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几年妈后深深觉得,为人父母的两大修行,一个是控制情绪,一个是克制焦虑。
特别是后者,简直就是育儿路上的最大障碍。焦虑在心中,路就很容易走偏航。
不知道在你们身边有没有那种特别焦虑的家长。我身边有,而且似乎还不少。
我婆婆就是个特别容易焦虑的人。每次我们带潼潼一起出门玩,她总是会在某个瞬间突然惊慌地问我:“潼潼去哪儿了?”把我也吓一大跳。
我安抚过她几次,无果。她后来跟我说,她年轻的时候不放心任何人带潼爸出门,自己带出门也会紧紧抓着他一下都不松手。有一次出门回来,发现潼爸的胳膊被她都攥紫了一大块。
再说说咱们这一代“新时代父母”,也差不多。
有次跟几个朋友一起带娃逛公园,娃都六七八岁了,几个孩子在前面笑着跑着,老母亲们在后面聊着天边走边看着,孩子们一会儿跑远点儿一会儿又回来了,但基本都在视线范围内。
其它几个妈都挺放松自在的,但就有一个女友怎么都不舒服,眼睛一直盯着自己的娃一秒都不松开,没过一会儿就实在受不了追上去抓着娃了。
还没等我们开口,她把娃抓回来之后就开始了自嘲:“我也好讨厌这样的自己呀!原来总觉得我妈太唠叨,太过于小心谨慎没想到自己做了妈妈,却也不由自主地变成了这样子。”
是啊,在父母眼中,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太多危险。在关于孩子的自身安全方面,我们似乎每天都在接收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坏消息”。
意外、灾害、暴力、疾病、拐骗、伤害……在资讯爆炸的时代,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危险。
在安全的考虑以外,孩子的学业与成长更让我们不放心。但凡他们在这方面表现出一点偏差,做了什么不够好的事,我们就会脑补出他们未来十几年之后一事无成,被别人甩开很远的样子。
01
焦虑让我们成为同一个世界的同一个妈
焦虑的背后,往往都是恐惧在作祟让我们成为焦虑的“奴隶”,被它支配着自己的育儿策略。
我观察自己和身边的人,在特别焦虑的时候,和孩子相处就特别容易有以下这些行为:
  • 总想最坏的结果,并用这个结果吓唬孩子
我们总在抱着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希望孩子能远离一切危险和错误,而不是想着去如何教会他们在危险中保护自己,在错误中学会进步。
比如前面提到过的那位朋友,她说娃姥姥就习惯每次都给孩子展示“最坏的结果”。
娃在床上跳,姥姥会说:“一个不注意摔下来,就会断了胳膊”;娃喜欢撕指甲旁边的皮,娃姥姥会说:“撕破了感染了,会连指甲都拔掉!”
还有的老一辈喜欢用一些毫不关联的事情来吓唬孩子,比如孩子不听话,或是做了什么危险的、淘气的事情,就会说:“一会坏人就把你抓走了”、“警察就把你抓走了”之类的恐吓话语。
她们希望这些话能有足够的震慑力,利用孩子内心的恐惧,让他们自动远离一切危险。
事实上,这除了让娃觉得这是个最危险的世界,并从此畏首畏尾失去勇气,可能并无其它作用。
  • 对孩子限制太多过度保护,不能适当放手
之前在一档育儿节目中看到过,演员马雅舒因为担心孩子会受伤,在家里对孩子各种say no。
孩子开个门,她要禁止;孩子爬个沙发,她要禁止;孩子在菜场摸个鱼,她也要禁止。
孩子在家里难免会磕到碰到,所以她索性把客厅里的家具全部清理掉,只留下一个大地毯,一家人干啥都要席地而坐。
有人可能会觉得马雅舒简直做到了极致,但其实现实生活中,如此小心翼翼的父母并不在少数。
  • 总是放大孩子眼前的困难和错误,对孩子的一切都过分干预,包办所有
看到孩子不太和同学们说话交朋友,就自动联想到孩子长大后社恐的样子,觉得他们“吃不开”,不分场合强迫孩子必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看到孩子写作业磨蹭,就担心孩子以后做事情也严重拖延症,没有规划和自觉性,然后开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日程安排,事无巨细地管理孩子的生活,不留给他们任何自主计划和安排的机会。
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这些育儿策略,从长远来看,其实对于孩子如何规避危险,如何学会保护自己,管理自己并没有什么益处。
所有这些都只是我们为了让自己安心,让一切都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缓解自己的担心和焦虑。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也许并不是孩子做了什么让我们担心和焦虑,而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才引发了焦虑。
要改变这种担心,我们要先改变自己。
02
让自己不焦虑的方法,不是改变孩子,而是改变自己
如何改变呢?谈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当我们焦虑的时候,我们的大脑都做了哪些工作。
在《让孩子远离焦虑》这本书里,作者把焦虑比作大脑的一种欺骗行为,因为很明显,焦虑的想法是曲解、夸大、不真实的,所以人在焦虑时,大脑会骗他们对安全的东西产生恐惧的感觉。
我们都知道,人们对事情的认识和理解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反应。所以,我们的焦虑行为,也是由我们焦虑的想法所决定的。
在书中有个“焦虑公式”特别耐人寻味,稍微加一个前提就非常适用于我们对于孩子的过分担心:
对恐惧的高估+对(孩子)自我应对能力的低估=(父母的)焦虑反应
公式的等号左边被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我们大脑中对“恐惧”、“风险”的错误认知,第二部分涉及到我们对孩子的信任。
先来看看“对恐惧的高估”这部分。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想要改变过分焦虑的状态,首先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思维模式。
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认知会引发极为不同的结果。就好像我们的大脑里有着一个想法岔路口,会把我们引向不同的目的地。
比如,当我们接到老师的“投诉”,说孩子上课总是和同座的同学聊天讲话,不认真听课。
焦虑的父母通常就会首先想到自己的孩子终究是个学渣,开始担心孩子会不会考不上好的学校,会不会成绩很差,再一想到班里那些总是名列前茅的孩子,就会更加生气,甚至会觉得孩子是不是故意和自己作对,不让自己省心。
但有的父母能更为平静和理智的看待老师的“投诉”,觉得这也许是一个了解孩子在学校真实情况的机会,也可以借此和孩子好好聊一聊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把它当做一个走近孩子内心的机会,听听他上课开小差的真正原因,到底是因为对老师不满意、对所学学科没兴趣、讲的内容都会了还是和同桌的关系太铁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头脑,可能都存在着这样两条不同的通道,有着对事物完全不同的看法。
只不过,焦虑的人会首选那条“焦虑通道”,对于习惯性焦虑的人来说,这样的选择已经变成了一种本能反应。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我们的大脑选择另外的那条轨道。
我曾经在忍不住对孩子各种担心的时候,试了以下这些方法,大家也可以试一试:
  • 把对孩子的关注转向自己
很简单,想一下“你自己是怎么活过来的”。
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上学的时候,你的某一次犯错、成绩糟糕等等是否可以决定现在的你?
