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近很流行一种思想趋势,就是科技才是未来。
不错这个观点肯定是对的,但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经济基础薄弱,直接走科技的路子是行不通的,这就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始终追赶不上发达国家的缘故。
就目前而言有这个能力的风毛菱角,就算沙特科威特这些富得流油的国家也没有这么定义自己的经济,全世界能玩的转的依然是发达国家,而且能有今天的科技成就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整个发达国家工业化完成时间至少在百年以上。
就我国而言,科技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至今并没有成为支柱产业,当然现在的转型是不是正确的,能不能完成科技转型走向发达国家的道路上,还要拭目以待。
目前非洲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甚至更加贫穷,这些国家也知道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也想发展科技,但是出于自身的阶段根本无能为力。
所以说搞科技经济是需要有完善的工业化经济,至少我们现在来看是已经走完了工业化,至于是不是今后把发展科技作为经济支柱,还要看国情。
建国初期,我国始终是以发展科技为主的,但是碍于经济基础和工业化基础薄弱,最终并没有持续跟进,改革开放后我们首先具备了经济基础然后才是科技经济得到了发展。
从大飞机的制造就能看出我国科技发展的趋势,早期我们也能制造大飞机而且也具备这样的技术,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还有芯片技术,归根到底是当时我们所处的阶段是不可能成功的。
因为没有钱,经济基础太薄弱了,而且是计划经济初期,我们并没有类似前苏联的工业化底子,甚至还是建国初期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唯一保留的就是火箭卫星技术,而且还是国家安全的需要必须保留的科技发展项目,并没有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而只是作为尖端技术的保留项目。
假使现在非洲各国都发展火箭卫星技术他们也吃不消也很难有起色,所以我们发展高技术经济当然是对的,但是是不是立即就能转行成功,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我们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都搞高科技也不现实,区域发展更加不平衡,新疆和上海都去搞高科技,可想而知,也只有上海能有所成就,新疆肯定是不可能得。
十几亿人都大力发展科技也不现实,本身我们还处于发展阶段,脱贫还在攻坚,各地都转型到以科技发展上来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概念正确并不代表就一定能转型成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