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阳光妈妈
12月15日,四川一小学生跳楼身亡,疑似遗书称:“我活得太累了!”。同一天,北交大一大三学生跳楼身亡,疑似遗书称:“失去人生目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最美好的年华逝去,让人揪心不已。
是什么压垮了孩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网上众说纷纭,为人父母的我们无力改变外界,但我们倾听过孩子的声音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悲剧发生前,也许孩子心里有过一次又一次呐喊,难道真要等到孩子以如此肝肠寸断的方式——遗书,向我们倾诉,我们才去倾听,才听得到吗?
01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好好说话的第一步是学会倾听!造成悲剧不断上演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不愿倾听,更不会倾听?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克·郭士顿博士在《只需倾听》一书中谈到:倾听不仅仅是耳朵在听,眼睛、脑和心都在听。
我们在倾听孩子时,首先,需要选择最佳的时间和地点。最好是和孩子独处的时候,在安静舒适,不易被打扰的地方。
其次,用眼睛倾听。认真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当孩子害羞、心虚时,通常会避开与我们的眼神交流;当孩子不认同我们的观点时,会连连摇头;当孩子生气、失望、害怕时,会哭泣。
然后,用耳朵倾听。当孩子恐惧、悲伤、紧张时,会支支吾吾;当孩子沉思、沮丧、委屈时,会一言不发。
最后,用心和脑倾听。我们的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和身体语言,要随着孩子倾诉内容的变化,做出恰如其分的回应。
只有当我们用眼睛、耳朵、脑和心,认真去倾听孩子,才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当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关爱时,他/她就会向我们敞开心扉。
现在的孩子,不管处在哪个阶层,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高强度、高难度的学业,致使孩子身心健康问题日趋见长。倾诉,是孩子解压排忧的最佳方式,也许他/她在向我们倾诉的过程中时,很快就能释放压力,解除忧愁。
02
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麦克·P·尼克斯博士谈到:倾听不仅巩固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让我们可以有时间理清自己的想法,发现自己内心的感受,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被倾听,既满足了自我表达与他人沟通的需要,也让说话者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认可,还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勇往直前、跨越一切困难的能量。
我们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是一味地听,可以在恰当的时候给予相应的回应,可以是眼神的交流,也可以用简单的话语回应孩子的感受。比如说:“哦……嗯……原来是这样……”。但要注意,我们尽量少引导,而是多跟随,只有这样的倾听,才能产生治愈孩子的效果。
《好好说话第一步:学会倾听》一书中谈到:我们不愿、或不会倾听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的放下自己,也因为无法摆脱内在的偏见,更因为产生的过度情绪化反应,阻碍了我们与他人的和谐关系。
我们来看看这个案例:
情境一:
儿子 : 我真想打迈克尔一巴掌!
父亲 : 为什么?怎么了?
儿子 : 他把我的笔记本儿扔到垃圾箱里!
父亲 : 你是不是先招惹他了?
儿子 : 没有!
父亲 : 真没有?
儿子 : 我发誓,我根本没碰他。
父亲 : 那好 。迈克尔是你的好朋友。听我的,别计较这件事儿。再说了,你自己也有毛病。有时候你也欺负弟弟,然后还责怪别人。
儿子 : 我没有。是他先动手的……不和你说了。
情境二 :
儿子 : 我真想打迈克尔一巴掌!
父亲 : 孩子,你生气了?
儿子 : 我真想狠狠地打他那张肥脸!
父亲 : 你怎么生他的气啊?
儿子 : 你知道那个坏家伙干了什么吗?在车站他无缘无故抢走我的笔记本儿,扔到了垃圾箱里!
父亲 : 嗯!
儿子 : 我猜他怀疑是我在美术教室,把他捏的鸟弄碎的。
父亲 : 你这样想啊。
儿子 : 是啊。他哭的时候一直盯着我。
父亲 : 哦!
儿子 : 但不是我弄碎的,真的不是我。
父亲 : 你知道不是你。
儿子 : 我不是故意的。那个蠢德彼,把我推倒在课桌上的时候,我根本没办法。
父亲 : 德彼推了你。
儿子 : 是啊,好多东西都掉地上了,但只有那只鸟碎了,我没有故意摔碎它,他捏的鸟挺好的。
父亲 : 是,你真的没有故意弄碎它。
儿子 : 没有,但他不相信我。
父亲 : 你觉得你告诉他真相,他也不会相信你吗?
