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精算视觉」的 第355篇 原创文章
导读:2021年,会是一些保险人“最后的挣扎”吗?
最近几天,深圳上线了“城市”的重大疾病保险。
在当地居民一片“拍手称赞”声中,我却感受到了隐隐的不安。
2020年火遍全国的“城市专属医疗险”仍在造势,2021年伊始,“城市专属重疾险”就拉开了攻占市场的序幕……
一切仿佛都来得太快,像银保监会近期接连不断的发文一般,令人措手不及。
恍惚间,习大大“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声音又萦绕在耳边。
2021年要怎么过?现在没有人知道。
但我自己也没有想到,2021年第一篇正式的文章,竟写得如此悲观。
最近几年,国家频频释放出信号,要加大对于商业保险的扶持与发展力度。
毕竟,面对匆匆袭来的“人口老龄化”,将居民的医疗和养老压力从“
”(第一支柱)转移到“个人”(第三支柱)身上,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于是,2020年初,《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出炉,大致对医保和商保在这个国家大战略中的定位进行了明确。
接着,我们就看到了各个城市的“属定制医疗险”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让原本就处于医疗险转型期的保险市场变得更加混乱。
不得已,2020年底,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字里行间都吐露着一些无奈。
而这背后,其实都是各股势力的博弈。

如果你问我,深圳市民专属的重大疾病保险好不好,我一定会告诉你:这个产品太好了。
有深圳市政府与医保局的背书,超低的费率(毛费率是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发病率表打9折),可以直接在各大医院和官方媒体做曝光宣传,以及可以直接用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进行保费支付,都让这款商业重疾险自打问世就带着一种“藐视一切”的姿态。
过去几年,在给大家解释“保险产品不可能三角”的时候,我总是找不到利益完全偏向于投保人一方、而保险公司和销售渠道完全占不到便宜的典型案例。
以后,这个问题我再也不用犯愁了。
砍掉了产品几乎所有的利润与中间的销售费用,自然能把一款产品做到“极致”。
不过,这种产品如果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与覆盖,传统的商业保险还有生存空间吗?我国1000多万保险从业者又要如何生存呢?
或许我这么讲,有些朋友会感到不以为然。
这只是一款保障期最长10年的定期重,不会构成什么威胁。
然而,从理论上看,如果背后有足够的“驱动力”,政府去主导开发保障期20年、30年甚至终身的重疾险产品,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在符合国家大战略的背景趋势下,政府部门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居民的保险覆盖度,而不是1000万保险从业者的生计。
深圳专属重疾险的推出,一定是行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这就相当于,最早一批推出城市专属保险产品的深圳医保局,正在给全国各个地区“打样”。
想想去年来势汹汹的“惠民保”城市定制型医疗险,作为一名保险业内人士,我还是有些后怕的。
如果把今天的保险市场比作“战场”,那么在这个战场中的几个主要参与方,其实一直都在不断地角力、对抗、博弈
在这里面,有提供商业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有传统的线下保险营销团队,有线上的互联网保险大V,有占据了流量入口的互联网巨头,有手握各类医疗资源的TPA公司,还有可以动用各种社会资源的当地医保局。
没有人会否认中国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但是,发展再快,蛋糕也就这么大,究竟谁能够吃得下更多,关键看谁能在这个市场上占据主动。
这背后的竞争博弈,可能远比我们想象中激烈。

在文章中,我预判的是,当一类保险产品的科普已经被销售人员“反复教育”而变得成熟之后,这类产品的销售就已经不再需要保险从业者的“介入”了,因为消费者凭借自己的经验与认知就已经可以自行购买和挑选产品。
百万医疗险如此,重疾险也一定会步百万医疗险的后尘。
只不过,我没想到这一天到来得这么快。
我也没想到,更加容易收割市场的,其实不是把持着流量入口的互联网巨头,而是可以主导开发政策性产品的地方政府。
这类政策性保险产品对市场以及保险从业者的影响大吗?
在我看来,这种影响是渐进式的。
从最初的“惠民保”,到今天的“专属重疾险”,再到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的“税优养老年金”,一步一步,保险从业者手中的“武器”其实正在变得锋芒暗淡,最后可能就要“解甲归田”。
这一切听上去很残酷,但这就是当前这个社会发展阶段所要面临的现实。
当我们在为医保局把心脏支架的单价从1.3万砍到700块而欢呼的时候,这中间被挤出的“中间商价格”会导致多少人失去原来的工作,我们有没有想过?
为了实现一些更大的目标,就总有一部分人的利益要被牺牲掉。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如果保险公司担心自己的代理人会因为这些政策性业务被淘汰,可不可以选择与政府合作呢?
关键问题是,你不做,也总有公司会去做,最终的结果其实都是一样的。
而且,如果你问,这些参与政策性业务的公司,究竟图个啥?
利润吗?好像并没有,不亏就已经很好了。
影响力吗?好像有一点,但因为是政府背书,所以曝光的机会也不多,有些地区甚至禁止保险公司因此去炒作。
很多公司也是看着其他公司都拼了命想挤进去,所以对于这类政策性业务非常积极主动,但挤进去了,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
明彦问我,这算是“内卷化”吗?
我说,我觉得算。
在找到新的突破口之前,行业经历的这些无休止的竞争、内耗,难道不是典型的“内卷化”吗?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猜到我想要表达的观点了。
说得悲观一点,对于中国这1000多万的保险从业者而言,2021年一定会是其中一部分人“相当挣扎的一年”。
1月31日重疾停售之后,整个行业的重疾险在被过度“透支”的情况下,一定会展现出一定的“疲态”。

而政策性专属重疾险在全国的铺开(我觉得概率不小),一定会令一些主要依靠重疾险勉强维持生存的从业者更加难受。
怎么办?说句实在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可能这个行业本身也不需要那么多人,而一场疫情的到来,除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让未来的一些转型加速到来了。
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年代,当全社会的人都在思考着如何能够“活下去”的时候,那些不思进取、拒绝改变的人,凭什么可以继续好好地留在这个行业当中呢?
2020年,仿佛弹指一挥间,万物皆在飞速变换。
2021年,愿经历了挣扎、强化了本领、铸就了强大内心的你,仍旧可以留存于这个美好和残酷的行业。
让我们一起加油。
想了解更多前沿的保险市场资讯吗?
欢迎加入我们的星球——
(已有超过2,200人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所有历史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