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说:中美的对抗将会长期存在,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中国的关键在于自我,继续坚持开放坚持改革,什么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所需要的是时间罢了。就是最高层最近的话:办好自己的事”
无论贸易谈判的结果如何,未来二十年,中美关系的主旋律就是美国对中国的全面打压和遏制。美国的遏制战略并非国家主义和自由市场的道路之争,也无关两国的意识形态,就是单纯的老大对有威胁的老二的打压
英美的一贯传统就是要师出有名、要有道德高点。所谓中国的南海扩张、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问题、贸易保护问题,贸易顺差问题,不过是为师出有名找的借口而已。就算中国真的实施了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美国照样会继续遏制中国。
Trump说中国每年从美国偷走几千亿美元。很多人看了很委屈,解释中国贸易顺差几千亿美元并不是中国从美国赚得利润,美国人也拿了货物嘛,而且大部分利润是美国企业赚走了。其实根本不用解释,贸易顺差只是个为了打你而找的一个借口而已。美国现在认为中国是竞争者,是对手,甚至是敌人,而不是什么夫妻。不认清这个事实,掩耳盗铃是没有意义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二战美国确立了全球霸权地位后,出现了两个挑战者,一个是苏联,在国力军事上挑战美国,第二个是日本,经济上挑战美国。苏联在顶峰时GDP大概接近美国的一半。苏联在经济上从来没有对美国构成威胁,但是军事和政治上与美国分庭抗礼,综合国力应该达到了美国的60-70%。日本经济上最高峰GDP达到了美国的70%左右,人均GDP超过美国,但军事政治上完全依附于美国,大概国力顶多达到美国的50%。苏联被美国全面遏制,而日本经济也遭到了美国的打压。
最终的结果呢?苏联分裂成了15个国家,最大一个俄罗斯的经济不到美国的10%,综合国力估计顶多也就是美国的20%了。日本GDP从美国的70%下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人均GDP从美国的150%下降到了65%,经济上已经完全无法与美国抗衡。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算没有造反的行动,甚至没有造反的想法,只要有造反的实力,这一点就足够让君王处死一员大将了。中国的GDP达到了美国的60+%,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也超过了美国,综合国力应该已经达到了美国的60%,增长速度也高于美国。这个实力已经无法韬光养晦了,美国从2012年开始就已经采取了遏制政策。所谓意识形态、所谓知识产权贸易顺差,都是借口,即使中国完全接受美国的所有要求,长期的遏制也不会改变。
什么情况下美国能放弃对中国的遏制?历史已经给了很清楚的答案。第一个例子是日本,是一个全面接受美国要求,甘于做听话小弟,放弃国家部分主权的例子。在日本的GDP下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以下后,美国基本放下了戒心,放弃了对日本经济的打压。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就是中国的GDP不但不能增长了,还得在现有基础上砍掉一半,美国才会放松对你的绞索。
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如果GDP总量下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意味着人均GDP在现有基础上下降一半,人均GDP只有美国的8%。在美国打压日本的工作中,日本的人均GDP相对美国比例,就是砍掉了一半。每个人的收入直接减半,这点应该99%的国人都很难接受这个结果吧。日本人为什么从昭和男儿变成了平成废柴呢?因为日本人看不到希望了。有美国压在头上,经济增长了被美国收拾,只有低头,把经济降下来,不对美国构成威胁,才有生存空间。一个国家没有了希望,谁还愿意努力呢。
第二个例子是苏联,苏联选择了对抗。对抗的结果是国家分裂成十几个,但美国还是没有放松对俄罗斯的戒心。十几个国家中三个加入了昔日的敌人北约,老大俄罗斯和老二乌克兰还兵戎相见,高加索的小弟还时不时的恶心一下俄罗斯。有些人主张中国应该像欧盟一样,分裂成十几个国家,这样单一国家实力变成美国的10%以下,美国就能放过你了,这也过分天真。就算中国分裂了,美国估计也得忽悠和中国各方和前苏联一样打一场低烈度内战,让中国分裂各方像俄罗斯和乌克兰那样结成仇人,这样才算放心。
