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书房” 
是南风窗新上线的荐书栏目,此后每周,它都会与大家相会。

我们的栏目本着“为读者挑选好书”的宗旨,每一期会为大家选择几本读物,它们可能是新近出版、受到我们关注的书,也可能是已经经过时间检验,但尚未成为流行读物的好书。
读书难以走捷径,读者的时间也是宝贵的,我们的推荐只是一份指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要来选择,希望它能对你有点用。
   本篇推送是南书房荐书第5期。
01.
《碎片》
 [意] 埃莱娜·费兰特
陈英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
自从出版《我的天才女友》四部曲后,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一直隐匿在公众视线外。似乎为了避免人们离奇的猜测,也似乎是为了进一步丰满自己在“那不勒斯四部曲”里没能表达完整的东西,今年10月,费兰特出版了《碎片》这本书。
这是一部由信件、访谈集结的短篇,正如书名“碎片”,内容大多是由模糊、片段式想法而来。“碎片”这个词是费兰特母亲留给她的一个那不勒斯方言词汇,意为“当一个人遭受各种矛盾情感的折磨时感受到的东西”。据费兰特在采访时的说法,当遭受各种矛盾折磨时,她的内心有一团“碎片”,这些碎片折磨着她,拉扯着她,让她头晕,嘴里发苦。“碎片”象征着零散的感觉,包括痛苦、不安、恐惧,生活被淹没在这些错杂的碎片化感情里,却无法逃避。
近几年来,女性主义书写在文学界热度不减,各式作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表达女性个体意识与心理特征。费兰特则通过写实性的描写,触碰不同女性生命中,那些不可言说却无法逃避的困境。
《碎片》里拼凑起来许许多多不被看见的女性,她们的声音,故事,感受,观点,大多都是隐秘的、不完整的,且很快被弃置。比如在《暗处的女儿》一篇中,费兰特让人物说出这样的话:“世界并没有变好,而是对女人越来越不友好。”
又比如,老生常谈的母女关系。在《烦人的爱》里,费兰特详述了一对母女之间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女儿黛莉亚对母亲的身体同时具有一种狂热的爱和排斥,“黛莉亚狂热地想从她身上抹去母亲的形象,就好像假如她不摆脱母亲,就无法一步步成为一个成熟女人。”而母亲,就连裁缝也难以辨认出她的女人身体,可想而知,一个母亲将自己全部的生命献给孩子和家庭,其人生遭受了多少摧残。
费兰特的叙述一直是冷静,克制的,平静的表面之下,常常抵达真实清晰的残酷现实,她没有歌颂女性的奉献和欲望,而是花了大量笔墨描绘失望:女性感觉自己的生活支离破碎,因为她对家庭里的感情关系深感失望,与其他女性的友情出现了裂缝,她直面赤裸的现实,同时也会让女性学会成长,学会坦裸真实的内心。
在今时今日,阅读《碎片》,有助于我们在保持警觉的同时,更冷静、客观地审视女性的生存状况。从细腻的个体出发,抵达女性整体的境况,这是费兰特的独到之处。
推荐人:肖瑶
02.
《结构性改革》
黄奇帆 著
中信出版社
2020年6月
接触过黄奇帆的人,都对他有这样的印象:学习能力超强。“工农兵学员”出身的黄奇帆,学历并不高,许多理论知识,都是从实操中学回来的。
1990年代,黄奇帆被朱镕基点将,调任浦东开发办副主任,时年仅38岁,这是黄奇帆涉足宏观经济的肇始。历史把这位能吏推到了他的位置上,黄奇帆接住了这个任务。后来黄奇帆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分管经济,一干七年,与经济二字牵绊更深。
上海经验为黄奇帆主政重庆打下了基础。2001年,黄奇帆溯江而上,到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工作,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分管国资、工业、财税、金融、教育等领域。
当时的重庆,主导产业重,经济能级低,面临“东北现象”和“西部特征”的叠加,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作为重庆CEO,黄奇帆对重庆市开展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比如,内陆地区高昂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得电子产业更倾向于在沿海地区布局。黄奇帆通过构建上中下游产业链集群,将相关企业一并招商,成功地为重庆吸引了3000万台电脑的生产订单。
比如,黄奇帆规划重庆市每年多出了3万多亩地票,用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用地供应因此比较充足。这一举措成为了重庆房价比较合理的重要因素。
退休后,身边的家人、朋友劝黄奇帆好好享受生活,但对经济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早已成为他的一种日常习惯和生活方式。黄奇帆系统地总结了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写进了《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对策》。
一个与改革现状共同进步的学者型一线官员的总结与分享,非常难得。其内容不仅涉及黄奇帆过去主政的经验,还包括他对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难题的深入思考和建设性的建议。
黄奇帆认为,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的根基性制度。他建议,取消印花税以降低交易成本,激励资本市场增强活力、健康发展。
关于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出现失衡问题,在黄奇帆看来,一个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每年不应超过25%,一般中等城市每2万元GDP造1平方米就够了。
整体上看,《结构性改革》是一个聪明人写给普通读者的书,值得作为中国国情读本看看。
推荐人:何子维
03.
