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鱼花花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ID|zqfxlgzs
原生家庭,PUA的重灾区
去年北大女生包丽被男友牟林翰长期精神暴力,最后选择自杀导致脑死亡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这件事让 PUA 这个词被大家热切关注。
所谓PUA,是说对方打着为你好的借口,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打压,否定,批评你,最终达到操控你的目的。
很多人都在讨论亲密关系中的PUA,但实际上,PUA会出现在不同场合,工作上,友情中。
最悲哀的是,父母很多时候也是隐形的PUA施害者。
知乎上有网友分享自己被父母PUA的故事。
他说自己从来没有被认可过,总是被父母冷嘲热讽。他有一次兼职打工,结果夜里着凉了,要去医院挂水。
他爸爸就说:“有什么用,赚的钱还不够挂水的。”
这件事他一直记得,很多年后有一次和父亲争吵,提及了这件事,而他爸爸反而怒斥他没良心,怎么能和父母记仇。
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他和朋友出去旅游,父母嫌他钱赚得没朋友多,还好意思和别人一起旅游。
失业了,父母不但不理解,还说他上大学一点用也没有。
他说自己无所适从,虽然在别人面前开朗乐观,内心却充满了对自己的怀疑。
可见,在父母长期的质疑、打压、否定下,孩子必然会受伤,会变得敏感,缺乏安全感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是本该疼爱和包容孩子的父母。
现代PUA“法宝”
很多时候,父母把自己看作是家庭中的权威,不容许孩子的不顺从。他们会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大骂,责怪,或是否定。
他们可能会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实际上可能更想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或者是把孩子当成自己情绪宣泄的目标,毕竟孩子是最容易控制的。
有很多父母常见的行为,也许可以用爱为其正名。但当这些行为过度“升级”并变成常态,就极可能摧毁孩子。
①“你做得不够好”
有的父母总是会把“你做得不够好”放在嘴边,好像孩子永远都不够努力。
“你才考了98分,有什么骄傲的资本?”
“你赚的这么少,一定是你不够努力。”
“你又丢东西,是不是脑子不好使。”
常常听见身边的父母这样责怪孩子,他们看起来对孩子都是恨铁不成钢。
但频繁的否定,却更像是在说:“你能力太差,不值得我的认可。”
我有个朋友,也在父母长期的否定中成长。她考上研究生,父母嫌她拿不到奖学金。
她的美术作品获了奖,父母嫌她没有能力靠这项技能赚钱。甚至最近,因为她一直没有男朋友,父母开始嫌她不孝。
类似父母这样的行为,就是通过打压孩子,让孩子自卑,最终达到控制的目的。
在她父母眼中,女儿越来越听话,也不得不更努力,来讨要父母的认可。但是她却深陷自我怀疑的深渊中。
长期的打压和否定,只会在孩子内心留下阴影。他们被催眠,并逐渐开始相信,不论自己怎么努力,都很糟糕。
②“我都是为你好”
还有很多父母会对孩子说,“我都是为了你好”。
当父母频繁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想法,更像是一种洗脑行为,让孩子背负上满满的愧疚感。 
表面是“为你好”,实际上是父母通过孩子的内疚感从而控制孩子的行为,否定他们的想法,以满足自恋。
《小欢喜》中的母亲宋倩,就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为了女儿辞掉了工作,照顾女儿,但也控制了她的生活。
最后,面对宋倩对女儿“为什么要去南大” 的逼问,女儿也终于崩溃大哭,“我不是非要去什么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可见,这样的爱令人窒息,因为爱的本质是控制,是通过制造愧疚感来抬高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这句话对孩子来说太过沉重,看似承载着父母满满的期望,实际上却是一个禁锢内心的牢笼。
③“你对得起我吗?”
还有些父母,一旦孩子不顺自己的意,就会觉得孩子对不起自己的付出。他们会质问孩子,表现得像是自己是受害者。比如:
“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还是不争气?”
“你为什么不听话,怎么就不懂我的苦心呢?”
“你成绩那么差,对得起我为你花了这么多学费吗?”
