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收到一个熟悉读者的私信,说:我又辞职了。

说熟悉,是因为大概在过去这一年,这个26岁的女孩已辞职了三回,每次都会给我发来私信,我于是对她有了印象。第一次收到她的私信,是那一天我推送了一篇关于上班的文章,她问我:“和公司里所有同事都处不来,觉得她们都很无趣,该不该辞职”,我其实特别不愿意在这种重大问题上替别人做决定,可又有所触动,便回复了她:上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挣钱,而不是为了来交有趣的朋友,不是么?
但她还是很快辞职了,又很快换了工作。过了半年,我再次收到她的私信:还是想辞职,老板太傻逼了,工作也没什么成就感,我要坚定找到我真正热爱的事。

我想了想,还是回了她:祝你一切顺利。

又过一个月,她欢欢喜喜地给我留言,说:我收到梦想中的offer了!是我最想去的公司,虽然职位不高,但能被录用已经特别特别感恩了!谢谢你一直以来给我的鼓励!
我也特别为她开心:26岁,走上正轨,未来可期。

结果这次再度收到辞职私信,我都没等她说出理由,就问她:为什么?!

她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进了这家公司,发现和所有公司一样,干不完的活儿,领导也傻逼。但主要是,某一天下班在回家的路上,她看到几个拎着昂贵名牌包的女孩,突然觉得很绝望。“每天这么累,就挣这点儿工资,连个包都买不起,还干个什么劲啊?!”,她说,“我在家里开个直播、写个公众号,反正随便做点什么可能都比上班强!”

我实在无话可说,条路自己拣,自洽就好。
临了,她问我:“最近终于有时间看书追剧了,可不可以推荐一些?”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便对她说:你可以看看一个日本综艺,叫做《幸福!贫穷女孩》。
这个综艺最终能不能让她有所思考我不知道,但在追《幸福!贫穷女孩》的这些年里,节目里有太多太多“贫穷女孩”,深深感动过我、鼓舞过我,她们令我确信:贫穷,是一种必经的考验,而不是消极的借口。
这节目里,最让人不可思议的一个“贫穷女孩”,是一个超级自律、无比节俭,按照自己的省钱计划,一步一步,用15年时间买下了三套房子的乌冬面姑娘。
她18岁立下目标,27岁时靠存钱买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价值人民币60万元)。她将三间房屋中的两间用于出租,每月差不多有5000元人民币的房租收入,两年后,又成功买下第二套房子。
去年节目回访时,她已经33岁,不仅再次购入了一套价值人民币160万元的独栋住宅,还借着这套住宅的设计便利,提前实现了开猫咖的心愿(原计划是34岁时实现)。
看她的手账,密密麻麻记录了生活所需的一切开支,甚至精确到1日元:只买超市打折食材,吃乌冬面配蔬菜一顿只花20日元(折合人民币1块多),旧衣物会拿去变卖,连自己的长发也卖了3000多日元。
大到房租、小到从旧钱包里翻出的一元零钱,有人受不了她的节俭,只觉得她生活得很压抑——十几年只吃1块钱一包的乌冬面,有没有必要?
人间烟火难道不是幸福本源吗?把自己弄得这么苦,到底图什么?
这个女孩自己说,她家里并不富裕,父母给不了任何。而她从小就喜欢猫咪,失恋时养了第一只猫,如今已故去。猫咪的陪伴让她度过了人生的低谷,所以她从来就知道自己的终极目标:攒钱、买房,然后辞职开一间流浪猫的猫咖。
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有可实现的计划、并且在一步一步的踏实前进中,还有微小的成就感、和全凭自己双手创造的自豪,所以,那些暂时的清贫和困苦,有什么吞不下的呢?
总有一些人,也许家境不好、天资一般,但就是有一股昂然向上的力量,不怕输、不怕跌倒、眼里除了自己想要的那个果实,别无其他——看到他们努力生活的样子,对人间再悲观、再麻木的人,都会忍不住嘴角上扬,也会不由得疑惑:为什么同样的果实,我的这个滋味如此之差?
《幸福!贫穷女孩》就是这样一些努力耕耘、努力向前、努力活着且始终活得有尊严的女孩。
那个33岁靠省吃俭用买下三套房产的女孩,只是极为特殊的个例。大多数女孩,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为了更好的住房、为了开一家小店、甚至只是为了一日三餐,省着、忍着、打工着。
但,她们没有抱怨、没有躺平、没有因为看到别人拎了铂金包自己就受不了了,她们很苦,但她们学会了苦中作乐。

譬如,有的女孩把“节约”两个字设成屏保,每次想花钱的时候,就看一看手机,笑一笑,不买了。
有的女孩化妆不涂额头,“反正有刘海挡着”,这样可以节约一些粉底。

有的女孩,只买人民币50元以内的衣服,并且和好闺蜜换着穿。因为她俩有一个计划,要在银座最繁华的楼里,开一家自己的针灸店。
有的女孩,连路边摊都去不起,和好朋友在超市买了最便宜的酒,两个人坐在高高的河堤上,吹着风、看着河流,也能开开心心地聊3个小时天,然后各自回家——“快乐是因为相聚、而不是吃喝,不是吗?”

