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频道新出了部纪录片,名叫《我不是笨小孩》。影片对三个有阅读障碍儿童的家庭进行了长达三年的系统追踪记录,第一次将“阅读障碍者”的世界和整个家庭所承受的压力、面对的困境,真实而深刻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之前只是听说过阅读障碍,但并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孩子,看完这部片子,才真正对他们的困难,还有家长们的艰辛感同身受。
01
也许孩子不是不用心,而是真的学不会
其实,阅读障碍”这个词在国内也是近几年才开始被提到,算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
通常,这样的小孩在上学前都表现得和普通小孩没什么两样,聪明伶俐、能说会道。他们异于常人的地方,都是在上学之后慢慢显露出来的。
最初,是表现在识字上。
“怎么教也教不会,怎么记也记不住”是他们在识字时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容易混淆、字形接近的文字。写字的时候他们也经常写错字,把字形相似或者读音相似的字搞混。
阅读的时候,他们很难顺利的读完一整篇文章。
读错、漏读、跳读是常有的事,最关键的是即便每个字都认识,他们也可能很难在脑子里把这些字连成句子,读懂它们的意思。
在有阅读障碍的人眼中,“那些字都是一闪一闪的”;“像是在颠簸的马背上阅读”;“想下笔,但就是写不出来”;“上个厕所的功夫,这个字就忘了”。
就像片中三个孩子校校、群晓和若汐所表现出的那样,他们最开始是语文成绩很差,慢慢因为读不懂题,导致数学等其他学科也渐渐落在人后。
但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智力上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他们的思维、想法、口头表达能力都超于常人,只要不让他们阅读、书写,他们也可能是让人骄傲的“别家小孩”
所以,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们很难不把他们归因为“学习态度有问题”,认为他们是没有用心学,太马虎粗心。
的确,一个正常的人真的很难理解阅读障碍者眼中的世界。为什么即便把答案告诉他们,他们连照着抄都抄不对,背都背不会。
但其实,阅读障碍是由于脑神经生理原因造成的,和学习态度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且目前为止,并没有能够治愈这种障碍的有效药物和方法,并且影响很可能是伴随终身的。
所以,当我看着片中那三个孩子在学业上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不被理解、被嘲笑的样子,真的特别心疼。
校校在学校会遭遇到同学们在言语上的霸凌。
群晓在之前的学校也时常被嘲笑。
据若汐的妈妈回忆,女儿有一次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骂:“别的孩子都有提高,就你还这样。你要不想学就别学了,直接开除你得了!”
当天若汐回到家,整个人就开始萎靡不振,缩在沙发的角落里也不愿说话。
孩子的心里又苦又害怕,一方面她也搞不懂,为什么明明自己有在学,可就是学不会?另一方面,她真的特别担心学校会不要自己。
那天下午,若汐就发烧了。
之前看过一句话说,对有阅读障碍的人来说,自己学不会这件事,远不如孤独来得更让人难受。
在许多人的世界里,他们是不被看见的,就像有一双隐形的手捂住他们的嘴,让他们有苦难言。
02
理解和接纳,是最难拥有的奢侈品
在这部纪录片还未开播之前,网络上已经可以看到一些预告视频。那些零星的片段记录了三个孩子在学习时的状态,与他们父母陪读时的样子。
不难想象,里面充满了各种剑拔弩张、鸡飞狗跳和令人心梗的画面。
校校妈看着儿子全部都做错了的数学作业,在已经告诉了他第N次之后,终于控制不住冲儿子吼了起来:“我喊代表我愤怒,代表不想再这么费心费力的,因为我得不到任何回应!”
若汐妈看着女儿赖在桌子上不肯起来好好做作业,气得拿出根棍子拍在女儿背上。
她把若汐写得乱七八糟的试卷撕成了几片,女儿在写字台前委屈地嚎啕大哭,妈妈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沉默不语。
但凡家有学龄儿童的家长,几乎都体会过陪写作业的痛苦。即便面对一个正常的孩子,也会在一个晚上被他们气得“犯高血压”好多次,更何况是面对这样一个读写都有障碍的小孩呢?
