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份的精神食粮,请收下!
2020 年要结束啦。按照惯例,未来预想图团队为你打包了一份我们的“精神食粮”。
这一年,最绕不开的就是疫情,大家的推荐中也多多少少藏着疫情的影响——有宅在家里创造的乐子,有不少心理读物,也有一些平静下来的方法。
当然不止这些,这份大礼包里共有 9 本书(果然还是推书最多)、6 项活动、3 部影视作品、3 件物品、2 个目的地、1 组插画、1 种生活信条。一起打包分享的,还有我们今年的思考。
这篇推荐有点长,因为我们有太多好东西想要分享给你了。你可能需要花 15 分钟看完它。
书籍
01
《在北海道盖面包屋》
# 其实是本“商业合同”集
这是一本适合短途旅行路上阅读的书,轻松、有趣,值得回味。合上书,仿佛能脑补出一个场景:在漫天大雪的北海道,从一间小面包房里传出阵阵香味。就像作者神幸纪所说:“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可以很自然地感知到素材和大地。这里的料理就是如此朴实无华,令人安心。”
住在北海道的面包师神幸纪与建筑师中村好文,通过手写信件往来,共同完成了在北海道设计一间面包房的构想,这本书就是这些信件的合集。即便是“甲乙方沟通记录”,我还是很喜欢中村好文在书里说的一句话:“在这里,人们双脚稳稳地踩在大地上,过着最像人的生活。这是怎样一种生活呢?——既没有不自量力,也没有畏首畏尾,竭尽权利去实现自己坚信和力所能及的事情。”
02
《书店日记》
 # 把英国书业拖出圣殿
我在大学念出版专业时,老师常拿英国、美国的出版行业规范当作范例,仿佛这两国就是众多出版从业者的向往之地。
我也没逃脱过这种“幻想”,曾费劲搜寻过英国出版商“企鹅图书”的发展历程,也为电影《天才捕手》里编辑和作者的友情流过泪。直到我再次抱着“打开英国书业之窗”的企图,翻开这本《书店日记》,才从作者的牢骚里发觉:在英国卖书,也不过如此啊!
身为苏格兰一家小书店的店长,作者肖恩在 Facebook 上记录书店的营业状况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将这些片段集结成册。尽管全书提及了许多全球书商都在愁的问题:亚马逊等电商对实体书店的挤压、二手书难寻市场、邮政和库存系统跟不上交易进程……但阅读起来毫不晦涩。我是个总爱分神的人,竟然也能一口气读完大半。
一方面,或许是作者的刻薄和幽默让人忘记了从业的艰难,他把英国皇家邮政公司形容为“新石器时代的产物”,还给常客们起各种诨号。另一方面,书中的人物也总能让氛围归于温情——肖恩虽常埋怨店员办事不力、缺根弦,却仍愿意帮她兜圈撒谎,搪塞纠缠她的追求者;毫无“边界感”的朋友艾略特,借住自家时总把鞋子脱得东一只西一只,还擅自把台灯线拔了给 Kindle 充电,但他也同时是为了当地图书节东奔西走的热心经理人之一。
读了《书店日记》后,我自己也前往英国看了看,或许是因为疫情,离住所最近的连锁书店 Waterstones 有些冷清。此外,根据英国朋友们的说法,皇家邮政并没有想象中效率低下,派件还挺快。总而言之,英国书业对我来说确实已不再是教科书里的“圣殿”,不再充满成功的幻想了,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03
《回归故里》
 # “985 废物”力荐 
今年夏天,一批自称“985 废物”的人聚集在豆瓣。他们往往来自小镇,凭借个人努力跻身“985”高校,但在大学校园的激烈竞争中,“出身”带来的相对狭窄的视野、匮乏的资源,让他们觉得前景渺茫、疲惫不堪。在豆瓣“985 废物引进计划”小组中,《回归故里》被很多“废物”推荐。
这本小书是一部自传,社会学家埃里蓬讲述自己离家多年后的返乡之旅。他曾经想极力摆脱贫困的故乡,摆脱贫穷、粗俗、暴力、充满狭隘的偏见的家庭。因此,他固执地将自己与父兄的爱好区隔,成为一名学者,融入更有包容的大城市巴黎,实现了“阶级的叛离”和“家庭的叛离”。
但这次回乡之旅中,埃里蓬感到深刻的遗憾:“我在遗憾自己任凭这个暴力的世界击败自己,就像它曾经击败父亲一样。”作家意识到自己为了获得自由与尊严逃离故乡的行为,也和父亲甘做工人阶级的生活一样,是被社会的结构性暴力操控的表现,是自我屈服的结果。
