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1、谈及美国的粮食战争策略,基辛格曾对媒体这样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2、美国早已摸清了对方的底牌:苏联已经对美国的粮食产生深度依赖,1975年进口的粮食中,美国粮食的份额达到85%1974年到1975年,苏联粮食歉收,跑到瑞士大规模抛售黄金,显然是为急着买粮食筹措外汇。
3、美国的政治精英经过一连串失败后,意识到要使长期依赖粮食进口的苏联失去讨价还价的资本,就必须打击它的创汇能力,即压低石油价格。19858月,里根政府推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建立石油霸权,短短5个月时间,使国际油价跌幅达60%,苏联的购粮能力受到毁灭性打击。
1948618日,重病在身的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签署了《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此时的北平正处于国民党统治之下,由于连年内战,经济崩溃,钱钞贱如纸,粮食早晚市价不同,早晨一斤大米卖2万元,晚上就可能涨到10万元,北平街头每天都有饿死的人。
身为大学教授的朱自清,每月的工资仅能买3袋面粉,要养活一家大小7口人,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当时,北平政府为每一个教授配发了美国面粉的“配购证”,并宣传说这是“美国朋友”对教授们的关怀和照顾。
朱自清反感于美国扶持国民党打内战,还运送粮食收买人心,于是愤而拒绝美国粮食。两个月后,朱自清病逝,临死前嘱告家人不要买美国的配售面粉。
被朱自清拒绝的美国面粉,已经不是普通的粮食,而是美国投射影响力的强大战略武器。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喊出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小麦赢得战争”。1945年以后,美国再次强化了粮食援助的政治属性,谁要吃到美国的粮食,前提是能给美国带来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直接或潜在好处。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之所以援助中国粮食,是为了扶持一个亲美政府。从那时起,美国的粮食像炸弹一样,投向全球:
  • 1947年把大量谷物以赊账的方式提供给法国和意大利,避免它们成为共产主义国家;
  • 1971年向葡萄牙提供购买粮食的贷款,换取延长亚速尔群岛美国军事基地的使用期限;
  • 1974年9月,美国援助埃及10万吨小麦,条件是埃及答应参加“和平计划”,停止倒向苏联;
  • 在1968—1970年间,援助智利价值2500万美元小麦,19741976年间上升到1.07亿美元,但1971——1973年间却为0,只因这期间的智利政府亲近苏联。
  • ……
谈及美国的粮食战争策略,在上世纪70年代,基辛格曾对媒体这样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彼时,美国参议院营养和人类需要特别委员会主席麦格文宣称:“我们处理剩余粮食并不是根据哪里最需要这些粮食,而是根据对外事务方面权力与政治上的考虑,换句话说,我们用粮食作为弹药。”
数十年来,美国以粮食为武器,四处征战,其中战绩不凡最为耀眼的,当数对苏联近30年的粮食战争,不仅成功打断其经济脊梁,还加速了其垮台。
1962年,苏联大旱,小麦歉收。本来,一场自然灾害对地大物博的苏联来说,算不上致命打击,顿河流域、第聂伯河流域、伏尔加河沿岸和外高加索地区都是主要农业区,尤其第聂伯河流经的乌克兰,2/3面积为黑土地,占世界黑土总量的1/4,是苏联的大粮仓。