在那一刻,你根本就不忍心,或者说没有资格与这些家长谈所谓的理解、共情和包容。
因为,他们已经承受得太多太多了。
那种拼尽全力地想要改变,却又毫无起色的绝望感,透过这部纪录片,深深的打到了我心里。
除了这样偶尔的失控,大多数时候,这三个孩子的父母都是最理解孩子、最支持孩子的保护者,这也是我最最佩服这三对父母的一点。
忘了,就再教;错了,就再改。
就像校校妈说的,“当初喂奶时熬夜都熬过来了,现在晚上陪写个作业算什么!”
镜头下的这三对父母和孩子日常的互动基色,仍然是和谐和快乐的。
在孩子伤心难过时,他们是安慰者;在孩子和自己较劲时,他们是泄压者;当伴侣辅导孩子学习扛不住时,他们能冲上来顶上;在孩子有一丝一毫进步或对自己产生怀疑时,他们是鼓励者。
除了学习时间,孩子们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时光,也都是放松快乐的。他们一起在电视机前哈哈大笑,一起在胡同里跳舞,一起在公园里嬉闹游戏,一起在饭桌前谈笑风生。
这一切,都成为孩子们面对学习上莫大压力的支撑,是孩子们不自暴自弃的勇气源泉。
片中北师大心理学教授也说,孩子们之所以进步了、成长了,都是基于这样良好的亲子关系。
没有了这样的亲子关系打基础,家长们在学习上所做的任何努力都可能是徒劳无功。
遇到阅读障碍对三个孩子来说是不幸的,但这三个孩子其实又是极为幸运的。
因为,他们的父母从来不曾放弃过他们。
若汐妈妈因为孩子的问题压力过大,得了免疫系统疾病,在自己需要治疗的同时,仍然坚持每天早上,陪若汐记单词,一年来从未间断过。
校校妈为了让孩子能在其他场合施展自己的才华,找到闪光点,坚持组织各种各样的小聚会,给孩子创造更多和小伙伴交往的机会。
群晓妈妈为了找到一所能接纳孩子的学校,辞掉工作一个人到山西陪读。
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这样的父母以及学校、老师的理解和耐心帮助,早早放弃学业,活得特别痛苦。
我们必须要承认,对于这样的孩子和家庭来说,理解和接纳都是奢侈品。
正因为稀缺,这三个家庭的故事就更加感人,父母们和孩子相处的方式也更让我们刮目相看。
03
他们最怕的不是学习,而是被别人嘲笑
片中的几位家长都提到,比起担心孩子的学习,他们更担心的是孩子的内心。孩子是否能承受被人嘲笑的压力,这一点才是最让父母不放心的。
但其实,在这一点上,除了依靠父母的疏导、支持之外,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孩子的自我消化。
这三个孩子虽然都有着相似的境遇和困难,但很明显的是他们表现出来的状态却各不相同,这当然也与他们性格的不同息息相关。
其中,校校是最心宽的孩子。
尽管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但他却总是乐呵呵的,他也直言,自己其实还是挺喜欢上学的,喜欢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玩。
比起另外两个孩子,他更具有反抗精神。
在妈妈吼他的时候,他会平静的抗议:“您能不喊吗?喊就有用了吗!”
会在妈妈质问他“教过你几次”的时候,面不改色的回答:“第二次”(实际上已经教过N多次了),被妈妈拆穿之后,又对着镜头顽皮地做鬼脸。
也会没事和妈妈开个玩笑,自嘲两句:“妈妈你命苦了,上辈子学习,下辈子教儿子学习。”
而若汐显然没那么“心大”。
她其实还是有些排斥上学的,当然这可能也和老师对她并不是很包容有关。每次写作业,她都会故意把身子趴在桌子上,就像把头埋在土里的鸵鸟一样,希望自己可以逃避自己最不擅长的事。
不过,即便如此,我觉得若汐也已经足够坚强。
在面对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读写困难时,她依然能淡然地说出:“尽管煎熬与难受,但也得受着呀!”,真得让我又心酸又另眼相看。
最让人心疼的,是群晓。
其实,论学校老师的包容度,论父母的平和度,群晓无疑都是幸运中的幸运。但群晓本身是一个自我要求非常高的孩子,他时常和自己较劲。
群晓妈妈说,“他死活记不住的时候,就在墙上挖洞,因为他恨!”