我们无法抹去自己的历史,也无法彻底脱离“阶级”的影响。我也时常能发现自己身上,带着来自家庭和过往经历的痕迹。它们让我在尝试融入不同圈层时,感受过区隔带来的灼痛感。但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这些印记是可以用来反思自己和理解他人的工具,能够让我在“内卷”越来越激烈、容错率越来越低的社会环境中,避免自我厌弃、自我怀疑。
04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童年的情感经历可能影响你 
这本书取材于英国童话《柳林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郁郁寡欢的蛤蟆先生在鼹鼠和獾的劝说下,第一次去做了心理咨询。在与心理医师苍鹭的十次谈话中,蛤蟆先生将信将疑地开始探索自己的童年,自己在童年时期塑造的认知和情感模式也由此变得清晰。
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戴博德是位心理学研究者,也是位心理医师,他将 20 余年的职业经验融在美丽的童话中。读者可以代入蛤蟆先生的角色,向苍鹭医师提问,在苍鹭的引导下,慢慢回忆起幼年生活的心境,在接触和反思情感经历的过程中学习成长。
05
《幸福的建筑》
 # 哲学家写的建筑书 
生活在城市中,每个人都与建筑息息相关。建筑中安放着许多生活、许多记忆。你会被什么样的建筑打动?这些建筑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一直很喜欢这本书的作者——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如果说,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哲学家关注理想,德国哲学家关注深刻的社会问题,法国哲学家关注个人的存在,相比之下,英国哲学家似乎更关注平凡。阿兰·德波顿让我感觉很亲切朴实,他的文字也是这样,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建筑对话、和自己对话。
《幸福的建筑》是本不错的建筑入门书,一起来和建筑聊聊天吧。
06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
 # 谁没迷茫过 
“像树木似的成熟,
不勉强挤它的汁液,
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
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
这本书不仅有美好的文字,更是一份为内心漂泊的年轻人准备的柔软安慰。
奥地利作家里尔克以诗闻名,在这本精巧的小书里,收集了他写给一位年轻军官的十封信笺。这名军官厌恶军旅生活,希望成为一名诗人,却害怕面对未知的未来。生活中的困顿、爱情的苦恼,乃至“存在”这个大命题,都在折磨着这个精神纤细的年轻人。
里尔克在回复军官的信中,用诗一般的语言分享了自己曾经历过的困顿,以及自己对这些永恒问题的的反复思考。也希望它能为你带来一些慰藉。
07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 谁都可以和心理咨询师聊聊 
“纽约时报畅销书”“非虚构”“心理咨询”……这些都是我曾经抗拒的标签。不巧,《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一个不落。但是阴差阳错之下,我还是读了这本书,并且希望把它推荐给更多人。
书名“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可能让你觉得,这是一本心灵鸡汤式的读物,但翻开来看,就会发现完全不是这样。作者没有以心理咨询师的姿态指导读者,她是来讲故事的。你会在故事里认识约翰,一个暴躁的好莱坞工作者,他看似风光的事业背后藏着早年丧子的悲伤;茱莉亚,一位身患癌症的教授,她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想成为超市的收银员;丽塔,她决定在 70 岁生日那天自杀,却在停车场邂逅了真爱……他们都是作者的客户,常常来“找她聊聊”。
作者也会去找别的心理咨询师,和他们聊自己的困惑。
