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汉墓出土2100年前火锅

#文物
你也许想象不到,火锅作为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2100年前出现了,而且那时候的锅已经堪比现代工艺了。


据媒体报道,近日,江苏淮安盱眙县发现一座汉代诸侯王陵园,其中一件类似现代火锅造型的文物引起了专家的关注。


据悉,这座汉代诸侯王陵园墓的主人是汉武帝的哥哥江都易王刘非。本次出土了数万件文物,而其中一件非常像现代火锅造型的文物被专家们取名为“五格濡鼎”。


外观上看,这件文物与现代的火锅造型非常相似。其作用是作为烹饪食物的器皿,内部用4块隔板和一个圆筒将鼎分成5个独立的区域,因此取名“五格濡鼎”。


此外,“五格濡鼎”每一个区域都可以煮不同的东西,与现代的九宫格火锅如出一辙,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唯一一件西汉分格铜鼎。


据了解,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中国三国时期或魏文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在中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


而根据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扬菜学院丁玉勇教授介绍,通过以往对火锅历史的研究,最早有记载的是三国时魏文帝的五熟锅,而“五格濡鼎”的出士直接将火锅的历史以实物证据向前推进了三四百年。
(快科技)

科学家开发能同时杀死精子和病毒的避孕凝胶

#药物

美国科学家在《生物活性材料》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其开发的避孕凝胶杀死精子同时,还能消灭病毒。


据悉,这种无毒的 “三功能凝胶”是由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在郑克教授的带领下研发的。它是由Carbomer丙烯酸聚合物为基础,添加了避孕药gossypol、抗病毒药物tenofovir和刺激生殖器血流的nitroglycerin。


在体外实验室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每毫升含有10微克gossypol的凝胶样品能在30秒内100%杀死猪的精子。


即使使用较低浓度的gossypol,凝胶仍能在180秒内消灭所有精子。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凝胶能抑制一种慢病毒(HIV是其中的一种),而不伤害阴道上皮细胞。


此外,研究还显示,上述凝胶还能提高性欲,而科学家也是在做更做更多的测试,为后续商用铺路。
(快科技)

1亿年前萤火虫就已学会发光抵御捕食者

#动物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捷克帕拉茨基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及中山大学合作,从缅甸琥珀中发现了萤火虫的一个“老祖先”:白垩光萤科。这一新类群的发现对于研究叩甲总科中生物发光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1月20日在线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上。


在陆生动物中,能进行生物发光的物种以叩甲总科(萤火虫及其近亲)的物种最多。大部分发光的叩甲总科的物种都属于“萤类”,包括萤科、光萤科、雌光萤科,以及华光叩甲科。


在这一分支中,除最基部的华光叩甲科外,萤科、光萤科与雌光萤科的身体均较为柔软,部分类群的雌性还具有幼态持续现象,这使得这一类群的物种很难保存为化石。除萤科于白垩纪缅甸琥珀及一些新生代地层中有化石记录外,其他类群此前尚没有化石被正式报道。


研究人员在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约1亿年前)中发现了一枚保存较完好的阿扎白垩光萤雄性标本。白垩光萤的触角具12节,呈双栉状,与现生的光萤科相似。然而白垩光萤的前胸腹板较发达,鞘翅完全覆盖腹部,腹部可见腹板6节,与光萤科及近缘的雌光萤科不同。根据其形态特征,研究人员推测白垩光萤可能属于光萤科+雌光萤科进化枝的基干类群。


“我们发现的化石是比较原始的一类,可以理解为萤火虫的祖先类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副研究员蔡晨阳告诉记者。


白垩光萤的第1—3节可见腹板上具有一个浅色明亮区域,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发光器官。而在白垩纪,蚂蚁、青蛙、早期鸟类等快速繁盛,它们都是白垩光萤的潜在捕食者。研究人员推测,白垩光萤中的发光器官或许与抵御这些捕食者有关。
(科技日报)

科学家用超声波成功启动处于昏迷状态的人脑

#技术
2016年,马丁·蒙蒂领导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个团队利用超声波成功地启动了一名从昏迷中恢复的25岁男子的大脑。当时,蒙蒂承认,团队的第一次经历可能有些幸运,但结果让他们备受鼓舞。时间到了今天,蒙蒂和同事们报告说,他们又对三名脑部严重受伤的患者进行了治疗。


根据科学家们的说法,这些患者长期处于他们所谓的最小意识状态(俗称植物人)。其中两名新患者使用同样的超声技术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蒙蒂说,新的结果更有意义,因为慢性患者比2016年治疗的急性患者自发恢复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新的病例证明不太可能是由于自发恢复,最近发表的论文谈到了三个接受治疗的人。唯一没有受益的是一名58岁的男子,他在五年半前发生了车祸,意识微弱。另一位参与者是一位56岁的男子,他曾因中风导致意识微弱,使他在超过14个月的时间里无法交流。


在前两次治疗后,该男子第一次能够对两个不同的指令作出一致的反应。他可以放下和抓住一个球,当提到亲属的名字时,他可以分别看向他们的照片。当被问到诸如他的名字叫X吗,你的妻子叫Y吗这样的问题时,他也能摇头表示是或不是。


在第二次治疗后的几天里,这名男子自中风后首次展示了在纸上用笔、把瓶子举到嘴边,以及交流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蒙蒂说,是否能完成这些行为是判断出现意识障碍的诊断标志。另一位患者是一位50岁的女性,她在心脏骤停后,已经有两年半多的时间处于意识不清的状态。在第一次治疗后的几天里,据她的家人说,她能认出一支铅笔、一把梳子和其他物体,两名患者还能听懂其他人说话。

