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 CZ328】新政下双阴检测&回国经历分享(洛杉矶——广州) 『海外华人回国纪实』



延展阅读:
(更多候鸟长辈信息、回国信息、来美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北美候鸟长辈关注计划」查看、加群请文末扫码加小编)
美国回国经历分享
文 | 周煜
(本文作者已授权)
我之前人在宾州匹兹堡,因毕业回国,我在八九月份的时候就买了11月15日洛杉矶飞匹兹堡的南航CZ328航班。当时从匹兹堡飞洛杉矶的航班是分开买的,我没有去查有没有联程,因为一开始基于疫情期间政策多变的考虑,本来的计划就是不买联程的,万一情况有变可以调整。
10月29日看到了双检测的新政策后,自己开始查附近能做双检测的lab,查了一圈也综合匹兹堡检测群里的小伙伴们的结果,我判断匹兹堡当地不具备按时间完成双检测的条件,只能去大城市测。而开车去费城或DC单程四小时以上,我觉得太折腾,于是决定提前三天飞到洛杉矶进行双检测,并且提前一周约了NextGen Lab的加急4小时出结果的双检测(515/人),约的时间是11月13日下午1点。之后,我于11月12日从匹兹堡飞到洛杉矶,11月13日为了防止堵车,我提早出发,于11:35am到达了检测的lab。因为不想再等一个多小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直接按了lab的门铃,结果刚好没人排队,lab的stuff人很好,直接帮我采样了。我在13:45收到了检测结果报告,双阴性,于是回到住所后在微信小程序提交核酸码的申请,大使馆不到半小时就审核完成批了绿码,给的时间covee到起飞当天的晚上12点。
11月15日当天,在值机柜台check in之前,会有人来检查你的防疫健康码和护照。我在机场柜台check in之后,南航值机人员告知我在到达广州后会需要填一个红色的海关健康申报码,并提供了微信扫码可以直接填写(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小程序)。这个码的有效时间是24小时,可以在起飞前填写,填好后把码截图保存。因为填写这个码需要你的航班号和座位号,所以是要在check in之后才能填写的(提前定了座位的可以提前填,但有效期只有24小时,飞行全程就得14个多小时,所以还是建议check in之后填)。
飞机上我除了在吃东西跟喝水的时候都是全程戴口罩的。吃东西或者喝水之前先手部消毒(我带了两瓶旅行装50ml的hand sanitizer和一些手套上飞机),然后摘口罩吃东西,吃完马上戴一个新口罩。我是尽量现在大部分人都睡了不会随意走动的时候吃东西的。飞机全程只发一次吃的,蛋糕面包零食水果之类的,然后就只提供喝的了。如果要去洗手间,戴上手套,上完洗手间之后手套直接扔掉,回到座位上手部消毒。
到达广州之后,根据乘务员的广播提示按顺序下飞机。下飞机之后会拿到一个排队的号码,按号排队去检查海关码。在排队的过程中会有专人来检查你的海关码填写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他们会告诉你该怎么填,所以上飞机之前的那个就算填错了也没关系。在白云机场有免费Wi-Fi可以填写或修改。弄完海关码之后海关人员会让你签一个采样的自愿声明之类的,并问你最终的目的地是哪里。然后就按指示一路走,基本上每个关口都要看护照和登机牌,所以这俩证件一直放在容易拿出来的地方就好。然后就是核酸检测采样,鼻咽拭子,鼻孔和咽部都要采样。采样完成后入关,然后拿行李,排队等车去隔离酒店。我是第五个还是第六个到排队等车的地方的,并没有让我选酒店,我也不知道后面排队的人是否可以自己选区排队。我最后跟着第一辆车到了番禺区的一江戴斯东环店隔离,大概早上9:15入住隔离酒店的房间。酒店条件不错,也允许收外卖和快递。因为直到现在还没收钱,我在门口也没仔细看多少钱,印象中大概三四百一晚吧,包三餐。
印象中的流程大概就是这样了,其实从下飞机开始,所有的事情都有专人指引,不用担心会搞错什么的,最多只是影响到达隔离酒店的时间。
因为隔离14天之后要再做一次核酸检测,阴性后才能离开酒店,所以视核酸检测出结果的时间,实际隔离时间可能为15-16日
- END -
↓


▼向下滑动,查看精彩内容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