人们对心理咨询常常有些误解。有人觉得心理疾病不是病,有人觉得心理咨询是在交“智商税”,有人觉得心理学是一门伪科学。曾经,我也多多少少有过这些偏见,但是这本书告诉我,心理咨询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如果身边没有可以倾诉的人,不妨和心理咨询师聊一聊。接受心理咨询不代表有疾病,即使咨询后确诊,也代表自己在勇敢面对问题,不该成为一种负面的社会烙印。
今年很特殊,社会的变动和人世的无常让很多人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沼。希望这本书中的故事能在这个冬日给你一些温暖。
08
伦敦人:大城市的日与夜
 # 地铁报站广播的声音主人在想什么 
《伦敦人》是一本访谈录,收录了伦敦各行各业普通人的故事。在书中,你可能会看到不少从来没想过的职业,比如地铁中“前方到站是——”的声音的主人。她也录制过医院里的通知广播,好奇病人在生命最后一刻听到她的声音时有什么感受。
我几乎不发朋友圈,但今年的朋友圈中,记录了《伦敦人》中的两段文字:
“我喜欢拉车过滑铁卢桥,特别是在晚上,因为从滑铁卢桥看泰晤士河,你会看到它像一面被切开的宝石,熠熠生辉,有着美的纹理。夜景中,所有的灯光闪耀着宝石一样的光芒。在桥上,整个伦敦也如被切开的宝石一样展现在你眼前。”
“我特别喜欢夏天的凌晨三四点,那个时候,天空呈现出粉黛色。这里是我所知的在伦敦为数不多的能看到星星的地方之一,每当我生气、觉得受了冒犯,或是感到绝望时,我就仰望巴比肯塔,我会看到史密斯菲尔德市场的顶部和那片粉紫色的天空,自己仿佛也置身其中。”
前一段话来自三轮车夫丹·西蒙,后者来自夜店门童艾玛乔·里德。我喜欢这两段话,不是因为他们把伦敦的夜晚描绘得多么璀璨,而是因为,这两个寄居在伦敦、干着“不那么体面”的工作的人,在一天最疲惫的时候,仍然能从这个城市获得安慰。他们仍然充满憧憬地生活着。
《伦敦人》里,常常出现这些新奇和小感动。
09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 人类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步 
我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看了《人类简史》。那时,病毒肆意扩散,人类采用各种措施应对,我们仿佛处在一个变革的拐点。我总是会想:我们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步?如果个人的处境与他过往的选择有关,那社会是怎么在发展的?漫长的时间里,什么事件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走向?不仅是今年,以前我也一直都有一些疑惑:历史上,西方国家是怎么和科学绑定在一起?宗教的意义是什么?
《人类简史》解决了我不少的疑问,作者赫拉利通过例子和比喻,让很多看起来遥远且生涩的事情读起来很有趣,让人觉得“原来如此”。在我看来,赫拉利是一个智者,这本书里不仅有历史事实,也包含他对于人类行为的思考和忠告。
如果你对世界总有疑问,但是不知道向谁询问,可以尝试读读《人类简史》。我相信你会有一些收获。
活动
01
在阳台种菜
# 我在阳台体验了《向往的生活》
今年很宅,就想着在家玩儿的多种可能性。春天的时候,买了几包菜籽和营养土,在阳台上种菜。
草莓、薄荷、迷迭香、罗勒、柠檬、小番茄……总之喜欢吃什么就种什么。摄影 | 汤沐
种菜像是和植物建立感情的过程,第一次“升华”就是幼苗破土而出的那刻。后来,它每天变化不多,感情就会稍趋于平淡。直到两个月左右,植物开花了,期待感瞬间爆棚。那是第一次发现,食物的花也可以这么可爱。夏天,终于能在家体验综艺《向往的生活》中的乐趣了:想吃什么,拿个小筐揪一点。开始研究阳台上的菜怎么做好吃,还可以给朋友包一份礼物。
种菜的过程也不全是收获,颗粒无收也是常事,有时甚至植物的幼苗都见不到。冬天,看着阳台上的枯枝烂叶,心情也稍有复杂。但整个过程中,你能感受到责任、期待、成就感。给它们浇水施肥,也是忙碌生活中难得的放松。
对我来说,阳台种菜不仅解决了食粮问题,也是份精神食粮。
02
跑步
# 跑步时,脑子里有一场大戏在上演
我经常绕着上海世纪公园夜跑,跑步的过程很奇妙,当你带上耳机的一瞬间,全世界都是你的!
