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经历了离婚、复婚、再次离婚的家暴受害者拉姆,被前夫唐某纵火烧伤后,不幸去世。10月1日,唐某被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逮捕。
如果可以依法阻止这个悲剧的发生,该有多好!
在这个时刻,我们很自然地想要追问:
世界各国的反家暴法,会如何保护“拉姆”们远离前夫的伤害?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哪些立法与执法经验,避免更多惨案的发生?

美国

在美国,国家层面的反家庭暴力法律包括:
  • 《儿童虐待防治及收养改革法》
  • 《家庭暴力预防和服务法》
  • 《援助遗弃婴儿法》
  • 《针对妇女暴力法》等
美国各州都对家暴有相关的州立法。各州对于家暴的定义和处置方式有共性也有差异。
家暴包括但不仅限于身体伤害、强迫性关系、精神伤害(如孤立、恐吓、跟踪、辱骂、骚扰,妨碍自由等)、经济上的控制(如控制金钱、阻止工作)、虐待儿童等。
根据全国反家庭暴力联盟的数据,美国平均每分钟有20人遭遇亲密伴侣的肢体暴力。每四个女性中有一个是家暴受害者,每九个男性中有一个曾遭遇家暴。
歌手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从小遭遇父亲的肢体与情感暴力,如今她积极投身反家暴公益。
图/WENN.com
这些受害者如面临家暴紧急情况,可拨打911报警。除受害者主动举报外,任何人都可以举报家暴案件。根据法律,所有学校教职人员和医院医护人员等一旦发现家暴或虐童行为,都必须主动报警。
执法机构十分重视家暴案件处置,警方通常会按照刑事案件程序处理家暴案件。
例如,依照加利福尼亚州刑法,检察官会视情决定以轻罪(Misdemeanor)或重罪(Felony)起诉家暴案件中的施暴者。
如果受害人没有受伤,施暴者可被起诉轻罪,最高面临1年有期徒刑。
如果施暴者有家暴前科、使用武器、威胁阻挠报警,或出现受害人流血受伤等情形,检方可以重罪起诉,最高可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如果受害者受伤严重,或被卡颈致难以呼吸等,施暴者还可能被指控谋杀。  
警方介入后,即便受害者后悔而要求撤案,警方也无权撤销,而会依法继续将案件移交检方。在受害人不愿起诉或者不愿出庭作证的情况下,法官也可依据警方报告进行审判。 
法律保证家暴受害者以下权利:获得保护本人和子女的保护令;无需配偶同意而正式分居或离婚;分享某些婚姻财产;得到子女的抚养权和经济资助。
家暴受害者可以向法庭申请保护令,禁止施暴者联系、接近或伤害本人及子女、家人。如施暴者违反保护令,可报警对其实施逮捕,或禁止其获得保释。  
遭遇前男友克里斯·布朗家暴后,歌手蕾哈娜曾申请人身保护令。
图/Getty Images
此外,为确保受害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受压力,警方在逮捕施暴者时可向受害者提供5至10天的紧急保护令。刑事法官也可能颁发禁制令。 
如果家暴者反控受害者犯罪,受害者有以下权利:与律师交谈;律师不在场不回答问题;自我辩护。
家暴对象如是儿童,或若有儿童在针对成人的家暴现场,警方可通知儿童福利部门介入调查。如证实家暴对象是儿童,家长经常在儿童面前争吵,或在家暴中无意伤及儿童,儿童福利部门可将儿童送至寄养家庭或机构,直到家长接受完亲子教育及心理辅导课程。
家暴受害者可向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得到咨询、紧急住房、医疗保健、法律建议等免费服务,甚至资金帮助。
美国有多家机构提供24小时家暴热线,救助受害者及其家人。例如:
  • 全国反家暴热线 (各州也有反家暴救助热线)  
  • 强奸、虐待和乱伦全国网络(RAINN)全国性侵害热线。
  • 全国失踪和被迫害儿童中心
  • 全国犯罪受害人中心 
图/美国全国反家暴热线官网

