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九天,继续祝朋友们新年快乐,新的一年平安、幸福。
==
今天把最近开始从中间追的两部电视剧,《大江大河2》和《流金岁月》,都追到了最新集,前面漏掉的集数,也尽量补补课,看完了,还看了好几本书讲传染病和制药的书。
==
天气到了最冷,在急诊去世的人们,一定不少。
真的,人类去面临这些真实惨痛,都是很可怕的。
这两天,连在福建和广东的朋友,都抱怨“最近好冷,感觉像住在冰箱里”。
幸好今日逐渐开始回温了,希望赶紧回暖啊!
==
到处都上冻。
之前出门时候,的士司机就跟我说,家里水管居然冻上了。
回家之后朋友聊天,上海朋友也告诉我,家里水管冻住了:
Priscilla:
这两天真的是超级冷啊,前天晚上我家热水管都冻住了也是搬进这里近十年来第一次。
Lucy:
我昨天出门打车遇到的司机师傅也说早晨起来发现水管冻住了,都没有热水用。
你后来是找维修师傅来修的吗?怎么解决的?
Priscilla:
用电吹风吹热水上水管。
Lucy:
你太牛了,居然这么随机应变。
我学到了。
Priscilla:
或者等转暖自行化冰就好了。
要注意如果是塑料管还是要寒潮前包一下怕冻裂。我家是不锈钢软管。
--
电吹风这种,真的好有生活智慧。
==
《大江大河2》,搞事业,真的是爽,而且围观各种勾心斗角,说话的艺术,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必修课啊。
《流金岁月》一开始纯粹去看美女活色生香了,后来一回味,这主业是搞房屋设计 的,还真是贴近大众心之所系。
另外,也想起《大江大河2》中,第30集,萧然,也是搞房地产开发,设计了别墅项目,做徽式古典民居风格设计的别墅。
这部剧应该是难得的观众不嫌弃注水,反而觉得剧太短、不够看。

目前已经播出了34集,看豆瓣上标注,39集就结束了,感觉事业宏图才刚刚展开,还期待着诸位主角,再搞30集事业呢。
==
今日大致读完了《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在“致谢”中看到这段话,心有戚戚焉:
我深深感谢我在兰登书屋的编辑莎伦·德兰诺。有一次我对她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她回答我:“不是,上帝存在于结构之中。”
写文章尤其如此,我从来都是写文章能想起一堆各种细节灵感,但是,要找到结构,才能和读者沟通。
==
早晨朋友安利我一篇关于南京的文章:
朋友说:“不过我突然觉得我说不定适合写景的抒情文,读完心情很好。”
翻到文末,发现还是宣传叶兆言的《南京传》。
翻完了,《南京传》真的是历史走向的著作,跟叶兆言从前写的书,风格很不一样。
叶兆言曾经写过一本《南京人》,都是从个体人物细节角度着手的。
--
叶兆言为了写《南京传》,放弃了跟女儿女婿同游土耳其。

详见:
后记
2017年10月,女儿女婿去土耳其旅游。计划半个月,走哪条路线,订哪家旅馆,租什么车,看哪些风景名胜,品尝哪样美食,安排严密准备周到。租车自驾,捎上老爸老妈,顺水人情惠而不费,然而女儿知道不可能,这期间,老爸正全力以赴投入《南京传》的写作之中。
这部书稿完全是意外,写过很多与南京有关的文字,写了很多,觉得自己不会再写,不可能再写。《南京传》的兴奋点,想写出与以往不一样的东西。这部书稿之前,一直在写小说《刻骨铭心》,写得很辛苦,很吃力,很绝望,我担心自己再也写不动,再也写不出什么长的文章。
没想到创作《南京传》状态会那么好,有段时间,每天工作将近十个小时,结束时天旋地转,仿佛云中雾里。真是很疯狂,作为一个写作者,一个上岁数的老同志,能够这样,实在太美妙。我确实不可能与孩子们一起去旅游,那么好的写作状态,怎么可能放弃,怎么舍得。一次旅行中东的好机会,令人遗憾地失去了,很可能就是永远失去。接下来,女儿怀孕,生小宝宝,再要有这样的旅行计划,不知道猴年马月。
感谢老天爷给我这么好的一个写作状态,感谢译林出版社的顾爱彬,感谢这位老同学,让我在还没想明白时,稀里糊涂地签下合同。没有这份约稿合同,也不会有《南京传》,是老同学让我找到了这部书稿的动力,让我沉浸在写作的欢乐中。
温故而知新,写作是最好的学习和思考。这部书稿的写作过程,无疑是一次对历史的穿越,一次最奇妙的旅行,但愿它也能给读者带来同样乐趣。依照古人为前朝写传惯例,《南京传》截止在1949年。以后的南京历史,应该是下一部书稿,可以告诉读者,这已经在计划之中。
老友卢海鸣是南京史专家,这本书由他负责把关审稿,指出不少错误,在此表达深深谢意。
2018年12月12日
南京下关三汊河改定
--

