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上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巴黎女博主,叫索菲·丰塔内尔(Sophie Fontanel)。

她总在自家阁楼的一角对镜自拍。那里光线明亮,可以从镜子里看到碎花床单和古典式样边角桌,旁边有盏鲜黄的床头灯点缀。她从不化妆,有着一头白发和坦然皱纹,但衣着搭配却大胆鲜明:荧光粉红、明黄、翠绿和艳蓝,并用古董西装配运动裤和球鞋,看起来又时髦又舒服。
索菲的照片里会反复出现同样的单品,说明这一切都是日常穿着,而不是为了赚取流量的费力凹造型。作为一个时尚博主,她的衣帽间和普通人的差不多大小,购入新的,即刻处理掉一些旧的,舍不得的只有姑妈留下的旧家具。
曾经有造型师评论她的白头发,“你知道的,男人永远都不喜欢白发。” 而她立即反驳,“男人什么时候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呢?”
法国女人不接受纯粹完美。过度美白的牙齿、没有皱纹的紧绷脸蛋……几乎所有力挽狂澜留住青春的事,在她们看来都是用力过猛。但凡是拧巴的、刻意的、自己不喜欢的,都会即刻丧失自我。
如同苏菲,她们坚信每个年龄段都可以时髦且拥有吸引力。因为她们有勇气展示真实的自己,也知道自己要什么。“身为一个巴黎女人,就要有我行我素的样子。”
所以我时常在想:现如今,在物质的丰盛程度上,我们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法国;更新时尚的速度和领悟力,也渐渐可以比肩巴黎。但,法国女人依然是一群独特的、鲜明的、让人又爱又恨又想学的存在。和她们比起来,我们到底少了些什么?
想起法国电影大师侯麦的作品(王家卫是他的忠实粉丝),最精彩的便是里面那些形形色色的动人女性。我最喜欢他的一部《秋天的故事》,完整呈现了法国女人面对生活的真诚模样——
寡妇马嘉莉独自守着小葡萄园,闺蜜和自己儿子的女友都不忍见她孤单,纷纷琢磨要给她介绍男友。
已婚闺蜜雷厉风行,立即替她登了征友广告并替她去相亲,结果遇见成熟有风度的好男人,自己却先有了好感;儿子女友更绝,干脆把自己的前男友介绍给“未来婆婆”,因为她希望自己喜爱的人能凑到一起。
这种剧情发展,如果放在国产剧里就是漫长的50集大撕扯,可以想象只能接受非黑即白的某些观众光看上述梗概就会把闺蜜和儿子女友打成“绿茶婊”、甚至把剧中人物的真实扮演者骂上热搜。但置于侯麦温情脉脉的镜头里,蓝天白云艳阳,女人们穿着朴素简约的衣饰,谈论人生理想和爱情,没有半点勾心斗角,只是一派赤诚天真。
年轻女孩在感情认知上比中年前男友清楚多了。她欣赏他的倜傥才华,却又觉得没办法与其长久相处——他是幼稚的、不能和更幼稚的在一起;闺蜜替好友相亲,却和对方相谈甚欢。被体面成熟的男子追求,重新拥有青春悸动。但到了第三次约会,她选择了坦白,并大力撮合闺蜜和他。
女人心底里都有一些自私微妙的小盘算,多多少少乐于享受来自异性的追逐,只是有些女人把这当作人生成就,有些女人把这当作生活消遣——以此为荣,难免就当成竞赛,处处都是假想敌;以此为乐,看待友谊和看待自我,便会少去许多严厉,对人对己都轻松不少。
这或许正是法国女人做得最好的一点:只享受,不占有。
如同西蒙·波伏娃所言,女人不要努力让别人快乐,而要自私地享受让别人快乐时带给自己的快乐。
