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本人有多不喜欢郭敬明,都必须承认他是制造争议点与流量的奇才。

刚知道他的电影晴雅集要上映的时候,其实我的内心是非常抗拒的,我不知道郭敬明又能拍出什么人人喊打的作品。
但是抖音和微博上的宣传都说看到流泪。
郭敬明自己也说这是筹备了N年的佳作,绝对不让大家失望。
我那时居然对自己有了一丝疑惑和不肯定?
难道郭敬明真的要拍出一部好电影了?
事实证明我应该对自己自信点——郭敬明=烂片,毋庸置疑。
我在网上一直看到很多对郭敬明的争议点在于,他们认为,直男都非常讨厌郭敬明,所以他们会先入为主地憎恶郭敬明的电影,所以不能对郭敬明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甚至现在网络上黑郭敬明已经成了某种政治正确。
那么这件事,本人作为一个直女,也不算郭敬明黑,来说说我自己对他与晴雅集这部电影的看法——
事实证明就是,如果你对郭敬明有成倍的期待,就会无可避免换来更多倍的愤怒与暴躁。
看完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为什么要花132分钟去看这样一部无病呻吟的卖腐作品?
邓伦和赵又廷,两个靠着古偶剧爆火的男人,到底是有多想不开多缺钱,才会沦落到郭敬明的电影里组男男CP,靠露出光膀子吸引流量。
看看郭敬明到底有多喜欢看男人露胸脯?
晴雅集。
小时代。
爵迹。
而在晴雅集里,到电影的最后半小时,你几乎只能看到一群光着膀子的男人飞来飞去。
光膀子打架已经出现了人传人现象?
这是啥?这不就是郭敬明自己本人的大型春梦现场。

但是这绝对不是郭敬明电影的最大问题。单从晴雅集来说,写吐槽和影评都很困难的点在于,别的片都有1-2个致命的问题可以展开讨论。
而这部电影,槽点多到你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口。
我这里试着挑几个最主要的硬伤来说说。
第一,电影里有一大部分的内容毫无逻辑。
你们也发现了,我之所以没有写晴雅集的剧情简介,就是因为它根本没有一个“稳定”的剧情。

什么意思?
就是看完电影之后我很困惑,我也看了不少博主的解说,发现每个人对剧情的理解都完全不同,好像大家都在说不同的电影。而更夸张的是,不要说看电影了,只是看解说你都会很越看越迷惑。
因为大家都没看懂,郭敬明估计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啥。
没看懂,并不是因为它本身的逻辑有多深奥和高层次;而是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基本的逻辑。
这部电影里非常多的片段,你会发现可能和剧情推动毫无逻辑关系,但它就是在那。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电影院的时候,旁边的人都在齐刷刷地玩手机。只有邓伦与赵又廷有一些密集卖腐互动的时候,他们才会抬起头来看一看,然后笑一笑。
第二,郭敬明对电影的理解永远都在一个非常肤浅和碎片的层面。

如果你去看晴雅集,你会有一个感觉,就是所有人讲话好慢,好慢,好慢。
台词,好少,好少,好少。
画面,好慢,好长,好没必要。

这就是郭敬明肤浅认知体系中的“电影”。
在演员请就位的时候,郭敬明曾和尔冬升对喷,当时郭敬明就挑战尔冬升拍的作品不是“电影体系,因为话太多了”。
郭敬明这是啥意思?diss别人拍的不是电影,只有自己懂电影?
尔冬升好歹还拍出过不少上8分的作品,不少作品脍炙人口,再怎么说也是受人认可的导演。
郭敬明导出过啥?小时代?爵迹?还是吹上天又掉入谷底的《晴雅集》?

这部分后面就是尔冬升直接把郭敬明怼哭,因为是郭敬明要求尔冬升点评的时候对他手下留情,而自己点评的时候却把别人的作品说得一文不值。
尔冬升当时直接说,录制前你为什么叫我手下留情别冲着你?我刚刚有冲着你吗?
从这些事,再从郭敬明拍出的“作品”来看,撇开他本人的人品不谈,他真的对电影这件事的认知太过肤浅。

还有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电影里,怪物扰乱城池的时候,本来好好拍着王子文,你突然冷不丁能看到一张慌张无助的百姓的脸。
别以为这个镜头好像很普通很跳跃,实际上是郭敬明利用他“精湛的电影理论知识”拍出来的。
说白了就是在炫技——因为这是电影理论里特别著名的“救猫咪理论”,看似在拍无关紧要的片段,其实就是在做铺垫,让观众共情。
这个手段用得好当然会事半功倍,但是郭敬明显然只学到了皮毛。
镜头突然跳跃,因为王子文的脸太精致,百姓的脸太普通,感觉非常出戏,且非常突然,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就已经很好地展现了郭敬明的功底——看似学会了高大上的电影理论,但却运用得非常断章取义,班门弄斧。
可是现在微博上还是一片尬吹狂捧。
明天三刷了,实在是太好看了。
细节这么值得挖掘,郭敬明导演太用心了!