其实,群晓在班里的成绩根本没有那么差,妈妈也总是劝他不用把目标定那么高,但他就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他恨那个不争气的自己:“别人看一遍就记住了,为什么自己看四五十遍都记不住!”
群晓从来都不用父母给自己加码,他总是在拼命地往自己肩头上添砖加瓦。
吉他课上,他记不住歌词,就一边咬着牙一边落着泪努力跟上同学们的节奏。在课间别的同学都休息的时候,他依然在座位上自己打着拍子不断地练习着。就像老师对群晓的评价那样,“他做什么都比别人努力许多倍!”
群晓妈妈对孩子的宽慰,每一次都说到人心坎里,让我自己听了也不觉鼻子发酸:
“爸爸妈妈真的非常爱你,不是因为你特别努力,而是因为你真的已经很棒很棒了!
群晓每次都和同座的小鲁去比较。
小鲁是学霸,学东西又快又好,即便老师都已经肯定了群晓,他依然怪自己为什么总是比不上小鲁。妈妈一次次地给他做心理疏导:
“你要忘掉小鲁那个标准。如果你真的比不过小鲁,你就要学着接受。除了小鲁,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还有许多人比小鲁更优秀,是你怎么也比不过的。你不用和他们比,你已经比之前的你做的更好了!”
在群晓父母身上,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全然的接纳。
群晓妈妈说,当自己不知道孩子有这个障碍之前,也会没法接受群晓的样子,觉得他实在是太笨了,笨到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孩子。
但当他们知道了孩子有阅读障碍之后,他们能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知道一味地盯着孩子的“短板”毫无益处,“不是孩子不想做好,是他真的做不到,他天生就是这样。”
群晓妈妈的坦然,让我敬佩。
除了妈妈,群晓爸爸也做得很棒。
尽管纪录片没有过多的直接表现爸爸与群晓相处的画面(妈妈陪着群晓在山西上学,爸爸带着小女儿在北京生活),但从群晓的口中,我们依然能想象爸爸在孩子心目中充满了分量。
爸爸也算是我的一个偶像,他真诚、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做到完美。一想到能见到爸爸,我就很兴奋。”能在孩子口中听到这样的评价,足以证明爸爸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是很深厚、很亲密的。
这部记录片也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我们总说在育儿问题上没法一刀切,更没办法给出一个适用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标准答案。
片中这样境况相似的三个孩子,也因为孩子与家长的性格、看待问题的方式,以及所遇到的学校和老师的不同,而有着各自不同的日常和状态。
“决定孩子成长的因素有许多,这些因素也都在彼此相互作用着。”
从这三个家庭来看,你很难把校校和若汐的妈妈与群晓的妈妈去比较,去讨论谁更淡定、更包容、对孩子的接纳更完全。因为群晓本来就和校校、若汐不一样,他的自律和自我要求也导致了妈妈要从一个监督者转变为一个卸压者的角色。
孩子之间的比较没有意义,同样,不同父母之间的比较其实也并无必要。
养育这件事,很难说孰优孰略,只有和孩子之间达到平衡,最合适整个家庭的,才是最好的。
从这方面来看,这部片子的意义,就不仅仅是针对阅读障碍群体的,它同样能引发每一个普通家庭去反思自己的育儿方法。
04
阅读障碍的孩子需要更多方面的支持
其实对于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仅靠父母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整个生态系统共同合力,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
这其中,学校的作用尤为重要。
能遇到一个拥有宽松、包容的教育理念的学校,和一个能理解、接纳,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的老师,对于阅读障碍的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幸运。
特别是在国内这样,对阅读障碍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系统化支持方案的情况下,更显得难能可贵。
所以,当我看到片中,校校的班主任和群晓的学校能做到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一直在鼓励孩子,的确特别感动。
一次,校校在课堂小测验中史无前例的得了满分,班主任于老师在家长群里特意表扬了他。
校校妈知道,一次再简单不过的拼音测试,得个满分太正常了,之所以要在家长群特意表扬,是因为于老师想让校校和家长都更加有信心。