(cnBeta)

月球水合作用受地球磁层影响证据首现

#天文
了解月球水的来源对于研究月球进化史、太阳风与月球及其他无大气天体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发表在《天体物理学快报》上的一项国际研究表明,太阳风可能不是形成水的离子的唯一来源。研究人员表示,来自地球磁层的粒子也可以为月球“播撒”水,这意味着其他行星也可能为其卫星提供水。


研究发现,月球极地表面OH/H2O的丰富程度在太阳风和地球磁层中保持相同水平。他们认为,来自地球磁层的粒子(不同于太阳风)有助于月球的水合作用。


在阿波罗登月时代之前,由于极端温度和太空环境的恶劣,月球曾被认为像沙漠一样干燥。此后,许多研究发现了月球上有水:在阴暗的两极陨石坑中有冰,在火山岩中有水,在月球土壤中有意想不到的铁锈沉积物。尽管有了这些发现,但对于月球地表水的范围和来源仍然未能真正确认。


虽然太阳风可能是月球表面水的来源,但计算机模型显示,在满月后大约3天内,当太阳风经过地球磁层时,在高纬度地区,多达一半的水会蒸发消失。


流行的理论认为,一方面,在太阳风推动下,带正电的氢离子轰击月球表面,并自发反应生成水;另一方面,地球的“守门员”磁层可以阻挡太阳风到达月球。但研究人员分析月球表面的OH/H2O发现,月球表面的水在地球磁层屏蔽下不会消失。


通过比较太阳辐射穿过地球磁层之前、期间和之后的一系列月球水面图,研究人员发现,月球上的水可以由地球磁层离子流动(也被称为“地球风”)补充。“忒米斯-阿尔忒弥斯号”探测器描绘了太阳风和地球磁层风中离子的独特特征,“月亮女神号”探测器则证实了这些来自地球的离子在月球附近的存在。


此前,“月亮女神号”探测器在月圆时的观测发现,高浓度的氧同位素从地球臭氧层中泄漏出来,进入月球的土壤中;同时,在地球散逸层中也发现了大量的氢离子。这些磁层粒子的混合流动从根本上不同于太阳风的流动。因此,这项研究中对月球地表水的最新检测驳斥了地球磁层屏蔽假说。相反,研究认为,地球磁层本身就创造了一座“水桥”,可以为月球补充水分。
(科技日报)

韶关始兴发现珍稀动物“四不像”中华鬣羚

#新闻
近日,广东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区内核心区安装的红外相机中,首次发现了“四不像”——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鬣羚的清晰影像。该红外相机分别在2020年10月2日18点15分、11月5日7点39分、11月25日6点45分等多个时段记录下了中华鬣羚在早上和晚上的活动情况。科研人员表示,从多段视频判断,这是一只成年雌性中华鬣羚,体重大概100千克。

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也叫苏门羚,属牛科,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因此又被称为“四不像”,主要活动于海拔1000米至4400米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它们通常冬天在森林带,夏天转移到高海拔的峭壁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近年来,为加强对野生保护对象动态信息的监测,广东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全区内网格化布局了65台红外相机,形成了对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情况科学监测的全域覆盖。在65台红外相机共计11960个监测日中,共计拍摄到8282组有效动物照片或视频,其中包含33种野生动物,隶属于9目17科,兽类有3目9科14种、鸟类有6目8科19种,中华鬣羚便惊现其中。


据了解,早在2016年,该县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拍摄到了中华鬣羚在夜间活动的高清视频。2018年,车八岭保护区又拍摄到了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羚及水鹿、斑灵狸、海南虎斑鳽、白鹇、松雀鹰、仙八色鸫、褐翅鸦鹃等8种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视频和照片。
(南方+)

材料改良“神经假体”可实现脊髓刺激疗法

#医学
英国《自然》杂志27日发表一项神经科学研究,瑞士及加拿大科学家团队利用改良的“神经假体”,成功实现一种脊髓刺激疗法,可以恢复那些脊髓损伤啮齿动物和非人灵长类维持正常血压的能力。对人类患者开展的初步研究显示,人类脊髓也能对这种治疗产生有效反应。


在全球范围,脊髓损伤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但针对脊髓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却是当今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脊髓损伤可视为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通常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在损害的相应节段会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因此,瘫痪和感觉丧失往往是脊髓损伤的医治重点。但是,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即从平躺坐起来或站起来时无法维持正常血压,却是一些脊髓损伤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乔治里·库提恩、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科学家艾伦·菲利普斯及其研究团队,此前曾开发过一种“神经假体”装置,可以提供电刺激,帮助恢复脊髓损伤致瘫患者的行走能力。此次,团队成员改造了这个系统,让它生成一套刺激程序,对参与血压调控的神经回路进行调节——这些血压调控因脊髓损伤而失调。


实验证明,这种神经假体可以长时间、快速地调节脊髓损伤啮齿动物和非人灵长类模型的血压。研究人员还在血压不稳的人类脊髓损伤患者中测试了该装置,结果显示,这个神经假体让患者的血压恢复了正常。


研究团队指出,现阶段仍需开展临床试验来评价这种疗法在脊髓损伤不同阶段的安全性和疗效。


在与研究论文同时发表的一篇“新闻与观点”文章中,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夏洛茨维尔分校科学家帕特里斯·古耶奈特认为,新出现的这种方法很有希望替代现有疗法,但还要关注该研究的下一步进展。
(科技日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