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考研日子,相关热搜早已纷至沓来:
“2021研考报考人数377万”、
“研究生扩招会导致学历贬值吗”、
“三本生高考2次失利顶着嘲笑考研”、
“女子学校自习室偷走考研生平板:里面有学习资料,心态崩了”。
似乎在这些新闻中,除了金榜题名的期待外,还有一层又一层的焦虑与苦涩在。
毕竟这可是377万人的爱、恨、情、仇故事。
01.苦涩疼痛
考研是许多人在高考后经历的又一次沉重考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坎坷依旧在。
于是别有用心的人会从中作祟。
离考试日不到一周,张同学紧张地备战。一个女孩多次踩点,来到他的座位下,顺走了他的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里有他精心储备的大量考研资料,如今很可能因为资料失窃,而使得曾经起早贪黑的心血付之东流。
想到遭此不幸,他说自己心态崩了。
目前,我们也不知道这件事后续如何。但愿张同学重整旗鼓,迎难而上。
无独有偶,两年前的辽宁大连,一名男子在夜里,闯进教室。
偷走了许许多多考生的书,却对他们的电脑和手机视若罔闻。
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啊,但却似乎那么有底线,除此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于是常言道:考研的时候没有丢过笔、方便面、便利贴、卫生用品,都不算考过研。
书籍资料很宝贝,其实座位也宝贵,位置说白了可是“不动产”啊。
那家伙,那场面,那是相当壮观……
有人为此不惜干戈相见,大打出手;
有人甚至为占座而挤破玻璃门;
有人凌晨3点就去图书馆排队申请书柜,考研学生队伍绕了一圈又一圈。
也许可以用更文明的方式,强烈谴责毕业生考研,还要占他们在校生的资源。
那句“你们毕业了为什么还占用我们的教学资源”,既道出了考研的不易,也诉说着二战的辛酸。
既然“不动产”这么珍贵,何不倒卖呢?
合肥一高校的自习座位可以花200元租,地段好一点的能达到400,还有半年的使用权。
当考生放弃考试的时候,也可以转租给别人。
“自习座位”都能形成一种畸形的卖方市场,这是什么啊,这可是互联网+黄牛+房产思维啊。
王校长看了会沉默,贾回国听了会流泪。
但是真正厉害的人,已用青灰色板砖,占了座,板砖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写着“此位置已占”。
于是没人敢在他面前说三道四了,谁都知道他的BGM是——“板砖在手,天下我有!”
一些学校线上线下结合宣传,考研也不宜长期占座。
另一些学校受够了,会做出比较极端的处理方法,把占座的考研复习资料乱扔出去,杀鸡儆猴。
这么极端的做法其实很容易伤了考生的感情;可是三令五申下,依然不改占座,确实影响到正常教学。
每个人在备考的时候都很投入,一旦教室里、图书馆里有人吃刺激性食物,就会影响别人的思绪。
想想看,柳州螺蛳粉的酸笋就可能成为密闭空间里的生化武器。

考研备考期间被分手,为了考研而被分手,为了各自安心备考而分手……本以为有个人支持自己,结果反倒像被背叛了。
加之生病了,失眠了,甚至换季了,也都能让情绪和状态大受干扰。
何以解忧,唯有肖秀荣。
各种意外的突发的事,都会让考生产生各种焦虑。
比如大连的疫情使得大连海洋大学实施封闭管理,在环境的封闭下,一些学生说因为疫情心态有些微妙,甚至有人有些慌乱的感觉。
当然,对于疫情,我们的处理手段很成熟了,大连的许许多多考生感受到了国家带来的温暖。
在考研压力下,难免还有崩溃的。

女子连续考研失利,经过一个十字路口,选择慢慢脱光衣服,当街裸奔,嚎啕大哭。
最倒霉的要属这类人。

他们认认真真学习,带了HB、6B、4B铅笔,唯独没有带2B铅笔。
或者考试写的答案错位了。
送分题变成了送命题。
他们稳稳当当地进行完上午八点半的考试,下午近两点半到考场准备再干一场。
结果,监考老师说,你们迟到了。