选角好牛逼啊,审美太牛了。
我无语了,这波无脑夸和营销我很服气。
这132分钟,因为太愤怒,我至少给10个人发送了同一条消息——郭敬明真是气死我了。
他以一己之力,让中国电影,甚至让中国社会正在变得更糟糕。

我来说说我看完晴雅集,除了这是一部烂片以外,到底为什么会让人如此无力与愤怒。
郭敬明全程在提爱,信念,守护……这难道不是古早青春言情的梗吗?这么多年还没用烂?

第一,郭敬明的基础盘真的太大了,大到会挤走其他好电影的生存之路。这也是社会的悲哀。
郭敬明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是谁?大概是15-25岁之间,三四线,甚至更下沉城市的女性群体,首先基础盘就已经非常大。
可除了这部分死忠粉,因为他的知名度和话题度太高,还是有很多凑热闹或是想吐槽的人来贡献票房。
无论如何,都已经赚足了眼球。
今年上映的电影因为工作需要我也看了不少,但只有郭敬明的这部《晴雅集》几乎是座无虚席。
当然也不排除我去看的时候是电影第一天上映,有不少死忠粉捧场。但上映第一天就破亿的流量也绝对不容小觑。
邓伦甚至还说电影如果破30亿他就去裸泳。
大概是会有粉丝期待他去裸泳吧,但如果晴雅集这样的电影能破30亿,那是给中国电影乃至中国社会抽了一个大嘴巴子。
(邓伦,我也求求你醒醒了,一部古偶剧并不够资本让你随意挥霍)
可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如果资本都看到了郭敬明这样的电影卖座,真正好却缺乏资源的电影想要破圈更是难上加难。

卖腐新潮流
第二,中国电影自从霸王别姬的高光时刻之后,鲜有票房与口碑两边都不拉垮的。
那是因为在中国,编剧的价值被大大低估。而晴雅集,就又是一部同时被编剧和导演拉垮的典型(反正也是同一个人)。
这部电影有优点吗?

如果说要有,也是郭敬明本人的优点,那就是,他的审美确实是不错的,演员拍得男帅女美,画面确实也够考究。
但是一部电影要合格,单只有画面合格是绝对说不过去的。
故事线,逻辑与情感,这些一部电影最重要的元素被几乎完全忽视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编剧的地位太低了。

之前我在讨论陈凯歌的时候也说过,为什么陈凯歌只能拍出霸王别姬这一部好电影,而后的电影都不断拉垮。就是因为他没有认清自己——
陈凯歌或许是一个好导演,但绝不是一个好编剧。
而霸王别姬,是近30年他的电影中,唯一一部他丝毫没有插手剧本的作品。
所以编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剧是怎样的?被像郭敬明或是陈凯歌这样自负的导演随意改剧本,甚至被带资本进组的演员再次修改。
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在2014年就说,现在他的剧本根本没有人愿意用。真正有选择权的就是导演和制片方,而社会的风气就是娱乐至死。
中国编剧圈机制不健全,权益毫无保障的现状几乎是人尽皆知。既没有完善的编剧工会体制保护,也没有健全的行业规定,划分业务范围。
许多编剧们,说得好听点叫freelancer,创作自由,实际上却是唯唯诺诺遵守着导演和演员之间不成文的行业潜规则。

甚至之前就有爆料,不少剧组有两套剧本。一套编剧用于宣发,一套编剧用于满足资本和各方需求篡改剧本。
那话说回来,为什么编剧在中国的地位这么低?那是因为在中国,市场永远只认演员和导演,而剧本却可以被随意篡改。

像郭敬明的电影,因为他自己本来就是“作家”,当编剧自然是当仁不让。只是市场给郭敬明们的盲目自信,我们却无力改变。
如果编剧的问题不解决,遇到好作品只能是凤毛麟角,中国影视圈的现状不会得到任何改善,这实在是让人感觉很难过。
一声叹息。
郭敬明,无论是小时代还是晴雅集,他拍的根本不是电影,而是他自己意淫出来的毫无逻辑的大型春梦。

花了132分钟为群众看了这样的烂片,我觉得这可以算工伤,但至少也是为你们排雷了。
电影后半段的时候,有不少人都已经睡着了,很香甜。
我们这排的观众除了我和朋友几乎全部睡着。
只能说,希望你们的梦里,不再有郭导的大型春梦和无病呻吟的青春伤痛文学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