但电影里,最迷人的确是女主角马嘉莉。人到中年样貌普通,难免会自哀自怜一把。但抱怨只是抱怨,并不影响享受生活的脚步。她全心全力扑在自己热爱的葡萄园里,精心照料,用“手艺人”来形容自己,而不是生意人。
年轻女孩给她拍相亲照,选了一张她看起来格外年轻的。她不同意,自己选了更写实的一张,她说:“我这个年纪的人,眼睛里可不能没点儿故事”;后来她站在优质男人的身边,开头还有点忐忑羞涩。忽然对方喝了一口她酿的酒并夸赞——她眼睛里立即燃起了光,充满自信地聊起来,让原本就更在意生活的男人对她愈发产生兴趣。
这是被生活滋润过的光彩和从容,带着憧憬,跃跃一试。马嘉莉这样的女人,物欲不高,格调在线,穿条牛仔裤精神利落,在最坏时候都会从园子里扒出野菜做一盘子新鲜沙拉。她能够为爱情释放炙热,退一万步也能成为有趣的朋友。
骄傲自尊都由自己供给,不依附于任何人。不仅是经济基础,还有开发生活乐趣的能力。她当然不怕打破世俗陈规,儿子女友的前任或相亲广告带来的陌生男人,她都不觉得有何不妥。但即使中年单身有一点寂寞,也绝不让寂寞变成“夹到碗里都是菜”的绝望——就算约会约得再恋恋不舍,她也惦记着即将收成的葡萄园,需要早点回去休息才有体力干活。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法国女人的魅力和侯麦电影一样,都源自某种闲庭信步的节奏感。并不是惊鸿一瞥的那种震撼,而是微风掠过山头,阳光明亮,顺手从树上摘下一颗果子塞进嘴里的散漫与温柔。
她们坐下,倒上美酒,含情脉脉看着你,却聊起了自由主义话题。
电影没有为马嘉莉明确安排上对象,她只是开朗地向优质男士发出了邀请,等葡萄收成过后,希望他可以来参加丰收盛宴。两个人握着手相视而笑,也许会有后续,也许就此告别。结尾的婚礼上,歌手唱了活泼的歌:如果人生是旅行,愿它总有风和日丽。
这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个秋天,她停下脚步,坐在路边休息,然后继续起身迎接新的四季。
你是否也感受到了,法国女人与我们的最大不同?
她们足够放松。拥有什么,便享受什么。

我们什么都有,但我们无法放松。永远保持警惕害怕突然失去,随时参照他人意见修正自己。
我们在意“看法”,于是不敢轻易选择“活法”。
我们想要的成功,主要是“被肯定”。(所以小到买东西,大到嫁老公、养孩子,都希望有人识货、被人羡慕。别人都喜欢,我们就喜欢。)

法国女人的放松是一种本能,甚至深刻影响了法国的文化和法国的品牌——时尚杂志、奢侈品广告和好莱坞大片,展现的是一种商业形象里的法国;真正让法国女人来展现法式生活,又是另外一回事。
2020年,我看过一支特别好看的短片,叫做《Très Paris 非常巴黎》(完整视频在本文最末)。八分钟的微电影,完美诠释了法国女人——尤其是巴黎女人的轻松感。无论分手,还是奇遇降临,她们都能自如面对,把生活中的所有波折消化,或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部短片仿佛侯麦的电影,并无完整故事,都是从一处又一处采集的生活片段,零碎,却又非常迷人。邻座女孩们在酒吧里谈论爱情,甲之砒霜,乙之蜜糖,有人讨厌完美的耳垂,有人喜欢性感的鼻子(听起来似乎做作,但请你试想一下,如果内容全是“他都没房”、“月薪才2万”、“有点儿矮”、“他妈很烦”……究竟哪一种才更和爱情有关?)
