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ABC娃来说,最让美妈们头痛的就是中文教学。
GT小姐姐最近听说了Chinese  Immersion Program。
心中有着大大的问号,于是请教了在10分学区公校Chinese Immersion Program做助教老师的WanYing小姐姐来给大家分享分享她对公立小学和中文沉浸项目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WanYing
日常在10分学区公校CHINESE IMMERSION
PROGRAM做助教老师/代课老师
热衷中文教育
娃现在在公立学校的CHINESE IMMERSION PROGRAM读K
撰文|WanYing
我本人不是教育专业出身,一路读的管理相关的专业。
但是冥冥之中可能自有安排吧,从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实习开始,我就进入了教育领域。
©WanYing
然后随着大女儿的出生,慢慢开始学习和接触越来越多的育儿和育娃知识,然后就慢慢与中文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也会在本次分享的最后,提供一些有趣有料的中文学习的内容网站,希望咱们ABC娃,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文依然流利,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好了,言归正传,可能很多小娃的家长,并不了解Chinese Immersion Program。
这个项目究竟是什么呢?
怎么运转呢?
Chinese Immersion Program
是什么?
从字面的意思上来看,Chinese Immersion Program就是把学生完全放到中文的环境中去学习这门语言,老师也不能用他们的母语(英语)对学生们进行解释。
©原作者
Immersion Program在美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最早是在佛罗里达州的西班牙语的项目,因为离墨西哥很近,有很多墨西哥移民。
近几年语言学科也开始走红了起来,尤其是中文,呈非常火爆的趋势。
比如我所工作的特拉华州的Appoquinimink school district,每一年的中文项目都非常的火爆。
美国公立小学班级平均人数大概是20个学生左右。
但是appo学区的中文项目班级人数达到30人,现在慢慢控制到25人,在报名人数过多的情况下,还需要抽签决定。
不过每个学区的规定略有不同,我女儿上学的学区,班级人数还是控制在了20-22个孩子。
虽然班级人数可能有不同,但是整个项目的模式还是比较一致的。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对于中文项目的教学模式也比较好奇。
小学的中文沉浸项目是50/50模式,也就是中文和英文一半一半。
©WanYing
比如小盆友们星期一上午用中文上第一课,下午用英文接着上第二课。第二天再倒过来。
学校一般是这么操作的,一般每个学校会有两个Immersion的班级,我们暂时叫做A班和B班。
比如A班的学生上午在中文班,B班的学生上午在英文班,到中午12点左右。
他们会switch班级,也就是A班学生去英文教室,B班的学生去中文教室。所以中文项目的小朋友学习的强度会重一些。
中文教授数学、科学和中文普通话,英文教授自然历史社会学科。
然后英文老师还需要教授一些bridge,也就是英文的一些数学、科学专有名词,因为最后学生的考试,依然是使用英文来测试的。
所以他们对专有名词(比如数学、自然科学)的掌握都是双语的。
为何选择
公立学校和CIP
在我家大女儿上K之前,我也是很纠结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问题,也去了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open house。
私立学校学生少老师多,老师对于孩子的关注度会更高,不需要follow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相对自由和灵活,当然,相对费用也比较高。
不过最后让我做出决定选择公立学校的Chinese Immersion项目,有这么几个因素。
当然,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所以我的观点也比较主观,小姐姐们可以作为参考,但是公立和私立,只要你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选择最适合自己家庭的就可以了。
CIP
第一个因素:
从我个人的角度上来讲,我家大女儿性格比较外向,中文基础也比较好。
所以私心觉得她去Chinese Immersion项目,跟英语母语的其他小朋友相比,整体就非常有优势了,甚至可以当个“小班长”的角色。
©原作者
事实证明,这个项目对于她的自信心的培养还是很有帮助的。
老师也非常喜欢她,因为中文好,在班里经常做老师的小助手,帮助别的美国小朋友。
班里有一个印度小男生,一度特别崇拜我女儿,觉得她怎么知道那么多的中文。
