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那句“生命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仿佛从2020年开始,便在越来越多人身上毫不留情地兑现——“鸡娃教育”“打工人内卷”“年轻人加班猝死”……层出不穷的耸人新闻令人喘不过气,疲惫至极时更会忍不住想:一天到晚来回奔波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但人总归是不甘心的。“认命”二字说来简单,可抬头一看,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无一不在水深火热中暗自坚持,就算已经领教过生活的本质是无常、忍耐、求不得、尽人事听天命,但还是会提起精神、鼓起勇气,与生活过招,与命运一搏。
听起来拧巴,但其实并不矛盾,因为我们有理由笃信,人类生命中自带“不服输”底色,正如有句话说:
“生活是苦难的,
我又划着我的断桨出发了。”
01
不可忽视的女性光芒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姓名被大众知晓,张伟丽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8月,张伟丽击败巴西女拳王,成为第一位在UFC赛事中夺冠的中国人。2020年3月,张伟丽卫冕金腰带,被外媒ESPN评为2020上半年综合格斗项目中最佳女运动员。而令张伟丽在社交媒体出圈的,是那句回应“暴力问题”的风趣回答——“我们打人还要收费,而且很贵”。
张伟丽UFC夺冠,42秒KO安德拉德 
赛场外的张伟丽,也和其他普通女生一样会做美甲、化妆
张伟丽的出现,打破了长久以来对力量型女性运动员的刻板印象——赛场上,面对对手的脏话攻击,她不卑不亢,面对比赛的艰难考验,她不屈不挠;生活里,她就是个普通人,从事过多种工作,健身房销售、保镖、幼儿园老师,而且跟其他女生一样,喜欢吃冰淇淋和串串,会做美甲和假睫毛。确实,本就没有“女性(男性)就应该做什么”一说,张伟丽的拳头击碎的,不只是对手的狂妄蔑视,还有外界对女性的偏见凝视。
女性力量的范本不止于此。云南丽江华坪县华坪女高创办人兼校长张桂梅,因“不接受成为全职太太的学生捐款”登上热搜且备受争议。或许她的观点做法有些极端,可当我们抽丝剥茧地了解她“能救一个是一个”的信念后,或许就能理解她的暴躁、偏执、尖锐——不是非要针对谁,只是以实际行动呐喊反抗。
张桂梅的这种倔强,恰好反映在这段令许多人动容、饱含志向傲骨的华坪女高学生宣言中: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张桂梅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4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 | GIF截选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为办好这所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的免费高中,张桂梅倾注了自己一生——天不亮起床,凌晨才入睡,舍弃个人时间,没有丈夫,没有儿女,十几种病痛缠身,四处求人是家常便饭。这些话说来简单,但每个词汇背后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选择。这段堪称无法复制的扶贫教育经历所结出的果实,是超过90%的本科率,是1804名女孩走出大山、走上社会岗位,是上千家庭命运形态的改变。这句网友评价或许更适合她,“她不是圣人,是一个真实的好人”。
02
平凡人的不平庸
随着冬季疫情有所反复,全国各地患者的流调信息,一度成为触发网友关注的焦点话题,比如“成都市民VS北京市民”的流调对比段子——成都“打牌,蹦迪,美甲,火锅,茶馆”,北京“上班,开会,吃包子,加班,公交车”。也许段子呈现的生活略显片面,但其透出的平凡人生活不易却是十分真实的,真实到我们并不觉得陌生甚至夸张。

除了屡上热搜的互联网大厂996,还有更多被生活挤压却又不甘放弃的人们。无论是白天上班、下班看病、晚上打工的女性,还是跨区通勤、上有老下有小、依然考研的男性。而“人一生中最光辉的那天,并非是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从悲叹和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大家谁不是一边焦头烂额,一边咬紧牙关对抗生活?而且令人宽慰的是,哪怕生活七零八碎、一地鸡毛,依然不乏拒绝向生活缴械的普通人。
年中,一则来自湖北农民工吴桂春的留言刷爆网络:
“我来东莞十七年,
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
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
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
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
疫情期间吴桂春失去了工作,
临别之际他写给东莞图书馆的留言
留言表上字迹略显凌乱,但用词却体面讲究。可以说吴桂春的人生,就是毛姆所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的真实写照。而他这则留言,也让人想起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或许对吴桂春来说,“但是还有书籍”六个字就足以慰平生、度余生。
不甘被命运捆绑的,还有曾遭遇暴力伤医事件的眼科医生陶勇。去年年末,他带着受伤的左手,站上脱口秀跨年晚会舞台。对于病人因“不满意视力恢复状况”而施以暴力的做法,他以调侃和冒犯回应道:“我说这个病人,你真的很不讲理,当时医院里那么多人,你都能精准地把我砍伤,这难道还不能说明视力恢复地特别好吗?你还想要什么效果,非得拿飞镖扎中我吗?”这段话引得现场笑声掌声一片,却也令人感到心疼。
陶勇带着受伤的左手登上脱口秀舞台,讲述他的故事
去年平安夜,陶勇所在的朝阳医院眼科在北京盲校给120个孩子做眼健康记录存档 | 图片来自微博:@北京眼科医生陶勇
陶勇医生幽默犀利却云淡风轻的发声,以及他不希望自己成为符号性存在而是发挥专业所长帮助更多人的意愿,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当初受过的苦,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背后的通透和悲壮。

