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The Lazy Artist Gallery from Pexels

文/呦呦鹿鸣
昨天写了《谁是“困难群众”?》,不出所料,后台又来了不少怼我的。大概的观点有:“一张图片不能说明是不是真困难群众”“你没去过青岛城阳没资格评价”“不应该过多炒作,每个地区贫困标准不一样”……如此等等。
这些反对意见我都能理解,我们群众之间有点不同认识,很正常。
但是,今天看到了来自青岛城阳当事方声音的反驳,着实就大跌眼镜了。
最先看到的,是北京青年报的报道:
然后看到青岛本地媒体《半岛都市报》的长文报道《还原身处舆论漩涡的“名酒名茶困难户”:八旬老汉瘫痪九年,老伴从亲戚宴席上带回仨酒瓶,是困难户不是低保户》:
棘洪滩街道社会事务办负责人介绍,老人参加宴会捡回了三个空瓶子,“瓶子外一层灰,一滴酒也没有,两个茅台瓶、一个五粮液瓶子。”至于“冻顶乌龙”,打开包装袋后,滚出来的是孩子的水彩笔、抹布、还有一个红色塑料袋。老两口目前居住在女儿家中(之前有说法是社区解困房)。画面左下角闪出的一抹灰黑色是邻居家孩子的手推车。“电视很小,就是一台海信的普通电视。”该负责人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这样的电视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很正常。
最后,看到了青岛“爱城阳”发布署名熙玉安的评论文章《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洪滩街道回应网上质疑说开去》:
谁家还没有一个富亲戚啊?!
参加宴会,将代表富足生活的高档酒水拿回摆放,正说明大家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将酒水拿回,想必也是征得了操办宴会者的同意。
至于瓶中的酒水是否空瓶,是否饮用,其实都无关他们家确实存在困难这个事实。
快过年了,当地有关部门前往慰问,正是落实排忧解难“一个都不能少”精神的写照。
……

不可否认,近年来各种作秀式慰问屡见报端,由此引发的各种质疑此起彼伏。
作秀是一种错误。
但是,要求困难户家中家徒四壁、一片凋敝也是一种错误。
因为,人人都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 
看完这些满腹委屈又义正词严的文章,我拿着手机,身边没有人,但却不由自主地说出了一句话:
最大的困难,是思想认识上的困难。
这些所有的辩护,都是从“这个家庭确实是困难群众”角度出发的,来自街道办官方的声音都把老人推到前面,或者说,把火力引到老人身上。街道办事处负责人林主任说:“我们真的是在实事求是的说明情况,老人没有撒谎,他的瘫痪等家庭情况都是真实的。网上的言论已经给她造成了二次伤害,我们也不忍心把她家里的情况拿出来一遍遍地说。”
这就有点过分了。各位主任,只管把眼睛盯在老人身上,让她各种方法出来解释,难道主任们就一点也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吗?
网友们所疑惑的,真的只是这位被慰问的老人吗?网友们真正疑惑的,是城阳区去慰问的干部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家庭,进了这个家庭之后对装修和摆设为什么没有感觉?
网友们所反对的,真的是这位困难户“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吗?网友们所反对的,是其他明显生活条件更差——没有木地板没有挂葫芦没有茅台五粮液瑜伽滚轴——的群众谁去慰问?
昨天,我在呦呦鹿鸣已经举例了,就在城阳区,就有张书成这样住6平米房子的困难工友,而且,在他多年来持续发布的网帖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青岛工友真实的生活。
我昨天也举例了,青岛就有雨花斋这样提供免费午餐的公益餐厅,那里有大量连饭都吃不上的困难群众。
在青岛最大的农民工劳务市场——株洲路中韩劳务市场,每天早上5点,路边就密密麻麻站满了人。那些到6点还没有被工头领走还抢不到小工活的人,可能当天就吃不饱饭(小工活基本是6点开工),他们是不是困难群众?
这些情况,我这个不在青岛的人都能了解到,本地负责的同志为什么了解不到?
青岛的经济确实发展的不错,这张照片上的老人,可能也确实符合街道办困难户的认定条件,但是,有没有真实生活更困难的边缘人群在这个标准之外呢?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思想认识的差距,往往是一层窗户纸的差距,比如,许多朋友看了呦呦鹿鸣一篇文章立即就明白了,亮堂了。这并非呦呦鹿鸣的文章有多好,而是诸君自己心里本身很清爽,很亮堂,自带光芒。
但是,思想认识的差距,更可能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以光年为计算单位。于是,我们常常会遇到“嘴巴永远说服不了耳朵”的情况,你即便摆事实讲道理从早到晚对着他说,他也听不进去。
那些自己蒙起双眼的妄人,总是侮辱周围善意的劝告。他们的认知世界,如荒漠般贫瘠,像天王星星球表面一样凋敝,无论如何在上面栽种浇灌,都很难生长
因此,我们会说,相比经济上生活上的困难,思想认识上的困难才是最大的困难。
看到当地还在拼命为自己辩护,把老人推在前面挡箭,我只能说,养尊处优的他们,需要一次严肃的精神扶贫。虽然他们被扶贫后也未必知道感恩。
文章写到这里的时候,有青岛的朋友给我发来一个消息说:“青岛城阳区委、区政府对网友质疑高度重视,区纪委监委和区民政局已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将尽快对社会公布。”
这真是一场正在进行时的思想交锋啊。局势随时都在变化。
相比现在这波辩护文章,调查结果会有什么新发现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10205呦呦鹿鸣 
昨天相关文章:谁是“困难群众” ?
关于呦呦鹿鸣:
在两个世界穿行


呦呦鹿鸣:由“每天一千字”发起人黄志杰原创,只关注民生,倡导“日拱一卒,只为苍生说人话”。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