中美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中国如果愿意做美国的小弟,也得像日本一样,GDP至少砍掉一半。如果中国不愿意做听话的小弟,GDP砍掉一半,美国也不一定能放心。砍掉一半只是2007年的中美GDP对比而已。也许只有中国分裂,内部结点仇,才能让美国人放心吧。无论哪个结果,99%的中国人都是不可接受的。
遏制中国,是现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朝野各界最大的共识。唯一的区别就是如何遏制。民主党和奥巴马当年是打算温水煮青蛙,通过让利合作,通过TPP和TTIP拉拢全世界所有国家一起围堵中国。这个政策看上去没有现在TRUMP的贸易战这么激烈,但其危险程度远大于贸易战。一旦TPP和TTIP成功,美国将把中国排除在世界市场之外,那时才真是四面楚歌。而Trump的America First 的战略使美国盟友们不愿意全心全意配合美国,给了中国难得的腾挪空间。
中国在世界上,几乎是没有盟友的。中国的人口超过了G7人口的总和,13亿人追求发达国家的生活标准,这对现有的发达国家来说,是一个噩梦,一定会动了他们的奶酪。无论欧洲还是日本,他们希望在贸易战中占一点便宜,也对美国有诸多不满,但最终,如果要站队,他们一定都会站在美国一边。中国和欧日的经济上的竞争和矛盾,一点不比美国少。欧盟和日本希望能在中美之间获得一点利益,但最终一定是站在美国一边,中国希望连欧连日来牵制美国,完全不可能。
现在贸易谈判的结果,无论成败,都不会改变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无论是让步谈成争取时间,还是坚持原则不让步,都是可以理解的。
当年的中日关系可以给我们一个镜鉴。马关条约是不是该签,这个见仁见智。李鸿章不签马关条约可能后果更糟糕。但是,签了马关条约,并没有让日本放弃对中国后续五十年的紧逼和蚕食。签不签这个贸易协定,都不会影响美国未来二十年对中国的全面遏制和打压。
未来二十年,大概率中国会面对整个西方世界联盟的压制,美国会更强硬,欧日会缓和一些,但压制将是主旋律。美国的遏制,不是靠中国贸易让步,不是靠中国向美国靠拢,不是靠按美国要求改变经济体制能彻底解决的。这一点,国人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前面写的比较悲观,好像像国歌中写的,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其实不至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同时怼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撑过来了。在核武器时代,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搞全民战争的可能性很低,只会出现政治遏制和经济战,西方国家美欧日大方向一致,但内部也有利益冲突。促进贸易平衡、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开放,无法彻底解决美国的戒心和遏制。但是这些举措可以分化西方国家,取得喘息空间。欧洲愿意打压一下中国,但彻底打垮中国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这场仗如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不需要打赢,只要扛下来,美欧日自身的矛盾和问题,就会让这场斗争无法持续。中国只要做好自己内部的事情,就不会输。这场新冷战,最终胜利者不是在战场上,胜利属于能改革解决自身内部问题的一方。
我今天不去分析短期内中美怎么博弈怎么较量,本文着重分析中国未来经济如何。我给你们讲的是真正的大格局。人类5000年文明史其实是一个痛苦的存量博弈史。存量博弈本质就是零和游戏,强者恒强是因为掠夺了弱者的资源。
二战之后为什么只有少数国家(主要是亚洲4小龙总人口不超过1个亿)能够跨过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从本质上讲就是二战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增量只允许增加这么一点人口过上舒适的生活。其它国家的人民可不可以挤进发达国家俱乐部?