啪的一声,很快,门关了。
一个早上是半点,一个下午是整点。每年都会有这样的人出现,年轻人得有时间观念。
早年间《每一个把考研时间看成14:30的孩子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这样的文章就说出了很多人的惨痛。
教训与血泪自然不只这些,考研亦不只是教训与血泪,但都得忍受和熬着。
正如《夏目友人帐》里说的:
“我必须承认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再苦再痛,考研人也知道苦中作乐。
02.欢乐温暖
如果你坚信自己会成为硕士研究生,自然会将所有酸涩风霜化为嬉笑甜言。
一位医科大的女生在复习的时候举杯痛饮,俗称“对瓶吹”。
喝最烈的啤酒,考最难的研,一杯敬秀荣,一杯敬银成!
这曾经是多少挥斥方遒的考研人的生活注脚。
考研公式书上写着作者的嘲讽:总有人考不上,为啥不能是你呢?
何尝不是考研人的自嘲注脚?
还包括,在改编自柳宗元《捕蛇者说》的《考研者说》里感慨:考研猛于虎也。
也许这还不是最猛的。
最猛的是那些致力于北大的人,他们实在不行了才去考的清华。

而与自嘲相对的就是自夸。
在那经典的段子里,你每年PK的对手只有你自己。
“剩下的1000人,369人不如你,513人有各种心理问题,117人忘带文具,那么你剩下的对手只有一个:你自己。”
在那经典的段子里,你战胜自己的方式就是隔绝网络,使用老年机,不被俗事打扰。
总归是安慰了自己。
在中国这片苍茫的大地上,考研人的生活注脚,考研人的信心来源岂能少了张雪峰呢?
他说过高分的待遇是:
“考研你外语能考九十分,我在北京动物园给你买个摊位,下一次去看动物就看你,走近自然,就是走近你了!”
他的贯口相声让人觉得贱贱又有哲理。
有的人在张老师这里听的是考点,有的人听的是相声与快乐,而更多人听的是考试祝语和人情世故。
说到祈福事业,孔夫子自然是祖师爷。
考研还有一个多月,有人就在大学里的孔子像旁,放食物饮料祭拜。
这些年,估计已经没人记得起彼时我们信奉过的曾哥、春哥。
可是放健胃消食片是什么意思,字倒是写得挺好,酌情给你加几分。
也有人会去捧郑渊洁爷爷的场。
读者在微博上跟他要考研祝福。
他说,我只能祝福你考第二了,因为考研第一的祝福已经送给抖音上的读者了。
被祝福考研全国第一的同学在这里。
郑渊洁真的是好耿直。

但不要迷恋祈福,祈福也许只是个传说。
直率才是对付考研人的好办法。
有女孩去买书,书店阿姨看了一眼就说,你是考研的吧。
那女孩问为什么,阿姨轻描淡写的说,
“女孩子如果不是考研,谁会几天不洗头!”
嗯哼,有人被内涵到。
考前会调戏你;考中会折磨你。
26个字母认识你,你不认识它们。
而我们只能曲线救国。

把“精忠报国”,“信、达、雅”地翻译成为“I Love China”,这很对啊,难道不是吗?
考中会折磨你,而考后会继续调戏你。
有同学去某个网页查分,结果成绩惨目忍睹,比去年复试线低了近百分。

正想痛苦,定睛一看,原来这是恶搞的虚假网站。
如果你想开心,还有高分版本的网站呢!
那么多焦虑,那么多忙碌,有人说唯一放松的时刻就是上厕所深呼吸。
真的吗?
为了关心这些学生,云南工商大学在全部厕所放考研英语卷纸。

我可谢谢你啊。
但也不要忘了去背“肖四”,你们可能不知道背一套肖四来应对考研政治是什么概念。
我们通常只用两个字来形容这种人:研怪。
看着学生们这么努力,楼管爷爷都会关心他们。
杨爷爷见到焦虑的学生,就用诙谐的话语开导他们,或者用板书当做每天的开心一刻。
到了面试阶段也拿出他的建议:
“面对主考,要记得微笑,精心展示出自己的一面就可以了,不要想太多……”
一年里,他就帮助过不好考研学生,5个已被录取,3个在国内,2个去了国外。
考研路上遇到的每一位好心人,其实是考生的莫大幸运。
在他们孤独而灰色的底色上,增添了炫彩一幕。
背着双肩包的女孩,用电脑复习,她的保温杯里不是茶叶就是咖啡;
蓝色格子衫的男生,坐在南侧向阳的一侧,每到12:30就走,也许因为这个点的食堂不会有太多人;
头发稀松的大哥好像工作了好几年,他的那本肖秀荣考研政治,已经被翻烂了。
坐在对面的女生,伏案久了,偶尔抬头活动一下,似乎总用余光看看我……三个月后,发现她男朋友带饭来,他们在树荫的角落吃饭,窃窃私语。