在我看来,跑步是一项孤独的运动,不过,会有不少“角色”陪着你。当我踏出第一步,脑子里就有一场大戏上演,跌宕起伏,好不热烈。我喜欢在一个不会让我中途停下来的地方跑步,这样故事才不会被打断。
△ 世纪公园一圈 5 千米,跑两圈,10 千米不多不少。图片来源 | 巩昌
策划这场“演出”也是个技术活,需要根据跑步配速,选择好背景音乐。我的配速大概是:前 3 千米保持匀速,4 千米开始慢慢加速,6 千米左右是瓶颈期,只要撑过这段,后面就会顺畅很多。最后 1 千米冲刺,体验一把结束后大口喘气的快感。歌单也配合这个节奏,先是速度适中的歌曲,主人公们依次入场,各就各位;中间几公里选择明确鼓点的电音,此时剧情渐入高潮,情节不断反转;最后 1 千米我一般会用副音乐团(Vicetone)的“Nevada”收尾,副歌部分的快节奏会瞬间激发我的肾上腺素,挤压出最后一丝力量,同时,主角也赢得最终胜利,幕落,剧终。
我是个喜爱独处的人,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有许多想法。跑步带给我的不仅是毛孔舒张的畅快,更是片刻可以大口喘息的时间。我喜欢这种自己玩乐的时间,你也可以试试。
对了,如果你跑步的目的是减肥,那请在夜晚跑过小区边的时候加快脚步,毕竟,“太好吃了”。
03
阅读去年的“我”的来信
# 给去年的自己写“批注”
有一些习惯,需要积累才看得到它的魅力,比如给下一年的自己写信。
翻看了一下手边的信件,这个习惯是从 2011 年开始的。当时刚好毕业,面对一无所知的人生,我想,不如跟一年后的自己说些什么,也理顺一下当下想要做的事情吧。
2011 年至 2020 年的部分信件合集,小熊信纸有点暴露年龄。摄影 | 黄婉华
这个习惯持续到现在,中间经历了“纸质版—电子版—纸质版”的来回切换。也有些自己感到有趣的时刻:去年,打开那封 2018 年末写给自己的信的时候,我还做了回复批注。第一句大概是:很遗憾,没有像去年期许的那么棒。
这是遗憾,也是现实的一部分。那封信承载了去年的我对今年的期待,以及对年长一岁的自己的发问。今年的信,我还没拆呢,要一起看看吗?
△ 我对“系列”有执念,所以把以后的“坑位”都准备好了!摄影 | 黄婉华
04
看星星
# 星星也不是随便就能看到的
看星星很需要运气。谁也不知道今晚的天气是多云还是晴天,不知道今晚的灰尘雾霾能不能散得多一点,或者大厦的霓虹灯会不会关得早一点。所以每次看到星星,我都会像中了头彩一样开心和激动。
它也很需要耐心。如果想看到更多星星,最好周围只有这一个光源, 可能需要开车到郊外,或者在寒风呼呼作响的露天顶楼待上好一阵子。我们的眼睛要在黑暗等一会才能逐渐看到东西,如果想要看到没那么亮的小星星,必须一直抬着头,睁大眼睛。
△ 看星星的时候拍了几张照片,你就知道当时有多黑了。摄影 | 林洵
它也会足够浪漫。去年年底,我和朋友坐了一整天的车,到达澳大利亚珀斯郊外的一个小镇。那天晚上,我们拖了两床被子、两个枕头,在汽车旅馆的草地上躺着看星星。我们屏住呼吸,期待星星慢慢显现。微风吹着,远处袋鼠在安静地吃草,隔壁邻居放着 R&B 舞曲,还有人坐在门口聊天。我们只是躺着,看着天空。
05
冲浪
# 掌握了浪,就掌握了生活
如果你想去冲浪,我建议先做一个全身训练,提高一下身体的机能,因为它远比你想象的更耗费体能。下水、抓浪、起身、控制方向,这些差不多在前两个小时的课程里就可以学会。然后就是不断练习,直至产生肌肉记忆。冲浪和大多数的运动一样,有枯燥的部分,但也会让人觉得一切枯燥都是值得的。
△ 无人机拍的冲浪板和我。摄影 | 陶祎
冲浪经常被赋予一些浪漫化的色彩,仿佛踩在冲浪板上,掌控了海浪,就掌控了生活的浪潮。它带来自由驰骋、勇往直前的精神满足感。
冲浪爱好者常常称自己为“浪人”,带着一种浪迹天涯的剑客气质。中国适合冲浪的地点,往往是个小渔村,聚集了一群有着同样兴趣的人,仿佛世外桃源。这样的社群生活,也是冲浪的附加体验。
△ 在冲浪者聚集地,吃饭的地方有不少晒得黝黑、精壮矫健的小姐姐。摄影 | 陶祎
在最后一节冲浪课程中,我因为体力耗尽,无法在冲浪板上直立。教练让我用一种更省力的姿势,跪在冲浪板上,随着浪的力道冲到海岸上。那一刻我的姿态并不算优美矫健,但我还是十分快乐。也许冲浪给人的掌控感只是一场短暂的幻觉,但其中的情绪体验却是真实的。
06
室内攀岩
#谁不是一边怂,一边勇攀高峰
抱着凑数心态,我跟着健身达人室友去了学校健身房,体验室内攀岩——虽然我连条露露柠檬运动裤都没有。
△ 攀岩前,会有工作人员教你怎么给安全绳索打结、怎么佩戴装备、怎么拉绳子。当时学着打的结很牢固,但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它是怎么绕的了。摄影 | 杨舒涵
攀岩这事儿总让我想到“勇攀高峰”,蛮适合鸡汤教育。不过,首先得有“勇”:攀岩者既要往上找抓手,又要保证脚下踩实,在控制恐高的同时,调动全身,避免失控。其实,初学者并不会真的掉下来——只要同伴够靠谱,ta 会在地面上把控着你的安全绳。
对于我这种靠着吱哇乱叫缓解紧张情绪的人来说,攀岩也很解压(向同场次的攀登者弱弱道歉)。伴随着“我不行了”“爬不动了”的无意识丧气话,我又会尽可能往上挪一挪。身旁的黑人大哥时常被我的声音吓得一激灵,还不忘安抚我:“Don't be afraid!Don't be afraid!”
