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小姐姐这两年,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早教的新名词,比如现在大热的全脑启蒙,正面管教......
这些都是在西方很成熟的儿童教育理念。其中,还有一个在美国已经很成熟,但在国内还比较少被提及到的概念: 艺术疗育。
消失半个月,努力学习的GT小姐姐,今天,就要来跟高情商的美妈们来聊聊这个时髦又实用的方法。
很多孩子都喜欢画画,宝宝们的画充满了色彩和想象力,每每看到萌娃宝宝们的画,GT小姐姐都忍不住感慨,好萌好治愈。
可是宝宝们的画,真的看懂了吗?
每一幅画都是孩子的内心,美妈们想着走进宝宝内心,看看宝宝到底在想啥?
看看宝宝为什么失落?
看看宝宝为什么难过?
这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大火的艺术疗育
艺术疗育了。
艺术疗育有如亲子间的沟通桥梁,让父母轻松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及心智发展,提供孩子最及时的援助,同时也能很大程度减少父母内心的育儿焦虑。在适当的引导下,艺术治疗还可帮助孩子抒发情绪、建立自信及加强表达能力
为了让美妈们更好的了解艺术疗育,集智慧与才华于一身的GT小姐姐请来了在美国,第一位从事艺术疗育的华人小姐姐,宿子依为我们分享。
分享嘉宾:
宿子依
纽约大学艺术治疗硕士
密歇根大学艺术设计与心理本科双学位
现任NYU Art Therapy in Schools项目全职艺术治疗师、研究员;
My Friends Place “Satellite Baby Art Therapy Project” 主任艺术治疗师和临床督导;
曾在纽约曼哈顿下城公立小学和高中,NYU Langone医院新生儿及小儿科,Center for All Abilities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Maimonides医院精神科病区及诊所,CAMBA家庭暴力受害女性庇护所等等机构中有临床工作经验。
分享嘉宾宿子依有着两千多小时的临床工作经验,并长期接受纽约大学艺术治疗项目任职教授的专业督导。对艺术、心理学、和小朋友都怀有无限喜爱的子依小姐姐在三者中间取得巧妙的平衡。
如何更好得与孩子沟通,如何鼓励孩子的创作,来听听她怎么说吧!
什么是艺术疗育
艺术疗育又称艺术疗法,是心理治疗的一种
(什么鬼?心理治疗?我家宝宝怎么可能需要心理治疗呢?)
相信很多妈妈都有着和GT小姐姐一样的内心OS。请耐心,和GT小姐姐一起往下看吧。
一般心理治疗多以语言为沟通、治疗的主要媒介,而艺术治疗特色最为鲜明,主要是以提供艺术素材、活动经验等作为治疗的方式
对于研究人类身体病痛与心灵之魔抗争历程的人们来说,视觉艺术是沉淀在浩瀚的智慧之海中最直接和最耐人寻味的一部分,它牵引着研究者们探索与考证人类战胜身心困境的出路与方法。在心理治疗领域中,这个独特的一隅被称为艺术疗法或艺术疗育(art therapy)。
总的来说,艺术疗育适用于言语不足以表达我们受困内心的时刻
原来所谓的艺术疗育,就是为语音能力有限的宝宝提供一个表达发泄内心情绪的方法啊。
艺术疗育, 可以做些什么?
下面,就艺术疗育在儿童中的运用想要给美妈们分享一些实用的“小工具”,我把它们统称为,艺术的“外化作用”
当你的困难情绪,无论是焦虑、恐惧、还是愤怒,被赋予形状和色彩,看得见摸得着的时候,它们也就不再拥有控制你的力量了。
烦恼娃娃 worry doll -- 对抗焦虑
第一个外化工具是针对一些孩子的焦虑情绪的。
小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比如考试不及格,上学迟到,玩具弄丢,更甚者会担心爷爷奶奶的健康,担心爸爸妈妈的工作(可想这些焦虑情绪是怎么从家长那里潜移默化来的)。会导致的问题诸如注意力减退,情绪敏感,睡眠质量降低等
这时,我们需要向孩子解释:
这些烦恼一直积压在我们的身体里是不好的,特别是你的小小身体,不像大人,还不能装下这么多烦恼,这些烦恼“毒素”,需要排出体内,你才可以健康成长
那这些“毒素”应该放在哪里好呢?
烦恼娃娃worry doll”就是再好不过的好帮手啦。
这些手指大小的娃娃来自中南美的印第安部落,传说只要将自己的烦恼和忧虑说给烦恼娃娃听,再把它放到枕头下面,安心睡一觉,它就会趁主人睡觉的时候,帮助主人解决这些难题。(其实一觉醒来,问题可能没什么变化,但是去除了焦虑的困扰,孩子们会有更多的勇气和信心,问题也常常迎刃而解了)。
对于焦虑情绪特别存在于学校环境内的孩子,可以把小小的娃娃装进衣服口袋,考试紧张的时候摸摸口袋,知道烦恼娃娃会和他一起努力,就不那么怕啦。
制作也很简单:
绒条/毛根(pipe cleaner)扎成身体和四肢,毛线缠缠缠,再画上面部细节就好啦。
告诉小朋友一个“小秘密”:自己设计制作的烦恼娃娃,会更有魔力哦。
Power Amulet -- 对抗恐惧
第二个会普遍存在的困难情绪是恐惧
我的工作中常常遇见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屏幕时间没有家长监督,接触到一些恐怖惊悚主题的视频和游戏,出现胆小不安,情绪毛躁,易受惊吓,夜间噩梦,尿床等问题,甚至有进一步发展成恐惧症和惊恐障碍的趋向(和广泛存在的焦虑有关)。
左边这个怪物的画像来自一个kindergarten的男孩。当时在教室的另一端, 老师为了缓解一个小女孩的打嗝, 猛击了一下掌,没想到离声源最远的他突然爆哭到不可控制。我进入到教室的时候,他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似乎也听不到我在说什么。
我带他进入了治疗室,告诉他这是个安全的地方,并且提供了画笔和纸,问,“可以画给我看你在想什么吗?”很自然的,暂时失去语言表达能力的他画下了这个怪物。
虽然大人看着这个Q版的小怪物可能会觉得有点可爱,但是对于一个坚信这个怪物存在并且要吃了他的五岁小孩来说,
这是最恐怖最可怕的邪恶力量,剥夺了他成长所必需的安全感