CIP
第二个因素:
其次,从专业的角度,双语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是非常有帮助的。
英语也好、西班牙语也罢,这些语言都只能开发孩子的左脑,而中文确是帮助孩子发展右脑的极佳语言。
孩子在比较小的年纪,对于语言是自然习得的状态,而不是像我们成年人学习语言,是需要中英文翻译转换的。
同样的,中文是非常符合数学逻辑的语言,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的数学普遍更好的原因。
©原作者
一方面是我们从小的基础学习比较扎实,另一方面其实是语言带来的优势。
比如四则运算,中文1+1=2,非常快,但是英文就要说一长串,one plus one equals two这样。
在正式决定之前,我也和很多专业的老师探讨过,有非常资深的老师给了我一些数据。
Immersion的孩子在起初(K到2年级左右),因为中文语言相对薄弱,在学习成绩上略有不足。
但是在3年级会开始有一个非常大的转折,成绩相对于英文班的孩子,会更有优势。
而且,因为中文和英文同时学习,所以需要中文老师和英文老师相配合,所以学校也都会为中文项目配备一位非常有经验和能力的英文老师。
CIP
第三个因素:
最后让我真的彻底下决心的原因。
是看到朋友的孩子在正常的英文班学习,可是慢慢孩子就不愿意讲中文了。
这也许在美国长大的小孩子都慢慢会这样,但是我隐隐担心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逝去。
©原作者
而我依然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对中国的文化有认同感和自豪感,所以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Chinese Immersion Program。
上学这不到一年的时间,我还是能够看出,我女儿对于讲中文这件事依然是有兴趣并且很自豪自己的中文的。
从家长的角度看
CIP的优势和劣势
其实,前面我提到了一些中文项目的优势,比如对于大脑开发、数学逻辑、文化认同方面的影响。
总体上,我对于项目本身是认可和推荐的。
不过项目也有一些劣势,比如我们州大部分开展该项目的学校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女儿的学校和我工作的学校,Chinese Immersion项目都才设立3年,也就是只到了2年级,慢慢发展到5年级,还有一段时间。
再次,老师的招聘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如果有小姐姐对中文教学感兴趣,可以考虑考取一个教师资格证哦。
特拉华州教育部现在还有专门的alternative pathway提供给对中文教育感兴趣的非科班出身的人员。
我自己虽然没有教育背景,但是我从代课老师和助教老师开始,慢慢学习,也收益颇丰。
从老师的角度
浅谈CIP
首先,真的非常感谢中文项目的老师。
我所接触的老师们,都非常敬业和负责,对孩子充满了爱心和耐心,对家长也不厌其烦的解释和不断尝试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
中文老师和英文老师,就像镜子一样,两个人需要配合十分默契。
©WanYing
而且因为两个老师要分别带两个班,所以压力和工作量也是非常重的,要面对两个班的家长和学生,老师真的很不容易。
因为在中文班老师必须且只能说中文,K年级的老师刚开学的时候,面对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用手势比划、编各种歌曲、建立规矩。
到后来小朋友可以听懂中文指令,会写中文字,会唱很多中文歌(还会流行歌曲北京欢迎你、学猫叫之类),都是老师每一天的引导和心血。
分享一些图片,只上了半学期的孩子们,已经让人感到非常惊喜和骄傲了!
©WanYing
最后感谢小姐姐们用宝贵的时间听我的分享。
我因为并非专业教育学的背景,只能代表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如果有片面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容。
希望疫情期间,大家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祝大家都健健康康的!我们一起加油,带着宝宝们扛过疫情。
最后是一些有趣的中文学习资源分享给大家,还要特别推荐,GT的Youtube频道:ss的亲子时间,欢迎大家订阅、留言、分享给亲朋好友哦~
和小神兽们宅家也不会无聊了呢!
GT
特别推荐:
  • YouHanzi app 
  • ichinese reader 
  • SS养娃要淡定
©原作者
美妈们看了WanYing小姐姐的分享,是不是也想尝试CIP呢?
欢迎小姐姐留言自己的想法哦~
-end-
文字 | WanYing
图片 | WanYing, 部分来自于网络
排版|升升
你可能还感兴趣👇
GalTogether
思想独立 | 灵魂有趣
最精致 独立 有趣的少女妈妈community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