给我带来类似感受的,还有室内滑冰和室外滑雪。不过,这两个有点冻手冻脚。
影视作品
01
《出境事务所》
# 面对死亡,也可以不悲伤
《出境事务所》讲述了一群殡仪馆工作者的故事。这是一部让人又哭又笑的电视剧,我会跟随剧中人,为逝者离开时的不舍而悲伤,又会为他们那些好笑的桥段与生活乐趣而放声大笑。
死亡的话题频繁出现在剧中,但这部剧不会让你一开始就冷静地面对死亡,反而先让你和人物一起,为逝者痛哭,再和逝者好好说再见。
△ 一位事务所工作者的告别式。图片来源 | 《出境事务所》视频截图
告别式是和逝者说再见的重要形式,但它不一定非得悲伤。一名事务所工作者的告别式上没有经文朗诵,没有哭声,一群亲人和朋友围着他的遗体跳舞、唱歌。还有一位妈妈的告别式,丈夫为她哼了一段小曲,然后和两个孩子一起带着妈妈的照片玩老鹰抓小鸡,在游泳池里戏水。
△ 孩子们把妈妈的告别式称作“出国典礼”。“出境”也许意味着逝世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图片来源 | 《出境事务所》视频截图
我想,如果是我的告别式,我会希望大家拿着鲜花,一起去海边骑行吧!
我们面对死亡无疑是恐惧的,但又会像剧中的人物那样,用尽一切力气去拥抱身边的人,感谢平凡的每一天。
02
《我亲爱的朋友们》
# 没有什么是“年轻人专属”
因为疫情的关系,这一年我过得紧张又松弛。心理极度松弛的时候,我选择重温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
《我亲爱的朋友们》几乎集齐了韩国一线老戏骨们,但比起豪华的演员配置,这部剧的官方简介惜字如金。它只有一句话:呐喊着“一切都还没有结束,我还活着”的“黄昏年轻人”的生命赞歌。这个简介乍一看似乎有故弄玄虚之嫌,但整部剧看下来,我被治得心服口服。
剧里大多是些爷爷奶奶们的故事。主人公们虽然大多年过古稀,但依然经历着炙热的黄昏恋,也依然热血地为友情奔走。不过,这部剧并不想打造一个无病无痛的“老年乌托邦”。这些“黄昏年轻人”依然需要面对各种琐事带来的烦恼,与朋友、亲人分别的苦痛,以及眼下韩国社会语境中无法根治的问题,比如男尊女卑引发的家庭矛盾。
爷爷奶奶的故事离不开亲情,代际矛盾也总是存在。但这部剧以一种温柔的方式展现这些,它总能找到维系和谐的平衡点。虽然故事里的一些道理并不普世,但不妨碍它起到慰藉作用。亲情嘛,就是“虽然理还乱,但通常剪不断”。
我喜欢剧里爷爷奶奶们的故事——年轮密集不意味着不可爱,也没有什么事情一定是“年轻人专属”。另外,看剧的时候,我无数次想回过身,拥抱我妈。
03
《日日是好日》
# 你甚至很难听到片中有谁会大声讲话
这是一部有着淡淡香气的电影,看完之后有种能“把心放到肚子里”的平实感。 
△ 我在 2019 年看了这部电影,但在 2020 年,片中这几句话时不时会在我脑中闪过,带来一些慰藉。图片来源 | 《日日是好日》视频截图
故事源自日本茶道大师森下典子 25 年的习茶日志。她在二十岁出头接触到茶道。初学茶道并不容易,她要“习惯”每一个动作。重复的练习伴随着森下典子的成长,她经历独居、恋爱、离别,从最初那个迷茫、局促,似乎有好多事情都还没想明白的女孩,懂得了“无法立即理解的事物,只要长时间接触,就能渐渐理解”。
这部影片一直很安静,你甚至很难听到片中有谁会大声讲话。它安静地解读了一则有关生命哲学的故事。茶事日复一日,看似什么都没有变,又什么都在变化着。
我们也是一样的啊。春夏秋冬,日日是好日。
物件
01
宜家大鲨鱼
# 每厘米只要 1.29 元
一条一米长的大鲨鱼布罗艾(BLÅHAJ),均摊下来,每厘米只要 1.29 元,宜家促销时跟朋友一起去买还能享受 3 件毛绒玩具 8.8 折的优惠——我就这样把它带回了家。
△ 发送一条阳光鲨鱼。摄影 | 励蔚轩
我平时很舍不得给自己小小的居住空间做加法,入手前也担心“巨型”玩具会很占地方,但跟鲨鱼相处下来,我觉得它绝对是今年一时兴起购买、却最值得推荐的好物。
大鲨鱼也不想工作。摄影 | 励蔚轩
