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看懂中国加入的COVAX计划如何推动新冠疫苗公平分配
疫苗交付的“最后一公里”将成为我们抵达公平的“关键一公里”。唯有携手应对,我们才能迎来一个安全和繁荣的世界。
人人都在等的新冠疫苗,终于陆陆续续获批上市了。
这是史无前例的速度。此前,疫苗研发通常要5~10年才能上市。而新冠疫情暴发一年后,截至2020年12月24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已有172个候选疫苗在研发中,61个候选疫苗进入临床阶段,其中18个处于或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其中辉瑞和Moderna的mRNA疫苗有效性达到90%以上并已获得一些国家批准且开始使用。此外还有多支疫苗在三期临床试验中显示了良好的有效性。中国有5家疫苗进入三期临床,国药集团的新冠疫苗在阿联酋和巴林获批,在国内已经提交上市申请。
速度背后,既有科学家跨越国界的共同努力,也不乏具备远见卓识的领导人的坚定承诺。WHO、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及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 等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了 “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90个经济体加入了COVAX合作计划,共同统筹资源,加速行动,促成公平且多赢的合作。
然而,一种疫苗被研发出来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让人们能打上疫苗——这第二步的难度并不低于第一步。
新冠疫苗的交付使用,将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疫苗交付使用行动。
在人员物流都全球化流动的今天,只要有任何一个地方依然在暴发新冠疫情,就没有人是完全安全的。
要让全世界的新冠疫情都平息,需要多少剂疫苗呢?按照新冠病毒的传播力、当前疫苗的有效力来估算,全球至少需要100亿剂新冠疫苗。
要让这100亿剂新冠疫苗运送并覆盖全球,将需要近20万次装运、1500万个冷冻箱以及1.5万架次航班。疫苗冷链,将是这套交付系统的生命线。
新冠疫苗,需要什么样的冷链?
疫苗大多不能在常温下运输,新冠疫苗也不例外。
因为大多数疫苗,都对温度敏感。如果过热或过冷,疫苗就会因为成分改变影响其效力(potency),导致疫苗劣化和失效,甚至对被接种者产生负面健康影响。
所以,疫苗从生产完成后的那一刻开始,就需要全程温控,从工厂到存储地再到接种点或医院,疫苗必须始终处于合适的低温下——这个过程也就是冷链系统(cold chain)。
冷链根据温度范围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冷藏冷链(the refrigerated chain),温度在2-8摄氏度左右,例如乙肝、百白破在内的大多数儿童免疫接种疫苗等。
第二类是低温冷链(the frozen chain),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例如脊灰糖丸、麻疹冻干疫苗等。
第三类是超低温冷链(the ultra-cold chain, UCC),温度要在零下70摄氏度左右,例如默克的埃博拉疫苗。
新冠疫苗需要哪类冷链呢?
答案是全都需要。
因为新冠疫苗有许多种,有用传统技术研发,有用新技术创新的。每种新冠疫苗,都对冷链系统有自己的要求:辉瑞/BioNTech研发的mRNA疫苗需要超低温冷链系统,Moderna研发的疫苗需要低温冷链,灭活疫苗则需要冷藏冷链。
新冠疫苗冷链交付困难重重
对需要冷链的疫苗来说,交付过程里具体面临的难题可以分为三种:缺设备、缺人、缺资金。
缺设备,合适的冷链设备(包括维持冷冻低温的原材料)在很多地区严重匮乏。中亚的大部分地区、东南亚部分地区、除巴西外的拉丁美洲以及大部分非洲国家,都缺乏足够的冷藏设施以实施有效的疫苗接种计划。
■ 辉瑞/ BioNTech的新冠疫苗必须存储在零下70-80摄氏度的环境中/ 路透社
以印度为例,这个拥有最大疫苗产量的国家面临着诸多冷链管理问题,许多地方的冷链系统由于疏于维护或难以实时监测,无法保证疫苗冷冻/冷藏所需的恒定温度,导致疫苗损耗和浪费。稳定的电力供应也是冷链系统赖以运转的必要条件。在印度,频发的断电使得大部分疫苗因成分发生改变而不再适宜接种用。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仅有28%的医疗场所能够维持稳定的供电,因此无法进行大规模、可持续的疫苗接种活动。更重要的是,目前用于存储常规免疫接种的疫苗冷藏设备容量已趋于饱和,能够留给新冠疫苗的储存空间恐怕也须打个折扣。
这次的新冠疫苗,有些还需要超低温冷链系统,新技术开发的疫苗对温度的特殊温度要求使得疫苗运输难度不断加大。为保证疫苗达到零下70至80摄氏度的冷冻要求,部分疫苗企业(如辉瑞)开发出了专用疫苗保温箱,以满足这种疫苗对运输和存储的温度考验。
在没有足够的超低温冷藏设施情况下,大量的干冰(零下78摄氏度左右的固态二氧化碳)可作为短期替代解决方案,将疫苗的保存期延长至15天。然而干冰将会大大降低物流运输能力,还会让运输和存储变得成本高昂和存在着危险。
即使运到了医院和接种点,如何在零下70摄氏度存储和管理如此大规模的新冠疫苗,也是困难重重。
缺人,免疫服务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
不同于常规免疫仅关注特定人群(如老人、儿童等)的情况,新冠疫苗的交付使用覆盖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且为维持冷链系统的恒温也需要在分发环节进行实时监测,这就要求对各级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冷链管理和接种培训。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开展这方面的培训活动也考验着各级卫生部门的准备能力。
专业技术部门需要开发响应的冷链应用管理指南,冷链管理人员需要学习实时监控超低温环境,还需要学习持续监控冷库的容量,和疫苗的库存量,确保疫苗在过期之前得到使用,同时确保准确的疫苗需求预测,以便及时补充库存。