科技发展停滞带来的美国精英阶层的焦虑是导致中美博弈的决定性因素。美国精英阶层集体陷入一种科技发展停滞的集体焦虑中。当美国发现自己的高科技产业向前发展越来越困难时,回头全力狙击追击者就是最合理的选择。
那么我们中国的经济究竟能不能抗住呢?
中国经济的未来会如何呢?我给你慢慢分析。
全球化的黄金时代
中国经济的内部问题,主要是从外部传导过来的。中美密切合作的全球化黄金时代结束,中国生产,西方消费模式,一去不返。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难以为继,本来拉着中国经济这辆马车向前呼啸行进的马,累死了。净出口增长这匹马没了,马车的动力没了,怎么才能让马车继续向前行驶呢,这便是中国经济,当前一系列问题的起因和根源。
2001年,中国入世,全面接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开启了全球化的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黄金时代里,中美间的合作,就像牛郎织女一样,整个世界经济也都一派男耕女织的欣欣向荣景象。这个黄金时代,从世界银行所绘制的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曲线图中,会展现得更加直观。
可以看到,从中国入世,到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这不足十年的时间内,世界经济总量,增长了将近一倍,曲线突然变得非常陡峭。在2001年之前,因为作为生产国的日本出现了经济泡沫,其他生产国四小龙和东南亚也增长乏力,所以,这条曲线甚至出现了一段水平的直线,全球经济增长,一度陷入了停滞。
在从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里,世界经济的增长,不足50%。随着中国入世,全面加入全球生产分工和贸易,世界经济总量不到十年,就翻了一倍。从这点看,说中国改变了世界,一点都不为过。在这个黄金时代之前,美国和日德,四小龙,东南亚等国家之间,各有各的一套马和马车,马和马车,尚未完全分离。全球分工的效率,还需要继续提高,才能把全球经济从停滞中解救出来。
 中国加入后的全球经济,马车也就分开了,全球劳动分工分明,美国等充当马,中国则是车,各有分工,都喜不自胜,归根结底还是产业链分工不同。
闷声发大财才是硬道理
这套马和车分离的全球化分工,是一次创举,它把世界经济产业链分工的效率,推向了极致。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模式,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没有人会想,哪天马累死了怎么办,车跑散架了怎么办。所有的人,都为眼前的繁荣陶醉了。
这个模式被终结,人们把原因归结于全球经济失衡,尤其表现为中美之间的失衡。中美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失衡呢。这并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文化传统所造成的问题。西方人,向来没有储蓄的习惯,挣多少花多少。而中国人则相反,中国人的传统是,把挣的钱都攒起来,用来投资,去挣更多的钱。
中国的贸易盈余,并没有用来大量的消费美国的商品,而是用在了再投资,用在了产业升级上。为什么要产业升级呢,因为裤子,打火机这种产业,很容易饱和,中国人只要工厂连轴转,很快就能把一年到头美国人需要穿的裤子,需要用的打火机,都生产出来了。这么一来,再生产裤子和打火机,就卖不出去了,就无法再赚更多的钱。
为了要赚更多的钱,那就需要把从卖裤子和卖打火机挣的钱,用来买设备和建厂,生产钢琴和玩具。因为中国的产能扩张太快,不用很久,钢琴和玩具,市场也饱和了。那么,要挣更多的钱,就得再往更高端升级,造通讯设备,造电脑,造手机。
中国制造,从最低端的加工贸易起家,逐级向上升级,一个产业只要中国能做了,那么其他国家的竞争者,就会退出竞争。等中国能造光刻机,造高端精密仪器,高端芯片,造高端汽车,先进的航空发动机,造大飞机之后,那么发达国家最后的优势产业,也就要失去了。这些产业是发达国家最后的堡垒。要是发达国家,连这些最后的堡垒也被攻破,他们都得去吃土。
为了要赚更多的钱,中国还要一级级的向上吃,另一边是发达国家一级级的向后退守。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中国能卖给美国人的东西,越来越多,美国能卖给中国人的商品,也越来越少。这样下去,中美之间的经济,就会越来越失衡。
