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推荐公众号:顶尖运动员
属于专业运动员的公众号
听说运动健将都在关注哦
● 扫码关注我们
学生对体育课的“向往”和对体测的“抵触”,一直存在。
一百多年前,清华有个大学生,他最害怕的考试是体育测试,而他最讨厌的课是体育课。
当年,大学男生的跳远合格线是3.65米,而他拼命跳才跳到3.5米。体育成绩不合格,他就没法毕业,而拿不到毕业证他就没办法出国留学
要是别的老师,对于体育这件事,很可能会放他一马。但他的老师硬生生“扣”了他半年,直到他的体育及格后,才让他去美国留学。
这个学生讨厌体育课的学生叫吴宓,也就是后来的“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而扣了他半年的老师,就是当年让众多学生都“害怕”的马约翰
01
体育,从出生开始
马约翰,乍一听起来像个外国名字,但他其实是个地道的福建厦门人
1882年,他出生在厦门鼓浪屿一户基督教家庭,他的幼年并不快乐。
3岁丧母,7岁丧父,他和哥哥保罗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靠着亲友和基督教会的接济,兄弟俩勉强度日。
因为没有大人的管束,马约翰从小就玩得很疯,爬树、摸虾,挖沙子,每天不到天黑绝不罢休。这样一来,他不仅晒得黝黑,更是练就了一身的运动细胞
直到18岁那年,他和哥哥被送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办的明强中学读书,两年后考入圣约翰大学,在那里,他变成了名气很大的体育尖子生。
在圣约翰大学,马约翰开始接受正规的体育训练,体育才华开始展露,成为学校体育代表队的主要成员之一。
当时有传言说,马约翰跑步很快,那时候他还留着辫子,但他跑步的时候辫子可以水平于地面。很多人是不相信的,但很快他们就都相信了。
▲万国运动会
1905年,“万国运动会”的比赛在上海举行,他也去参加比赛。那时,外国的运动员根本没有把中国运动员放在眼里,尤其是在一英里的田径比赛中。
日本运动员霸道地并排,组成“人墙”挡住跑道,不让其他运动员超过。到了最后一圈,他憋足劲儿,冲破“人墙”第一个到达终点,观众席上便传来了“约翰!中国!”的喊声,全场欢呼经久不息。
到了1913年,中国体育代表队在远东运动会上击败日本取得了亚军。消息传来,他耳闻目睹了“一种巨大的欢乐传遍了全国,因为他们的英雄终于击败了日本”。
从那时开始,他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可以唤醒国人,可以激发民族精神,而他想要从事体育教育的志向,也在那一刻深深扎根。
▲1913年,远东运动会
02
赴美留学,我国的第一个体育教授
1914年,马约翰应聘去清华任教,先是教英语和化学而并不教体育
但他特别关心学校的体育教学,还主动向时任校长建议积极发展学校体育教育。
他说:“因为有了一个实际问题,就是清华每年要送出100名学生到美国,送出的学生,总要像样一点,不能送去‘东亚病夫’……我怕学生出国受欺侮,被人说成中国人就是弱,就是东亚病夫。”
马约翰的建议受到了学校的重视,清华在体育设施方面很快有了改进。
1919年,清华的体育馆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成,马约翰本人也受聘为学校的体育助教,从此开始了他的体育教育生涯。
而在清华大学的建立初期,学校就聘请了美国春田学院毕业的休梅克博士出任体育部主任。1918年休梅克离任,有布雷斯博士继任体育部主任,但在两年后他也回了美国。
▲马约翰在春田学院的入学申请表
而那时,恰逢马约翰第一次美国春田学院进修回国,他接替美国人成为清华第三任体育部主任
上任之后,他主持制定了学生体育“五项测验”及格标准,还首次体育:清华体育的目的“一面要使运动员能够代表清华扬名,一面要全体同学个个身体强健。”

