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阳光妈妈
当父母容易,做父母难。
——德国著名漫画家威廉.布施
儿童发展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徐凯文指出:北大一年级新生,其中30.4%的学生厌恶学习;40.4%的学生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最极端的同学已经开始自我放弃。 
这些令人震惊的数字背后,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与为人父母的我们,一定有必然的联系。
以下这4类父母,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01
情绪型父母
“你对孩子发的三分脾气,会造成七分伤害。”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如实说。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父母陪孩子写作业,情绪失控的事件屡见不鲜:从“河东狮吼”到手掌骨折、心梗、脑溢血……更有甚者,因为一时冲动,对孩子动手,致使孩子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情绪型父母是孩子一生的魔咒。
12月22日,楚天都市报报道:虎妈辅导儿子作业发怒,一巴掌将孩子乳牙打进气管……
12月14日,上海一父亲,辅导孩子作业情绪受控,怒烧作业本,差点引燃邻居家。
陕西一妈妈,检查女儿作业时发现不少错题。盛怒之下打女儿的后脑勺,致使女儿颅内挫裂伤,而永远闭上了眼睛。
浙江一女孩,因学唐诗发音有误。妈妈多次纠正无果后,打了女儿的后脑勺。第二天,孩子永远地离开了。
情绪型父母像没长大的孩子,常常情绪变化无常。北大新闻学院毕业生李雪琴,在一次脱口秀中说道:“一次她在家看电视时,她母亲莫名其妙地大发雷霆,惊吓中的她紧紧抱住母亲,哄母亲。她经常会有种错觉,感觉她是妈妈,妈妈是女儿。”
有人指出:情绪型父母,给孩子造成的严重后果,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轻度后果:孩子往往容易叛逆、多疑、消极。
2)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对人苛刻、爱抱怨、爱发脾气。
3)重度后果:神经病人格、严重抑郁症、性变态。
情绪型父母养成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严重的还会自暴自弃。
02
控制型父母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我们的附属品。
伦敦大学学院发表在《积极心理学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家长控制欲过强,孩子的幸福指数就越低,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与痛失至亲的程度相近。
控制型父母的口头禅是:“我都是为你好!”从表象上看,父母以爱的名义,给予孩子的爱,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控制欲。
演员朱雨辰的妈妈,逢朱雨辰拍戏,她必跟随。朱妈妈自称10多年来,坚持每天早上4点半起来,给儿子熬梨汤。朱妈妈如影随形,给儿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以至于朱雨辰多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以下这个事件令人毛骨悚然:
一位名叫詹妮弗的女孩,从小学习刻苦,滑冰和钢琴连连获奖。但她上中学后,学习下降。因为担心父母打骂,所以自己伪造了成绩单。当她父母发现后,对她进行了严厉地监管。直到詹妮弗22岁时,父母仍管控着她的手机和电脑,甚至要求她与男朋友断交。詹妮弗与男友合谋,雇3个人,趁夜深人静时,杀害了自己的父母。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父母,孩子的吃穿、上兴趣班、选专业、恋爱、结婚……无一不严格管控。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要么叛逆,亲子关系恶化;要么成为所谓的“乖孩子”,最后活成了父母眼中希望的样子,却是孩子自己眼中厌恶的样子。
新加坡做过一项长达5年的纵向研究,控制型父母养成的孩子,安全感不足,幸福感匮乏,有严重的暴力倾向。长大后,患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概率很高。
03
无视规则型父母
无视规则,就是无视生命。
北京野生动物园内,曾经发生一起惨案。两名女游客在园内猛兽区私自下车,遭到老虎袭击,最后造成一死一伤。
无视规则的庇护,是孩子最大的陷阱。
一家三口去美国度假,其子在飞机上不停地吵闹,骚扰邻座的乘客。
被打扰近3小时后,邻座乘客忍无可忍,与作为家长的夫妻发生冲突。飞机抵达美国后,美国联邦调查局带走了一家三口,并将其驱逐出境。
因为护照有被遣返的记录,这一家三口,以后再出国基本没希望了。
泰戈尔曾说:“为人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亿万的家产,不是奢华的别墅,而是把一颗规则意识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田。”
孩子的规则意识需要从小培养,最主要是我们的言传身教。规则无处不在,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按照秩序排队有序上车、过马路时不闯红灯,开车时不加塞,不超速。
从小教导孩子遵守规则,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保护。
04
攀比型父母
这个世界的天才有很多,天才是用来欣赏的,不是用来攀比的。
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这样写道:“怀孕时,只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别是怪胎就行;生下来,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别总生病;孩子逐渐长大,看着小小的他,只希望他开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进入幼儿园,比较心开始升起,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出色;从此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希望孩子在人生每一步,都比别人家的孩子更出色一些。”
我们身边这样的现象也很常见,父母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完美无缺,而自家的孩子总一无是处。今天和A家的孩子比学习成绩,明天和B家的孩子比艺术特长,后天和C家的孩子比生活习惯……
一个小男孩在一档节目中,自弹自唱的《我只是个孩子啊》这首歌,也许大家并不陌生。他在歌中唱到:“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王大妈的孙女钢琴过了10级,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我妈同事的女儿有深厚的舞蹈功底,听到这些消息,我只能默默不语……”小男孩在歌中说,爸妈的期待,其实孩子都知道,但是“为什么要和别人比”?当时听到这首歌时,我泪如雨下。
我清楚记得,一位老师说过:抑郁症的出现与攀比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虚荣,无形中会心生嫉妒;嫉妒会引发攀比;攀比会产生无尽的欲望;欲望会产生执念;执念让你陷入攀比;攀比让你产生挫败;挫败容易否定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使你常常痛苦;常常痛苦致使你抑郁。
攀比型父母养成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会扭曲其价值观,会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为了我们的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快乐成长,请一定不要做以上这四种类型的父母,真有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END-
作者简介:阳光妈妈,某教育上市公司董事,微信公众号美国式家庭教育(ID:mgsjtjy)创办人。爱好阅读、美食、摄影。
文中视频及图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