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香港零售业连跌21个月,10月销货额临时估计下滑8.8%至274.23亿港元,尽管跌幅较9月份12.8%大幅收窄,但是业界认为主要由于上年同期的低基数叠加疫情在9月份开始缓和,而现时香港第四波疫情汹涌,零售业前景难以乐观。
10月香港零售业销货量临时估计下滑9.3%,与销货额一样,均录得2019年6月来首次个位数跌幅。
政府发言人评论10月零售数据时表示,10月销售跌幅按年收窄,反映消费情绪在当月因疫情稳定而好转,情况改善部分由于上年同期低基数,展望未来,本港第四波疫情广泛并迅速蔓延,或令零售业的经营环境短期内再度转差。
2019年10月由于本地社会事件影响,香港零售业销货额大跌24.4%。

2019年11月-2020年10月香港零售业各类别表现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谢邱安仪表示,第四波疫情爆发下零售商对圣诞销售不感乐观,希望政府尽快控制疫情,否则旅客通关之日无期,难以挽救旅游区生意,而目前香港铜锣湾、尖沙咀、旺角和中环等传统旅游区生意极不理想。
根据香港零售管理协会最新的调查,超过两成会员反映会在政府“保就业”计划完结后于12月份开始裁员,最高裁员幅度达两成;同时有27%的会员称不能继续承受高租金将于12月份关闭实体店;更有54%的公司计划在未来一至三个月关店,关店幅度达两成。
对于即将带来的假日季,香港零售商亦难以指望,特别是目前港府进一步收紧限制措施,包括晚六点后禁止堂食,以及关闭健身中心、美容院和按摩院等实施。
谢邱安仪表示,多数零售商对12月表现不抱希望,预计与11月份表现相若,本地消费者预计只会在折扣足够吸引时才会进行消费。她预计11月份海味店、化妆品和保健品行业将是重灾区,销售跌幅40-80%;个人护理用品店、服装、钟表和珠宝店跌幅20-40%,奢侈品服饰跌幅可能超过60%;电器铺、便利店和超市生意可能持平或有个位数的涨幅或跌幅。
2019年11月-2020年10月香港零售业硬奢类别表现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预计,由于上年同期低基数,11月和12月份零售跌幅不会急剧扩大,而全年零售业跌幅预计为22-26%。谢邱安仪称明年表现仍视乎疫情影响下的通关时间,但预计首季度仍难以放开旅游限制,料市道维持疲弱。
谢邱安仪呼吁,政府支持零售业需尽快重回本地“零确诊”,并设立消费券,建立跨境网上销售平台,同时希望业主能够减租支持业界。
按类别,10月份,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品销售下滑26.6%、服装销售下跌11.2%、药物及化妆品销售下跌39.5%、鞋类、有关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下跌8.2%、眼镜店销售下跌14.7%,而百货公司货品销售增幅进一步扩大至11.7%。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