1925年至1926年,他为了提高自身的体育教育素质,第二次赴美国春田学院进修,并于1926年获得春田学院体育教育硕士学位
那一次,正值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马约翰便将学习迁移理论应用到体育运动之中,他的硕士毕业论文《体育运动迁移价值》中写道:“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不只限于运动场上,而且能够影响整个社会。
他第二次从春田学院进修回来之后,就开始全身心投入清华的体育教育事业中。
当中国1936年组建队伍参加奥运会时,马约翰成为中国代表团的田径总教练。他利用休假和担任总教练的机会,到欧洲和苏联考察和讲学,进一步充实自己。如何根据中国人的体质情况和特点进行训练,马约翰下了一番功夫,编了近百套徒手操。
而在他的影响和教育,也培养了很多国家优秀的人才,除了开篇提及的吴宓,还有钱伟长
世界著名力学家钱伟长,入学时身高只有1.49米,跑200米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被编入“体弱班”。在马约翰的鼓励和指导下,钱伟长苦练长跑和跨栏,体格日益健壮,很快长到1.67米,并成为校足球队主力。
钱伟长也在晚年撰文特别提及,正是马约翰的人格魅力让他深受教育、备受鼓舞
同样的,这份感激梁思成也曾说过:
“别看我现在又驼又瘸,当年可是马约翰先生的好学生,有名的足球健将,在全校运动会上得过跳高第一名,单双杠和爬绳的技巧也是呱呱叫的……”
我非常感谢马约翰,想当年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搞野外调查?在学校中单双杠和爬绳的训练,使我后来在测绘古建筑时,爬梁上柱攀登自如。”
03
体育教育,不只是说说而已
时间回到1928年,当时清华新来的校长罗家伦认为:体育不需要教授,就把马约翰降职降薪,改为教员。
对此,当时有很多清华教授劝马约翰辞职抗争,也有其他学校借机向他发出邀请。他却说,我哪儿也不去,我来清华是为了教育青年,不为名,更不为钱
就是在这样的重压下,1929年的冬天,华北体育联合会第六次足球锦标赛证明了马约翰所坚持的:到底什么是体育教育。
由于在热身赛上,对手“踢人不踢球”,清华足球队多人负伤,回校后就有很多队员失去了信心。但马约翰鼓励大家,不仅要继续参赛,还要体育好成绩。
到了决赛的日子,他率领清华足球队力压对手,赢得了华北足球赛的总冠军
回校时,学生燃放爆竹,把他从校门外一路抬了进来。时任校长罗家伦也从中感受到体育的重要意义,随即恢复了其教授职位。
体育教育,再也不是说说而已。
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校在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南迁昆明,成为西南联合大学。
年近六十的马约翰,冬天给学生上体育课时,只穿一件汗衫,而很多年轻的学生都冻得瑟瑟发抖。
毛主席听闻后,称赞他是“全中国最健康的人”。
▲毛主席签署的任命通知书(1953年)
而对他而言,体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终生坚持体育锻炼,身体非常健康,年逾八十仍不知疲倦地工作。
1958年,76岁的马约翰和一位中年教师合作,夺得北京市网球双打冠军,创造了老年人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的纪录
由于良好的生活及锻炼习惯,马约翰的身体非常健康,80岁时,他白天依然工作8小时,晚上工作2小时;假日更是骑自行车远游香山,平日则进行多种项目的训练,俯卧撑可以连续做40个。
他还经常说:“我虽然80多岁,在政治思想上还要好好进步,还要再为人民工作几十年。”
1964年1月,在庆祝马约翰服务清华五十年的大会上,蒋南翔说:“马约翰先生在清华服务的历史,差不多同清华的校史同样悠久。所有在清华上过学的同学,差不多全都受过马先生的热心教诲。”
我们要把身体锻炼好,以便像马约翰先生看齐,同马约翰先生竞争,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蒋南翔(右)
从此,“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句响亮的口号,就成为清华大学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中重视体育、崇尚体育的一个标志。
这句浓缩了清华体育精神的话语,已经响彻清华半个多世纪,并深深地烙在每一名清华人心中,同时在全国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一直延续至今。
04
方兴未艾,充满希望
1966年,84岁的马约翰离开了人世。

学生们说,他最爱说的话是:  “动!动!动!你们要动!”因为他知道:没有野蛮体魄,何来伟大文明。
回到当下,无论是体育行业的小白,或者体育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学着前辈的样子,在前辈的肩膀上,负重前行。”

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的体育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之时,那些选择出国深造的体育人们,更多地开始用他们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和得到的历练,给国内体育产业赋能。在这个方兴未艾同时充满希望的时代,一点一点地描画着他们眼中体育行业的未来。
有了走出去的那批人,才造就了后来人的路”。而这一切,才只是刚刚开始......
推荐公众号:掌上运动
属于专业运动员的公众号
听说运动健将都在关注哦
● 扫码关注我们
推荐公众号:泳匠联盟
一起分享游泳点滴!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ID:go-swimmer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泳匠联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