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朱雨辰的妈妈因为在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中的表现,遭到了全民diss。
她的一句“用整个生命在爱孩子”不仅没有感动观众,反而让她成为众矢之的。
朱雨辰已经40岁了,还将他当小孩一样,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干涉,就连交女朋友也要她满意才行。
朱雨辰去拍戏也时刻跟着,只因为担心他吃不好。
她的“不放手”渗透到了朱雨辰人生的方方面面,事业、感情、生活,将他围的密不透风,无法呼吸。
以至于现在朱雨辰还是孤身一人,在漫漫长夜独自垂泪!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种对孩子过度干涉的行为是不对的,但依然有很多家长不知不觉在往这条路上走。
看到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做作业总是要三催四请的,家长恨不得替孩子做了;看到孩子玩具乱丢,房间乱成一团,总是跟着屁股后面帮着收拾。
很多家长总是觉得孩子太小,不能对他们要求太多,等孩子长大点就好了。
殊不知,这种“包办式”的不放手,让孩子正逐渐丧失自理能力。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是父母的必修课。
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
怎样帮助孩子建立“零花钱成本”?
怎样训练孩子的“成本意识”?
……
乍一看,这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意识,是很多中国家庭都不具备的,而日本和美国的家庭对培养孩子的这些技能极其注重!
那么,为什么日本和美国妈妈如此注重培养孩子这些“经济学意识”呢?

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一套风靡全球、实操性很强的儿童自我管理书籍
《忍住!别插手!》+《从小学习经济学》。
《忍住,别插手》总共有三本,包括《合理安排时间》《整理好身边的物品》《正确的金钱观》
针对孩子爱拖延、乱丢东西、花钱没有节制等不良习惯,提出了很多实用性训练方法,爸爸妈妈们按照书中的方法就可以让孩子轻松学会自我管理了。
1
大师著作,无数宝妈实践认证
一般的书都是先有理论,再来指导实践。
而这套书是从欧美、日本等无数妈妈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中总结出来的实用方法,是一套实实在在的解决育儿难题的操作指南。
本书的作者高取志津香是一个日本人,她与美国友人创立了一个供家长、老师交流教育方法的非赢利机构JAM教育平台。
日本人非常自律,在时间管理、物品整理等方面都是出了名的。
而美国的教育是非常讲究实操的,而且事无巨细,他们会花很长的时间培养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独立性,特别擅长用各种图表形式的“可视化”引导。
这套书籍将日本和欧美两种教育理念完美融合,将一些经过无数父母实践认证的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等精简提炼,变成一套指导全世界父母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实用工具书。
2
案例丰富,操作简单易上手
这套书的语言非常简洁明了,没有任何长篇累牍、生涩的东西,非常口语化。
而且还有大量的图文搭配部分,很多的训练方式都有表格,不费脑子就能看懂如何进行实际操作,很快就可以轻松读完。
针对大部分孩子分不清“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书中也有专门的训练方法。
让孩子自己列出清单,将“想做的”和“该做的”先列出来,然后按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两个标准给事情排好先后顺序,合理规划时间,提高效率。
在整理物品方面,书里也提供了很多训练方法,让孩子学会先分类,再整理,将物品放置的整齐有序。
书中还有关于父母类型测试以及孩子性格测试,测一测自己是哪种父母,孩子是哪种孩子,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3
提供沟通技巧,增进亲子关系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会变身为“咆哮帝”,尤其是当孩子不听话、做事拖拉、玩游戏不学习时,肚子里就会升起一股无名怒火,说出口的话就变成了吼骂和责备。
“快点给我去写作业”
“不是说了,让你快点吗?怎么还磨磨蹭蹭的”
“再玩游戏,就把你的玩具丢了”
这种命令和威胁的方式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让孩子有逆反心理。
和孩子交流需要心平气和、平等对话,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建议,而不是凌驾于孩子之上的单方面命令和要求。
这套书不仅仅是教父母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方法,而且非常注重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它将商务谈判、服务咨询、领导方式等技巧运用到和孩子的日常沟通中,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增进了亲子关系。
比如孩子没有按照时间表行动时,父母不应该一味的指责,而应该像朋友聊天时一样温柔地询问和提醒,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这么做的后果,最后再给出建议和帮助。
比如在给孩子零花钱这件事上,不要总是这个不许、那个不让,少一点家长的权威,多一点平等沟通,让孩子拥有表达的机会,思考不周到时就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
而对于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哪怕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也要及时表达肯定和赞扬。
换一种沟通方式,你会发现孩子并不是那么的无理取闹,事情也会变得简单多了!