一开始,如果中国像西方人那样,没有储蓄的习惯,没有再投资再生产的迫切动力,卖裤子挣的钱,都花掉买了美国人的商品。那么就没有后来的钢琴玩具,家电机电等产业的升级机会。在全球化的黄金时代,中国人只埋头做一件事,挣钱。挣了钱,买技术,买设备,再挣更多的钱。
中国挣了更多的钱,那么美国人就只能出现更多的赤字。而且,在中国产业升级的挤压之下,美国本土缺乏竞争力的制造业,只能关门大吉,或者把生产线搬迁到中国。随着全球性的产业转移,中国承接了大部分的制造业。美国,则沦为了纯粹的需求创造者,美国人,只要负责制造出来信用和需求就可以了。中国负责制造商品,充当整个世界的工厂和车间。
马车扩张得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向前行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要想使得中美之间这种马与车结构,维持下去,那么就只有让美国人需求的扩张,和中国的产能供给扩张保持一致。因为中国人挣了钱就攒了去挣更多的钱,所以,中国产能的扩张,表现为供给递增。这就要求,赤字越来越大的美国人的需求扩张,也要依赖更庞大的债务扩张,来维系需求市场的扩张。
到了这个地步,美国这匹马,已经是在透支体力在奔跑,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马轰然倒地,抽了一会儿,死了。中国这边一看马死了,顿时就蒙了,我钱还没挣够呢,你怎么能死呢?一时间,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高论,沸沸扬扬。站在马车的角度看,救马不失为是一种思路,但是救马论者,提出的方案,则都是治标不治本。
马已死,马车还在惯性滑行。
怎么治好这匹马呢?那就是让后面的车换成马,马成为车,可是这可能吗?中国人的文化就是多储蓄,少花销,突然改过来让少储蓄,美国人去多储蓄,赚更多中国人的钱,中国人肯定第一个不答应。
所以显然,美国已经是一匹死马,事实上名美国用国家信用和全球霸权兜底,用央行做贷款人,从技术上对死马进行治疗。
然而,事实上,除了除截肢掉这些坏死组织,以免造成更大面积的感染和纵深传导。美国的做法,为了保住坏死的器官,便开始用央行这颗心脏大量的造血,来试图让这些坏死组织活回来。
这些流动性,根本不会流进这些坏死组织,因为需求已经崩溃的市场上,投资就是亏损的同义词,贷款就是坏账的同义词。这些钱,都经由投行的手,流进了美股,流进了全球资本市场。这个结果是非常可怕的,好比一个人,血脉器官全坏死,心脏只有不停的往外泵血,才能维持一点活着的假象,只能不停的往外泵血,不能往心脏回血,一回血,所有资本市场上的货币幻象,都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的消失。
脏想加息回点血,马上就死给你看,所以,美联储想加息,想让货币政策正常化,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理论上,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路一直往下走,就是心死亡。本来截肢就能治好的病,最后搞成了心死亡。在美国经济心死亡的那一刻,美股会比原油还热闹。能看明白这段话的人,想必会去打美股的战略伏击。
马翘辫子了,坐在马车上的人,傻眼了,这可让马车夫怎么办呢。大家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怎么办。可是,日子还得继续过啊,马车还得继续开啊,这辆失去了动力的马车,开始按照惯性向前滑行,但是速度却越来越慢,拉车的动力没了,中国经济失速了。
用马车拉马的重大失误
怎么才能让一辆失去了马的马车,保持原有速度继续增长呢,这个课题,叫做保增长。如果不保增长,经济积累的很多问题,都会爆发。所以,必须得保住经济增长率。在马没死之前的经济结构中,出口这匹马跑在最前面,后面拉着中国经济这辆马车。这是黄金时代的那些年,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最根本的特征。
在马车的后面,还拖着两辆挂车,一个是投资,另一个是消费。没有前面那匹马在跑,挣不到钱,就没有资本进行投资,国民收入没有增长,也不会出现消费增长。所以,名义上讲是三驾马车,其实在出口导向时代,是出口增长一匹马,拉着中国的产能这辆车,后面挂着的,才是投资和消费。
