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蓝字“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过去一个月,年度最佳爽剧《后翼弃兵》刷新了网飞限定剧集的观看纪录,同时段,一部现象级巴基斯坦网剧,悄悄经历了大火、禁播、重新上架。
《女巫 Churails》
“女巫”,在巴基斯坦、印度的民间传说里,指死于非命的女性化成的美貌女鬼,她们专门诱杀男性。
这部剧塑造了四个身份背景不同的女性,她们遭受男权社会的压迫。机缘巧合之下,四人聚首,决心成立“女巫侦探社”组织,帮助女性收集丈夫的种种罪证。
宣传口号是“受苦吧,男人们!”
《女巫》打着“惩罚出轨男人”的口号,但没有局限于此。它触及到性骚扰、童婚、家庭虐待、女性贫困、同性恋、种族阶级等严肃议题,全景刻画了女性生存现状。
女性被殴打、被纵火焚烧等新闻被搬上电视剧,现实感扑面而来。
该剧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引起剧烈反响,也很快遭到禁播。
当局给出的禁播理由完全避重就轻,仅因剧中女性角色饮酒、讲粗话、衣着不符合保守要求。
国内一些网友总嘲讽印度、巴基斯坦压迫女性到了极点,刻板地认为当地女性愚昧无知,麻木忍受压迫。
事实上,她们从未停止抗争。
01 
讲述女性生存困境的电视剧,因女性角色不符合所谓的“道德规训”而遭到禁播,还有比这更讽刺的吗?
这令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片中四个不符合社会道德的女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
祖拜达,意为柔软、像奶油。与名字截然相反,她热爱拳击,是《摔跤吧爸爸》里的运动少女,而她的爸爸却不是能鼓励女儿打拳的爸爸。
他对孩子拳打脚踢,要求女儿出门穿长袍戴面纱,否则就是丢脸,就是“婊子”,最终逼得祖拜达离家出走。
中年女性巴图,儿时没能反抗童婚,一直忍受丈夫的暴力,为保护女儿用烫斗杀死丈夫,入狱二十年。
婚礼策划师金各努,先是被男同性恋抢走了大部分生意,后工作失误砸伤顾客,声名狼藉,彻底陷入财务危机。
执业律师萨拉,为爱甘愿当全职主妇,直至翻了丈夫的手机,他在过去几个月勾搭了75个女性,完美家庭假象被戳穿……
于是,这四个受了伤的女人,开始密谋搞大事。
打着做女人生意赚钱,顺便教训坏男人的念头,她们将“女巫侦探社”隐藏在清真时装店里,一手卖面纱,一手卖“武器”,任凭女性选择。
两项生意互为表里,借力打力,逐步改写了长袍头巾面纱的意义。
穿戴长袍头巾面纱意在遮盖女性身体特征,限制女性人身自由,物化女性,标志着女性归属于她的父亲、兄弟、丈夫、儿子。
即使剧中主人公们所处的社会,已不强制规定女性着装,这些衣物仍然带着讨好、顺从父权的意味,符合“社会道德”。
清真时装店海报
女巫服务海报
正是在如此观念和环境下,高端清真时装店规定“男人与宠物不得入内”,为女性求助提供隐蔽安全的环境。
女巫们也成了隐藏在面纱下的女侠,行侠仗义,出手教训性骚扰犯和家暴男。
祖拜达被父母骗回家结婚,女巫组织全员身披长袍,持玩具枪闯入营救,演绎一场五颜六色的“姐姐来了”。
忍不住夸一句,干得漂亮!将父权丢来的石头,变成手中的武器投掷回去。
02
若把《后翼弃兵》归类到女权剧,其表现了女性的天赋和努力,专心搞事业的女天才,足以和行业顶端的男性较量。
国产剧《三十而已》则仍是简·奥斯汀式的女性主义,女性们仍困在婚恋、家庭关系的一亩三分地中。
以欧美剧的标准,《女巫》不够“女权”。女巫们没有公开地与男性较量,只暗里发挥智慧,为妇人提供家庭斗争、离婚胜诉的材料。
《女巫》的主人公们还被男权社会掐着脖子,基本生存权利岌岌可危。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满足了安全需求,才能谈爱与归属,最后实现自我。
长袍面纱还没摘下,怎么走上拳击赛场。评价一部女性主义作品,还是要看它是否触及了问题的本质。
身处父权制重灾区,《女巫》内容罕见地深刻而全面。

故事开始时,巴图就是危险的杀人犯,犯下杀夫重罪。女巫侦探社的服务,说白了也是钻法律的空子,干跟踪和黑客窃密的生意。之后果然因为顾客——一位杀死出轨丈夫并烹尸的主妇,女巫组织牵扯上了命案。
女巫们在法律的边缘游走,一个个沦为音乐剧《芝加哥》里的女罪犯。用剧中“人间最清醒”的男性,黑客小哥的话说:(她们)目的没错,但走了弯路。
“我们打开法典,发现该死的法律都是男人写的。”
女性为了活下来,被迫犯法,是不是证明了法律制定有问题?不保障女性基本权利的司法制度,又凭什么要求女性去遵守?