英国

英国官方数据显示,英国每年大约200万人遭受家暴,其中多数是女性。家暴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殴打、强奸、心理操纵、禁止家庭成员用钱或与亲友见面等。
20多年来,英国出台了十余项涉及家庭暴力的法律,从刑事、公共秩序、住房、未成年抚养、人权等角度保护家暴受害者的权益。
其中,《1996年家庭法》明确规定在发生家庭暴力的情况下受害人可向法院申请两种判令:
一是禁止骚扰令,即勒令施暴人停止攻击或威胁受害人,从而防止配偶一方对另一方或他们的子女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或恐吓、骚扰、纠缠另一方;
二是居住令,又称驱逐令,指将施暴人逐出家庭并允许受害人在家居住的命令。
为确保这两个命令的有效实施,法律规定法院可赋予该命令以逮捕的权力。
英国前辣妹组合成员梅兰妮·布朗离婚两周后,指控前夫家暴威胁,向法院申请了人身保护令。
图/Vogue
政府数据显示,英国每年大约制作各类家暴保护法令(Domestic Abuse Protection Orders)55000个以备用,这些保护令为家暴受害者提供灵活、长期的保护。
2019年10月,英国又出台了一项全新的《家庭暴力法案》,首次把家暴的法定定义扩展到身体暴力之外的其他侵犯行为。
路透社报道,印度、南非等国近年修订反家暴法,把肆意独掌家庭财务大权列为家暴。英国效仿了这一做法。
根据这部新法,经济虐待(包括滥用受害者财产)、心理胁迫、心理操纵等做法均属于家暴,将受到法律惩治。
在被举报之后,施暴者首先被要求离开受害者的家48小时。
这48小时内,警方将向治安法庭申请一项较长期的家暴保护法令,以保护受害人。
在家暴案庭审环节,施暴嫌疑人将不再有权当庭质问受害者。这是因为一些施虐者会利用自己精湛的“表演”,让法官相信原告精神错乱,而施虐者才是神志清醒、被误解的那个人。
不少女性权益保护组织对这一新条款表示欢迎,认为这有利于保护女性受害者免遭二次伤害。
奥斯卡影后查理兹·塞隆在家暴的阴影中长大。她的母亲开枪反击酗酒家暴的父亲,致其身亡。但由于母亲是出于自卫,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图/Getty Images
此外,英国还提出一个新项目Drive,调整以往关注受害者的角度,转而把救助目标转向家庭暴力的根源——施暴者将对有较高威胁的施暴者给予一对一的帮助教育,通过治疗手段对他们的暴力行为进行干预。
这一项目由多个社会救助机构提出,将首先在埃塞克斯、萨塞克斯等地试行,给施暴者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的酗酒、吸毒以及精神问题。同时,他们还能获得有关就业、居住等方面的资助;而拒绝合作的施暴者则将受到警方的密切监视,严重者或将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政府于2011年公布了一项为期12年的《减少针对妇女儿童暴力国家计划》,旨在联合各州政府、社区各方共同努力减少家庭暴力,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安全和权益。
根据该项计划,澳大利亚政府于2015年9月宣布了一项1亿澳元的阶段性计划,具体措施包括:
  • 在未来三年内加强对警察、社工、医务工作者等的培训;
  • 在家暴多发地区设立配备法律援助和医疗服务的反家暴服务中心;
  • 利用GPS技术救助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
  • 设立家庭暴力帮助和辅导热线,以及时救助妇女和儿童并帮助施暴者不再重犯。
此外,澳大利亚各个州政府一般都设有反家庭暴力部门,多个州的警察局设有家庭暴力组专门负责处理家暴事件。
加强对儿童的保护也是澳大利亚近年来防止家暴的工作重点。澳大利亚法律规定,让儿童听到或目击家庭暴力行为,或将儿童置于各种暴力行为的影响之下也是一种家庭暴力,法律都明确予以制止。
2019年,澳大利亚有74名女性及27名未成年人由于家庭暴力或者性暴力死亡,其中大部分凶手为亲密的家人。
总体来看,平均每周有一名女性被目前或曾经的亲密伴侣杀死,近年来更是有所上升,超过每周一人。除此之外平均每天有8名女性被伴侣重伤而入院治疗。
在救助女性受害者的同时,澳大利亚也在努力改变男性施暴者的心态与行为。
澳大利亚关系协会今年组织了一个男性集体治疗计划,帮助有家庭暴力史的男性。
该协会高级顾问迈克尔·莱利说:“虽然绝对有女性犯下家庭暴力的情况,但统计数据表明,这很大程度上是男人的问题。”
今年2月,澳大利亚男子巴克斯特向妻子克拉克和三个孩子泼汽油,将他们烧死。
图/雅虎新闻网
治疗计划为男性施暴者提供了一个家暴行为自查清单,要求他们反思自己做了什么,让家庭分崩离析。
通过集体治疗,男性参与者学习到家暴行为的范围很广。比如,以下行为都属于家暴:
  • 监控她的手机
  • 批评她的体型
  • 使用嫉妒来证明自己的行为合理
  • 使用表情、动作和手势让她感到害怕
  • 试图让她对没有做爱感到内疚
  • 对自己的虐待行为轻描淡写——不认真对待她的担忧
  • 把虐待行为的责任推给她
  • 不让她知道或拿不到家庭收入
  • 利用孩子们向她传递信息
  • 在社交媒体上跟踪或诱骗她
  • 使用手机应用程序跟踪她的行动