撇开一百个魔性鲨鱼表情包不说,它竟然也很实用。到了秋冬季,鲨鱼的第一大用途就是保暖。少穿一件衣服嫌冷,多穿一件又嫌厚重的时候,不妨抱一只鲨鱼。我身高 163 厘米,坐下来腿刚好钩住它的尾巴,全身上下都暖乎乎的。而且对着电脑干活,最怕脊椎和脖颈不自觉前倾;有一条鲨鱼夹在人和桌子中间,坐姿会变端正噢!
最神奇的是,每当我因为急迫的写作任务烦躁时,抱着(rua 着)这只柔软的鲨鱼,心情立马平和许多。它好像在说:“总会写出来的。”
最近,我又为鲨鱼开发出一项新技能:挂帽子。它的脑袋用来套冬天通勤的大帽子正合适,再也不用担心帽子没处放或被杆子撑出犄角了。
02
冰牛奶
# 吨吨吨,冰牛奶让我冷静
鲜牛奶大概是少有的可以随意喝、并且不会被念叨不健康的饮品之一,你还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就是要喝冰的!”每次没有状态或者情绪糟糕的时候,吨吨吨一口气喝完半杯,就会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 牛奶爱好者第一次进英国超市就走不动路了。摄影 | 吕姝琦
今年,几乎整年都呆在室内,远程上课、远程工作,在电脑面前抓狂已成为日常。经常会有烦躁到想要关掉电脑、与世界断开联系的时候。但在关机之前,需要挨个确认:同时打开的各个文档是不是都已经保存了?十几个没看的网页是不是已经添加在阅读列表里?好不容易到了可以关机的时候,又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很奇妙的状态里:好像没那么烦躁了,但似乎又更加烦躁了。这时,你需要一杯冰牛奶。
站在冰箱前,灌下大半杯牛奶,打个冷颤,大脑也跟着降了温,暴躁的情绪好像变得和牛奶一样温和,世界又恢复正常了。再续满整杯牛奶,慢慢喝着,快乐摸鱼。
△ 没有什么会比深夜打开冰箱更让人快乐。半夜两点起床喝半杯冰牛奶再去睡觉,太!爽!了!摄影 | 吕姝琦
03
手写信件
# 等于一次收到两份礼物
这么多年来,被问起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时,我的答案永远都是对方亲手写的信。字迹本身就在传达温度和性格,朋友的字迹就是最特别的礼物。
在收到朋友的亲笔信时,韩国综艺人姜虎东说道:“我收到的不仅是信,还有他(写信人)一边想着我,一边写信的那段时间,等于我收到了两份礼物。”
△ 给我准备礼物,真的不需要花大钱!摄影 | 林洵
亲笔信不像打印出来的那么工整便捷,但正因它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还有大量笔墨,你甚至可能写得手痛),这样的体验更让我觉得珍贵。收到信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拆开纸张、抚摸纸上的凹痕、读信——啊,真切地被治愈了。
我写一封信,可能要花好几个小时。比起传递信息,我更在意感受。一次,我把一本书的一个章节完完整整抄完,装在信封里送了出去。那个章节我很喜欢,着魔似的来来回回读了好多遍。最后我想:不如抄一遍吧。或许我的疯狂,能够从字迹里传达给朋友。
“制作”一封信会让我感到温暖和治愈,我还会一直怀着紧张的心情期待对方收到信,再和我分享读后感。你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创造了一段新的回忆。
地点
01
日本青森市
# 日本的“微缩景观”也有好处
“青森是一个失败的集约型城市规划案例。”老师在上课时这样说。
如果想要看城市,青森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人口老龄化,这个城市的时间仿佛停在了 20 年前。街边店面大都拉着卷闸门,招牌也还是昭和时期的样子。但青森的吸引力,不在城市,在自然景观。
△ 因为青森的萧条,海边几乎没有什么人,只有海风与海鸥的协奏。摄影 | 刘迪新
