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一位互联网大佬在一个论坛上,面对一众白发苍苍的金融高管,发表了如下言论:
巴塞尔协议比较像一个老年人俱乐部,要解决的是运转了几十年的金融体系老化的问题,系统复杂的问题。但是中国的问题正好相反,中国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中国金融基本上没有风险,是缺乏系统的风险。”
这几句话威力巨大,发生的后续连锁反应,让世界上规模最大的IPO成为泡影。
巴塞尔协议是什么,为何会让大佬如此痛恨,却又威力巨大?
巴塞尔协议历经30多年的发展,其条文浩如烟海,我想做个挑战:
将巴塞尔协议转换为高中生都能看懂的懒人包式文字,让大家都能了解这个“老年人俱乐部”背后伟大的精神。

一、高中生版巴塞尔协议

为了方便逻辑思维和理解,我做了一张巴塞尔协议的全思维导图
如果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有不明白的地方,记得回来看图。
巴塞尔协议思维导图

首先,我对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进行定义是:
巴塞尔协议是规范商业银行管理风险资本的方法论和经验总结。
其次,巴塞尔协议的整体逻辑是:

(一)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

金融机构日常会面临一定的风险损失,巴塞尔协议将其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其中:
预期损失是指那些日常坏账和不良
简单来说就是银行借了钱,但企业还不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所以叫“预期”损失;
非预期损失是指经济危机和新冠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经济危机和新冠疫情,一个是黑天鹅,一个是绿天鹅,大家都觉得很难碰上,所以叫“非预期”损失。

(二)如何防备预期和非预期损失

既然明确了可能会有预期和非预期损失,巴塞尔协会就要求金融机构:大家一定要早做准备,打雷下雨要收衣服啦。
为了防备预期损失,会要求金融机构拿出一部分利润,存入一个叫拨备的特定会计科目账,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拿出多少拨备,这个要看国际会计准则,目前最新的是IFRS9。
为了防备非预期损失,会要求金融机构的股东提供资本,作为经济危机时最后的屏障。
至于需要多少资本,按照巴塞尔协议给定的方法和公式进行计算。

(三)资本充足率指标

但是,要让全世界各金融机构的股东们从自己口袋里多掏出真金白银是不容易的,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终极愿望:
能用最少的资本干最多的业务,也就是俗称的加杠杆。
所以巴塞尔协议就订下规矩,为全世界的金融机构设定了资本充足率指标要求(CAR)。
设定资本充足率指标的意思是,金融机构的业务量、风险大小和资本之间要有个平衡。
别做超出自生能力的业务导致大而不能倒,也别做高风险的业务导致金融危机。
要做也行,股东多掏钱承担最终责任,确保金融机构在危机也不会倒闭,就算倒闭了别不会伤及无辜老百姓。

(四)如何计算资本充足率?

写到这里如果你已经看出来,资本充足率如何计算非常重要。
那我要恭喜你,已经了解到巴塞尔协议最核心的精华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复杂的环节。
回顾之前说过巴塞尔协议的精神和逻辑是:
1. 用资本抵补非预期风险,所以;
2. 金融机构业务风险越高,需要的资本越多,所以;
3. 只要能精确计量风险,就能算出对应的资本需求和资本充足率。

计量风险,第一步是分类。

巴塞尔将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分为信用、市场、操作、第二支柱风险四个大类。
其中信用、市场、操作就是常说的三大风险,而其它的小风险例如声誉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等等,被统一归纳到第二支柱
类似的道理,也会将金融机构的业务进行分类,以方便计算和建模。


第二步是建模,建设的建,模型的模

之前被分好类的这些“风险”和“业务”现在进入第二道工序,他们将被互相组合,用不同的模型进行计算。
计量这些风险的“模型”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银行内部自行开发的模型,种类很多,能产出类似PD,LGD,EAD这些参数,最后由巴塞尔协议统一规定的公式计算出资本需求和资本充足率。
由于是银行“内部模型”,所以这种方法叫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 Based, IRB)。
另一类模型就比较简单了,因为开发内部模型比较困难,需要大量的数据,有些中小银行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于是巴塞尔委员会也给了一套参数是全球各银行历史经验总结,用这个也能算出资本需求和资本充足率,就是会比较保守而已。
这种参数和公式都由监管给定的简单方法,因为很标准很一致,所以叫标准法(Standard Approach)。
巴塞尔协议从第一版到最新的第四版各项变革,看起来内容很多,但其实大部分更新都是围绕标准法和内评法的计算公式,以及用哪一种方法更多在转圈圈。