“他们的孩子可能从来就没错过,可是校校却从来没对过。”在校校妈看来,不论是老师、还是其他家长,哪怕再微小的鼓励也是珍贵的。
她一边举着手机给拍摄的人看家长群里的点赞,一边哽咽着。那也是整部片子里,我唯一一次看见校校妈对着镜头落泪。
“孩子不笨,只不过是在某方面确实有困难。”面对采访时,于老师这样评价校校。他希望自己能给校校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让他在这个学校能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而群晓所在的学校,在对孩子的鼓励、支持和帮助方面,更是难得的用心。
尽管要去这所学校读书需要改变整个家庭的生活状态,还要父母一方辞掉工作异地陪读,但面对这样的教育团队和理念,以及他们对孩子实际的尊重与帮助,群晓父母的选择无疑是值得的。
这所创新学校和大部分的传统教育不太一样,课程设置都是互通的,不受学科限制,既能最大限度的保有孩子的兴趣,又能给像群晓这样的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弥补学习上的困难。而且,学校的老师也不会用成绩对孩子们进行比较。
就像班主任武老师说的那样:
  •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是拿成绩来看,很多孩子就会泯灭掉很多东西。”
  • “当有多方面评价反馈给孩子的时候,他就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差孩子。”
  • “这样的自信有可能会带动他其他学科方面的进步,也可能不会,但是那又怎样呢?也许几年以后就会了。”
武老师写给群晓的信,特别感人
拥有这样理念的老师,一定也是一个懂孩子、尊重孩子的好老师。
记得有一次,群晓在吉他课上写别的作业,被其他同学吐槽(因为群晓写作业慢,如果不这样,他是没法写完全部作业的)。武老师特意为他开了一场“辩论会”,讨论该不该这样做。
武老师的目的是想让群晓和同学们通过阐述事实,用更为理智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让同学们可以倾听群晓的困难,更为理解和包容。
在辩论会上,武老师告诉群晓,“你的要求很合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同学们吐槽你,错的是他们,不是你。”
不仅仅是班主任,整个学校都在真心实意地关注着每一个孩子。
班主任和整个教研团队可以为了群晓一个人召开一次研讨会,去讨论要如何帮助这样的孩子更快的适应环境,更好的解决学习困难。
群晓被这样的老师一路呵护着,耐心引导着,阅读和书写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这样的学校,注定是小众的,也是实验性的。
在这一集快结束的时候,因为投资方突然撤资,学校不得不就地解散。群晓和他的父母面临着要再重新寻找一个适合孩子的学校。
但是,这样的学校太稀有了。
最终,群晓的父母还是尊重了孩子自己的决定,让他跟随原学校团队到开封游学。
这个选择,透着对大环境和现实的无奈。如果,我们的教育环境能有更多的政策和方法,去关注和支持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群晓和他的家庭也就不用面临这样的抉择。
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曾说过:
“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这才是教育的本质,不是吗?其实,这些读写困难的孩子,最难熬的阶段是在小学。
如果在这个阶段,有足够的支持和干预,不仅能帮助他们更接近正常的读写水平,也能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储备足够的自信和勇气。
有人说,这样的孩子,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孩子。但从某一个角度来讲,这世界上又怎么会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
从这方面来看,这部片子就不单单是针对阅读障碍群体的,它反映的,其实是教育要如何面对不同的生命。
就像片中,群晓学校的一位老师所说的那样:
“我们不能拿同一个尺子,去衡量奇特的生命。我们应该对每一个生命都有敬畏之心。”
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影片,有更为丰富的样本,让更多的人能明白,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果可以,希望我们的教育目标能慢慢演变成:
“让孩子以不同姿态绽放,而不是把他们修剪成同一个模样;带他们去更远的地方,见更远的光。”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