通过描写女性犯罪和逃罪,《女巫》质疑法律的公正性。
现在大家普遍认可经济是发展的基础,女性经济独立才能获得自由。
阶级、贫富差距、性取向天然地横在女巫成员之间,她们认知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也引发了冲突和危机。
初期为了运营成本,女巫们只服务有钱的女性,引起祖拜达的强烈不满。作为贫穷家庭的女儿,她太明白底层女性求助无门。
女巫成员希拉,她的家庭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债主谋杀母亲”的戏,只为逃避债务,留给孩子更多希望。
一个家庭困窘的经济状况,甚至要用母亲的命去解决。
压垮女人的是日复一日的贫困。《女巫》对女性贫困问题的深入刻画和思考,是在第一世界的欧美剧里很难见到的,充满了人文关怀。
女巫们不仅有《致命女人》drama的舞台剧演技,她们更有女性的细腻柔软,不吝啬于帮助弱势群体。
本剧全景式还原社会生活现状,呼唤女性觉醒,女性一旦觉醒,就会发现“社会系统在吃女人”,主题远比“帮女性抓奸”有深度得多。
03
《女巫》注定不会是一部爽剧,主角们处境艰难,人性复杂,她们需要妥协的地方太多了。
“或许是我们自欺欺人”,萨拉如此形容开店初期的快乐,这种快乐带着宿命的哀伤。仅依靠一个组织,一小群女巫,无法与根深蒂固的父权社会抗衡。
凶杀案撕开女巫业务的一角,清真时装店马上遭到男性残忍的打击报复。无论在哪个国度,争取女性权利,从来要付出血泪代价。
人有诸多局限性。
清真时装店被媒体包围,令萨拉回想多年前,丈夫陷性丑闻,她为了帮助丈夫脱罪,不惜向大众撒谎,出言侮辱受害者。
这个操作令人回忆起《傲骨贤妻》,萨那夫妻的设定像巴基斯坦版Alicia和Peter。多年伴侣,爱恨交织,萨拉一边痛恨丈夫的不忠,一边放不下对他的依赖。
层层剥开人物情感的复杂性,作为女性,作为富人太太,萨拉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
女巫店的客人也怀有同样矛盾的心情,既痛恨丈夫的恶行,同时因无法接受家庭破碎,而责怪女巫们戳穿了真相。
女性意识非一天觉醒,四个主角与所有女性一样,有自己的成长过程。
极端的压迫,诱发极致的还击。女巫们陷在“拯救所有可怜女性”的执念里,将组织推向了暴力和私刑。
巴图的女儿被富人弃养,她对富人阶级的愤恨,直接踢爆了燃料桶,将大家卷进危险。尽管这群巴基斯坦大姐姐充满魅力,这个故事的基本色调仍是黑暗的。
对于不常看巴基斯坦剧、印度剧的观众来说,这部剧会是个新鲜的体验。它艺术风格独特,欢快舞曲配上了暴力和控诉的歌词,如“把刀磨好,为他准备好上吊绳索”,是宝莱坞式的黑色幽默,比喻女性间的语言暴力
巴基斯坦总理刚批准了新法律,强奸犯将被化学阉割。也许女巫们的抗争,并不是毫无希望,未来某一天,女性会从社会精神层面上摘掉面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