4
时间、物品、金钱全管理
方便实用
这套书共有三册,分别从时间管理、物品整理、金钱观三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管理时间,能让孩子兼顾娱乐和学习,提升自己的专注力,计划并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
整理物品,也是在整理思维,锻炼孩子思维的条理性,让他们面对生活中复杂的信息和事物,能用自己的方法整理好。
培养正确的金钱观,是在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有计划地支配金钱,同时能够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 
《合理安排时间》
这本书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做到主次分明,改掉拖拖拉拉的坏习惯。
书中共有14个训练方法和5个具体沟通指导方式
加强孩子的时间意识→让孩子感受时间→给孩子的时间分段→列清单整理大脑→让孩子尝试区分“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以及设定孩子的时间目标、分步骤完成该做的事等等,非常的详细具体。
一开篇就让家长建立一个新的认识——管理时间是孩子自己的事。
如果孩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者是赖床导致迟到,后果要自己承担,从而让孩子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而本书中还有一个让人觉得十分惊喜的地方——它预留出了“妈妈时间”,也就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是完全属于妈妈自己的时间,在这期间妈妈可以做自己的事,看会书、喝杯咖啡,或和朋友聊聊天等。
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这段时间是妈妈的时间,不可以打扰的哦~
这其实也是在耐心地教导孩子,让他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时间,还要珍惜父母的时间。只有让孩子们明白珍惜他人时间的重要性,他们才会自发地守时守信了!
对于计划的制定,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商量,询问孩子的意见,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制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即使不合理,也不要立马否决,而是一步步去引导孩子修正自己的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该做的事,在休息时做一些喜欢的事,劳逸结合,从而更高效地利用好时间。
《整理好身边的物品》
这本书主要针对的是孩子丢三落四、乱扔东西、不爱收拾等进行管理,让孩子养成爱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什么都依赖父母。
本书不光引导孩子主动参与整理,还从分类开始,教给孩子正确的整理方法,从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开始,最终让孩子学会整理身边的物品,从而培养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本书里,作者给了父母9种指导思想、15种父母陪伴孩子学会整理的训练方式
爱收拾整理不仅仅是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更是一个锻炼逻辑思维的好方法。
整理物品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分类。将物品按照一定的属性和标准进行分类,这需要孩子去分析事物之间的异同,这个过程叫做“归纳法”
孩子们有自己的分类方法,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即使是那种你觉得不可行的分类方法,如将掏耳勺放在笔筒里,也不要去否定和干涉。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实用方便就可以了。
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整理的环境,比如买一些箱子让孩子整理自己的玩具,或者是在玄关处设置一个小柜子方便孩子拿放书包等。
当孩子在收拾整理上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教会孩子叠衣服、叠被子、摆放鞋子等。
甚至还可以让孩子学着分担家务,全家一起大扫除,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正确的金钱观》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他们对于金钱完全没有概念,也不懂金钱是怎么来的,所以看到喜欢的东西就要买,不给买就大哭大闹。
这本书就是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正确的金钱观,花钱要有节制,不能放任自己的欲望,明白赚钱的艰辛,合理消费。
比如先教孩子认识钱币,对金钱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然后告诉孩子金钱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会用之不尽,获得金钱是需要等价交换的。
可以和孩子说说工作上的事,让孩子明白父母赚钱很辛苦,从而让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可以和孩子一起统计家庭开销,让孩子了解每个月的花销,他们会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在给孩子零花钱时,可以引导孩子将想要的和必须的分开,根据孩子想要的程度,对东西进行排序,找到孩子真正想要的东西,并算出应该发多少零花钱。
当孩子的零花钱不够用,又有十分想要的东西时,可以让孩子用有偿劳动来获取,体验一下赚钱的辛苦。
还可以引导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零花钱都用在了哪里,是不是买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
这套书中的每一册都有非常多的实操方法,不过培养一个好习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家长多花点时间和耐心,坚持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实践,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变得更加独立自主,自己管理好生活和学习了。
《从小学习经济学》
本书作者董新兴借鉴发达国家对少年儿童进行经济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时结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为小朋友创作了七个富含经济学概念的趣味故事。
结合他们身边的事情,以他们能理解的语言,对故事中包含的经济学概念和知识进行讲解,以帮助他们理解身边的经济社会现象,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本书有作者签名哦
小编相信,这一套书能够帮助您的孩子培养逻辑思维,提高经济学常识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到很大的作用。
培养孩子的经典, 全四册

小编推荐价:128元 (包邮哦)
包邮,敬请放心购买。
由于新疆、西藏运费较贵,每套需补收30元运费差。
点击阅读原文下单,货到付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