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香港美容巨头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178.HK) 三季度表现持续低迷,截止12月底的前三个月公司营业额大跌36.4%至9.381亿港元,唯好于中期收入跌幅63.1%。
主要业务聚焦于香港是公司业务低迷的主要原因,相反内地化妆品市场在过去一年表现强势,疫情令中国游客被迫将消费掷于电商及海南等替代渠道,2020年中国限额以上化妆品企业销售大涨9.5%,较整体社会消费品3.9%的跌幅好1,340个基点。
2020年自然年,莎莎国际损失了近40亿港元销售。截止12月底的2021财年前九个月,该亚洲美容巨头营业额22.242亿港元,较2020财年同期50.783亿港元下滑54.3%或28.541亿港元。2020年1-3月的2020财年四季度,莎莎国际营业额8.924亿港元,较2019年1-3月的2019财年四季度20.564亿港元下滑56.5%或11.640亿港元,2020年自然年整体销售下滑40.118亿港元。
莎莎国际的过去一年的损失几乎全部来自地区封锁导致游客几乎为零,相反本地虽然受制于限聚令,但积极转型防疫产品,本地客消费仍保持平稳。
10-12月,公司港澳市场销售6.097亿港元,同比下滑48.8%,其中同店销售跌幅45.5%,尽管数据好于上半年,但仍没有明显改善迹象,主要受益于假日季及季初疫情改善和上年同期的低基数,另外澳门开通内地客核酸检验旅行推升该市场销售。
港澳市场三季度营业额环比较二季度升35.6%。其中澳门市场环比暴增122.5%,同比跌幅则由二季度的72.9%收窄至45.0%;香港市场零售销售按年跌幅收窄至50.8%,按季度亦有8.2%的增长。
在内地游客缺失的情况下,港澳市场的每宗交易平均金额和交易宗数均大幅下滑,其中每宗交易平均金额三季度按年下滑24.1%至251港元,交易宗数则同比大跌32.5%至230万。
莎莎在业绩声明中表示,未来数月预计香港特区经营环境依然严峻,集团将继续调整店铺以节省租金开支,并严格控制存货水平,保留运营资金,集团亦积极调整产品组合以迎合本地客需求。随着疫苗接种计划有望在年内开展,集团希望疫情尽快减退,并陆续放款强制检疫措施,方能令零售业逐步复苏。
内地市场三季度表现强势,其中电商销售按年暴增66.5%,按季增同样达到61.8%的涨幅,并推动内地零售业务销售增长15.6%。内地实体店季度同店销售同样表现正面,按年增长1.9%。季内公司于内地净增6间门店至54间。
内地和香港市场的反差表现亦催生了水货的猖獗,此前华强北多个电子产品商城转型销售美容产品,不过据悉大量产品都是“走水”而来,年初时遭遇当局调查,目前大量门店化妆品处于关闭状态。
2020年11月中,路透率先对华强北大量的数码城转型美妆店,随后内地获内地媒体广泛转载,1月初多部门联合执法,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美妆店都拉下闸门。
华强北的美妆店主要因疫情影响打击代购市场,香港美容市场成为重灾区,大量的存货遭遇过期风险,因此经过灰色途径流入深圳,再由深圳商家通过美妆店和淘宝店等渠道低价销售,赚取微薄利润。
莎莎发布业绩后野村维持该美容巨头1.08港元的目标价和“减持”评级,该行认为疫情继续对香港市场造成影响,因为该公司对内地客的依赖极大。
周四收盘,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178.HK) 平盘收报1.20港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