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关于性别气质
的讨论,因为教育局的一条回复再次成为焦点。

1月28日,针对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答复函里提到,将从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回复里还提到,在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中,还将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无疑,这份提案和答复,都在强化传统观念下的刻板男性气质,即男人要有“阳刚之气”,要有男子气概;同时还对女性气质进行了贬损。

可是,这份对阳刚的、片面的男性气质的追求,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我们想分享一篇旧文来回答这个问题。作者程贤从亲密关系中的男性施暴者入手,展开探讨了“有毒的男性气质”是怎样伤害所有性别和所有人的问题,并对置身于纠纷中的男性给出了建议。
近来,每当有侵害女性的事件发生,或有男性在亲密关系中压制、操纵和折磨女性时,微博上就会重复一种类似的争论:
一部分人出于对女性当事人遭遇的同情和结构性不平等的愤慨,认为所有男性都应为此承担责任,并把这总结为“男性原罪论”;
一部分被“圈”进去的男性,便对此表达不满,认为自己并非直接加害者,凭什么要为此承担骂名和责任?
我认为,“男性原罪论”这个名字可能并不准确,因为指责的目标并非是生理性别为男的个体,而是相当一部分男性所“共享”的一种价值观。
所以,更好的总结可能是“男性气质”——更准确地说,是 “有毒的男性气质”。
图/Pinterest
什么是“有毒的男性气质”,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呢?
“要有个男人样子”
很难给这种气质下一个准确、简短又概括性强的定义,最贴近于自身体验的一种说法,大概是许多男孩在成长至成年人的过程中,接受过的“要有个男人样子”的规训:
不可以哭,不可以表现脆弱;要豪爽、粗糙,不能温柔、细腻;要以强硬为傲,为美;要学会用拳头和暴力解决问题,无论是肢体的、语言的还是精神的。
图/《爆裂鼓手》 
想通为何会男性会被期待拥有这种气质,并不算困难: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男性通常承担着在一个家庭中赚取收入的职责,并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而女性的“天职”则是顾家和育儿。
在法律尚不完善,社会保障系统尚不健全甚至还不存在的当时,要在职业、事业和社会角色中获得成功,身体与意志上的“强壮”“凶狠”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家庭中,为了让下一代男性也能尽可能“出类拔萃”地完成同样的职责,这种气质和期待就必须被从小灌输进男孩们的心中。
同时,整个男权社会通过“垄断”有利于在社会中生存的气质,及气质传递,固化着男性主导的社会分工,将女性禁锢在家庭中。
因此,“有毒的男性气质”往往还带着许多对女性的糟糕认知:不够强壮、聪明、果断,因此不能完成某些工作、学好一些学科;女性是“资源”和“附属”,而非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
总结一下,“有毒的男性气质”,就是在通行丛林法则的环境中,通过欺压来保持地位的主流族群为了将自己占优的现状维持下去所创造的。
随着时代的前进,世界范围内的女性都在争取着愈发广泛、深入的平等,打破了家门外男性自我实现的垄断;“丛林法则”也在各个层面上被逐渐抵制,蛮横与强势不再被视为优势,而成为一个人沟通、合作、倾听和表达的障碍。
但是,在女性争取平等的同时,对男孩、男性的教育与讨论却没有跟上来,“阳刚气”的规训依然被惯性地灌输在许多男孩身上。当他们渐渐发现自己的“阳刚”不再有用武之地,无法换取其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时,就很容易将这种挫败感归咎于争取平等的女性,和相关的价值观上。
美国男孩心中的“理想男人”形象倒退
比如,比较一下每次进入公共视野的“出轨”事件,无论当事人是明星、企业家还是普通人,男方与女方所受到的责难往往是天差地别的。
如果“过错”在女方,那么在不考虑可能存在的许多复杂前提情况下(如家暴,或双方间严重的权力不平衡),羞辱会立刻灌满所有相关内容的评论区,这些羞辱也会被压缩为梗、玩笑和 meme,用来羞辱之后处于相同境况的其他女性,而当同样的“过错”发生在男性当事人一方时,指责当然也会存在,但在数量和严苛程度上远达不到同一个级别。
注:meme,现指一个有趣的东西(如加上字幕的图片或影片)或一个在网络上(特别是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转载的东西。
这种羞辱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男方因无法接受女方的“不忠”,而将对方重伤或杀害的社会新闻。
对此,媒体人陈迪老师曾评价,他们之所以明知自己无法逃脱法律制裁但仍要进行暴力犯罪,就是因为长久以来,他们浸润在将女性视作资源的观念里,无法接受对方的“不忠”对自我的尊严“致命性”的伤害。
更糟糕的是,一部分被指控、证实有性骚扰行为的男性,还会利用“男性气质”中矮化女性的部分挽救自己的声誉:他们知道,自己有相当多的男性同侪并不把这些视为侵害,最具“男性气质”的赢家,会“感同身受”地为自己开脱。
所以,你才会在许多女性受害者的发声内容下见到那么多攻击,从鸡蛋里挑骨头地寻找受害者的问题,到直白的辱骂——这当中能够细究出许多厌女的文化与逻辑,但它们背后的共同出发点,少不了对这个“赢家”位置的钦佩和向往。
不过,他们也会偶尔感到男性气质文化的不合时宜,以及它对他人和自己的伤害。所以,许多人会通过在线上寻找同类,结成小团体,并构建回音室的方式来“抵御”这种怀疑。