然而,由于斯大林时期对农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赫鲁晓夫上任后对农业改革又半途而废,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低迷。从1959年开始,农业生产增速大幅下滑,5年时间内下滑了80%,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了2/3,国内粮食供给面临挑战,到1962年旱灾降临时,苏联粮食危机爆发,1962年到1963年,苏联许多州食品短缺,需要通过凭证购买,但商店的货架越来越空,植物油、面包、肉类和奶制品变成稀缺品。为应对食品短缺窘境,苏联政府宣布提高食品零售价,引发民众强烈不满与反对,新切尔卡斯克的工人还举行了罢工。
迫于压力,苏联不得不开始在1963年进口粮食,第一产粮大国美国自然成为潜在卖家。
当时的苏联和美国处于冷战敌对关系,为争夺霸权,双方在全球各地掰手腕、亮肌肉,政治上的敌对关系使双方很难在经济上互相接近,因此当苏联要向美国购买粮食的消息传出后,美国政府内部吵翻了天。
就是否卖给苏联粮食,美国政府分成两派。以伊利诺伊州参议员保尔.道格拉斯为代表的反对派认为,苏联是美国的敌人,不能拿美国的粮食去喂饱苏联人,这会“损害靠内部革命推翻苏联的最好的希望。”
以农业部长哈丁为首的赞成方则认为,美国向苏联出口大量过剩的粮食,会耗费苏联有限的外汇储备,使美国从苏联获得低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价格的石油,并迫使它减少对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控制,最终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在给尼克松总统的报告中,哈丁说,向苏联销售粮食“是为美国最大利益服务的”。
最终,哈丁一方占了上风。
经过几年讨价还价,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苏联如果在3年中购买不低于7.5亿美元的美国粮食,将获得5亿美元购买美国粮食的贷款。
苏联顺利买到美国的廉价粮食,还顺手获得美国的贷款,看似占了便宜,然而噩梦就此开始。美国的策略是,先用廉价的粮食击垮进口国的农业体系,在对方产生粮食进口依赖后,动辄以禁运等制裁手段迫使对方就范。一位美国学者曾这样评价美国的粮食武器:“粮食是美国的一种真正货币……粮食贸易是美国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柱。”
1973年,为了使欧洲和日本在东京回合的贸易谈判中作出让步,尼克松政府宣布禁运大豆,给谈判对手扔下一颗重磅炸弹。
苏联人民的餐桌上出现美国粮食后,美国人也开始考虑如何给苏联扔几颗“炸弹”。
自1963年开始进口粮食后,仅仅一年,苏联就成为粮食净进口国,进口规模持续增长,其中美国粮食占据大部分份额。进口粮食需要外汇,而苏联的外汇收入来源有限,1963年为进口粮食不得不抛售了372.2吨黄金,1965年再次抛售335.3吨黄金购买粮食。但用黄金换粮食并非长久之计,因此获得美国的贷款特别是优惠贷款,就成为苏联的重要选项。
美国人看到了自家贷款的重要性,以为卡住对苏联的贷款,就掐住了对方的咽喉。1972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赫尔穆特.索南费尔特在向基辛格提交的报告中说,美苏粮食谈判的关键问题是贷款,没有贷款就没有(粮食贸易)协议。
美国于是将贷款、粮食贸易与苏联的犹太人权挂钩,实施“粮食——人权”战略。苏联为争取美国的更多粮食和贷款,做出让步,部分调整了国内的犹太政策,增加每年犹太移民的数量,还派出代表与美国国会议员接触以争取支持。但美国狮子大开口,197412月,国会通过《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将对苏联的贷款与人权正式挂钩,还规定贷款的最高额度不超过3亿美元。
美国以为这下掐住了苏联粮食进口的命脉,但尴尬的是,苏联反而强化了对国内犹太人移民的限制措施,也就是说,美国的“粮食——人权”战略失败了。事后美国人调查发现,苏联通过从西欧和日本获得贷款,化解了美国拿贷款要挟的招式。更重要的是,1973年全球爆发石油危机,飙升的油价使苏联在石油贸易中轻松获得大量外汇。
既然外汇收入的后顾之忧不复存在,苏联人还有什么理由向美国人低头?