《溢出》
施展 著
中信出版社
2020年1月
在两年前出版的《枢纽》中,施展教授展现了他意图重构史观的努力,提出了他的核心关切:什么是中国,中国和世界是什么关系?《溢出》是对《枢纽》的当代史部分的迭代,旨在回答:在“双循环”结构里,中国的地位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走向?中国和世界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中美贸易摩擦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为此,他到越南、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他提出的“双循环结构”,展开来说,即全球经贸处于两个循环的结构之中,中国的制造业与西方的创新产业、高端服务业之间形成一个经贸循环,中国的制造业又与不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之间形成另一个经贸循环,而中国正好处在连接两个经贸循环的中间节点位置。要理解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的腾飞,理解近些年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的“转移”,都要借助两个循环的结构。
在双循环结构的解释框架里,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由西方的创新经济拉动,而创新经济催生了大规模外包(因为要保证创新效率),由于只有创新才能带来实质的经济增长,局限于给定技术条件下单纯依靠量的扩张,迟早会陷入内卷化的困境,所以世界经济真正的发动机在最具创新能力的美国,而中国庞大齐全的供应链网络,则承接了外包的需求,对这一需求的满足孵化出中国完备的供应链体系,这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根本原因。
近些年中国的制造业出现了向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的转移趋势,担忧的声音由此出现。但在施展教授看来,向越南转移的制造能力,不是从中国转走了,而更多的是与中国的供应链形成一种嵌合关系,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中国制造业的“溢出”而非转移,即东南亚国家承接的是从中国供应链中溢出的一部分生产环节,无法取代中国制造中心的地位。
不仅如此,制造业从中国向东南亚的外溢,更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网络的规模在进一步扩大,它们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更庞大的供应链网络。
并且,他认为推动溢出的真正力量在于中国的民间经济,国企的作用在于为供应链提供交通、通信、原料供给的基础服务。
以上只能简单概括他的结论,书中有更为详细的实证材料和论证过程。这本书的视角较为新颖,为认识中国与世界提供了一种方法。
推荐人:董可馨
04.