投资和消费本身,是不自带动力的,它们都是被带动的挂车,并不是跑在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产能这辆马车前面的马。但是马车失速的问题,十分吓人,反正当时马车夫是吓坏了,如果不进行干预,那么最后这辆车,就会停下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就会慢慢的减速,直至变成零。
怎么才能让马车继续往前跑呢?理论上,不外乎是再找一匹马来提供动力。外面的那匹马已死,只能盯着扩大内需这匹马做文章了。中国的内需,在出口导向时代,是没有自主动力的挂车,现在被拎出来充当拉动中国经济这辆马车的马。乍一看,是内需这匹马在拉着中国经济这辆马车,实际上,是中国经济这辆马车,在拉着内需这匹马。
中国的内需,根本拉不动这辆体量巨大的马车,中国经济并非像美国那种内需驱动型经济体,这辆马车,也不是按照内需驱动来设计的。所以,09年的天量经济刺激计划,短时间内把经济增长率顶上去了,接下来,出现了投资回报递减现象,再怎么扩大投资,对经济的增长,已经没什么作用了。
马车拉马这条路, 显然是已经走到了尽头。为了避免爆发系统性风险,不仅要去杠杆,还要纠正之前马车拉马所造成的经济扭曲,去产能和去库存。释放风险,是当前经济的第一要务。
继续壮士断腕的去杠杆,还是临死前再多抽几口鸦片,这里面是有分歧的。推高房价,杠杆化去房地产库存,就是抽鸦片的做法。用社会资本,来为房地产库存的释放风险买单,地方政府和地产商的风险是降低了,但是购房者的生活风险,却增加了。这并不是释放风险,这是在转移风险,说难听点,这是转嫁风险。
供给侧改革:给马车装上发动机
为了不引发系统性风险,后面的放水应该不会再有了,尤其是房价暴涨这一出闹剧,又再次提出了风险警告,投资驱动已经失灵,再放水只会适得其反。货币政策如果再宽松,等于又回到了以前吸毒的老路,好不容易释放的风险,又会再次增高。财政政策,有限的子弹,也会花钱花到刀刃上,后面的定向操作会更多一些。以前那种撒胡椒面的财政支持,不会再有。
需求侧分析,进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出口那匹已经死掉了,以后净出口很难再出现长期持续的大幅递增。消费,丈母娘们,已经把中国人三代以内的购买力掏干净了,消费也不会再有什么大动静。投资,已经宣告失灵。需求侧,已经无法再给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可见需求侧改革,是条死胡同。
需求拉着供给跑,需求侧动力缺失,也就是说,给中国经济这辆马车找到一匹新马这条路,暂时看是走不通的。那么着力点,就只能放在供给侧了,在马车上做文章。供给侧生产函数的三个主要要素,分别是劳动,资本,和效率提高。下面分别从供给侧各要素做下分析。
资本上看,以后不会再放水。因为明显的投资回报递减,放水只会给经济堆积风险,并无意义。从劳动力上看,人口红利也没了。廉价的资本和廉价的劳动力供应,都没了。这就逼着企业家,以前用100万块100个员工的投资和员工成本挣10万块钱,现在得用50万块钱50个员工的投资和成本,去挣10万块钱。
资本和劳动两个要素,都没什么文章可做。剩下来的,唯有靠效率提高这一条路。所谓的创新驱动,就是这个意思。有大把的本钱和廉价劳动力能挣钱,不算什么本事。没有大本钱,没廉价劳动力,还能挣到钱,这才是本事。有的企业可能说了,我没这个本事啊。那好,让有本事的人来兼并重组你好了,让有本事的企业,教教你怎么搞企业,怎么做生意。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三大难题和挑战,一是要释放风险,表现为去杠杆,去产能和去库存。这个相当于是给上一个经济周期遗留的问题擦屁股。二是要保增长,饭还是要吃的。三是要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模式要转型,擦完屁股吃饱饭,钱还得接着挣。
这三点之间,有先后,主次和轻重。重中之重,当然还是去杠杆释放风险,这样才可以根本的解除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以前已经犯过把马车放在马前面的错误,现在已经不能再犯先吃饭再擦屁股的错误,不然中国经济就真的会硬着陆。先擦屁股,擦干净了,提上裤子,洗了手,才能吃饭。吃饱了,再想挣钱的事。想必这个道理,所有的人都理解。