粮食和人权挂钩的战略失败后,美国人洗把脸,重新寻找突破口,希望扳回一局。这次,他们瞄准了石油,期望用手中的粮食扭转在石油上的劣势。
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使极度依赖阿拉伯国家石油的西方国家遭受重创,经济陷入危机,美国也未能幸免。这时的苏联日子过的却十分滋润,石油产量跃居全球第一,超过阿拉伯产油国。
美国人打开了算盘:自己想要廉价石油,苏联人想要大量廉价粮食,怎么看都是一拍即合的买卖,因此苏联想要长期粮食贸易协议,拿廉价石油来换吧,价格必须低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价格。
美国人对达成交易信心十足,因为他们早已摸清了对方的底牌:苏联已经对美国的粮食产生深度依赖,1975年进口的粮食中,美国粮食的份额达到85%1974年到1975年,苏联粮食歉收,跑到瑞士大规模抛售黄金,显然是为急着买粮食筹措外汇。正是基于这些信息,以基辛格为代表的美国外交决策者认为,用粮食逼迫苏联打折出口石油肯定行,因为它没有讨价还价余地。
但经过和苏联近一年的谈判,美国人吃惊地发现,苏联人异常强硬,不愿背叛与阿拉伯国家的盟友关系,向美国出口廉价石油。美国人使出杀手锏,宣布在1975年7月和8月停止对苏联出口粮食。
万万没想到,苏联依然不为所动,还向美国谈判代表、副国务卿查尔斯.罗宾逊摊牌:苏联可以从其它粮食出口国收购粮食,因此根本不怕美国的粮食禁运。倒是美国的福特政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禁运导致美国粮食失去市场成为旁观者,国内农业利益集团向政府施加压力。福特政府不得不和苏联达成为期5年、不包含低价石油的粮食贸易协定。
屡战屡败之后,美国并未就此收手,继续寻找下一个机会。
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彼时的苏联国力达到顶峰,在冷战中由守转攻,美国则由攻转守,迫切希望找到逆转的机会,于是搁置已久的粮食禁运策略再次从角落翻出来,拂掉尘埃。
1980年1月,卡特总统宣布取消对苏联的1700万吨粮食出口合同,数量占当年苏联计划进口的47%,如果苏联不能弥补这个缺口,国内必然由于断粮陷入混乱。
前面说过,美国用粮食逼苏联卖低价石油失败,主要原因是盟友“挖墙角”,大量卖粮给苏联,所以这一次,卡特政府没有单打独斗,而是联合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等产粮大国,一起对苏联禁运粮食。盟国们也向美国承诺,对苏联的粮食出口不会超过“正常和传统”水平。
卡特政府算了一笔账,这次禁运主要瞄准苏联的饲料供给,可以重创其国内肉类生产,使其无法达到第10个五年计划的粮食产量标准,产生的粮食缺口少则500万吨,多达1000万吨,肉类产量下降3.5——8%,巨大的民生压力将把苏联压到美国的谈判桌前。
结果出乎美国意料,苏联根本就不缺粮,进口粮食的通道依然畅通无阻。
为何美国会再次输掉与苏联粮食战争?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美国对苏联施行粮食禁运,损害到了本国农业利益集团,由于美国5大粮食贸易公司控制了本土85——90%的粮食出口,禁运意味着卖不出粮食,价格会下跌,导致绿花花的美钞化成泡影,因此他们从心底反对粮食禁运,至于美国政客心心念念的政治利益,才不是考虑的重点。
美国的农业利益集团不仅积极反对禁运,同时还让隶属的粮食公司充当“第五纵队”角色,利用海外子公司继续向苏联出口粮食。
另一个原因是盟国挖墙角。制裁之初,国际粮价上涨,产粮大国阿根廷没有加入制裁,卖粮给苏联赚取了滚滚利润,甚至不是主要粮食出口国的西班牙,也被高粮价吸引,跟在阿根廷屁股后面,和苏联进行粮食贸易。眼看别国发财,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欧洲国家坐不住了,纷纷在对美国的“对苏联粮食贸易不会超过正常和传统水平”承诺上玩文字游戏,扩大和苏联的粮食贸易。
卡特政府对苏联粮食禁运政策偷鸡不着蚀把米,不仅政府饱受批评,卡特还因此输掉总统选举,使罗纳德.里根入主白宫。19814月,里根正式履职仅3个月,马上宣布取消形同虚设的对苏联粮食禁运政策。
美国在和苏联的粮食战争中,三个回合的交锋,都以失败收场,苏联大获全胜。不过,一次次的胜利也冲昏了苏联的头脑,最终埋下了惨败的种子。
按理,美国将粮食武器贸易化,连续发起三次进攻,苏联应该有所警觉才对,但一次接一次的胜利,反而让苏联领导人忽视了粮食依赖美国的巨大风险,以为强大的苏联能够继续击退美国发动的粮食战争,根本不去堵塞苏联粮食安全和稳定的漏洞,这就给美国发动下一次进攻留下了软肋。
为何长期以来苏联不重视粮食自主安全问题?