感情的起始与结束,都像晴天雨天那么自然。如果看哪儿不顺眼,那势必是整件事出了错,分手不是问题。没人为此哭泣,只有滔滔不绝地聊天。巴黎女郎热爱倾诉,在梳理中释放情绪。
她们对男人有不同审美喜好,但都提着一样的Roseau手袋,兼具硬朗廓形与圆润线条,可以放下钥匙、巴黎塔纪念品、粉饼盒,甚至一只白色小猫咪。巴黎女郎从不缺乏安全感,人在哪儿、手袋在哪儿,她的世界就在哪儿。
每分每秒都是享受。女孩们打扮漂亮、但主要是穿得舒服:平底鞋、背带裤、宽松衬衫,不是为了吸引异性,而是普通日常。她们是倾诉者,也是聆听者,小猫喝着牛奶,彼此之间没有劝慰,从谈话中获取各自的快乐,开心起来手舞足蹈。
凌晨五点,女孩们吻着面颊告别,路边有骑摩托的男人。这一幕太巴黎了,男人手里拿着一本小说正在翻看,内容关于绚烂烟花绽放在城市上空。似乎这是一个新的邂逅,但又戛然而止。女孩脑子里的命运轮盘旋转:要不要跟他约会?她把骰子按照自己心愿放到拒绝的小格子里,巴黎女郎的命运一向由自己做主,也从不解释。
电影最后,挽着Roseau手袋的女孩们在咖啡馆又相遇了,她们完成了奇遇的最后一环。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百分百对的选择。爱情、友情甚至亲情,人和人的关系一直都在流动。而巴黎女郎们知道,只有把自己放在自由的位置,人生才得以循环流转。
这支短片由法国国民品牌Longchamp出品,因此深得巴黎精髓。在超模与T台、一掷万金的蒙田大道,又或者满大街黄马甲抗议、又臭又破的地下铁之外,它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巴黎——绝不完美、但十分有趣。每个人都很平凡,但每个人都很放松,这种放松的姿态,才是最迷人。
所以不难理解Longchamp为何才是真正的法国国民品牌,每个法国女人,至少都拥有两只以上Longchamp手袋。它为放松的法国女人而生,又用设计提升了这种放松感。诞生70余年,它仍是一个被创始人家族经营的工坊式品牌,真正生于厮、长于厮,没有成为奢侈品跨国大集团麾下,一个失去了初衷与灵魂的赚钱机器。
我想每一个购买过Longchamp手袋、无论是Le Pliage折叠包还是Roseau手袋的人,都能直观感受到Longchamp给人的放松感——价格公道、材质轻盈、设计简洁、细节动人。精致得漫不经心、时髦得无需解释。无论购买还是使用,都不会让你觉得吃力。
面对Longchamp的时候,你不会想到用它来证明什么,只是单纯的需要、单纯的喜欢,它不会让你陷入不断攀比的窒息、也不会硬要用它来标榜一个什么态度,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承载你的日常必需,给你随身的安全感。
就像单纯面对你自己。
看一部电影、买一只手袋,除了获得片刻愉悦,其实你总是能从故事和设计里学到些什么。就好比侯麦的电影和Longchamp的手袋,当你选择了它们,你就可以试着去学习法国女人的轻松感——
不要追求完美
完美=无聊。与其竭力迎合别人的审美,不如找到自己的特点(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点),将它发扬光大,成为别人不能取代的一个记忆点。
接受流动的人际关系
作为含蓄的中国人,也许我们无法像《秋天的故事》里,跟谁都可以毫无芥蒂地交往。但至少我们可以试着把一切都看开点。爱情缘分尽了,可以退回到朋友位置,而不是你用过的,就不能接受别人再用。至于朋友,更是要减少一些硬性的忠诚约束。情感是无法被绑架的,让它自由流动。
尽量从好的一面看待自己
当巴黎女人怀孕时,她们会把“怀孕”这个词当成形容词——它形容了一个女人,但没有定义她。凡事都有好和坏两面,尽量从乐观角度看自己,比如怀孕时可以让你拥有更性感的乳沟、尝试些新衣服,而不是着急忙慌在朋友圈里开始分享新学的分娩呼吸法、以及立即自称“某某妈”。
在意品质,在意细节
法国女人吃不胖的秘籍并不是运动或节食,她们把重心放在享受食物上,宁可坐下来慢慢吃些好东西,而不是在饥饿时胡乱打开一包薯片充饥。同样的,品质也不是金钱的堆叠,珍稀皮革手袋是要费尽心机拎给别人看的,品质感其实只是你每一次打开Roseau手袋时,那一枚爱不释手的银色竹节扣。
开拓知识面
并不是逼着你去考证。有意思的书,冷门的电影,新口味的酒……都属于你可以去探究的新世界。认识越多的新鲜事物,你对世界的看法就会越豁达,最终脱离非黑即白的幼稚,飞向五彩斑斓的真实人生。
总之,愿你放松些,过得自在些。

记得抽空观看这支短片,
你会爱上这样的巴黎。⬇️
更多女人故事
点开阅读原文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