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逃离拼爹吗?
我们是后代,也是后代的祖先!

行动起来!至少做点什么!
01
该努力打拼事业还是该多陪陪孩子,是很多父母都会面对的问题。
最近看到一位妈妈对“陪孩子”的回应,觉得是教科书级别的,很想跟朋友们一起分享一下:
视频来源于一档节目叫《少年说》,节目中孩子们可以走上天台,大声喊出自己想说的话。
有一个4年级的小男孩走上天台,吐槽自己的妈妈,男孩说:
“我的老妈是做酒店管理的,今年已经38岁了,但这样的你,却一直准备考研。
你读书太拼了,简直让我自愧不如。学习起来比我还疯……
回到家你也是闷着头在房里学习,我好不容易见到你一次,你还是要学习……
原来你还陪我打羽毛球,但是现在,你为了学习,再也没有陪我打过羽毛球了……”
孩子说到这里,大感委屈,对站在下面的妈妈喊:
“老妈,到底是学习重要,还是你儿子重要啊!”
台下的妈妈心平气和,面带微笑的对孩子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儿子,妈妈想跟你说,妈妈觉得学习很重要。
因为妈妈在工作之后发现,要不断的学习。有很多很多的新知识,每天都会涌入到工作之中。
妈妈认为学习和工作,都很重要。”
“但是,你刚刚问我说,工作、学习和儿子哪个更重要。
妈妈可以跟你说,儿子最重要。”
孩子似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乐呵呵的回答谢谢妈妈。
这时候妈妈挥手说:
“我还没说完,儿子,妈妈总跟你说一句话,你记得吗?
我们是一个团队,是吧?如果是团队就要怎么样?”
儿子很自然的接口道:“就要一起合作”
妈妈表示肯定:“嗯,就要一起合作,没有一个人可以掉队是不是?”
儿子再次点头,赞同妈妈的说法。
妈妈接着告诉孩子:
“因为妈妈觉得你最重要,所以我要跟你一样学习。
我是在我儿子身上,看到了一个学习的风采,所以妈妈才要这样去努力的。
你能明白吗?”
等孩子点头说明白了,妈妈很温柔的说:
“妈妈能够感受到,你对我有埋怨。
但是你知道,妈妈每一次工作累的时候,还有学习累的时候,都觉得我一定要坚持,因为你。
就是因为你,儿子。
妈妈也觉得很多亏欠你的地方,所以我会尽量去陪你,好吗?”
儿子点头答好。
妈妈再问:“你还有什么想跟我说的吗?”
儿子的小情绪已经被妈妈轻松化解,想了想说:“我也没什么了。”
妈妈被儿子的样子逗得一笑,但还是很礼貌很认真的说了句:“妈妈谢谢你啊”,然后带头给孩子鼓掌。
在儿子下台来的时候,给了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在节目组最后的采访中,妈妈也表示:
我会尽力去陪伴他,但他往后的路,还是要自己内心强大才好。”
从这段简短的对话中,真的可以感受到妈妈的真诚和智慧。
她没有“小孩子懂什么”那种居高临下的不屑,没有“我都是为了你”的说教,没有“职场妈妈都欠孩子一句对不起”的悲苦,她只是在有理有据的跟自己的儿子沟通。
尽力去让儿子理解,妈妈跟他是站在一起的,每个人都需要努力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母子俩谁都不能掉队。
父母跟孩子一起成长,父母陪孩子一起进步,这本身就强过了无数的学习方法、技巧,更胜过无数的耳提面命。
03
事实上,很多专门的研究也已经证实,父母本身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对孩子用什么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更深远。
美国教育部就做过一个大型儿童早期教育研究,叫ECLS。
这个研究跟踪了两万多个全美国随机挑选的孩子,记录他们从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学业成绩,并搜集孩子们的其他资料,诸如家庭结构、平时是否看电视等诸多数据。
经过6年多的跟踪调查和科学测量,研究者根据数据得出了一个颠覆了很多人认知的结论:
有8个因素,跟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强烈的相关性:
1、父母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
2、父母有更高的经济地位
3、母亲在30或30岁以后生下头胎(母亲生育晚,可能意味着受教育程度更高,也可能会有相对更好的条件和意愿照顾小孩)
4、孩子出生体重过轻(这个是负相关,也就是不好的。出生时体重轻的孩子可能是早产或者母亲在孕期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
5、父母在家讲英语(美国的调查中,很多孩子来自低收入移民国家。讲英语意味着更好融入社会,有更好的社会地位。)
6、孩子是被收养的(这个也是负相关,收养的孩子很多是被亲生父母遗弃的,意味着他没有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都没有得到好的照顾)
7、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合会(多跟老师沟通的父母,多半很重视孩子的教育)
8、家里有很多书
还有8个因素和孩子成绩完全没有关系:
1、孩子家庭完整(单亲家庭很可能影响孩子的性格,但数据表明对孩子成绩影响不大)
2、父母最近搬去一个更好的街区(搬家、转学,对孩子是比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咱们国内,如果去掉学区房的因素,应该也是成立的。)
3、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前是全职妈妈(调查主要是考量对孩子成绩的影响。全职妈妈如果能给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心理发育是有利的,但对成绩来看,影响不大)