政治方面,1964年上任的勃列日涅夫,推行的经济政策更趋保守,苏联在计划经济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尤其勃氏在1976年第二次中风后健康再次恶化,医疗器械不离身,苏联开启“病夫治国”模式,19831985年的三年时间,苏联三任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相继去世,苏联笼罩在老年政治衰朽、压抑的阴霾中,农业经济发展被严重束缚。
经济上,苏联也一直没有把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放在首位,重工业优先发展一直是经济发展战略,85%以上的工业投资主要投到军事工业。在重工业发展优先和计划指令经济的双重挤压下,苏联农业的效率不断下滑,以1卢布农业固定生产基金产值衡量,1961年为1.07卢布,1980年降到0.59卢布,19年累计下滑45%
粮食自主生产得不到保证时,苏联的粮食安全就不得不靠进口维持,而进口粮食需要的外汇又来自于抛售黄金和卖出石油,尤其后者更是外汇主要支柱。实际上,自1973年后,苏联就开始依靠石油创汇来进口粮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就曾经向西伯利亚主要石油开采企业下达命令:“面包出现问题,请增加300万吨计划外石油用于出口创汇。”
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使国际油价高位运行,苏联因此获得巨额的外汇收入,既使其获得对外扩张的经济动力,又使其能一次次打破美国的粮食封锁。“石油——外汇——粮食”构成了苏联粮食贸易的脆弱链条,可惜的是苏联领导人并没有认识这一链条的脆弱性,倒是美国的政治精英经过一连串失败后,意识到要使长期依赖粮食进口的苏联失去讨价还价的资本,就必须打击它的创汇能力,即压低石油价格。
1985年8月,里根政府推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迫使中东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猛然将产量提高一倍多,结果美国建立起石油霸权,使国际油价在不到5个月里,从30美元/桶跌到12美元/桶,跌幅达60%。由于当时油价每下跌1美元,苏联就要损失510亿美元的潜在外汇收入,跌去18美元意味着苏联在5个月内损失了90亿至180亿美元的外汇损失,购粮外汇捉襟见肘。而苏联对采油设备长期投入不足,又使其很难在短时期内提高产量弥补油价损失。苏联的经济脊梁被打断。
更糟糕的是,石油价格狂跌,世界粮食价格却一路飞涨,1988年相比1987年,涨价32.33%1989年相对于1988年,又涨价55.64%
粮食进口成本剧升叠加石油外汇收入大幅下降,这个剪刀差使得苏联进口粮食举步维艰,偏偏自产粮食又开始直线下滑。例如1988年,苏联面临近30%的粮食缺口,到1989年,这个数字上升到30%,加盟共和国中,俄罗斯缺口达40%,哈萨克缺口达42%,爱沙尼亚达52%
苏联粮食危机由此全面爆发,整个国家经济瘫痪,民生危急。
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苏联不得不向西方求援以获得粮食援助和贷款,最后不得不通过政治改革来满足西方的附加条件,最终走向了改革失控和解体。总之,美国经过近30年努力,发动一次次的粮食战争,最终通过毁灭苏联的购粮能力,兵不血刃地实现了击垮苏联的战略目标。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