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佩刚到会,介绍我省“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发布会主要内容
↓↓↓
新闻发布会现场
NEWS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发布人: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 李和平(许梦宇 摄)
发布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王佩刚(许梦宇 摄)
主持人: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武潇(许梦宇 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摄)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
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介绍安徽“十三五”教育事业情况
答记者问
安徽卫视记者
王书记您好,我是安徽卫视记者。“十三五”时期,我省已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覆盖,优质均衡发展将是下一步义务教育领域工作的着力点。请问,我省在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已经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考虑?谢谢。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王佩刚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要战略性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教育大会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我省在2017年比原计划提前三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覆盖后,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推进了县域义务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建立完善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态监测制度。每年发布《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报告》,全省小学和初中基本均衡平均综合差异系数,从2016年0.414、0.381分别降至2019年的0.401、0.364,做到了稳中有降。
二是修订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新出台的《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将优质均衡发展作为重要考量,更加突出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要求。
三是进一步强化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各县(市、区)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在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中,加大了对优质均衡评估指标的权重。
四是制定出台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导性规划》。明确“三步走”战略,推进我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规划》部署,深入推进我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即:2020年至2022年启动试点,确定一批条件好的县(市、区)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2023年至2030年全面推进,确保在2030年之前95%的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31年至2035年攻坚提升,力争在2035年之前实现全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覆盖。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
王书记您好,我是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我省已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越来越多的幼儿可以在家门口上幼儿园。二孩政策出台后,广大群众对普惠性幼儿园特别是公办幼儿园的呼声越来越高。请问,“十四五”时期,我省在这方面有何举措?谢谢。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王佩刚
“十三五”期间,我省连续实施第二期、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普及与普惠同步推进,全省累计投资85.47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092所。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9631所,在园幼儿211.4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为88.7%、75%、43.2%,与“十三五”起始年份2016年相比,分别提高了5.7、16.2、11.5个百分点。到2020年底,将分别达到90%、80%、50%。“十三五”期间,各级政府落实学前教育各类奖补和资助政策,积极引导、促进、扶持民办幼儿园普惠性发展,累计投入幼儿资助资金5.855亿元,惠及幼儿78.29万名。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以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考察安徽时强调的“要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指示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持续实施学前教育促进工程,着力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率,落实《安徽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试行)》,会同省有关部门,督促各地配齐保教保育人员,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安徽日报记者
李厅长您好,我是安徽日报记者。安徽是一个高教大省,安徽也是长三角不可或缺的一个角,我想问一下安徽高校在人才培养还有专业建设这一块,是如何服务我们我们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谢谢。
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 李和平
谢谢记者的提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安徽最典型的特征或者叫基因或者叫名片,就是创新驱动发展。近些年来,我省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持续向好的势头不可阻挡。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对于省内高校来说,在人才供给和技术支持这方面,理应作出贡献。也正因为有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为代表的省内113所高校持续多年的贡献,才促成和造就了以合肥为中心的安徽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这些年来,我省围绕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做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在规模上做文章。安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作支撑。这些年来,我省不遗余力持续扩大的高等教育各个层次的招生规模。目前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50%,高等教育全面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录取率连续多年超过80%,高校数量及研究生、本专科生人数均有了显著提升。
二是在结构上做文章。目前我省研究生教育规模偏小,全省研究生人数仅7万人左右,相对于百万的本科生来说,占比依然很小。近些年来,我省多措并举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特别是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步将研究生教育的主攻方向转移到培养应用型人才。
三是在质量上做文章。近些年来,我省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目标的工程项目,包括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和高校“双一流”建设计划等,着力推动各个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促进内涵式发展。
四是在贡献上做文章。近些年来,我省在推动高等教育发挥人才供给和技术支持功能方面,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和技术支撑能力。对我省高校来说主要有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个层次要有一批学校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个层次要有一批学校支撑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个层次要有少数一批学校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这类学校引领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才和技术。在这方面,近些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机制,引导学校服务、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种类型的高校毕业生,实实在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下一步,我省将在总结“十三五”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实施好本科教育十大工程、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和高校“双一流”建设计划等重大工程项目,全面提升省内高校内涵式发展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努力营造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助力安徽“十四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助力新时代美好安徽建设踏上新征程。
新华网记者
王书记您好,我是新华网记者。“十三五”期间我省在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管理与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未来计划如何更好地保障教师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谢谢。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王佩刚
“十三五”以来,我省高度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坚持以改革激活力,制定《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开展中小学教师管理事权、人权、财权“三权”统一改革试点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教师队伍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坚持以规范促发展,针对我省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等重要文件,开展乡村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等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体系,提高了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三是坚持以行动见成效,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截至2019年,全省专任教师59.8万人,比2015年的53.2万人增加了12.4%,其中乡村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14.4万人。定向培养乡村教师招生计划近1.5万名,招聘特岗教师1.5万名,选派4875名骨干教师赴全省31个贫困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支教,惠及学校2000余所,有力促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激发教师奉献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会同有关部门着力解决我省教师数量和结构、教师地位待遇保障、教师职业发展、市县教师管理主体责任落实等问题。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保障好、服务好教师发展,使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崇高职业。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育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各级政府、各部门、所有教师共同参与,特别是媒体朋友们的积极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人民数字记者
李厅长您好,我是人民数字记者。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就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省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下一步有何打算?谢谢。
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 李和平
“十三五”以来,我省紧紧围绕美好安徽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资源配置、体系建设、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具有安徽特色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在全国的影响、地位明显提高。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率先在全国建立职业教育“市统筹县整合”的管理体制,夯实了市级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主体作用。率先在全国统一规范中职学校类别名称,实现在学费标准、编制标准和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政策统一。各地收紧拳头、汇聚力量,重点打造了一批高起点、上水平的骨干中职学校,改变了职业教育小而不强的形象。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教育、财政、发改等部门联动,率先在全国推进中职布局结构调整,共撤并中职学校 119 所。对接区域经济,优化专业布点,新增专业点2235个。打破条块分割,优化整合区域内各类职教要素资源及资金,完善功能分工,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和融合发展。
三是搭建职教立交。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建立完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中职招生录取制度,率先在全国实现全省统一的中职网上招生录取;创新方法思路,强化部门协同,打出了高职扩招系列政策“组合拳”,连续两年超额完成扩招任务。创新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以及中高职贯通培养规模持续扩大。我省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各类技术技能人才40余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逾80万人次,有力服务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改革培养模式。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体系,建设了9个行业指导委员会、10个校企对接平台、46个职教集团、1个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127家产教融合型企业、124家校企合作示范企业,政企校社实现多方联动。149所学校获批国家、省及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9.6万名学生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序推进。
五是提升办学质量。聚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创造性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职业学校分类达标示范建设、高职扩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工程、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分类建立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以及中职学校分类办学标准,引领带动职业院校整体提升办学水平。目前,7所院校入选全国职业院校管理 50强,教学成果入选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3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优质校或教育部“双高计划”,39 所中职学校入选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居全国第一方阵。我省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中共中央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时明确提出“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也鲜明指出,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江淮大地,服务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加速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服务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
一是开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优化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引领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二是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能力。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皖江经济带建设、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水平,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四是推进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加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力度,继续做好高职扩招工作,推进评价制度改革。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通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激发活力、完善体系,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努力把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希望转化为“大有作为”的实际行动。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发布会内容
责编 | 丁力 编辑 | 杨木子
主办单位 | 安徽省政府新闻办、省网信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