 Gavi 对各援助国进行冷链系统评价时发现9个领域的得分都低于50%,说明这些国家在冷链系统面临巨大挑战/ WHO
此外,为了降低疫苗及运输和存储的成本,新冠疫苗多采用多人份包装,这意味着接种点需要集中多人同时接种,这样每个接种点领取的疫苗、需要接种的人群数量以及实际来接种的人群数量往往很难匹配。如获取的疫苗不够,晚到的接种者不得不重新前往接种点,可能造成受种者往返路途中暴露感染的风险增大和接种成本的增加。疫苗一旦解冻后能冷藏保存的时间较短,而且不可再次冷冻,如领取的疫苗过多,多余的疫苗则可能面临因温度改变而失效的风险,造成疫苗浪费。合理的分发和接种组织计划才能避免上述问题。这些也都需要培训。
最后就是缺资金,购买冷链设备、培训人员及维持冷链的正常运转,都需要资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估计在2021年为各国提供疫苗、治疗和诊断工具需要4.1亿美元。此外,为最贫困的92个经济体提供国内疫苗后勤和所需冷链设备的资金缺口为1.33亿美元
缺设备、缺人、缺钱,这三个问题,在所有地区都存在但新冠疫苗交付使用要求,我们都看到了发达国家已采购大量疫苗和开展接种,它们已有成熟的供应链和交付系统,且能支付维持冷链系统所需要的昂贵运输及储存成本,不存在这些问题,但发展中国家的疫苗供应和接种计划目前还处于等待阶段,很多贫困国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甚至不甚至不具备2-8摄氏度的常规冷藏系统。这愈发凸显了富裕国家和贫困国家之间的不平等问题。
解决这些挑战是促进疫苗公平分配及改善疫苗交付的冷链系统、保护最脆弱人群的关键。
非洲的疫苗接种工作者正徒步运送疫苗 / UNICEF
全球创新合作,
解决“最后一公里”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无法独自完成疫苗交付使用的工作。这不仅需要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私营企业的协作与配合,更需要国际组织发挥专长,用创新、科学、合作的方式展开跨地区的多边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健康的交付使用大挑战。
为确保新冠应对工具的公平分配,WHO、UNICEF、世界银行、Gavi等正联合发起一项 “百日行动”,帮助100个国家在100天内对疫苗和其他新冠应对工具进行快速准备评估并制定具体的国家计划。WHO要求所有国家开展相关评估工作,将冷链存储运输、医卫工作者工作量、初始目标人群及培训等因素都加入综合考量,这些评估将有助于规划和制定疫苗推出政策,并发现需要应对的潜在瓶颈。
作为联合国和Gavi的主要采购协调方,UNICEF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采购机构,每年为近100多个国家采购20亿剂疫苗。在COVAX机制下,它将负责为最贫困的92个经济体采购和交付新冠疫苗,这意味着在2021年将每月运送多达850吨新冠疫苗,是其常规疫苗运送量的两倍以上。为此,UNICEF正与超过350个物流合作伙伴探讨和准备协调方案。
全球物流系统的配合对于新冠疫苗交付使用至关重要 / Unicef
在Gavi的支持下,UNICEF将在2021年底之前采购并在低收入国家支持安装7万台冷链冰箱,这将有助于推广需要存放在2至8摄氏度之间的新冠疫苗,其中近一半是太阳能冰箱。
早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Gavi、UNICEF等组织就启动了冷链设备优化平台项目,为56个国家和地区改善现有冷链设施,以确保疫苗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安全性和有效性。
例如,南苏丹是世界上电气化程度最低的国家,当地气温则经常超过40摄氏度,对此,UNICEF为该国700多个医疗卫生点配备了太阳能冰箱,覆盖该国医疗卫生点总数的约一半。
此外,由比尔·盖茨投资的研发机构Global Good与中国澳柯玛公司合作开发的一款名为Arktek™的冷藏设备,也于2015年通过WHO预认证。其升级版产品在埃博拉疫情期间送抵西非国家,成为疫区储存和运输疫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该产品在热带环境下可将疫苗保持在-60℃至-80℃的冷冻环境中至少3天。这样的产品也可在日后的超低温疫苗运输中发挥作用。
■ Arktek结实耐用,不仅适合在热带地区运输疫苗,还能够在偏远地区的卫生站作为疫苗存储设备盖茨基金会
在人员培训方面,UNICEF、WHO和Gavi制定了一份供应和物流指导说明,帮助各国制定其供应链战略,以接收、储存、分发和管理新冠疫苗及相关产品。鉴于新冠疫苗所需的存储温度范围很大,各国还将继续培训后勤人员和卫生工作者,了解和正确掌握如何将疫苗保存在合适的温度下。此外,UNICEF还与全球300多名疫苗采购专家(包括政府官员)探讨采购和推广新冠疫苗以及加强监管体系和供应链的方法。
与此同时,国际组织也正与各国政府携手共同弥补资金缺口。
Gavi推动 “预先市场采购承诺” 机制(AMC),筹措新冠疫苗采购和分发所需的资金,并从现在开始为具体的交付使用做准备。参与AMC机制且有被援助资格的92个经济体仅需分担极少部分的疫苗采购及运输费用,即每支疫苗需支付1. 6至2美元。此外,Gavi还准备了高达1.5亿美元的初始资金,以计划方案、技术援助和冷链设备的形式,为参与AMC机制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支持。
针对交付使用系统建设所需的巨大资金缺口,世界银行也于2020年10月批准了高达120亿美元的一揽子资金,用以帮助中低收入国家采购和分发新冠疫苗、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和治疗等。
疫苗冷链物流运输和存储能力是世界银行关注的交付重点。2019年,世行能源部门管理援助计划(Energy Sector Management Assistance Program, ESMAP)发起了高效清洁制冷项目(Efficient Clean Cooling program),旨在加速可持续制冷解决方案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与此同时,世行还在动员资金捐助,以支持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池解决方案加速实现卫生设施电气化,从而确保新冠疫苗的安全运输和存储。