新西兰

新西兰是发达国家中家庭暴力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警方称每四分钟就发生一次家庭暴力事件。据估计,家庭暴力每年使该国损失41亿至70亿新西兰元(约合189.7亿元人民币至323.9亿元人民币)。
2019年4月,新西兰通过立法:家暴受害者可以享受10天的带薪休假。
她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寻求帮助、诉诸法律、离开施暴的伴侣、寻找新的住处、保护自己和孩子等。 
为保证人身安全,家暴受害者无需提供身份证明,并有权获得更灵活的工作条件:比如暂时更换她们的工作地点,更换她们的工作电子邮件地址, 并将联系方式从公司的网站上删除,避免被施暴的伴侣找上门。 
这项新法是绿党议员简·洛吉(Jan Logie)长达七年推动的结果。在成为一名政治家之前,她曾在女性避难所工作过。她说,该法案是新西兰解决常见家庭虐待的第一步,其他国家也应效仿。
简·洛吉
图/推特
事实上,加拿大的大部分省已经效仿新西兰,为家暴受害者提供带薪休假。澳大利亚也立法为工人们提供5天的无薪假期来处理家暴问题。 
然而,经过七年的努力才通过的新西兰“受家暴者带薪休假权”法案,是同类法案中时间最长,也最为领先的。

荷兰

荷兰政府数据显示,荷兰每年家暴案件20万至23万起,对儿童的家暴达11.9万起。
在诸多机构持续数十年的努力下,荷兰政府于2002年出台一份题为“私人暴力—公共问题”的政策性文件,将家暴正式纳入“国法”。
2007年,荷兰又通过一项法案,规定地方政府必须为家暴相关人提供服务,并为服务制订了规范。
如今,荷兰各大城市都有家暴服务中心,全国12个省共有35个家暴服务点。而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出现的家暴受害女性庇护所也与相关机构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2009年,荷兰通过“暂时禁止令法案”。法案规定,家暴受害人可通过警方向居住地市政府申请10天(最多可延长至28天)的法令,禁止已经成年的家暴施害者返家。
禁止令执行期间,专业人士会介入与双方沟通,让双方了解禁止令不是惩罚而是机会。双方达成共识、禁止令到期后,法律和社会服务团队还会继续追踪,如有新的暴力发生,会依照法律途径逮捕施暴者。
2013年,荷兰开始实施“强制通报准则法案”,要求教育、卫生保健、儿童保健、青少年保健、社会工作以及刑事司法系统的专业人士通报疑似家暴情形,还规定了家暴识别的具体指标、步骤、报告程序。
如果警察或其他公务人员(如消防队员、急救车驾驶员等)对家庭成员实施暴力,则可能受到双倍惩罚。荷兰警察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警员家属是非常容易受到家暴的人群,而实施暴力的往往是警员自己。
意大利艺术家Alexsandro Palombo用Photoshop将顶流女明星改造成家暴受害者的模样,提高公众反家暴意识。
图/Legit.ng

写在最后

家暴是世界性的毒瘤,侵蚀着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近年来,许多国家在反家暴时,重在不断扩展和细化家暴的法律定义,为受害者提供长期、全面的帮助。同时,在预防家暴方面,逐渐加大了对男性施暴者的教育。
在拉姆悲剧引爆的群情激愤中,我们讨论“有毒的男性气质”如何在亲密关系暴力中泛滥,也看到“受害者有罪论”终于在缓缓崩塌。
2016年3月1日,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其中对“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条件、程序和惩戒方式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但同时,在《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以来的四年里,核发的人身安全保护令是相当有限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截止2019年12月底,全国法院共发出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只有5749份。

今年的一份监测上海市人身安全保护令核发情况的报告则显示,在报告收集的104例上海市法院上传的保护令相关的法律文书里,
三分之一的保护令申请被驳回,成功核发率仅为54%。
我们已经拥有了相关法律,但如何更好地落地执行,是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推进的问题。

希望这些天来的悲愤的声浪,能够敦促着我们运用众人的智慧,帮助执法落地。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告慰拉姆的灵魂。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http://losangeles.china-consulate.org/chn/lbqw/lqzt/jtbl/t1565007.htm
https://www.abc.net.au/chinese/2020-05-15/victoria-police-launched-video-footage-against-family-violence/12249878
https://www.chineseherald.co.nz/news/socialmedia/domestic-violence-nz-law/
http://pkulaw.cn/fulltext_form.aspx?Gid=1509959816&Db=qikan
https://www.sohu.com/a/290725072_267106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3/02/c_128767504.htm
https://news.sina.cn/2019-10-16/detail-iicezuev2583926.d.html
http://losangeles.china-consulate.org/chn/lbqw/lqzt/jtbl/t1565007.htm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mandarin/zh-hans/abs-domestic-family-violence-leading-cause-for-death-in-australian-women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mandarin/zh-hans/how-many-of-these-36-family-violence-behaviours-do-you-tick
https://kknews.cc/zh-sg/world/kbznn8p.html
http://makeitourbusiness.ca/blog/most-canadian-provinces-are-providing-domestic-violence-leave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3/02/c_1118212572.htm
https://ncadv.org/STATISTICS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domestic-abuse-bill-2020-factsheets/domestic-abuse-protection-notices-orders-factsheet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