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女性该不该收彩礼?”
作为知乎、微博的常热话题,彩礼和嫁妆,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在婚恋结合时绕不开的人生选题。
知乎上的相关问题
当“独立女性”这一意在突出女性赋权的标签,与围绕“彩礼”的纠纷同时出现时,则碰撞出了更强烈的冲突感。
《奇葩说》的最新一期里提出了上面这个辩题,可是,面对这一问题,我很想像辩手席瑞一样先问一句:
为什么想自诩个新时代“独立女性”,还得围绕这一标签展开多个“该与不该”的论辩?
“独立女性”的标准到底是谁来定义的,又为什么会反过来变成对女性的限制?
与之相对应的,“独立男性”在哪儿,围绕他们的辩题会是什么?
附加在“独立女性”上的条件层出不穷,“独立男性”却从中隐身了。
图/微博@快乐追星十级学渣

再说回彩礼,席瑞指出,“真正的独立应该是选择自由的权利”,女性应该有自己决定是否收彩礼的自由。
所以,对于是否收彩礼的问题,本“独立女性”(不代表其他独立女性)也想在这里给出自己的答案:
不,我不会收彩礼。
不要彩礼,明智吗?
对“彩礼”的选择,要从我对婚姻的认识说起。
中国文字对婚姻的表达,“嫁”与“娶”这两个字,是最吸引我的。
“嫁”更多地在表达“到另一方去”的概念,意思是
女性作为客体,加入到另一主体中去
。这与“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取+女,把女子拿过来),是相互呼应的。

既然要拿别人的“东西”,等价交换的交易也就随之产生。
结婚=买卖交换。
如此一来,我自然不想让自己成为被交易的商品。
《唐律》中规定,结婚必须实行“以聘财为信”的送彩礼制度,使结婚成为买卖交换的一种形式。
也许有人会提出,除了彩礼,女方家庭也会相应地支付同等、或稍高于彩礼金额的嫁妆,这不相当于平等交换了吗?
不同地域对于彩礼、嫁妆的数额、支付形式等等,都有很多不一样的规定或习俗。例如,有的地区,男方支付十万元彩礼,女方会相应给出十万零一元的嫁妆。意思是,高出一头,这样女方嫁到男方家,不会受欺负。
你看,“嫁到”,还是出现了。
这种为了不在男方家受欺负的预想,实际上还是主动地把女性归入到弱势地位,预设了女性在婚姻中处于低于男方家庭、受制于婆家的角色。
如果是平等的婚姻关系,为什么相互制约、高于一筹,会成为需要较量的内容呢?
图/知乎
彩礼不光是夫妻间的事
理想的婚姻关系,或者是长期伴侣关系,应该是基于两个人对于共同生活的向往、计划与合作。
而存在着“彩礼”和“嫁妆”的婚姻,就没有这么理想和单纯了。
在目前中国社会情况下,彩礼或嫁妆,通常由父母代为支付。这样一来,“婚姻”牵涉的不仅仅是夫妻双方,而是两个大家庭与一个小家庭。
图/《我是余欢水》
这便是学者在进行彩礼研究时提出的另一理论:彩礼,实际上是一种作为代际剥削的手段。
与“婚姻交换论”相对应,“代际转移”强调的是,青年小家庭在成立之初,以彩礼与嫁妆的形式,将经济压力、支付成本转移到父母所在的原大家庭。
现代年轻人对于自由的向往,使得我们对于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有着巨大的渴望。
但如果谈到成立新家庭,我们又容易走入依赖父母的怪圈:希望父母能予以经济支持,启动新的小家庭;希望父母帮忙带带孩子,减轻双职工的育儿负担。
图/《奇葩说》
这些要求其实在中国现代发展环境下具有一定合理性:经济飞速运转,年轻人在建立新家庭时,面临与我们父母一辈当初成家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与问题。而在社会支持尚未完善时,父母确实也是年轻人最好的育儿支持者。
但是,问题来了:
年轻人究竟是希望能摆脱父母对自己生活的控制,还是希望能得到父母的支持,为自己的生活添砖加瓦呢?
如果你选择择偶独立、婚姻独立,那“不要彩礼”可能是你的关键一步。
可如果接受了父母的“资助”,再“放下筷子骂娘”,抱怨父母不理解你,不尊重你的选择,合适吗?
图/《非诚勿扰》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虑,
我选择不要彩礼,一是希望从亲密关系的角度,为我与伴侣的平等模式埋下种子,二是希望从原生家庭的角度,训练自己成为独立的生活人。
这也是我给自己建立长期亲密关系的要求:以成年人的姿态,对自己的亲密生活负责。
需不需要彩礼,由什么决定?
那么,我的个人选择对于其他女性,有没有参考意义?不一定。
彩礼,或许是很多女性在当下社会男权式婚姻下的最优选择。
如今提到彩礼,除了“物化女性”之嫌外,还有为难男性的考虑。有学者在研究“婚姻挤压”时,提出了彩礼对男性的三大挤压:
“性别挤压”,挤压的是男性,使他们必须提供高于嫁妆价值的彩礼才能获得女方的青睐。
“梯度挤压”,挤压的是经济和自然条件相对落后地区的男性,这些地区的彩礼要比周边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高。
“竞争挤压”,挤压的是相对落后地区经济条件较差家庭的年轻男性,他们要想找到对象结婚就得出更高额的彩礼,出不起高额彩礼在本地就难以正常成婚。
图/《我们都要好好的》
不可否认的是,“天价彩礼”等过分要求彩礼的行为的确对部分男性造成压迫。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到彩礼作为经济压力施加于男性,就会忽略女性作为如今婚姻制度的不受益者,她们进入婚姻的成本,以及所付出的代价:生育成本、家务劳动、母职惩罚、职业瓶颈等等。
在现代婚姻关系中,一般而言,女性的付出是绝对大于男性的。
从这一层面考虑,彩礼则是对女性在不平等婚姻关系中进行生育、劳动付出的预支补偿。
丧偶式育儿、巨婴式老公,女性在婚姻中所消耗的成本以彩礼的形式提前进行支付,确也是合情合理的。
是否选择彩礼,当然是由进入婚姻的双方进行决定的。
大肆渲染“零彩礼”大可不必,也不需苛责女性“要彩礼即是物化自我”。在婚姻更多消耗女性的不平等现状下,我们应该支持女性们为选择更有保障的生活而加油鼓劲。
如果你认为,彩礼嫁妆能够加强你对未来婚姻生活的安全感,就大胆地去为你的生活进行谈判。
如果你认为,你的亲密关系不以彩礼嫁妆而动摇,就潇洒地选择你期待的生活方式。
你的选择,不该被衡量,更不该被苛责。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 往期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