也有不理解的,比如要去杠杆,释放风险,那么对于一些风险集中度最大的地方和行业,他们是拼死抗拒的。房地产商,地方债,它们都是吃杠杆饭的,现在要去杠杆,无异于是要砸他们的饭碗。他们为了明天一睁眼还能吃饭,认为屁股不能擦。09年后的这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是通过房地产透支了老百姓未来几十年的购买力为代价的。
现在这个购买力已经枯竭,房子再涨下去,能买得起房子的购房者只会越来越少。整个市场,需求开始全面收窄递减。而库存的压力却很大,高杠杆的债务风险也很大。怎么办,买得起房子的人越来越少,那么只好提高单价,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个烂摊子砸在有限的购房者手里,让购房者为擦屁股买单。鱼毕竟越来越少了,这样涸泽而渔的做法,其实是去不掉房地产市场的杠杆和库存的,只是在垂死挣扎。
从企业层面看,低效率,高杠杆,现金短缺,无技术储备的企业,在接下来的兼并重组大潮中,将会被大面积吞并。即便不吞并它们,政府输血一停,它们也活不过这个冬天,还是会死。这一轮兼并重组大潮过后,等熬过冬天,春天一到,高效率,低杠杆,现金充裕,技术储备深厚的企业,在兼并重组了很多企业之后,就会成为新的所向披靡的巨无霸。
经济处于冬天的周期,投资看什么,看谁能活到春天,看谁将会在下一个春天,变成参天大树。而像房地产这种,不吃技术饭,不用动脑子就能赚大钱的低效率高利润行业,即便它们的行业不是经济风险重灾区,也会被限制,在经济的严冬,资源都要用在刀刃上,这么低效率的行业,还占用这么多的资源,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在擦屁股的这几年,接下来的经济增长率,下滑到6%,甚至5%,都是可以被接受的。除了用时间来换消化风险,并没有更好的办法。社会购买力,差不多被房子掏空了,社会背不动这么大的风险。等"三去完”成之后,中国经济,才会开始企稳回升,出现实质性的增长和复苏。在这个周期里,信心最重要,其次是现金最重要。对于那些互联网金融之流的理财产品,普通人还是保护好自己的现金。它们是严冬戈壁滩上的喝血怪。这种时期,保护好现金,比投资更重要。
如果说,给之前的经济旧账擦屁股,保增长有饭吃,是为了眼前和现在。那么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转型,这些是为了未来。给马车装上发动机,以创新和效率来驱动中国经济,为中国经济提新的供动力源,这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率,能有多高能持续多久的保障。
靠货币扩张来扩大内需市场,在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导向转型时期,日本人已经走过这条路,后果十分惨烈。同样,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导向型经济转型,中国之前的几年曾尝试用财政扩张,来扩张内需,后果也很麻烦。可见,要把经济从出口导向型,转型为内需导向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是个技术活。经济这辆马车,需要通盘的重新设计。弃绝吸毒那一套,直面问题,选择治疗谋求康复,走上了这条方向正确的路,那么可以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理论上,已经不存在了。
这一步继续要往下怎么走,对外,中国企业要升级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对进口的高端产品,形成替代,这样就可以把中国宝贵的内需,截留在境内,工作机会也会留在境内,大家有工作了,消费能力才能提高。然后整个社会的总需求,才能提高。对于普通人来说,能用国产货的,尽量用国产货,保护内需,对于过冬来说,是一种天职和义务。
不保护内需,在这种经济越冬的时节,说不定下一个失去工作的,就是自己了。同时,还要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往上吃,把发达国家目前的优势高端产品也吃掉,这样出口才能增长。在全球化的经济危机大环境下,大家不抱团互相保护,就会流失国内的总需求,导致经济在整体上,更加不景气。对于个人来说,要提高自己的全要素生存能力,这是个大方向。以前那种人傻钱多的好赚钱的生意和工作,以后很可能很难再有了。
