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零记负责任地告诉你:百度百科上那个是不对的。
吃货大省人民,不仅“认豆作父”,本来就三句话不离食物:
小明要做“茅根竹”,他是要干嘛?
小红正在“洗下个云吞”,是在洗什么?
小李骂人说“小心佢个酸姜荞”,对方要担心什么?
零记今天就来说一下,“缩脚语”这种古老的修辞。
01
昔日文人游戏
从两汉开始到唐宋,用儒家典籍某句话的前半句代替后半句,或者后半句代替前半句,是文人之间常见的文字游戏。三国时期,曹植对魏明帝说:“今之否隔,友于同忧”,其中的“友于”出自《尚书·君陈》中的“友于兄弟”,所以“友于”就借指“兄弟”。白居易“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东南行》)、杜甫“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都是同样用法。
这首先是因为文人创作诗词、骈文时受到音韵、格律的严格限制,原来的词(比如“兄弟”)不适合,被迫要找个词来替换;其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就那么几部经典大家早已烂熟于胸,话头醒尾;第三,追求古雅、含蓄,故意不用简单的词,在听不懂“友于”的普通老百姓面前,就能“扮蟹”
在魏晋六朝骈文盛行的时候,这种“不能好好说话”登峰造极,普通词汇被强行“拔高”,“石头”不说“石头”,要说“他山”。这在古汉语研究叫做“割裂造词法”,导致这几个朝代汉语词汇量暴增。今天还在用的,比如“而立”代表30岁,“不惑”是40岁,就是那时开始。在孔夫子的年代,说的都是整句,没人会只说一半。
02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到了宋明,中国社会庶民化,这种“藏尾”“缩脚”的修辞进入了小说、戏剧等通俗文学,所引用的从高深典籍变成蒙童必读的《三字经》《千字文》甚至民间俗语,保证人人领会,主要格式渐渐固定为“三缺一”
“姚乙认假作真,倚官拐骗人口,也问了一个太上老(明《初刻拍案惊奇》),这里“太上老”省略“君”字,谐音“军”,就是“问了一个充军之罪”。
“冷斟全似金生丽,热饮犹如周发商(明《广笑府·薄酒诗》),“金生丽水”和“周发商汤”皆出《千字文》,意思是酒太薄了,喝起来像水(汤,指热水)。
“一士人家贫,与友人寿,无从得酒,乃持水一瓶称觞曰:‘君子之交淡如’。友应曰:‘醉翁之意不在’。”(明《古今谭概·巧言》)
上述例子中,冯梦龙这类小说家显然贡献很大,正是他所在的江南地区,“缩脚”大量进入民间口语。
比如“猪头三”,来自于“猪头三牲”,相传起源于苏杭一些无良黑店,看见新客进来,小二就高喊“猪头三一位!”,意思这是“牲(生)”客,可以开宰。“猪头三”传到了广东又转个弯,变成了“猪头丙”,意思一样,但不再是原来的“缩脚”了。
03
传入广东本土化
旧时粤语曾有大量本地“缩脚”:在指代人名时,“天地玄”就是姓黄,“辰宿列”就是姓张;“诈龙师火”就是“诈谛”,“着世禄侈”就是“着裤”,“天地玄黄”“辰宿列张”“龙师火帝”“世禄侈富”(帝、谛,富、裤谐音)都出自那时人人熟读的《千字文》。
民国时,军阀李福林曾任广州市长,南武学校校长何剑吴与之不和,想要出走,李福林对前来传话者说:“叫佢唔好走佬,乖乖哋返嚟管好南武。只要佢听我话,就保得住佢条三军司,否则就小心佢个酸姜荞!”当时,“三军司命”和“酸姜荞头”是流行用法,相当于“只要他听话就保得住条,否则就小心他的”,但如此平常的骂法毫无戏剧性,李福林这个故事也不会流传下来。
李福林(左)与何剑吴(右)
1950年代,广州文史专家龚伯洪还在工厂里,常听老工人们说“洗吓个云吞”。“云吞面”是广州人熟知的食物,“洗云吞”就是“洗面”;当年,粤剧戏班说“失咗扬名”,原出《三字经》“扬名声,显父母”,“失扬名”就是“失声”。不好意思说借钱(借水),只好说自己是“茅根竹(蔗水)”;“今日又做柴可夫”,即是“司机”(斯基)。
这个梗现在还偶尔出现
为什么非要云吞面,牛腩面就不行?当司机只能柴可夫,陀思妥耶夫不能当?没办法,约定俗成之后就固定下来了。今天,我们仍能理解前人的创造,但再造出缩脚语新词已经很难,除了九年义务教育课文,好像没有什么人人都懂的“典籍”。
回到最初的起点,爸爸为什么叫老豆?答案简单到爆——“老豆”是“老豆腐(父)”的缩脚,像“云吞面”那样,用最家常的食物造词。
04
缩脚与歇后语
缩脚语与歇后语看上去类似,实际不是一回事。首先,缩脚语的原文来自于现成典籍、诗文或固定用法,略去尾字后,字面上是“破损”的,语义也没有延伸;歇后语则多取材于生活,句子更通俗,前后两段皆是完整的语句,彼此有一定引申、转折或双关,并带有更多嘲讽、逗趣等情感。
《龙虎风云》里饰演“秋哥”的周润发,他钱包里的照片被李修贤看到了,对方问他“边个嚟噶?”他答,“我条中森明啊”。在80年代,日本女星中森明菜在香港家喻户晓,所以“我条中森明”就用来指称“我条菜”,好像还比普通的“菜”更美貌一点。
同样是周润发,在另一经典《秋天的童话》中出演男主角“船头尺”。“船头尺”就是船头的刻度线,专门“度水”——本意是量水深,粤语引申为借钱、筹钱。片中“船头尺”脑筋灵活、乐于助人,即使身处困境,也能想办法搞掂,“唔掂度到掂”。
中森明菜”是缩脚语,而“船头尺——度水”则是歇后语,这就是两个发哥的区别。
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姓名
05
有些事不能说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缩脚语可以用来规避敏感词,比如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中央文件下达之前,有些人已经听到了传闻,但不敢公开议论。苏州就有记载,当时群众私下以“原始森”代替林(彪),“乌苏里”指江(青),“秋风扫”即叶(群)。
清末民初时粤语有这么多“缩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革命风云激荡,要躲闪的词太多?
现在,缩脚语也用于规避不文用语。例如周星驰电影的所谓“无厘头”,很多人望文生义以为是“没来头”,其实它是“无厘头尻”的缩脚。“尻”的正确读音是haau1(敲),指尾龙骨(脊椎的最下一节),“无厘头尻”是骂人做事无头无尾,并不是一句粗口,主要流行于老豆的老豆那一辈。
但在当下,“尻”不幸地被与“鸠”(gaau1)混淆,那就不雅了。“鸠”还能形容很蠢很白痴(i.e. 鸠噏),所以现在知道广东人民怎么看待周星驰电影了吧。
本文首发于零记宵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授权请联系后台并同意相关条件
不想错过宵夜推送?点这里获得攻略
- 往期推荐 -
想加入读者群的小伙伴,请看下图
在看诚可贵,转发价更高
不想误推送,设置加星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部历史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