这样的回望与自省,可以让我们不过分放大孩子当下的状况,看清决定一件事发展走向到底都有哪些因素在共同起作用。
  • 多想想“不让孩子做某件事”的风险
在孩子想要做某件事而我们下意识say no的时候,满脑子想的肯定都是做这件事的坏结果。这时候,我们可以反问自己,不让孩子做这件事,会对孩子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我们担心孩子自己没法收拾好第二天上课要用的东西,会挨老师的批评,那如果我们替孩子做了这件事,孩子会失去什么呢?冷静下来一想,我们就会知道孩子失去的是练习自己整理的机会。
我们不同意孩子上篮球课而必须上英文课时,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孩子不上篮球课,失去的是什么?也许是做自己挚爱的事情的机会,也许是和小伙伴增进友谊的机会,还可能是锻炼身体的机会等等,那么失去这些去上英文课是否值得呢,我们可以顺着这个思路进一步去思考。
这样的风险比较,有助于我们在say no 和say yes之间做出更为理智的权衡和选择。
  • 把对未来的担忧换成解决当下的问题
通常,让我们陷入焦虑的,都是我们对于孩子未来的预测。
比如,孩子的英语启蒙了半年没见太大成效,或者比其他同龄孩子进步缓慢,就焦虑孩子以后英语会不会很渣,会不会失去竞争力;再比如,没有给孩子选上心目中最理想的学校,会脑补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未来肯定比别人差一截。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担忧的那个“未来”,通常都在五年以上。不如我们闭上眼回想下五年前的自己(甚至更久一点),再对比今天,问问自己,当时的你能想到如今自己身上的这些变化吗?
恐怕很难。
孩子也是一样的,养孩子不是操纵机器。机器只要按照既定的程序操作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但孩子不行。养育一个生命最难也最妙的,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我们总想精准的替孩子预测未来,但却忘记了,其实“失控”才是生命的常态。
所以,孩子未来会怎样,没人会知道。
所谓的三岁看老,其实也带有过分绝对和武断的嫌疑。担心未来,不如着眼于当下。
如果孩子英语启蒙半年仍然不见效,要考虑下如何找到更适合孩子的启蒙方式和节奏,而不是把心思都用来担心孩子以后的英语水平。
如果不能给孩子买学区房,要多考察下现有的周边学校,侧面了解一下学校的教学风格,想想有哪些是父母可以用家庭教育弥补的地方,而不是脑补孩子以后就彻底完蛋一事无成。
其实,这些方法都是在给我们的焦虑大脑重贴标签的过程,把焦虑的想法标记成“不现实的”、“脱离实际的”、“夸大的”,让我们对这些焦虑想法重新进行评估。
03
祛除焦虑的第二魔法:对孩子的信任
当然了,刚才那个公式,还有另一部分。
也就是说,除了改变我们自己的“脑回路”,我们还要试着去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的自我应对能力,相信成长的力量。
当然,信任的基础,来自于我们已经做好了我们该做的事。
其实不少父母总觉感觉到挫败感的原因是明明自己那么用心的养育,为孩子做了那么多的努力,可为什么还是把孩子养的这么糟糕?
暂且不谈对“糟糕”的定义。先问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并非是我们不“用力”,而是“用错力”。
到底什么才是父母“该做的事”呢?
如果想清楚了这件事,我们的育儿路会轻松许多。在我看来,为人父母要做的,并不是替孩子消除成长之路上一切令人恐惧和担忧的事情而是为他们增加勇气,帮助他们掌握应对方法。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多给孩子“两个机会”:
自主选择的机会+犯错误的机会
养育之路,需要我们时时回望那颗初心,提醒自己“养育”二字的本质。
记得,养育不是“管理”孩子,而是“引领”孩子。
当我们总想着要“管理”孩子的时候,就会难免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第一时间纠正孩子;但“引领”会让我们更坦然地面对失控,面对分歧,也让我们更能接纳孩子。
当然,哪怕了解过了前面说的一切,我们日后还是难免会遇到焦虑的时刻。当我们再有焦虑的时候,除了试试文中的方法,也别忘了提醒自己:
在焦虑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想办法减轻自己的焦虑,而没法关心孩子需要什么。
通常,焦虑就是我们大脑中的“错误警报”。
希望这句话能像警示牌一般被我们记住,在需要的时候也能将我们大脑中的“错误警报”解除。
以上共勉。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