依靠内需,就是转变之前的出口导向型,简单来说,就是让每个中国人都有钱,大家去消费更多的商品。中国企业开始为中国人生产和服务,以后看中国人脸色,而不是美国人吆三喝四。
真正能扩张需求的,不是靠货币扩张,也不是财政扩张,而是要靠国民经济的内平衡,只有用分配的手段,才能真正扩大内需。对于中国这个内需被透支过的市场,耐心的培育,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中国经济的改革和转型会成功吗,我觉得会。虽然挑战不是一般的大,但是从目前的状况看,最大的风险,经济硬着陆已经被控制了。在风险进一步释放的过程中,一些敢于开倒车的捣乱分子,也被遏制住了。说明,经济再向安全的方向行进。只要方向是安全的,即便速度慢一点,也没什么大关系。
如果这次改革成功,这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次革命性的进化,从马车进化成了机动车。从这点看,目前的困难是中国经济的艰险,也更是机遇。如果中国经济不遇到困难,也不会有机会,从马车向机动车升级和进化转型,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技术和效率升级,这些都是在这个冬天,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播下的种子和希望。
中国的经济困难,是外部输入导致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化出现了结构性的危机,当前的经济环境,对于所有的国家,都举步维艰。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遇到了困难。幸运的是,中国没有步美国的后尘,继续的饮鸩止渴。中国警醒了过来,开始探索并将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而美国经济,虽然它看上去还在喘气,实际上它已经死了。吸毒能治病,还要医生和医院干什么呢。给经济治病,也更是如此。而且,跟着美国一起嗑药吸毒的瘾君子,还为数不少。这样的国家,即便有春天,它们也等不到了,它们都将会死在这个冬天里。
困难,对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体会。有的人觉得,起个床都会是困难事。有的人只身去平天下,都不觉得难。这个人,就是东汉战神耿弇。从他只身投奔刘秀,俩人一见如故开始,它就认定刘秀就是未来能给天下带来太平的天子,他也认定自己一定能帮刘秀打下天下。他一个人南征北战,打了三百多仗,从无败绩,为整个东汉江山,打下了半个天下。在他以区区几万人平定了豪强张步,横扫整个山东之后,刘秀觉得这个人太过于神奇,他总是能把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于是感慨的说,有志者事竟成。
支撑耿弇的是什么呢,远大的志向,和超绝的才策谋略,坚毅的执行力,在这些素质前面,一个人可以碾压所有的困难,把希望变成现实。国民经济要过冬,要挑战困难,企业要过冬,要挑战困难,个人也要挑战困难,都得需要志向,远见和才策谋略。当觉得有困难,可以去看看《后汉书·耿弇传》,看战神如何屡屡把不可能变成现实的。
未来二十年,中国一定会碰到经济上的困难,但经济上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继续改革开放,往好的方向发展,不走回头路就一定能看到曙光,中国就一定能赢。
中国未来二十年的策略又是什么呢?如何在斗争中取胜,我还是首先引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的一段话:
“问: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
答: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
这三个条件,同样可以适用于今天的中美之争。翻译到现在这个时代,中国打赢中美之争,有三个条件:1. 中国内部的保持团结和统一,2. 团结国际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破西方联合对华压制;3. 美国内部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和经济停滞。
三个条件,首先是中国内部的团结和统一。这个团结,应要像抗战的统一战线一样,团结绝大多数人。一切把中国利益放在美国利益之前的人,都是执政者可以团结甚至可以信任的对象。