他们这些人独来独往。
作为考研常客,在图书馆都有自己的领地,就像草原上的兽类,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
迅哥儿说的“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的意义,不过如此。
哪怕被质疑,哪怕一时失意。

仍坚持久久为功,辛苦中寻找甜蜜,功不唐捐。
因为对他们来说,上岸永远是一个温暖的词。
03.选择原因
一位长者语重心长地说过,个人的成功既要,也要考虑。
深以为然。
很多人知道硕士的稀少,但是不知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研多少显得有些另类。
许多人报考专科已经心满意足,因为毕业后特别好找工作,特别好对口就业。
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只要上了中专、大专,就可以算是端公家碗,吃公家饭的城里人了。
本科则绰绰有余。
研究生则令人生畏,很多时候不太好就业情况下的一种选择,是毕业时运气不太好的人的暂时回避。
考上了研究生,甚至会被以为,这孩子怕是读书读傻了吧。
直到后来大学扩招,本科遍地是,硕士的重要性突显了出来。
一些不太被人关注的211学校,在2010年左右,还会招硕士来当讲师,入编制。现在是很难想象了。
如今哪个大学的教师不是博士起步,权威期刊发文是标配。
这就是所谓的学历焦虑,文凭社会中的时代焦虑。
在历史的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个人的努力,也抵不住学历在贬值。
于是一年又一年的难度在增加。
从2011年的151.1万人报考,到2019年的290万人报考;
从2011年的3.1人中录取一个,到2019年的4.1人中录取一个;
各校推免的比例在增大,更是在加剧考研难度。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的千军万马愈来愈多,独木桥则越来越窄。
于是有人就问,既然如此,为什么前赴后继地去考研呢?
有很多答案。
暂缓找工作的,提升自己人生境界的,为以后找更好工作的,期望接触到更好的资源和人脉的,准备献身于学术的……
就像在《三联生活周刊》做过一个调查里,那些考研原因依然丰富而真切。
比如,考研对很多找了不顺心的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洗牌的好机会。
比如,考研对刚生孩子的妈妈来说,也是很好的充电学习的经历,降低“生育惩罚”的影响。
比如,考研对于一些人来说,是逃离强势母亲,逃离家庭的机会。
所以说,考研的意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总的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个改变现状的不错选择。
总比很多途径来得相对轻松,就像那些段子里写的自我调侃:
嫂:考研不累啊?
姑:没办法。
嫂:找个富二代或官二代嫁了,要不就嫁给豪门老朽,吃穿不愁,我们也能沾些光。姑:我也想啊,可那行竞争比考研激烈。
考研的另一个意义,便是人生中越来越不太可能有的励志阶段了。
有人在图书馆的人群中,在考生苦读的身影下,意识到自己的懒惰和软弱,并暗自努力追赶。
有人一战失败后,反思自己,越挫越勇。

有人在无所不羁绊的网络世界里,惜时勤学,发现了“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真谛。
躲开喧闹的人海,少年把不如跳舞,改为不如考研。
从工地而来,自考自学的少年,一路奋战,从大专到专硕,感慨种了7年的树,终于结了果。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生活成本的增加,时代所强加的成功的压力,想像考研时那么系统的学习和奋斗是难上加难。
那时划水的人会更多,晚起毁一天的可能性增加,手机不离身,在复习的时候做很多事,除了真正学习……
甚至精力不怎么好的时候,书上处处画重点,最后处处没重点。
很多人怀念那段苦涩时光,冬天的严寒与夏天的酷暑,依然不能阻挡去完成复习计划上满满当当的进度。
即使三四战后依然名落孙山,也非常怀念,因为那时候的他不等闲,不负少年头,那时候的她做着叫梦想的事。
《请回答1988》里说的是:“从来不是让你把一次考试当成人生成败的赌注,只是想让你在足够年轻的时候体会一次全力以赴。”
现实新闻里说的是:“这是我第4次考研。这是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
青春的热泪盈眶与气贯长虹,不过如此。
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张答卷上写下的不只是疑难题目的答案,还有这些日子走过来的漫漫人生路。

回首,总是可歌可泣。
展望,苦中作乐的考研人值得一次金榜题名,一切努力都会有结果的。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加油,考研人!”
-END-
双蛋节到了

搞个3000块的大抽奖!
欢迎参与
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