出了新青森车站,便是陆奥湾大片大片的海,目光尽头是远方的山和云。在海边逛过之后,再回到车站,乘着巴士爬两小时的盘山公路,你会经过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木造酸汤温泉旅馆。绕过这座山,就到了奥入濑溪流。
你可以从奥入濑溪流上游租一辆自行车,沿着溪边的公路,按着刹车一路向下游滑行。一路上,会看到瀑布,看到水迅速冲刷过河底的石块,分散出连绵的浪花。最后,水流和自行车的速度都越来越平稳,低头可以看见阳光被密集的树叶分割,照在水面上成为波光。
△ 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一路下行,会看到水流的变化。摄影 | 刘迪新
日本的自然景观,大多因为规模太小令人失望。奥入濑溪流也“小”,只有 14 千米。但正因如此,一条河流的全貌被微缩进了两小时的自行车程里。这对于抓住教授出差的空当偷跑出来的我来说,是一次充满效率又放松的旅行了。
02
剧院
# 你见过工业风的剧院吗
我喜欢剧院。很多人听到这句话之后,会跟我大谈音乐剧或者话剧。那时,我就会强调:我喜欢剧院这个场所,大于任何一种形式的演出。
剧院藏了太多秘密了。你可能会觉得它“很艺术”,但如果有机会从舞台的角度观察,甚至走到舞台的“顶上”和“底下”,就会发现,那里工业感十足。
△ 这是一场演出结束后的舞台。有时,演员还在幕布前合影留念,但幕布背后已经开始拆台了。一场演出结束已经接近半夜,工作人员自然也想争分夺秒,早点回家。摄影 | 马飞羽
△ 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观众席上看到的舞台只是冰山一角。它的上方是无数吊杆,用于固定幕布、灯光等等;下方可能还有复杂的机关,用来达到一些舞台效果。摄影 | 马飞羽
△ 美国旧金山歌剧院地下,带着街头风格。古老的机械要靠人工驱动,每场演出舞台底下都藏了不少工人,闲来无事,在墙上画幅图解解压。摄影 | 马飞羽
当然,我也喜欢演出。但相比于“主题”“叙事”“手法”这些词汇,吸引我的,更多是一个个“人”。我接触的很多剧场从业者都展现出理智的热情。他们以工作者的理性与职业感对待这份事业,也以理想家的感性对待舞台和作品。
青年演员刚进剧院时,我会站在排练厅的门口和他们说,这不是殿堂,这就是排练厅,你的工作单位。这里头有好事,有坏事。有人很正直,有人思想没那么好。你刚来,要用自己的道德和职业素养去做判断,你觉得不对的,记住,它一定是不对的。如果你没有这根弦,时间久了,就会被同化。小到别人随地吐一口痰,你都不能察觉了。
演出上台前,我还会把年轻人集中起来,站在后台,告诉他们,这是殿堂,不是排练厅。晚上6点30分以前,必须到后台,“人艺”这块招牌是前辈艺术家给我们盘出来的,你得尊重它。
《三联生活周刊》2020 年 48 期杂志中,记者采访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这是他自述中的一段话。图片来源 | 《三联生活周刊》
剧院是一个我从踏进大门的那一刻,就会开始雀跃的地方。
插画
01
RUNto 插画系列 
# 大家每天跑一跑啊
如果你关注“未来预想图”的作者栏,应该对于瑒不陌生——她是我们的插画师。RUNto 也是于瑒的作品。
△ 图片来源 | 新浪微博 @youngyu瑒
RUNto 是一个插画系列,从 2019 年初开始,几乎每天一更。画里的人物每天都不同,但他们的姿势始终不变——总是张开双臂往前冲。画中人装扮各异但同样有趣,带有一种莫名的喜感,欢快地跑在明亮的背景色里。在我看来,他们代表着不同生活的可能性,这个系列提醒我们,每一次你都可以以拥抱风的姿态,奔向生活中的可能。 
△ 在 12 月的图画中,每个人都换上了仪仗队的制服,准备跑进新年。插画师说:“为你献上 RUNto 的 marching band(军乐队)大游行,驱散一整年的低迷,今年的最后,燥起来!”绘图 | 于瑒
生活信条
01