看到了叶兆言与我相似之处:我从前也是把和朋友相聚放在第一优先,去看新鲜地方视为第一优先,但是现在年纪大了,反而会觉得景色都还在那里,而我的灵感,倒是倏忽即逝。
另外,写作也更加依赖对人的信任感,以及互动中产生的创作。
==
The Daily Stoic得到了不止一位朋友的欣赏,真感人,看来得把这个栏目坚持下去。
关于昨日部分,意外得到朋友共鸣和留言:
Dennis: 
喜欢The Daily Stoic!手动点赞。
--
涂涂Tutu:
还有最后的Daily Stoic好棒啊 我最近也into stoicism!对深度理解的放弃我很有感触... 这些年我也开始慢慢放弃说服别人了,不得不说以前也是喜欢跟朋友说教的那类(虽然现在还是想说服奶奶学习营养学放弃土方子,哈哈不过我觉得那还是有必要的)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客观条件都太不一样了,同样一套逻辑放在别人身上肯定行不通,而说服别人又全靠逻辑。所以真的想要说服别人,得很深入的根据别人的条件,把在自己身上可行的逻辑重新梳理一遍,然而那个要花费很大的功夫,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花费那么大功夫的。与时候来在很多事情上,就直接放弃说服别人了。
--
Alan:
“我最近感触最深的需要放弃的,可能不是文中所说的对碳酸饮料或者毒品的上瘾。
也许我的答案有点儿反常、反直觉:每当我心脏难受的时候,就完全无力辩解,别人想要教育我,我也无力解释,只能放弃辩解。无论是当面解释,还是打字解释。
这时候不仅仅是我要let it be, let it go, 也希望对方能放我一马,而不是继续非要把我说服为止。
大概就是对深度理解的放弃吧,只希望有最基本的尊重和放过就好了。
这倒是非常符合Stoic/斯多葛哲学的本质。”
同意对深度理解的部分“放弃”。尽管这个很难。能意识到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的观察,越复杂越受到过伤害敏感的灵魂,越孤独,越希望被人完整的看见与理解,而且期望别人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理解自己安慰自己。但往往别人即使是好心,因为境遇,同理心差异,甚至特别“想帮助你”的好心,而不能真正理解你,不能真正聆听你,反而是给很多意见。这个过程会让自己觉得无力或受伤,对方可能也觉得 “我都是好心啊”。
我在身边几个朋友,或自己身上,都有观察到类似现象。
我6月发的一个我朋友圈:
另一方面 我觉得我也乐意相信大家是能大部分理解我的 只是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侧面。
推荐一首歌:陈奕迅《相信你的人》。
每次听我基本都会哭 哈哈 我比较爱哭鼻子。
是为今日配乐。
==
今日份The Daily Stoic:
“Some things are in our control, while others are not. We control our opinion, choice, desire, aversion, and, in a word, everything of our own doing. We don't control our body, property, reputation, position, and, in a word, everything not of our own doing.”
"You don't control the situation, but you control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朋友说:“今天的TDS是我最喜欢的一系列”。
乍看之下,我倒是觉得,这都是老生常谈。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 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这都是老生常谈,问题是知易行难。

所以还是得在事上磨。
--
让我感触颇深的,以及颇有新意的,倒是文中的关键词:“
We don't control our body, property, reputation, position, and, in a word, everything not of our own doing.

我们的身体,并不是我们可以控制和决定的,最近心脏尤其难受,就是这种感受。周一得赶紧去看心内科。
有一位学医的朋友今日跟我聊天,恰好聊到,说:
“你要真担心就去看一下拉个心电图查个生化。
用阿霉素了吗?
用了的话就抓紧去看一下 那个常见心脏毒性。”
我原本已经无力追究“阿霉素”是啥?睡了一觉醒来,突然想到我用过的化疗药中有“阿糖胞苷”,就留言问朋友:“我突然想起来,我有用“阿糖胞苷”,是“阿霉素”吗?”
朋友说:“不是。你可以自己谷歌的。”

我感觉生病后,真的能力退化,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很多时候,也都是趁着有点力气,赶紧留言打字,问个那么一星半点的问题,我要是振作的话,我显然是会谷歌的人,但是难受的时候,就变成连提问和留言,都是需要力气的事情了。
有时候显而易见的事情,也需要靠朋友提醒,比如上次难受,朋友提醒我可以吃止痛药,OTC药物可以直接手机上买药。
提醒了之后,我才恍然大悟,是可以这样啊!
还有一次,看着那个满满是颗粒的小零食,想不起来像啥,后来歇了好久,头脑回过神来,突然想起来那是“佛头”,或者叫做“释迦”,台湾盛产的水果。
所以,你的身体,真的不是你的身体。

relinquish control, 唯有放弃与臣服。
==

关于求助文系列,欢迎移步阅读之前文章:
==
碎碎念日记系列:
标题比较乱,微信文章发布之后,标题都不能修改了,内文也只能修改一次,而且限20字以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