03
国是后盾,是屏障
自去年始,连只关注柴米油盐的普通人都感觉到,全球经济不像从前那般热火朝天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20年10月13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其中,发达经济体将衰退5.8%,比如美国经济将衰退4.3%,英国经济衰退9.8%;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衰退3.3%,比如印度经济将萎缩10.3%。

但同时IMF也预测“中国将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有望在2021年持续增长且增幅显著”。能有如此逆行态势,IMF认为得益于“中国在控制疫情方面非常成功”。的确自去年4月,国家就逐步开展复工复产,我们的生活也逐渐回归正轨。而这来之不易的复苏,更能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一个安定、稳妥、有序的社会环境,对普通人能够安居乐业是多么重要。
复工前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已经成为新习惯
去年年底国家发布通知,“在知情自愿前提下,居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所产生的疫苗费用和接种服务费用,将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个人不负担”。通知一出,引得不少网友表示“感到安心”。这一举措也不禁让人联想起曾一度引发全球争议的英国防疫措施“群体免疫”。

其实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对“群体免疫”所涉及的科学理论并不了解,我们真正关心的是防疫措施是否得当、能否在不影响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前提下进行。而国家目前正在推行的“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注射”措施,不但以直观高效的方式给百姓吃了颗定心丸,从大局看,也是在以科学恰当的策略为国民建立一道防护屏障,而这或许才是“群体免疫”的正解之道。
04
不服输的“牛劲儿”
种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大小事件,不约而同证明着一件事:中国人不太服输,自带“牛劲儿”,在很多个可以选择的时刻,我们都选择了向前。正如人类学教授项飚所说:
“人要有超越,但是也要注意到,
日常生活中最大的意义的来源,
不是对现有生活的否定,
而是拥抱现在,从现实开始改变现实”。

2020年已过,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从鼠年到牛年,如此生辰交接,仿佛有种寓意,意指经过去年的跌宕起伏后,国人会更有“牛劲儿”,迎接依然被不确定裹挟的2021年。
点击观看视频 | 视频来源:@蒙牛乳业
视频中的人们,我们或许不认识他的脸,但却知道他是谁——92年的快递小哥,疫情期间仍旧坚持送快递;89年的二胎妈妈,居家带娃不忘坚持运动。11年的滑板弟弟,摔倒受伤依然继续练习;93年的抗疫护士,勇上前线不惜剪去长发;49年的卫星专家,代表着中国航天事业工作者的奋斗缩影……
这些人物故事,在2020年不知疲惫地轮番上演,但每每重温,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普通人身上迸发出的坚韧而温暖的生命能量,那是个体生命得以继续的原因,也是整个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的缘由。牛年将至,蒙牛推出的这支广告,仿佛在为每一个用力生活的人助力打气:无论是否属牛,我们都天生自带一股“牛劲儿”,就像视频中人们所说的,“我们今年都属牛”,因为我们的胸腔里,都跳动着一颗不服输的心。
《蒙马特遗书》中有言,“真诚,勇敢与诚实,才是人类生命的解救”。经历过不平凡也不平静的2020年后,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解救人类生命乃至未来命运的美好品格中,除了真诚、勇敢、诚实,还有这股来自中国人的“牛劲儿”——面对未知与无常的考验与捶打,我们以“不服输”的姿态迎头直上,接招反击,直至走出荆棘,云开月明。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视觉中国、蒙牛)
策划:三联.CREATIVE
监制:高效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李木李
作者:雪山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