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妈有话说
前两天有个妈妈和我聊天,说她的孩子11个月了,感觉马上就要开口说话了,总是会发出一些声音,于是他们家就开始了“教宝宝说话大赛”。

所有人都围着宝宝教他叫自己。最后爸爸获胜了,宝宝学会了babababababa,虽然真的听起来并不像在叫“爸爸”,但是爸爸仍然得意洋洋,鼻孔朝天。
这个妈妈也气得够呛,跟我吐槽说“看他那个得意样,我真想踹他两脚!”
哎嘛,这个心情我太能理解了好吗!!
我到现在都记得一妞大概六个月的时候,我给家里的群发了一个一妞玩的视频。在那个视频里,一妞发出了一声:“neinei”,结果我婆婆就在群里大呼小叫:“呀!宝宝学会说话了!第一个会说的词是奶奶!”
……
你能体会我当时的心理吗?
OK,fine~
其实现在想想,大可不必。
宝宝刚开始发出一些声音时多半不知道他在说些啥,只是觉得那个音有趣,等孩子大了成了话唠,你就恨不得他嘴里喊的都是“爸爸”“奶奶”,千万别叫“妈妈”,叫妈妈准没好事!
但是在那个情境下,想要不生气,只能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不如这样想:宝宝叫谁,谁就得累死累活多干活,等孩子真的语言爆发了,你想堵住他的嘴都难。
哈哈哈哈,扯了这么多,一妈要回归老本行啦,干货时间到。
今天咱们就借着这个话题,来聊聊宝宝语言发展进程,带着大家提前展望一下孩子的语言发展核心期。
婴儿期(0~10个月)

首先,上个儿童发展心理学公认的结论:对于婴儿,语言的理解先于语言的产生。
也就是说一个1岁多的孩子,你想他说了一长串话,他能理解的八九不离十(当然,不是那种谈人生谈理想的哲学,就是日常具体的玩具描述或指令),但是你让他说,他可说不了那么流畅冗长的句子,只能给你蹦几个词语出来,剩下的还是要靠你猜。
我们再往前看,回到孩子6个月前后,这时孩子明显连词语都给你蹦不出来,但是他会发出一些他觉得有趣的声音了,还有那有穿透力的哭声,和悦耳铃声般的笑声。
其实啊,这个阶段,心理学家就已经将其称之为“前语言交流”(即通过声音、表情、手势、模仿、肢体等非语言的方式交流)
要知道9个月以下的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你对孩子的声音言语回应,都会刺激到他的大脑语言中枢,促进大脑神经元迅速成长。
一妈建议:
在这个阶段的宝宝,我们要多发出一声“宝宝语”,放慢语速和动作,用简单的话语向孩子预报你接下来的行为,并等待他的回应。
我们还要配上一些搞怪的声音和夸张的表情,方便孩子理解我们的意思。
第一个单词与第一句话(9~24个月)
这个阶段,有的宝宝就能发出和我们说的话很接近的词语了,当然你要确定他到底知不知道他说的是啥。
如果他无法把自己说的话和实物联系起来,在各种场合保持一致的说出这个词,那很有可能他还在上个阶段,只是单纯牙牙学语的觉得这个音很有趣。
这时孩子其实在大量积攒词汇,但是他们的嘴巴比脑子慢一步。心理学家研究在16~24个月之间短短几个月,儿童词汇量会从50个迅速增加到400个。
(Gleitman&Landau,1994;Nazzi&Bertoncini,2003;McMurray Aslin&Toscano,2009)
这就是我们说的词汇爆发期。
研究表明,孩子将单词组合成句子,表达出特有含义,一般发生在他们说出第一个单词的8~12个月后。这就是宝宝说出的第一句话。
一妈建议:
这阶段可是孩子词汇积累的最佳期,我们可以给孩子多准备一些认知类绘本,讲给他听。

想要英语启蒙的妈妈,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就简单的给孩子灌输一些词语啦!
语言表达大爆发 (2岁+)
过了2岁,你会越来越想捂住自己的耳朵。
恭喜你,你终于从盼着孩子说话的新书爸妈晋升为耳朵起茧的老司机。
孩子开始一句比一句顺溜。
3岁以后会语出惊人。
4岁会怼到你哑口无言。
比如一妞3岁的时候,姥爷生病住院了,她在放学的路上问我那句:“姥爷什么时候死啊?”没气得我当场死掉……(当然她没有恶意,只是想探究“死到底是啥意思?”这个高深的哲学问题)
再比如一妞4岁的时候,上学路上,老公问她:“你为什么想要妹妹?说出3个理由”,一妞翻了个白眼:“你以为我说出三个理由,你就一定能生妹妹?”一句怼到我老公佩服得恨不得拜她为自己的语文老师。
这个阶段,只要你输入的足够多,孩子输出的就足够强大。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始品尝到语言的甜头,讨好、卖巧、撒泼、耍无赖,简单几句话,就演绎得淋漓尽致。
《父母的语言》就对孩子所处语言环境和所展示的语言能力做了详尽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
将处于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中时,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导致其自我调控能力的增强,反之亦然,父母讲话较少的家庭中,孩子的语言能力会降低,并导致自我调控能力的降低。
自我调控能力听起来这个词儿很高大上,好像还有点烧脑。
其实非常简单:自我调控能力强的孩子,情商更高,自律性更强,遇到困难时更能坚持努力,遇到失败时能够适时改变自己的方向,任务完成的时候能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作出恰当的评价。
看见了吧?
在这个阶段,不用担心孩子语出惊人,或者逻辑强大的怼到你哑口无言,你应该为此感到骄傲,这说明你给他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
一妈建议:
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耐下心来多与孩子聊天。
你可以多陪他玩一些假想游戏,在假想游戏里就有大量聊天的机会。
《父母的语言》这本书也给到大家一个3T原则:共情关注,充分交流,轮流谈话。
3T原则要求父母有意识的去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等到时机成熟了,父母在与孩子讨论它。
换句话说,孩子关注什么,你就关注什么,而且要给孩子留足他自己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这时就来到教育的关窍之处:为什么都是一样与孩子聊天,有的家庭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就那么强,有的就很一般呢?
其实除了先天条件差异以外,更多差距都来自于父母言谈举止间的细微差别。说是细微差别,但也因积少成多,最终在孩子身上会展现出巨大的差别。
这个细微差别到底在哪里呢?具体怎么做才能做到更好呢?
留点悬念,我们下一期再来聊。
想系统学习尊重式育儿和规律作息,可以从一妈的新书《尊重式育儿:超实用的轻松育儿实操图文攻略》入手,随书附赠28天天使宝宝养成实操方案&价值599元的课程、经验贴、代金券等福利
识别图中二维码
▼即可直接购买此书▼
↓↓↓点击下方视频,提前预览一妈的新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