这有点像中学时,班上几个总是结伙欺负人的男同学,从力量上来说,他们可能并不需要拉帮结伙,但每个人的心里,都还有那么小小一个“这是不好的、不对的”的苗头,需要在小团伙中互相肯定才能暂时打消。
图/slate.com 
这种“小团体”往往是松散的,有时甚至没有一个团体的形式,但却具备一套用来辨识彼此的符号、语言和价值观。
他们互相肯定着一些荒谬、糟糕的价值观,如“男性已是当今环境中的弱者”,并将在网络上骚扰受害者控诉或性别平等倡导的行为,互相认证为一种“逆流而上的勇敢”——这也是“男性气质文化”中胜者的标志。
由于“有毒的男性气质”在根源上,是主流族群对自己结构性“特权”的维护,这些身处其中的人,往往也更容易去相信其他具备相似根源的糟糕价值观。
比如,一些欧美学者发现,无论是观察 2017 年在美国夏洛茨维尔臭名昭著的右翼集会的参加者,还是近些年包括无差别枪击案在内的仇恨犯罪凶手,“白人直男”,这一各个维度主流身份的集合,无一例外地占据了最大的比例。而受害者,则是拉美裔移民、犹太人、同性恋等等长久以来的“少数”、“边缘”。
注:美国夏洛茨维尔右翼集会,来自美国多地的白人至上主义者、新纳粹分子等在夏洛茨维尔市举行“联合右翼”集会,抗议当地政府移除一座邦联时期纪念雕像的决定,并与抗议他们的人群发生冲突。
这些罪犯中,有许多都曾在事前将自己行凶的动机写成自白书并发到网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行为和“男性气质”催生的厌女行为有极其相似的内核:
他们将自己主流身份优待的减少不视为环境的进步,而是自己的失败,并把努力打破结构性不公的少数族裔视作应为此负责的“敌人”——他们夺走了“本属于”自己的财富、工作、机会,白人种族正因倡导尊重和多元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同时,靠着武力把被“抢走”的“重夺”回来,也是一种被男性气质所认可的勇敢。
已经有许多对“男性气质”与极右翼价值观的关系的探讨:“为什么极右翼由男性主导?”
“错的是这个标准,不是他们”
厘清了概念,我觉得开头的“男性有罪论”也好理解多了:有“罪”的并非生理上的男性个体,而是“有毒的男性气质”文化。
况且,男性也同样是“有毒的男性气质文化”下的受害者,你完全有理由一起反对种种陈腐而窒息的性别规训。
首先,许多研究都已经证实,“男性气质”所带来的压力显著提高了患上抑郁症、酗酒甚至滥用药物的危险;更糟糕的是,由于“男性气质”中耻于示弱、耻于关怀精神世界的部分,导致很多男性出现心理问题时不愿意选择向专业人士求助,从而持续陷入更深的痛苦中。
同时,对男性气质的坚持,也让许多人——尤其是正探索自己身份的男孩们,被禁锢在一种单一的特质中,在性别、价值、追求、道德、自我实现之间认知失调。
图/《绑定》 
我曾了解过国外一个教导小孩子认识性别的课程项目:老师问学生,他们认为“成为一个好人是什么意思”,学生们给出的答案有“诚实”、“体贴”、“善良”、“无私”等;随后,老师问,“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是什么意思”,学生们的回答有“要有权威”、“要压制自己的脆弱”、“理直气壮地讲话”等。
结束问答后,老师让学生们比较,这两部分所列举的品质究竟有多不同,甚至其中有多少是相互冲突的。换句话说,“做一个真男人”的规训,无形中剥夺了多少孩子们“成为一个好人”的可能。
这种认知失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一次次两者间本无必要的抉择不断放大。
更重要的是,身为男性,你必须将自己切削成一个特定的样子,砍掉自己身上许多独特、宝贵的特质,才能符合“男性气质”的期待,否则,你也会成为它所霸凌的对象。
回想一下,小时候,在班里被霸凌得最频繁、最严重的,往往是有些“不同寻常”的小男孩:爱哭,沉默,不喜欢运动,不喜欢推推搡搡,喜欢女孩子的游戏和颜色,“娘娘腔”……
成年以后,规训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加深入而隐蔽:愿意展示丰富的情感与内心的脆弱,相比宏大主题更喜欢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善于共情、聆听,关心弱者……这些特质都可能导致自己被身边男性群体所排斥,或导致自己难以与其他男性共鸣。
图/《去他*的世界》 
在网上,当男性为女性的遭遇和权益发声时,所受到的攻击很多时候也是更加猛烈和恶毒的,因为攻击者往往将这些人视为“男性阵营”的“叛徒”。
我很喜欢来自播客“小声喧哗”主播牧歌的一条微博,她说:
我爱的男人要具有一定女性气质,对社会规训有反思能力,不为名利焦虑,在我乱花钱的时候毫不留情地制止我,为我骄傲,不属于我,也不让我属于他;打引号的女性气质:共情力强,温柔,善于沟通。之所以打引号就是因为原本(它们)不应该被定义为女性。”
另一位主播老杨在转发中回复:“喜欢上的男生都是社会标准中有一点娘炮的人。错的是这个标准,不是他们。
所以,如果你是男性,但真诚地关怀包括女性在内的各个弱势群体,愿意聆听她们的经历和境遇,并反思自己因性别而享受的“特权”,那么你本身并不属于那样一个偏执、糟糕的“共同体”,也并非被指责所针对的对象。
因此,无论你的性别与身份认同是什么,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对“男性气质”的批评而感到冒犯。反过来,你有足够多的理由,和抗拒规训的一方站在一起。因为,这会给予包括你在内的所有人更多元、更多彩、更自由、不被性别所禁锢的可能和未来。
在这种未来中,你不必学会强壮和粗鲁,不必为自己的温柔和怯懦而羞愧,不必靠伤害他人来证明自己的力量,不必隐藏自己爱的表达和方式,不必在环境的期待与内心的真实间选择。
创造这样的未来,需要你的加入。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 往期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