第三步是计算资本充足率

上面的这些模型,并不能直接计算资本充足率,只能给出风险参数PD,LGD,EAD等。
PD是违约概率,LGD是违约损失率,EAD是风险暴露,这三个参数相乘就是预期损失。
我这么说大家估计不明白,举个例子。
有个网上常见的问题,飞机和火车到底谁最安全?
这个问题如果用风险管理的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飞机的出事概率很低(PD低),但是一旦出事就是大事(死亡率很高,LGD极高);
而火车的出事概率高过飞机(PD高),但一旦出事死亡率要又低于飞机(LGD低);
有人会问,你说了半天等于没说,飞机和火车到底谁更安全?
别着急,光看概率和损失率是很难区分谁更安全的,要看预期损失
假定飞机和火车各自有1000万乘客(EAD),拿着历史事故情况,算出这两种交通工具的PD和LGD,将这些相乘,就能算出“每1000万名乘客中可能死亡多少人(EL)”。
我没有具体数据,预估飞机的预期损失会远低于火车,飞机更安全。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依然惧怕乘坐飞机呢?
主要是因为飞机的违约损失率极高,几乎到达100%。很多飞机失事的结果,最终都是乘客和机组成员全军覆没,给大家的思维造成很大冲击。
所以,按照风险管理的理论对于“飞机和火车谁更安全”进行分析后的结论是:
  1.  按照预期损失估计,飞机远比火车安全,但是;

  2. 由于飞机失事的损失率太高,给了大众极大的心理冲击力,造成了很多人潜意识中飞机不安全的假象。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巴塞尔协议计算资本充足率的过程,与之大同小异,逻辑是一样的。
为了计算银行业务的风险,巴塞尔协议要求先算出业务的风险参数,例如PD,LGD,EAD等,再利用巴塞尔委员会给出的公式统一计算出预期损失和资本需求。
公式过于复杂,我就不放出来了。

(五)三大支柱

了解细节后,现在我们可以由内及外,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下巴塞尔协议了。
把巴塞尔协议看成一个宫殿,这个外表看上去极为复杂和高大上的协议,其实主要分为三个支柱
第一支柱主讲资本和风险的关系。
资本充足率及其计算方法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占据了整个协议70%篇幅的第一支柱内容,就是在讲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如何计算资本。
第二支柱主讲第二支柱风险和监管检查。
这里的内容,一半是给银行看,一半是给监管机构看的
给银行看的部分,继续聊资本和风险的关系,主要涉及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集中度风险、战略风险,还规定某些情况下要用压力测试来测试银行的抗压能力。
给监管机构看的部分,是给例如银保监会这样的机构提要求,希望他们日常对金融机构进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还规定了检查的方法、内容和范围。
第三支柱是外部信息披露
这里主讲受巴塞尔协议监管的金融机构,有哪些数据和信息需要进行额外披露。
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是上市公司,本身依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就需要披露部分信息。
但是巴塞尔协议要的披露,会有更多更详细的银行经营信息,集中在评级、模型、资本方面。
如果有兴趣的各位,可以去大银行的年报下去找。有些银行会将这些信息散落在“风险管理”或者“资本管理”的部分,有些银行会集中起来,专门写一章关于Pillar III Disclosure的内容。
这里的信息,可以管窥一个银行最核心的风险管理和资本信息,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二、为什么大佬痛恨巴塞尔协议

如果上面的内容你看明白了,这个问题就已经不证自明了。
假如活力四射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们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而巴塞尔协议就是控制孙悟空的紧箍咒。
咒语也很简单,巴塞尔协议一直在叨叨:做的业务越大,风险越高,需要的资本越多。
资本充足率指标的设置,更是明确告诉金融机构,你们不能再无限制扩张了
回想起蚂蚁是如何利用极少的资本金,通过杠杆模式撬动大批资金的手段,这在巴塞尔协议下是无法实现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佬哪怕冒着风险,也要怒怼巴塞尔协议为“老年人俱乐部”,因为这个协议挡了人家的财路。
上个月彭博发了一篇介绍这位大佬的文章,洋洋洒洒近上千字,事无巨细一目了然。然而,就偏偏漏掉了他攻击巴塞尔协议的内容。
因为彭博是拉偏架的,她们不傻,她们知道巴塞尔协议在国外广受尊重。如果你告诉他们怒怼巴塞尔协议的真相,西方人大概会笑一声:
连巴塞尔协议都怼,这人莫不是个傻子吧?

全文完
这位大侠,能看到这里也算有缘,不打个赏再走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