4、孩子上Head Start(低收入家庭服务学校)
5、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博物馆可能主要是艺术熏陶,对孩子的学业考试影响不大)
6、孩子经常挨打(打孩子也不会让孩子成绩更好或更糟,但是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性格)
7、孩子经常看电视(数据显示,看电视对成绩的影响,并没有预想中的大。有些国家是利用电视节目,教孩子知识的)
8、孩子父母每天跟他阅读(家里有很多书对孩子成绩影响很大,每天陪孩子读书对孩子成绩影响很小。实验人员推测是一开始就有很多儿童书籍的家庭,父母很可能有更高的经济能力,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舍得给孩子教育上投资。相比之下,是否陪孩子阅读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从这个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父母的教育手段,对孩子成绩影响不大。
父母有没有给孩子全职照顾、有没有带孩子多去博物馆,有没有陪孩子读书,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影响到孩子成绩的,是父母本身。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的社会地位、父母对教育的认知、父母在生活中传递出来的教育理念……这些才是关键。
04
我们普通家庭,其实有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决定和改变的。
比如我们的基因,即使知道它对孩子的性格、智商影响很大,我们也无法改变它。
比如我们生育孩子的年龄,孩子出生时的体重、这些也都是无法改变的。
我们能做的,只是接受不能改变的,然后为那些可能变得更好的东西而努力。
比如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成长,去尽力提升自己。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妈妈,她也许没有给孩子太充足的陪伴,但她跟孩子组成了一个团队。
在积极的提升自己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在生活中向孩子传递学习的重要性。
那么她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模范。对孩子的成绩,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多注意加强亲子交流。
8个与学习成绩呈强烈相关的因素中,就有父母在家说英语一项(美国)。
语言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工具,同时也能通过谈吐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和气质。
国外还有个著名的研究,耗时2年,记录了42个美国家庭的亲子间的对话。
最终发现平均每小时里,低保家庭比有稳定收入的家庭少说300个单词。
也就是说,4年后,两者之间会相差3千万个单词量。
这项研究还发现,三千万单词的“贫富”差距不仅仅能预测孩子在词汇量方面的发展,并且还能预测孩子在小学三年级时候的成绩以及智商。
研究专家还认为,“而这仅仅是开始,未来这些孩子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父母是孩子最好,也是最重要的老师。父母希望孩子学习好,给孩子体用一个丰富良好的语言环境很有必要。
多跟孩子交谈,在跟孩子交谈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拓展交谈话题,拓展交谈知识面,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事情。
父母可以做的另一项事情是多给孩子提供书籍。
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这句话在任何地区都是适用的。
不是每个父母都能给孩子提供800万的学区房,但能给孩子提供一排满是好书的书架,也是孩子童年宝贵的礼物。
作家六神磊磊曾介绍过金庸儿时的在家读书的几个细节。
金庸
金庸家有三件书房:
这里面有《荒江女侠》《封神演义》《儿女英雄传》《明史》《水浒》……这些书。
还有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世界各地的旅行记,天南地北,无所不包。还有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报》。
10岁那年的圣诞节,父亲送给了小金庸一本狄更斯的《圣诞颂歌》。
小金庸玩的是书,家里到处是书,过节的礼物也是书,父亲母亲也带头看书。
从识字起,金庸就是在家中无尽的藏书之中泡大的。
我们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许没有金庸家族那样“祖传”的做学问基因。
但如果也能尽量给孩子多提供一些好书,让孩子把读书当做终身的爱好,孩子的将来,至少也是一直有读书求知这样美好相伴的。
托尔斯泰说: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的和孩子一起提升,一起完善,我们也就能跟孩子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