实际上,他们和总是说“我都是为你好”一类的父母一样,想要唤起孩子的内疚感,来控制孩子满足自己的期望。
只不过,他们的质问会更加刺耳,也更有杀伤力。 
我朋友还在读小学的女儿有一次因为没有考好大哭,我安慰她说可以下次努力,但她却边哭边说:“我考得不好,对不起我爸妈。”
后来才知道,朋友和她老公每次孩子考不好都会责怪她,说自己花了多少钱送她读私立学校,但是她一点也不懂事。
这样的“苦情戏”,只会变成孩子无法面对的重担。于是孩子会假装听话,学会讨好,以减轻自己的内疚感。
但问题是,父母只关注了自己受伤的感受,将失望全部转嫁给了孩子,却无视孩子本身的脆弱。  
越是受过伤的,越容易受伤
对于那些从小在父母打压和否定中成长的孩子,他们更有可能在将来关系中保持PUA受害者的身份。
小的时候,如果孩子被父母包容,内心就有了更多的空间去探索和成长。
而当孩子被父母攻击,则会陷入对抗还是顺从这样的矛盾之中。 
当然,一开始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抗,更容易选择顺从。
于是父母的批评和否定会逐渐内化在孩子心中,让孩子不断深陷自我怀疑的泥潭。
正如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说的,小孩子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观念。
当孩子一次又一次努力却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他们会陷入习得性无助,也就是不再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够改变结果。
在之后的社会和亲密关系中,他们也会重复自我怀疑,敏感,讨好,失去对抗和改变的能量,无法忠于自己的感觉。
由此一来,当他们遇到其他的PUA施害者,他们反而会认为这是非常熟悉的模式,于是再次把自己变成了受害者。
又或者,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培养爱的能力,所以他们会像父母对待他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最终成为PUA的施害者。
正如心理学家李雪所说的,只有体会过真正爱的滋养,才能分得清什么是爱什么是虐待。
没有被真正爱过的人,是很难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
远离PUA,珍爱生命
父母PUA对孩子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是终其一生的。
所以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反省自己的爱,而所有曾经受到伤害的孩子都能够找回自信和自我。
 给父母的建议:
望所有父母都能够明白,孩子是需要爱和鼓励的。
但是父母需要自省,你给予孩子的是否是健康的爱,这份爱里是否承载了你过多的期待,或者是你对孩子顺从的期望。
这样过于重量的爱,往往只会变成孩子前行的负担。而且这样的爱,往往都是为了满足父母自己内心对于权力和自恋的满足。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需要父母尊重和倾听孩子的想法,减少想要控制一切的欲望,接纳他的成功和失败。
当他内心是充满爱的,才有能力过好自己的一生。
毕竟孩子,从来都不是父母的依附品。
 给受伤孩子的建议:
对于那些在父母PUA下成长的孩子们,希望你们能觉知到:
你现在的不自信,敏感和脆弱都可能隐藏着你想要被父母认可的渴望。 
你可以找机会和父母沟通,告诉他们你的想法,以及他们的行为带给你的负面影响。
而对于那些不以为然,持续打击你的父母,建议你可以保持适当的距离,减少对你的持续伤害。
其次,每个人都有机会靠自己逐渐建立自信。
尝试为自己设定一些简单的计划,然后完成它们,体会其中的成就感。然后逐步设定一些更难计划。
在一次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自己确信自己的能力。
最后,让自己学会什么是爱。
虽然父母无法成为你爱的榜样,但你依旧可以有很多方式学习。你可以在友情或亲密关系中实践对爱的理解。
但当你觉知到那些会像父母一样打击你的人,鼓起勇气,远离他们。
最后
《母爱的羁绊》一书中说:
孩子获得爱和赞许非常重要,但赞许应该针对他们真实的样子,而不是父母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 
希望PUA能够远离本该充满爱的家庭。END
本文内容已获曾奇峰工作室(ID:zqfxlgzs)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作者,花花,曾奇峰工作室主笔,心理学爱好者,世界500强公司职员,有着处女座的敏感和温柔,擅长用文字来丈量这个世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