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小寒,今天,北京就受到了来自2021年第一波寒潮的强烈攻击。据中国天气网信息,6日,北京最低气温-18℃,与此同时,再加上5级偏北风,8、9级阵风的叠加打击,北京的小伙伴们终于对“小寒胜大寒”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据统计,2000年以来北京最低气温为-17℃,此次寒潮过程会成为21世纪以来气温最低纪录。对此,中央气象台也提前发布了2021年首个寒潮预警。
“寒潮”反复‍
这不是北京在今冬经历的第一次寒潮。2020年12月28日,中央气象台曾发布寒潮橙色预警,这是自2016年11月以来,中央气象台时隔4年再次发布最高级别的寒潮预警。
为了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这波寒潮的力量,大地量子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数据,整理了2020年12月28日-12月31日全国日最低气温变化图。
如图,12月28日,寒潮初具,此后的3天内,我国北部多个地区气温急剧下降。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介绍,与往年同期相比,此次寒潮的强度也属较强。而这股被称为“霸王级”寒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一股较强的寒潮冷高压从蒙古高原东移南下造成的。 
直到2021年1月1日,此次寒潮才渐渐褪去。
不过,今冬的寒潮也好像早就做好了反复袭击的准备。1月4日大降温才刚消停,新一轮的冷空气又迫不及待地跟了上来。预计,6日至8日局地降温将超10℃,我国20省区市气温或创今冬来新低。
10日至12日,还将有一波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部分地区。之后,冷空气才会开始减弱,除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外,中东部其它地区气温将由持续偏低状态逐渐回升至接近常年。
“拉尼娜”与“冷冬”
几乎每逢冬天,都会有“冷冬”与否的判定,有分析称今年是“冷冬”。那么,事实的确如此吗 ?
首先,我们以北京为例,用数据来说话。大地量子的气象工程师制作了2019、2020年北京日低温与近十年日低温平均值对比折线图。
大地量子:2019、2020年北京日低温与近十年日低温平均值对比  
可以看到,2020年12月多个时间点的北京日最低温明显低于近十年平均值,与2019年同期相比,气温明显降低。中国气象局信息显示,2020年12月,全国平均气温-3.6℃,较常年同期偏低0.5℃,为2013年以来同期最低。可以说,今年冬天的确很冷。至于为什么会这样?那就得说说“拉尼娜”了。
每当太阳黑子数目极大年或者极小年,地球上更易发生气候异常现象,而2020年正是一个太阳黑子的极小年。从极端性天气现象的角度来看,2020年至2021年是一个“拉尼娜”发展年。
大多数人可能对“厄尔尼诺现象”更熟悉,大地量子在此前的文章中也经常提及这个概念。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反向气候异常现象,而拉尼娜现象则是一种加剧气候异常现象,通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表现为雨季降水更多,干季更加干旱,夏季更加炎热,冬季更加寒冷,总的来说,就是会出现不同气候现象的Plus版。
通常,当海表温度比历史平均偏低0.5℃以上,持续5个月以上即可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温自2020年8月份以来持续偏低,直至12月刚好满足形成“拉尼娜”的条件。不过根据温度标准来看,此次“拉尼娜”事件被定为中等强度。
2020年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出现“拉尼娜”事件 图源:NOAA/CPC
根据分析预测结果显示,这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将持续整个冬季。受其影响,2021年1月我国大部地区(不仅仅是北方,南方多地也会迎来更加寒冷的冬天)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且大风持续时间更长。也就是说,大家在扛过今天的冻之后,还要坚强地应对更多的凌冽寒风。
最后还想补充一点,要知道,寒潮带来的不仅是冷,它还是我国重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具有一定的致灾性,不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还会对我国基础设施安全、农林业、畜牧业等造成影响。所以大地量子也希望上述各个行业都能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平和地度过本次寒潮。
-END-
戳下方图片,跳转对应推文
大地量子与NASA、欧空局等全球主流卫星数据供应商均建立了高效的数据获取通道,整合了近百种卫星数据、无人机数据、传感器数据,利用自主创新算法对数据进行网格化管理,可以满足不同空间大数据产品开发的需要。
凭借着海量多样的数据、快速及时的处理以及充满想象力的算法,大地量子帮助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国土规划、环保、金融等行业实现数据驱动的业务升级,为行业用户提供高价值的数据,打造出一个关于地球的数据百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