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喜欢扔东西怎么办?


一妈有话说
前两天在妈妈群里看见一个妈妈留言说:
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宝贝处于8个月到1岁半的宝妈会觉得困扰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三个专业概念:
1.精细动作发展
2.空间敏感期,
3.皮亚杰感觉运动发展阶段

精细动作发展
蒙特梭利曾经说过:
人的手非常精细,非常复杂,它不仅展现了智慧,并且使人跟环境形成了特殊的联系,人是靠双手而开拓环境的,并且在理智的指导下去改变环境,进而完成改造世界的使命。
所以,手部的精细动作发展是我们可以捕捉到的宝宝运动认知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线索。
就像一妈在《尊重式育儿》这本书里画的这幅漫画

我们可以看到:8月龄开始,孩子就会试着用手掌握持物品。接下来,他就会试图用手来控制这个物品,并且观察自己的手和胳膊,在不同的动作力度之下,能对物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你觉得“宝宝到了8个月至一岁半喜欢扔东西”这件事难以理解,不如把它同步对比宝宝到了4个月学习翻身,这些都是宝宝运动发展必经的里程碑,非常顺其自然。他正在反复的练习这个身体的新技能,并且从中获得非常强的成就感。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你觉得你是应该阻止他还是应该鼓励他呢?

空间敏感期
空间敏感期也是从8个月开始,产生的原因是宝宝的活动能力增强,发现世界是立体的,有的物品是可以拆解开的,有的物品是可以相互嵌套的。
宝宝会通过扔、拉、拽等一系列动作,将一个物品从一个空间移动到另一个空间。
这对于宝宝而言,是非常奇妙的发现,他们会乐此不疲的做很多“趣味小实验”感受不同的空间,这也是他们认识立体世界的关键一步。扔东西就是这些“趣味小实验”中的一种。
所以从8个月开始,你将不仅看到他会喜欢扔东西,他可能还会喜欢钻到桌子底下,把一些玩具搬来搬去,将水从一个杯子到了另一个杯子里等等等等。
所有这些表现,都是他在探索空间的新奇尝试。
那关于敏感期,一妈之前也有过漫画:
既然这是宝宝的敏感期所带来的一个小小的趣味实验,那你说,我们是应该阻止他呢?还是应该鼓励他?

皮亚杰感觉运动发展阶段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感觉运动阶段又细分成了6个亚阶段:

皮亚杰对于孩子感知运动阶段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孩子认知发展的变化。
扔东西1.0版本
比如:8~12个月是孩子行为出现意图性,计划通过某种运动,来让一些事情来发生。
所以,8~12个月孩子在扔物品的时候,他其实是在理解,他的手部运动会带来物品落地的结果。
扔东西2.0版本
到了12~18个月,他的认知发展又进了一步,此时他是用有目的的行为改变,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所以,虽然你看到的行为仍然是“扔东西”,但是此“扔东西”非彼“扔东西”,他所观察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关注用不同的姿势抛扔物品时,物品落到的不同地点。
是不是比8~12个月“扔东西”又复杂了一些呢?
扔东西3.0版本
到了18~24个月,他可能会把一个小皮球扔到地上,他会预测小皮球滚动的轨迹。比如此时你给他一个保龄球类的玩具让他去抛扔,他能预测出来他用什么样的方位、力度会击中那些瓶子。这么来看,这个阶段“扔东西”这个行为是不是又一次升级了呢?
所以,你看,“扔东西”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在我们不了解以上这些概念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困扰,我们甚至于会觉得这是一个坏的习惯,可能需要去打他的手、斥责他、阻止他。

但是如果你熟知以上这些概念,你会非常欣喜的看到孩子在不同阶段扔东西,原来是层层递进的认知成长过程。
你该为此感觉到欣喜,你要做的也是鼓励和支持,给他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去练习这个行为,而不是去制止他。
这就是一妈在尊重式育儿里经常讲到的:
我们遇见问题一定要多问为什么,而不是问怎么办。
当你问的是:“孩子为什么要扔物品?”的时候,你就会去查找资料来,去学习这些儿童发展心理学里面的一些专业的概念,你的出发点本身是很尊重你的宝宝的。
当你问的是:“孩子扔东西怎么办?”的时候,你就在暗示自己,给这个行为贴上一个“坏习惯”“坏行为”的标签(仅仅因为你不能理解),不加思考地去想:用什么样的办法去改变你的孩子,而不是尊重你的孩子。

总结
最后,一妈再来总结一下:遇见孩子扔东西的时候,我们该怎么看待?
育儿需要我们用科学理性的思考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煲着鸡汤、靠着一腔的热血,去焦虑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
好啦,希望一妈今天这一篇对“扔东西”这个行为的剖析,可以帮助到各位天使妈妈们,也能给各位天使妈妈们在遇见孩子各种我们不能理解的行为出现时,提供一个尊重式育儿的思路。

想系统学习尊重式育儿和规律作息,可以从一妈的新书《尊重式育儿:超实用的轻松育儿实操图文攻略》入手,随书附赠28天天使宝宝养成实操方案&价值599元的课程、经验贴、代金券等福利
识别图中二维码
▼即可直接购买此书▼

↓↓↓点击下方视频,提前预览一妈的新书↓↓↓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