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孩子,我们变得懦弱却又勇敢,自私却又公义,苟且却又壮烈,渺小却又伟大。
李文亮医生的儿子今天出生了。
虽然很多人都在微博、微信上谈这件事,表达祝福和阐发感慨。但昱弟看到,他的妻子其实只发了一条很简短的配图微博,一如李医生死后她一直的口吻:客观、中立、简略、即便偶有情绪表达,也只是对丈夫的思念。
这并非什么特例,昱弟观察到身边很多朋友,在自己的孩子降生之后,其朋友圈的发言都会像变了一个人:
原先挥斥方遒、怼天怼地的愣头青,会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生怕惹是生非。
原先事不关己的逍遥派,可能突然关心起毒疫苗、毒奶粉和教育不公,为社会公益奔走急呼。
所有这些奇妙的变化,都是因为我们为人父、为人母,完成了一次人格的跃迁。
昱弟还没有有幸成为父亲,但我尤记得大学课堂上一位教授告诉我的话:
“在成为父母之前,你们的社会性是不完备的。”
这话很耐人寻味,但更耐人寻味的是,说这话的不是什么哲学或伦理课的教授,而是一位教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先生。
在他的课上,昱弟知道了我们人类能进化成人经历了一场异常纠结、矛盾的演化历程——
为了能直立行走,人类需要缩小骨盆,但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智力,我们又要扩大自己的颅腔。
这两个演化方向同时发展导致的结果是,所有母亲如果等到胎儿大脑完全发育成熟再把他们生下来,都会难产而死。
而我们的解决方法,就是在胎儿还没完全成熟之前,将孩子生下来。
是的,我们所有人其实生下来时都是早产儿。其他哺乳类从出生到性成熟的时间大都少于平均寿命的十分之一。唯独人类例外,我们人生中至少有五分之一的时间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抚养。
所以人类一定是所有生物中最爱自己孩子的物种,没有之一。
因为,那些不够爱自己孩子的人类父母,都被自然选择淘汰掉了。
而正因为我们如此爱自己的孩子,人类文明才会产生——
因为父母与孩子的强力纽带,我们形成了家庭、氏族、社会;
因为想更多留一些财产给自己的孩子,我们有了私有制和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
因为想把自己的知识和自己的故事更多地教给孩子,我们创造了语言、文字……
整个人类的文明,毋宁说就是为了一代代孩子而建立的。
因为孩子,我们变得懦弱了,封建帝王们创造了株连九族的残酷刑法,让无数英雄好汉在架在孩子身上的钢刀面前变得英雄气短。
因为孩子,我们变得勇敢了,当马丁·路德·金站在广场上高呼“我有一个梦想”时,他为的是自己的孩子能不受歧视的平等生活。
因为孩子,我们变得懦弱却又勇敢,自私却又公义,苟且却又壮烈,渺小却又伟大。
而在这些人性的纠结与反复中,社会变得越来越进步,公义越来越彰显,历史大势变得浩浩荡荡,不可转折。
因为我们终究希望,我们的孩子能生活在一个比我们更好的社会里。
李文亮医生的孩子出世了,昱弟不知李医生如果还在世,他会说些什么——
是一如当初一样敢言?
还是有了一层为人父特有的缄默?
这都是有可能的,人性如此。
但昱弟知道,只要有孩子在,希望就还在,动力就还在。
愿李文亮医生的孩子能快乐长大。
愿我们所有人的孩子,都有一个比我们更好的未来。

文/昱弟
编辑/莹儿
请关注、转发外参,让更多人听到理性中国的声音。
文章还不错?点个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