盖茨基金会也在2020年12月10日宣布,在应对新冠疫情的15亿赠款后再追加2.5亿美元赠款,用于支持全球研究、开发和公平分配抗击新冠肺炎所需的各类工具。赠款中将会有一部分用于资助交付技术和系统研发,用以规划疫苗生产和递送。
结束新冠大流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新冠疫苗成功研发后,我们还要它们能够通过安全完善的“生命线”——冷链系统,最终到达最需要保护的人群。
疫苗交付的“最后一公里”将成为我们抵达公平的“关键一公里”。唯有携手应对,我们才能迎来一个安全和繁荣的世界。
参考链接:
1. “The COVID Cold Chain: How a Vaccine Will Get to You.” Scientific American, November 19, 2020. Access at: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the-covid-cold-chain-how-a-vaccine-will-get-to-you/
2. “Delivering Pandemic Resilience: How to Secure Stable Supply Chains for Vaccines and Medical Goods During the COVID-19 Crisis and Future Health Emergencies.” DHL-McKinsey White Paper. September, 2020. Access at: https://www.dhl.com/content/dam/dhl/global/core/documents/pdf/glo-core-delivering-pandemic-resilience-2020.pdf?j=501938&sfmc_sub=246156674&l=59_HTML&u=29723565&mid=7275327&jb=182 
3. “Covid-19 Vaccine Race Turns Deep Freezers Into a Hot Commodit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eptember 4, 2020. Access at: https://www.wsj.com/articles/covid-19-vaccine-race-turns-deep-freezers-into-a-hot-commodity-11599217201
4. “Moderna vaccine storage requirements enables distribution in rural America.” Reuters, November 17, 2020. Access at: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health-coronavirus-vaccine-coldstorag-idUSKBN27W23T 
5. “A three-part plan to eliminate COVID-19.” The Optimist. September 29, 2020. Access at: https://ww2.gatesfoundation.org/ideas/articles/coronavirus-vaccine-strategy-bill-gates 
6. “干冰、冷链,新冠核酸疫苗的独特挑战。”第一财经,2020年11月23日。https://www.yicai.com/news/100849215.html
7. “疫苗将至 黎明还有多远?” 财新周刊,2020年第48期,12月14日出版。
8. “A COVID-19 vaccine might be ready within 18 months. But what happens then?” The Optimist. Access at: https://ww2.gatesfoundation.org/ideas/articles/coronavirus-vaccine-development-gavi
9.  “Promoting Equitable Health Product Access through Supply Chain Design.” VillageReach. Access at: https://www.villagereach.org/wp-content/uploads/2020/04/VR_Equity2Pgr_FINAL_screenUse-2.pdf 
10. “What is a cold chain?” UNICEF Supply Division. Access at: https://www.unicef.org/supply/what-cold-chain
11. “Immunization 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A Neglected But Essential System for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s.” WHO, March 2014. Access at: https://www.who.int/immunization/call-to-action_ipac-iscl.pdf 
12. “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如何在‘最后一英里’实现疫苗公平?”,澎湃新闻,2020年10月22日。http://m.thepaper.cn/wifiKey_detail.jsp?contid=9651896&from=wifiKey#
13. “The COVID-19 vaccine challenge you might not have known about.” World Economic Forum. Access at: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0/11/pfizer-vaccine-covid19-cornavirus-storage-hospital-healthcare/