坚持、勇气和平等
# 带着理想生活和工作
2020 年足够倒霉,新冠暴发,股市暴跌,各种禁令满天飞。在亚马逊仓库打包的工人因为染病罢工,老总贝索斯却当上了世界首富。有钱人更有钱,穷人更穷——这世界不太行,但日子总要过下去。今年,我想推荐的不是某个单品,是我的个人信条:坚持、勇气和平等。它们来自一些“发光”的人。
△ 
这是蔡国强作品《天梯》,节选自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蔡国强从 1994 年就有了这个计划,但因为场地等原因迟迟无法实现,直到 2015 年 6 月 15 日凌晨,他在家乡泉州的小渔港点燃了导火索。他的奶奶通过 iPad 观看了全程,100 天后,她去世了。
11 月 18 日,擅长火药爆破的艺术家蔡国强拿到了野口勇奖,这是当代艺术领域一个很有分量的奖。2008 年,他在古根海姆美术馆办展览,名叫“I Want to Believe”(我想要相信)。如果没有什么可相信的,我们该如何活下去?哪怕有人嘲笑你的理想很蠢,你也肯定没有错。坚持下去。拍了北京 40 年的大爷都能被媒体报道,要是你 40 年都坚持早起,谁能说这不是个奇迹?
关于勇气,我想先从人类学者 David Graeber 的故事讲起。他于 2020 年 9 月去世。Graeber 曾冲在 2008 年“占领华尔街”第一线,也因此被耶鲁大学解聘。公众号“跳水台”翻译的一次演讲里记录过 Graeber 说的一席话,研究马达加斯加神话时,他发现有一个英雄向神宣战,要求对方承认自己不是神的造物,就好像一个成功反抗宙斯的普罗米修斯。
我当时想:拳打偶像,脚踩权威,这好酷啊!如果我们失去好奇心,只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说法,那世界该多无聊。有两位宗教学者,一位叫 Michael Bonner,另一位是 Patricia Crone,都已经去世,他们的共同点是拥有质疑和否定的勇气。比如 Crone 根据史料和地理位置认为曾经的麦加根本不繁荣——这个结论足以动摇学界共识。
△ Patricia Crone(1945-2015)。她晚年患肺癌,眼盲却还坚持读书,悼词里同僚称她为“真理追寻者”(Truth Seeker),而 Michael Bonner 认为伊斯兰不是文明,而是“帝国”,去世前在论文里说服更多人建立文献库。做成伟大的事,也许不需要才能,更多是执着、对他人的信任,甚至更微不足道的东西。图片来源 |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由 Sabine Scmidke 拍摄
我还想分享一段给我力量、时刻提醒我的话。这段话出自中世纪波斯哲学家拉齐,他比我们早活 1000 多年,还是医生和科学家。
我对哲学没有特别的主张,更没有超过任何人。我只是追寻了人们忽视的事物。他们没当上哲学家,只是不擅长理论,无关内在缺陷。证据是人们总是很了解和赚钱、讨生活有关的事,也总是处理得很好——这话适用于大多数人,因为他们对这些东西有兴趣。如果他们把兴趣放在我感兴趣的地方,追求我所追求的,他们就会掌握我所拥有的。
△ 摘自《History of Islamic Philosophy》(2013 年出版,作者:Seyyed Hossein Nasr 和 Oliver Leaman)
忽略社会资源的不同,人与人应该是相对平等的。因此我们需要合作和信任,需要尊重别人的努力。永远不要看轻任何人。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精神食粮,
 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
延伸阅读
文:马飞羽 | 编辑:赵慧
校对:王坤 | 微信编辑:易晓丹
喜欢我们的文章就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