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来了,但疫苗有用吗?安全吗?
美国旧金山加大(UCSF)住院药剂师江剑(Calvin Jiang)本周受邀以个人身分进行在线讲座,解析了新冠疫苗的时间表、供应量、安全性、有效性等美国公众关心的问题。
本次讲座的主办方是COVID-19 Relief Bay Area全球公益大讲堂。协办方是博雅基金会和北京大学南加州校友会。
江剑谈到美国疫苗接种须知。辉瑞(Pfizer)药厂生产的新冠疫苗两针之间间隔21天。莫德纳(Moderna)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两针之间间隔28天。加州有240万医护人员,首批接收到的疫苗只有32万7600剂,非常有限。但未来几周乃至几个月的供应将会增加。

UCSF是加州首批接收疫苗的七家医疗机构之一。
江剑表示,UCSF医护人员有2300多人,但只有900多人有机会接种首批新冠疫苗,基本上是通过抽签来决定谁能率先接种。辉瑞疫苗从冰柜取出后要在6个小时内接种,否则会失效。UCSF则尽量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接种。
新冠疫苗接种者通过手机应用程序V-safe,可迅速告知CDC是否在接种后有任何副作用,并且获得提醒接种第二剂新冠疫苗的时间。
江剑谈到疫苗分配顺序。他表示,一线医护人员以及患有并并发症和基础性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占比大约10%,处于第一优先,大约明年1月中下旬完成接种。
第二优先涵盖了更广泛的高风险人群,人口占比大约30%,比如是老师、托儿所护工、警消人员、社会必要行业员工、其他的长者等,将于明年2月底3月初完成接种。
第三优先是人口占比40%左右的青少年儿童及社会其它重要行业的员工。前三类没有涵盖的人,预计于明年4至5月接种。
不过,根据现时掌握的数据,以下人群暂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包括:16岁以下的儿童、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群、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正在发烧的患者、孕妇或者哺乳期的妇女。
江剑提醒接种者,注射完疫苗之后尽量在接种地点停留一段时间再离开,避免严重过敏与过敏性休克的状况出现。
他表示,如果须随身携带抗急性过敏药物EPIPEN 2-PAK的人士,避免注射新冠疫苗
江剑提到新冠疫苗接种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手臂上可能有疼痛和肿胀。全身可能有发烧、怕冷、疲劳、头疼、淋巴结肿大等状况。为减少副作用,接种者可服用Tylenol、Motrin/Advil,用干净凉爽的湿毛巾贴敷注射处,多喝水,穿着轻便的衣服。
副作用会在几天内消失。第二针比第一针的副作用可能要大。如果注射24小时后,注射处发红或触痛加剧,甚至几天后也不见副作用消失,接种者需要求医。
他再三强调,公众即使接种了新冠疫苗,仍需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接种者自身仍有可能接触病毒后无症状或表现轻症状,甚至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END-
今日汇率:
1美元=6.56人民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