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是否继续出售手机业务,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的日子,因为芯片断供问题,华为消费者业务遭受严重打击,而华为B端业务备受关注,盈利能力也将受到更多检验。
|《中国企业家》记者 刘哲铭
编辑|李薇
头图来源被访
确认来得很快。
1月27日上午,有消息称,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将负责华为云与计算BG,2月将对外宣布。随即,在媒体求证中,华为方面表示暂无官方披露,亦有回复称该消息为谣言。
不过,1月27日下午,华为即发文官宣这一消息:余承东,现任消费者BG CEO,本次拟增任命Cloud&AI(云与计算)BG总裁(兼)。侯金龙,现任云与计算BG总裁,本次拟任命数字能源董事长。
在华为内部,Cloud&AI调整的确频繁。2020年年初,华为宣布组织架构调整,“Cloud&AI产品与服务”部门升级成为华为第四大BG,即华为云与计算BG,与运营商、企业、消费者等三大支柱业务并驾齐驱,掌舵人为侯金龙。而在此前的三年时间里,华为云业务曾先后经历了四次排兵布阵。
此次人事调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负责云与计算BG前,余承东已担任华为消费者BG负责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这意味着,接下来余承东将揽下华为的手机、汽车、云计算三大业务。
而就在三天前,有消息传出,继出售荣耀之后,华为正就出售高端智能手机Mate和P系列业务一事,与上海政府支持的企业牵头的财团进行谈判,谈判已持续数月。尽管华为随后表示完全没有出售手机业务的计划,此次人事调整难免让人联想到华为再次出售手机业务的可能性。
陷入芯片断供困境后,任正非在去年忍痛剥离荣耀。从目前荣耀的表现来看,后者已经摆脱芯片桎梏。1月22日,新荣耀发布了搭载联发科天玑1000+芯片的V40系列智能手机。而后,在媒体沟通中,新荣耀CEO赵明表示,三星、微软、高通、MTK等供应商已相继与荣耀恢复合作。
华为是否继续出售手机业务,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的日子,因为芯片断供问题,华为消费者业务遭受严重打击,而B端业务备受关注,盈利能力也将受到更多检验。
“B端是华为最核心的。”侯金龙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这样总结华为的to B业务,“华为首先成功就是在B端,只不过终端名声大了以后,大家都觉得华为是做终端的,实际我们最强的是B端业务。”
生态与盈利
华为云起步不晚,早在2010年11月,华为就启动“云帆计划”,面向全球公布云计算战略及解决方案。
来源:被访者
但在对华为整体营收的贡献方面,华为云的表现不及其他业务。在2020年上半年业绩里,运营商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依旧是主要支柱,分别贡献了1596亿元、2558亿元人民币的营收,云与计算BG营收并入企业业务收入,为363亿元人民币。
从发展来看,近年来华为云有高速追赶的趋势,但与阿里云仍存一定的差距。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的数据,在国内云计算市场,阿里云依然一家独大,占有超过四成的市场份额,华为云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16.2%。
在华为内部员工社区平台心声社区发布的最新文章里,任正非直言:“要求全力以赴抓应用生态建设,像亚马逊一样建立大生态。没有应用,华为云就可能死掉。”
新一轮竞争中,华为将生态和应用视为关键词。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员调整不再那么意外。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季新苏表示,目前,智能手机是云最大的客户,未来,也会有5G在云上落地,而汽车或将是手机之外最有想象空间的智能终端,将手机、汽车、云计算业务串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实现“云端”协同。
不过,这肯定会是一场持久战。华为云与计算BG战略与产业发展部负责人张顺茂,曾在谈及鲲鹏计算时的总结:“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3到5年,有可能是10年、20年。想要拿下这个市场,挑战才刚刚开始。”
如今,在消费者业务发展受挫之际,华为的步子要走得更加紧凑一点。任正非在《星光不问赶路人》一文中说道:“我们是一个科技集团,更是一个商业集团,成功的标志还是在盈利的能力,没有粮食,心会发慌。”
余承东做营收增长的能力,有目共睹。
2012年,余承东砍掉70%的华为贴牌机,重新做终端,获得高额营收。而消费者业务从2018年开始,已成为华为第一大营收支柱。华为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消费者业务收入4673亿元,占总收入比例达到54.4%,同比增长34%。
摄影:史小兵
不过,科技企业由“硬”变“软”也非容易之事。任正非也预想到了华为云的困难,他曾在讲话中说道:“我们是一个传统的硬件先进的公司,世界上转型为软件先进公司的例子还没有,我们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
能力延续与转换
除了激烈的外部竞争,华为云内部也曾面临一定的整合困难。
2018年末,一篇名为《#华为云#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的文章发表在了华为内部的心声社区,帖子最后还被总裁办邮件转发。
帖子暴露了华为云存在的不少问题:华为一直存在着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路线之争,公有云和私有云在内部资源和外部客户上都存在着一定竞争。事实上,即使在华为云成立之后,公、私云两业务仍没整合到一起。内部员工认为,华为云走了太多弯路,私有云和公有云朝着不同方向发力,越走越远。
此前,任正非在企业业务及云业务汇报会上也指出了华为云存在的主要问题:服务能力、多个责任中心、力量碎片化。
“华为云不是我们传统硬件设备的领先优势,开发产品并销售产品,而是华为面向客户商业模式的改变,即由卖产品改变为卖云服务。必须构建卖云服务的能力及支持面向客户提供云服务的运营、运维能力。”任正非指出。
实际上,30年来,华为已经积攒了强大的服务能力。一位前华为工程师回忆,在华为仍需证明自己的早期,经常在客户的机房里睡觉,以便实时调试系统的情况,“我们的客户信任人,因为我们非常努力。”凭借这样的精神,华为的海外业务才一步步拓展到西班牙、德国、日本。
2019年,华为企业业务事业部(EBG)销售收入达到897亿元,上涨超过8%。“华为在面临美国政府全方面打击下,现在取得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此前,华为董事、企业BG总裁彭中阳在给《中国企业家》的回复中谈到,“我们现阶段重点关注是横向的发展,如何把联接、计算、AI、云和行业应用相协同,提供场景化的解决方案,产生新的价值。”
美国的制裁尚未结束,但华为已经一边加大企业业务的步子,一边启动“南泥湾项目”,规避应用美国技术来制造终端产品。与此同时,华为还在加大对产业链的投资,如成立于2019年的“哈勃投资”主要投资的便是国内的半导体产业。截至2020年年底,华为哈勃投资已经完成了21家半导体企业的投资。
现在的华为,依然还在赶路。
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
观看企业家独家视频
END 。
值班编辑:周春林审校:陈睿雅制作:崔允琰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
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精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