14. “Why staying cold is so important to a Covid-19 vaccine.” Vox. December 11, 2020. Access at: https://www.vox.com/21552934/moderna-pfizer-covid-19-vaccine-biontech-coronavirus-cold-chain
15. “Project Optimize: Rethinking Immunization Logistics.” WHO Immunization, Vaccines and Biologicals. February 10, 2016. Access at: https://www.who.int/immunization/programmes_systems/supply_chain/optimize/resources/en/
16. “Draft Landscape of COVID-19 Candidate Vaccines.” WHO R&D Blue Print. December 8, 2020. Access at: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draft-landscape-of-covid-19-candidate-vaccines
17. “UNICEF outlining plans to transport up to 850 tonnes of COVID-19 vaccines per month on behalf of COVAX, in ‘mammoth and historic’ logistics.” UNICEF, December 18, 2020. Access at: https://www.unicef.org/press-releases/unicef-outlining-plans-transport-850-tonnes-covid-19-vaccines-month-behalf-covax 
18. “辉瑞试点新冠疫苗交付 超低温冷链或成最大难题。”看看新闻,2020年11月18日。http://www.kankanews.com/a/2020-11-18/0039580873.shtml?appid=740675
19. “The path to a covid-19 vaccine may be quick, but it will be bumpy.” The Economist. November 16, 2020. Access at: https://www.economist.com/the-world-ahead/2020/11/16/the-path-to-a-covid-19-vaccine-may-be-quick-but-it-will-be-bumpy
20. “India’s biggest challenge: how to vaccinate 1.3bn people against Covid-19?” The Guardian, December 8, 2020. Access at: https://www.theguardian.com/global-development/2020/dec/08/indias-biggest-challenge-how-to-vaccinate-13bn-people-against-covid-19
21. “澳柯玛生物医疗,抗击埃博拉的非凡故事。”财富。2020年7月27日。http://www.cqn.com.cn/jiadian/content/2020-07/27/content_8619858.htm
22. “An Interview with Dr. Karan Sagar from Gavi, the Vaccine Alliance.” The Medium, June 30, 2020. Access at: https://medium.com/efficiency-for-access/an-interview-with-dr-karan-sagar-from-gavi-the-vaccine-alliance-fe01b45d5a68 
23. “COVAX Update: UNICEF working with global airlines and freight providers to plan delivery of COVID-19 vaccines.” UNICEF, November 23, 2020. Access at: https://www.unicef.org/press-releases/covax-update-unicef-working-global-airlines-and-freight-providers-plan-delivery 
24. “儿基会牵头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疫苗采购和供应运作。”联合国新闻,2020年9月3日。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9/1066042
25. “World Bank Approves $12 Billion for COVID-19 Vaccines.” World Bank, October 13, 2020. Access at: https://www.worldbank.org/en/news/press-release/2020/10/13/world-bank-approves-12-billion-for-covid-19-vaccines 
26. “What would it take to deploy COVID-19 vaccines through sustainable cold chains?” World Bank Blogs, May 8, 2020. Access at: https://blogs.worldbank.org/energy/what-would-it-take-deploy-covid-19-vaccines-through-sustainable-cold-chains 
27. “Now is the Time to Pave the Way for Equitable Vaccine Distribution.” Gavi. Access at: https://www.gavi.org/vaccineswork/now-time-pave-way-equitable-vaccine-distribution
作者:左婉
编辑:游识猷
专家指导:朱徐、杜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