儿子 : 我应该告诉他,不管他信不信。我觉得他也应该向我道歉,不该把我的本扔到垃圾箱里。
不难看出,情境二中的对话,父亲并没有给儿子提任何问题,儿子就告诉了他事情的来龙去脉。父亲也没有给儿子提任何建议,儿子很快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这位父亲惊讶地发现,自己只是倾听儿子说话,用简单的话语回应儿子的感受,轻而易举就帮助了儿子。
03
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一个家庭的晴雨表,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与孩子,尤其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倾听。我们为什么听不到孩子的心声呢?有时是我们不愿意倾听,不给孩子和自己机会。有时是我们不会倾听,虽然知道倾听很重要,但无法做一位好的倾听者。
如何成为倾听达人?马克·郭士顿博士为我们指点了迷津。
首先,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控制自己的情绪。倾听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能迅速的从情绪模式,转向解决问题的模式。
其次,倾听时我们要清除偏见,摘掉别人身上的标签后,去倾听对方话语中的真实意图。
然后,倾听过程中,我们要暂时压制自己想表达的欲望,先满足对方抒发情绪的需求。
最后,运用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受对方的情绪和想法,做出回应。
我们看看这个案例:
女儿不敢独自睡觉,告诉妈妈说怕鬼,妈妈回答,哪儿有鬼,成天瞎想。
父亲听到后,并没有对女儿说没有鬼,而是问女儿,那个让你害怕的鬼,长什么模样。女儿回答,是黑色的。
父亲很耐心地听女儿倾诉,终于得到了一条很重要的信息。原来,女儿是在放学的路上看到的鬼。
随后,连续三天,父亲提前下班后,悄悄跟随女儿,想一探究竟。
第三天,父亲发现,戴着黑色帽子,身着黑色衣服的一名男子,在跟踪女儿。父亲报警后才避免悲剧的发生。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指出:学会倾听是父母给孩子很好的教育。我们不要随意否定孩子,而是耐心倾听,并且引导他/她表达出来,就像上面这个案例中的这位父亲。
04
倾听是倾听者与被倾听者心灵之间的桥梁。
被誉为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谈到 : 当我感到伤心或受到挫折时,我最不想听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别人的看法,那种谈话只会使我感觉更糟。但是,如果有人倾听,如果有人体谅我内心的伤痛,并给我机会来聊一聊我的困扰,那么我会感到我的伤痛在减轻,我的困惑在消除……
曾经发生的那些令人悲痛不已的事件:上海一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在回家的路上遭到母亲的批评,男孩在桥上拉开车门冲出后,从桥上一跃而下。武汉一男孩,在教室玩扑克,被母亲打耳光后,从教学楼跳下。四川一小学生跳楼,北交大一大三学生跳楼,这样触目惊心的事件屡见不鲜。
如果这些父母平时多多倾听孩子的声音,遇到事情后给孩子解释的机会,给孩子时间,用心倾听孩子诉说。如果这些父母,学会倾听,就事论事,不辱骂,不动用武力。而是和孩子一起面对,充分尊重、关爱、理解孩子。也许,这一切令人悲伤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孩子叛逆,尤其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其实是在向我们发出一种声音:我来到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是光听你们说,我也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我们工作日太忙,顾不上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可以充分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家里召开家庭会议。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尽情倾诉。
一些老师和亲友,时不时会问起我,和阳光之间关系那么亲密的秘诀是什么。我的答案通常是——家庭“海沃塔”。《海沃塔学习理论》一书中谈到:“海沃塔”聊天中,第一个最重要的核心是: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并引导孩子。
逢节假日,我们会选择专门的时间、专门的空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进行家庭“海沃塔”。大多情况下,我们会建议阳光先说。如果在过去一周他有什么困惑,通常会第一时间向我们倾诉,有时往往在倾诉的过程中,一些困惑就能迎刃而解。“海沃塔”时,不管我们选择的主题是,同读一本书、同议一件事,或同聊一部大片,都会非常慎重地对待“倾听”这个环节。
会倾听比善言语更难得,倾听孩子一句话,胜于自己倾吐十句话。学会倾听,是我们与孩子心与心沟通的润滑剂;学会倾听,是我们人生的第一堂必修课;学会倾听,也许可以救孩子的命!
-END-
作者简介:阳光妈妈,某教育上市公司董事,微信公众号美国式家庭教育(ID:mgsjtjy)创办人。爱好阅读、美食、摄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