好在,对于最天马行空、想象力超群的五岁的小孩子来说,如果相信怪物的真实存在,那就也会相信,自己是可以获得“超能力”的。这时我们充分发挥他的magical thinking奇想能力,做了一个储存着超能力的“护身符”。他做了一个“小星球”,把自己当作这个星球的国王,汲取宇宙中的射线作为能量,驱逐了那个怪物。
这个护身符的制作也很简单:
彩色软陶(sculpey)捏成想要的样子,送进小烤箱烘烤,冷却后再刷上一层亮亮的的modpodge胶水,就能得到专属自己的护身符啦
可以变成钥匙串,书包挂件,或者项链戴在身上。
对于恐惧情绪,最好的处理方法不是一把将孩子抱过来,并发誓要永远保护他(当然,做个“可靠”的父母很重要)。
有时,最好的安慰是赋权(empowerment)让孩子从内在找到力量,这样在没有父母帮助,老师照看的时候,他还会拥有安抚自己的能力和希望。
anger escalator -- 对抗愤怒
接下来,最最常见(也是最多被老师转介的“头疼”案例)的困难情绪就是愤怒愤怒的孩子是最难适应集体生活的,因为他们的愤怒表达不友好,不安全,像个小火山,随时会爆发。
其实愤怒的孩子是渴望得到帮助的,只是常常被贴上坏孩子标签,被孤立被冷落。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权威和规则,说是寻求关注,其实也是在寻求帮助。
那么这时候麻麻们需要怎么做呢?
第一,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愤怒情绪。
观察一下自己的身体,愤怒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我体内哪里感受到怒火的能量了?我的身体是怎样表达愤怒的?
例如,很多小朋友会描述自己的嗓子很愤怒,抑制不住要大声尖叫,或者,自己的手很愤怒,想要砸东西,自己的脚很愤怒,想要踢东西。

除了描述,一个很好用的工具是“愤怒电梯”,上图是我们张贴在治疗室中最显眼位置的一张示意图。
从烦躁到恼火,到生气,到愤怒,到爆发,其实是循序渐进的。
让孩子自己评估一下,什么样的情境下我会感到愤怒,愤怒的程度如何,离我要爆发还有多远。
比如“别人拿了我的玩具,我会有点恼火”“别人骂我蠢,我会特别生气”
而不是只要有一点小挫折小沮丧就会直接爆发,一发不可收拾。这样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脾气有掌控感,并且可以训练自己怎样“下电梯”,平息怒火。
第二,需要建立规
这里用到的工具是“愤怒合同”。
建立规则的前提是,我们需要为愤怒正名:“你的愤怒感受没有不对,没有人可以说你生气你就是个坏孩子。这是所有人都会有的正常情绪”。
这时候你会看到,再暴躁的小孩子也会安静下来听你说话,委屈又让人心疼。看似浑身刺头的孩子其实有很重的负罪感,他们很孤独无助。
建立规则的目的是,建立安全感:“我们今天要签的这份合同,是为了保护你和所有人的安全,身体的安全和情感的安全”。
愤怒合同内容
第一项:

生气没问题。
邀请孩子画一个ta身体里的愤怒小怪物,一旦被激怒自己就会变身成这个小怪物。

第二项:
但是,不可以…
和孩子讨论一下,生气的时候不可以做的事。这里不限于他自己,比如“扔东西”(因为有可能伤到自己和别人),也可以是妈妈生气了也不可以做的事,比如“大声吼别人”。

几个大的主题:
不可以做危险的事,不可以伤害别人和自己的身体,更不能故意伤害别人的心

第三项: 
当我生气的时候,我可以…
这里就是重头戏了,大人和孩子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些可以用于平息愤怒的小工具,小技巧。

比如
:离开(让我生气的人和事)、从一数到十、向羽毛吹气(调动气息平缓情绪)、把我的愤怒画下来、用力捏粘土(因为粘土可以帮我们排出这些愤怒的能量而又不会受伤,是个破坏欲的安全出口)
等等。

怎么读懂孩子的画,并鼓励孩子创作
不管是孩子的心理发展还是艺术的启蒙,都需要爸爸妈妈的接纳和支持,他们在之后的人生中才会进一步接纳自己,爱自己。
这就意味着,大人得放下自己的喜恶和观点,去观察孩子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大人有的时候会对着孩子的“大作”哭笑不得,有时会念叨怎么把衣服搞得这么脏,或者在孩子还没有时间形成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就激动地把ta捧到天上去,以为是在鼓励孩子,其实都是把孩子作为了自己的延伸,剥夺了他们探索和发现自我的机会。
下一次孩子兴冲冲地拿着画给你展示的时候,比起嫌弃或是机械化地夸赞,ta更需要的是我们去看,去听,你的画中有什么呀,发生了什么故事呀,是怎么画的呀…
下一次孩子因为画得不好而气恼,想要撕掉自己的画的时候,比起否认ta,说妈妈觉得很美呀。
我们可以问问孩子:
•你不喜欢哪个部分呢?
•有的时候我们把纸旋转一个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视角呢?
•这张画除了你不喜欢的,有没有你喜欢的部分呢?事情没有绝对的好或者不好,一个角落的“难看”不代表整幅画都是难看的,你这一次画的不满意也不代表你就是个糟糕的画家
•喜欢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拯救一下,拼贴一幅新的作品呢?
•妈妈允许你不用非要喜欢自己的每一幅画,你想撕的话,我陪你一起疯狂一下。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好奇怎么样才能第一时间live参与到这么棒的线上分享,和我们的分享嘉宾直接交流你的困惑和疑问?
那么请直接扫码👇加“GT小姐姐”微信和她聊聊吧
又或者直接扫码右下方,关注我们公众号。。。
GT小姐姐微信号 👆            GT公众号👆
号外:GalTogether现已登陆我大天朝国内的美妈小姐姐欢迎来跟全球最精致独立有趣的华人妈妈们相聚!👇
国内的小姐姐可以直接扫码来撩“GT小姐姐在北京”据说,10月中旬,GT小姐姐又要在天津和大家一起玩啦!
原来是澳睿跑儿童早教运动教育中心于10月20日和10月28日在天津大学北洋体育馆举办了一场秋季儿童运动会。这里有各个年龄段的比赛项目;这里有丰厚的奖品;这里还有GT小姐姐带着宝宝们做亲子手工。
美妈们是不是心动了,想要了解跟多信息,点击下面公众号文章👇
如果你是有趣的妈妈,想要有个同样有趣的宝宝,赶紧来撩GT小姐姐 👇

看到这里,各位小姐姐问问自己:
你还记得从前的那个你吗?在这个世界告诉你,你需要成为什么样子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在别人告诉你应该怎样画画之前,你又是怎样画画的呢?
家里有个小朋友真的是很大的财富,你可以跟着ta一起再成长一次。
这次,以你想要的方式。
-end-
文字 | 宿子依
图片 | 第一张来自网络,其他图片©宿子依
排版 | 小强
GalTogether
最精致 独立 有趣的少女妈妈community
FB|Ins|Dealmoon |微博 |小红书 
往期回顾看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