是急于和他撇清关系?
反正我可不是啊!主要我真的不(想)认识这个小孩……
好吧,就算不考虑面子问题,这孩子会不会拿准了我们的软肋就变得肆无忌惮,到了公众场合就仿佛被放归森林,因为这只狡猾的猴子已经知道,谁也拿他没办法……
首先我们要明白,尊重≠放纵。
很多人觉得当场不教育孩子,孩子会不知道自己错在哪。
是保全了孩子的面子,可是“难道不管他们吗?”、“要是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如果你也这样发问,就是把尊重和放纵混为一谈了。
尊重孩子绝非什么都不管,在公共场合放任他大哭大闹。
尊重孩子,是以更好的方式教导孩子。
孩子在公共场合失控的时候,别忘了先去“关上门”。
安抚孩子,需要“抱走”+共情。
在公共场合中,教育孩子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商场里有母婴室,电影院里有卫生间,公园里有角落和树荫。
这些环境都比站在别人的注视下,更适合让孩子平静下来,也更适合你来开展共情。
最佳的共情表达方式是接纳的与客观的同情:我看见你的真实脆弱,我满足你的情感需求。
《正面管教》中,介绍了和孩子沟通“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接着来实操一下:
“宝贝,我知道你有些害怕。你不是故意伤到妹妹的,是吗?”
“妈妈之前也犯过这样的错,所以我知道你现在也很难受。”
“承认自己做错了没什么,妈妈不会怪你,妹妹也不会不和你玩的。”
“等你觉得可以了,我们一起去和妹妹道歉好吗?”
其实很多家长已经熟知上面的方法,却常常觉得全部照做了也没什么用。
没办法,养育孩子并没有一劳永逸的套路,现实就是不给你偷懒的机会。
孩子不是机器人,没办法在按下按钮之后就停止故障。
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真正用心去体会他的感受,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认为他在故意挑战你的耐心。
还有很多情况确实很难迅速控制局面,那就和我一起替孩子向被影响到的人道个歉吧,给离开留出准备时间。
著名熊孩子蜡笔小新,他妈妈为他道过的歉数不胜数。
虽然很多状况都很难堪,但暴躁的美伢也会第一时间点头哈腰,接着带小新撤离现场。
你所做的,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如果你也是蜡笔小新的观众,一定知道他除了偶尔的调皮,仍旧是一枚非常暖心的孩子。
02
孩子的羞耻感
从3岁时就开始萌发
再让我们回到问题的关键点,不应该在公共场合训斥孩子,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
其实很简单,两个字:自尊。
通俗点说,就是面子。
人类幼崽大约在3岁左右,就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如果这时做了坏事,听到别人羞他,就会产生羞愧感。
羞耻心是一种以自尊心为基础的道德情感,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在公众场合肆意责备孩子,不就是对孩子的自尊不屑一顾吗?
这段看的我拳头硬了。
妈妈的面子,孩子的面子,都是面子,凭什么要分个孰轻孰重!
孩子的羞耻心,往往在周围人,特别是受尊敬的、亲近的人知道自己的过失时表现出来。
当众责骂,极度羞辱,孩子可能成为胆小、自卑、拘谨的人,有的甚至会造成"变态的自尊心"。
这种孩子过于敏感,稍受批评就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严重时会造成神经机能病或精神失常,甚至还有的走上轻生之路。
公共场合之所以常常成为“审判庭”,源自于很多家长得心应手的羞辱式教育,美名其曰让孩子长长记性——
“那么多人都看着呢,你还哭?!”
“你快点给妹妹道歉,我们都等着你呢!”
“让大家看看你这什么样子,好意思吗你!”
这样的压力,是很多人直到成年都挥之不去的噩梦,确实想忘都忘不掉。
但这些可怕的记忆,真的能够敦促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吗?
一个人的自尊心从童年时期就被温柔地保护,我相信,他才会有足够的底气,成长为一个从容且自信的成年人。
03
镜头下的哭泣
放大孩子的难堪
互联网之发达,很多无聊的时光确确实实被愉快地打发掉了。
但每个人自愿或不自愿地被暴露在镜头下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多。
公共场合的定义也不再局限于商场、饭店、电影院,任何一个公开的网络平台,都聚集着众多看客。
社交平台上,很多孩子无助的哭嚎和崩溃都能收获不少点赞,评论里随处可见“哈哈哈哈哈”。
起初我也跟着看热闹,笑过之后,顿时觉得残忍。
这个大喊着“我真的受不了了”的孩子没写完作业,因为害怕爸爸的责骂而泪流满面。
他真的是熊孩子吗?还是家长把自己的无知当成了有趣?
图:微博@王人平
孩子内心的恐惧是真实的,焦虑是真实的,紧张也是真实的。
尽管看客们并没有恶意,但孩子需要的,是一份感同身受的尊重。
这样在公众平台上曝光孩子的崩溃,真的一点也不好笑。
我在很多评论里,还见过这样一句话:“看见孩子哭,我就特想笑。”
我们很多人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被教育要坚强,要勇敢,可体恤别人的共情能力却成了其次。
尽管这些孩子哭泣的理由,在成年人眼中无足挂齿,但也并不能因此忽视孩子的崩溃和无助。
与君共勉
写到最后,我不断提醒自己,千万不要陷入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旁观者的快感里。
我们都乐于并善于谴责别人,却缺少面对自己犯下错误的勇气。
我们中也许有人从未察觉当众教育孩子有什么不妥,陶醉于扮演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享受那种居高临下的权威感,却忽略了孩子才是主角。
别忘了,我们所做的教育,都应该是做给孩子看的。
育儿没有标准答案,也许你常常有同样的苦恼:
“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
“学了那么多,孩子还是不听我的!”
管教孩子,真心不是“我跟你说了多少遍?!”孩子就能听进去的。
视频里介绍的这5个原则,也许能让你找到和孩子沟通的有效技巧:
参考文献:
  1. (美)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 2016
  2. 陈陈.父母的反省:要教育孩子先修正自己[M].2009
  3. 孙为群,高飞主编.孕产养育十万个为什么育儿卷[M].2007
高情商的父母
会和宝宝一起成长
育学园教育
高情商父母必修课
内含
15节家长音频课
40个视频游戏
85张情绪卡片
8本情商绘本
原价299元
现新春特惠价仅售129元
(识别二维码,快来抢购吧)
特别提醒:春节假期物流停发,购买后课程可立即使用,情绪卡片及绘本将于2月19日后陆续发出,感谢理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