李娟在《冬牧场》里说:
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幸福!贫穷女孩》开播已久,展示了几百个贫穷女孩的逐梦故事,记录的都是简单日常,始终传达着一种淡然又温暖的态度:在艰难和困窘之下,对未来、对人生总要抱持着绵绵不绝的希望。
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一个热爱舞蹈的女孩,独自来到东京,一边学舞蹈一边在学校附近做三份兼职。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去探望在东京生活了一段时间的她,小小的出租屋里,看她与主持人欢快地互动,看她熟练地在平底锅里蒸出香喷喷的米饭,看她细心煮拉面、快手完成味增汤,全是生活应有的“热气”。
最让人感动的是,她说有一次她在自家门上发现一张便签条,上面写着“刚刚没事吧?”、落款是:路过的人”。
背后的故事很无厘头——她在屋里发现了蟑螂,极度惊慌下跑到阳台上尖叫“好多蟑螂啊!!!”,刚好路过的陌生人听见了,便去附近超市为她买了杀虫药,而她惊恐到无法穿过蟑螂阵去开门,对方只好将买来的物品挂在了门上,并留下字条。
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遇到如此温暖的善意,实在幸运。她自己也说,来东京很棒,可以学舞蹈,还可以参加很多演出,虽然自己要去兜售门票,但这些辛苦都很值得。
一个充满希望与机会的大都市,为一个平凡的女孩开了一个追梦的入口。生活令她窘迫,但她依然如此美好、如此笑容满面地对待她所感恩的一切,又充实又快乐。
节目最后,主持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本来有点担心,怕她被东京“影响”了。不过,感觉更像是,东京被她“影响”了。
把东京替换成北上广深,一定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在一片疲惫、愁怨、无精打采的灰色人群里,他们是彩色的,在冷冰冰的城市里,发着温柔的光芒。
在这一期节目的弹幕里,有一条留言让我哭了:原本躺在沙发上放空的一条咸鱼,突然很想,好好生活啊。
谁都会经历颓废潦草、内心愿景完全坍塌的时候,仔细回想,那些日子之所以能够自泥潭中一步步走出来,并非读了什么了不起的、能点燃斗志的著作,而仅仅是靠我们生活中那些柔软的、温和的、坚定的、看上去并不要紧的小事。
比如,好好吃饭,哪怕只有一双筷子一只碗;又比如,认真工作,哪怕收入微薄、不被任何人重视。
对抗困境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专注用心地好好生活,把最重要的力气投入到真实的创造中。
终有一日,时光久远到可以回头看的时候,你能记住的也都是些充满热气的瞬间,至于失魂落魄、锥心刺骨的情节,都在氤氲的热气里,淡到模糊了。
李安在36岁拍摄成名作《推手》之前,不得志了很多年。陈冲认识李安的时候,正是他还未成名的那段日子。陈冲对他的评价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没有太多的热闹。
与他同拍《推手》的摄影师林良忠回忆拍摄过程,只觉得十分顺利,虽然是导演的处女作,但节奏始终有条不紊,每一场的调度都仿佛胸有成竹。李安后来对他说:因为已经在脑子里过了无数遍。
《推手》之后,李安接拍《喜宴》,大获成功、蜚声国际。
一次庆功宴上,李安没来由地突然当着众人掉了泪,制片人徐立功以为是工作疲惫引得情绪波动太大,事后才听李安说出“真相”——他在美国窝了七八年,每天吃最简单的食物,“今天吃饭喝到鱼翅汤,突然想到美国的老婆和小孩,那么多年都是吃最简单的东西,就忍不住哭了。”
时光有了结果,人们都会评价李安是个敏感、敏锐、情绪丰富、境界开阔的艺术家,是注定要功成名就的人。但“注定”这个词很玄幻,大都是事后诸葛的彩虹屁。艺术家也是普通人,也曾有过寂寂无名的时刻,当没有人预见到结果时,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专注——只要那是我想做的事,就不怨不悔,心无旁骛。
拥有一个目标,或大或小,始终为实现它而努力。这是出发。
就算目标最终没能实现,但一路走来的印记,也足以将一个人改头换面。或许与预计的结果不一样,但仍会在切切实实的成长中领悟:出发的意义不在于抵达,而在于奔跑。
想起年轻的汪曾祺曾在致老师沈从文的一封信中说:我有点疲倦了,但我总要还有勇气,在狗一样的生活上做出神仙一样的事。
工作不顺、创意停滞、人际烦扰、病痛缠身、囊中羞涩……狗一样的生活,人人都遇得到。
只希望我们都能在心里护好那盏叫做“专注”的灯,借着它的光芒,在暗夜里走得大步流星。
贫贱不移,活着的心。
人生苦短,要精彩,不要懒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