这些人中,有的支持政府,有的牢骚满腹,有的反对政府。但都无所谓,只要把中国利益放在美国之前的都是团结甚至信任的对象。对他们的言论,无论多么刺耳,都应该说服辩论,而不是一味封堵。
对内执政者要有宽松开放的心态,而且是越困难越应该自信。中国人民的天性是越困难越团结。执政者要相信人民的觉悟,要有绝大多数人民会支持自己的自信,要有对自己所走道路的自信,要有能在自由辩论中争得民心的自信。
执政者不应该被杂音干扰,更不应该去消灭发出杂音的人。在言论上要不惧怕进一步开放,坚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第二个是反击对华的联合压制。
具体来说,首先是维护和美国斗而不破的关系。可以斗争,但不能彻底撕破脸,不能变成热战,不能咄咄逼人,不要激怒美国。中国要保持受害者和防御者的地位。在这二十年中,美国会各种挑衅中国。包括贸易战、技术封锁、南海登岛、鼓动甚至承认Taiwan Independence 都有可能发生。中国要能忍受这种挑衅,坚决斗争,但斗而不破。
Taiwan岛是不可能搬走的,时间站在我们一边。中国如果比美国更强大,Taiwan一定会统一回来。如果中国垮了,也会失去台湾。做好自己的事情,国力超过美国,比武力解决更重要。
其次,要坚定的继续开放,降低关税,降低壁垒。笼络欧洲和日本。如果中美开战,需要站队,欧洲和日本一定站在美国一边。但是如果中美是斗而不破的关系,欧洲和日本都有自己的利益,会设法利用中美之争获取自身利益,并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如果川普的美国第一的政策能延续,欧洲和日本和美国的裂痕会继续扩大。
第三,对美斗争,不需要针锋相对,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争一时意气,不争一城一地。以关税为例,美国加了5000亿美元,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跟注。我们就针对美国那些可以找到替代品的东西打,没替代品的加也没用。
比如波音的飞机不买了,买空客,美国大豆不买了买巴西的。加个500-1000亿美元的关税也就够了。不争一城一地,以我为主。这样也有利于中国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
剩下就是等,扛。看谁能忍,谁能扛。两国都有很大的结构问题,最终两国之争的胜负,都在各自内部,谁能改革进步解决自身问题,谁就是赢家。美国的问题,实际上比中国更难解决。
最后一句话,对中国的信心来自于对中国人的信心。一个中国人不比一个美国人差。一个中国人完全能够创造一个美国人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均GDP,中国的经济总量一定能超过美国。
强者之所以是强者,就在于他总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别人活不下去的时候,他可以活下去,并把别人觉得困难的事情变成现实。
中美的对抗将会长期存在,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中国的关键在于自我,继续坚持开放坚持改革,什么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所需要的是时间罢了。就是总书记最近的话:办好自己的事!”
有志者事竟成,在严酷的冬天里,能够生存下来的,唯有强者!

打赏

郑重提醒
因最近微信公众平台文章推送规则改了,很多小伙伴反馈没有及时看到更新的文章,根据最新规则,建议如下:多点击阅读经济学人壹周刊不同文章,成为“常读”用户;或看完文章常点右下角的“在看”。
各位朋友,因一些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现在想做好一个号,很容易触碰红线而被封号。为了不失联,请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备用号,有些不方便推送的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篇篇精品。
 给您一个全球化的视角!您若喜欢,别忘了点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