《十三邀》
许知远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12月
传统意义上讲,许知远不是一个好的访谈者。访谈者通常要中立,提问时不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许知远不是这样的人,他甚至连表面上的样子都不愿维持,习惯于提前对受访者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把结论直接抛给对方。
比如,他问李宇春,你觉得你的出道是一场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吗?比如,许知远认定在林志玲良好的教养之下,一定存在某种狂野的,放纵的欲望,并反反复复地向她确认。比如,他觉得温和的个性必然妨碍对复杂性的进一步探索,并把质疑抛给了李安。
访谈者通常要亲切,自然。许知远不是这样的人,在《十三邀》里,冷场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他的提问艰涩、生硬,总围绕高屋建瓴的抽象理论,时不时还夹杂着英文名词,令对方猝不及防。比如,他与陈冲谈论英雄主义,和于谦谈论爱的专制,与金承志谈论合唱团背后的权力意志。对话马东时,他问,你对这个新时代一点排斥都没有吗?马东答,没有。许知远又问,为什么呢?马东答,我没那么自恋。
尴尬,是我对《十三邀》的个人观感。许知远的清高和愤怒,是那么格格不入,他的偏见与局限,是那么深入肌骨。但这也正是这档节目最有趣,最有价值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讲,许知远是一个极好的访谈者。他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的格格不入,他与不同受访者产生的碰撞,交锋,以及所有瞬间尴尬的时刻,都成为这极具观看和思考价值文本的一部分。
如许知远在每期节目开场白所说,“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着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者被再次印证”。在当下,一次并不停留于浅薄的对话实属难得,哪怕带着偏见,哪怕不那么“讨巧”。从一次次谈话中,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有许知远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世界的不满和怀疑,也看得见他从偏见抵达理解的过程。
与视频节目不同,图书版《十三邀》打破了1至4季的区隔,将内容重新整合为艺术界、演艺界、人文知识分子、时代浪潮人物等四大领域,更具可观性。也许不及视频节目,可以将谈话双方的表情、语气,谈话节奏、氛围展现得立体和直观。文字的呈现更加平静、理性,似乎少了那么点“冲突”。但也正是排除了其他因素,文字,可以让人更专注于谈论的话题本身,给读者留出空间,理解言语交错间的深层逻辑。
推荐人:姚远
05.
《国家的歧路》
马国川
中信出版社
2020年2月
1853年6月,美国海军提督佩里率领着4艘漆黑的军舰、 2000 多名船员,驶入了江户湾浦贺海面。这个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从黑船来航打开国门,到1945年无条件投降,日本完成了第一轮完整的现代化过程。“开国—追赶—崛起—歧路—毁灭”,以成功开始,以失败而终。本书勾画了现代日本的发展轨迹及战争历程,深度剖析帝国毁灭的内在原因,较为精彩。
外来力量成为促进革新的动力之一,日本开启了明治维新、拥抱西方文明,寻求“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和富国强兵”。但转型意味着与之相伴的阵痛,日本的现代化之路漫长而困难。随着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大正天皇登基,日本开始出现宽松的社会环境,民族主义运动高涨,国内经济增长60%,政党和议会制度迅速建设;国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赢得赞誉。
但另一方面却是暗潮涌动。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给日本带来的打击,促成了军部和右翼势力成形,在1936年酿成了“二二六事件”,一艘改革的巨轮自此逆流而行。此后10年,极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潮流推波助澜,原本对政治冷感的“原子化”民众转向狂热政治参与,不惜与美国一战的社会舆论声甚嚣尘上。
毋庸置疑,民族主义对于探索转型的新兴国家而言,是强有力的推动。但一旦失去节制,民族主义的反噬力量反而会带来灾难。如德国诗人海涅所说:“没有比狭隘的民族主义更有害的东西了。”
仔细想来,这种不满旧有国际秩序,鼓吹本国特色,认为他国打压了生存空间的民族情绪,是否与某些场景非常相似?特别是经济危机之后,日本没有反思自己,反而从外部世界寻找敌人,这成为了某些国家的镜像。当时的日本,拥抱盲目的民族主义,自暴自弃退出国际联盟,最后玩砸了政党政治,自取灭亡,还给世界带来恶劣影响。
日本帝国的衰退史所言明的,不仅是发展道路难逃荆棘。在全球化受挫,民粹主义抬头的当下,国家更应保持理性。这也是作者马国川给予的启示:以日本为镜,可知进退得失。这本书今天读来,正当其时。
推荐人:浦潇
06.
《欧洲: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西] 胡里奥·克雷斯波·麦克伦南 著
黄锦桂 译
中信出版社
2020年8月
书如其名,作者想回答三个问题:欧洲曾为世界做过什么?哪些历史趋势能够解释现状?当代社会的基本要素来自哪里?
作者把欧洲文明的影响力归结为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政治革命、移民和殖民扩张,认为“市场经济、国家和知识型社会是文艺复兴的三大产物,欧洲人凭此获得了领先于其他文明的优势”。鲜明的 “欧洲中心论”立场容易引起亚洲读者的警觉,尤其在当下读来,也让人感觉作者过于乐观地沉浸在欧洲梦之中。
有些书给人教益,有些书则引人反思。在我看来,这本书属于后者,提供了反思的契机:如何评价一个地区文明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什么样的文明富有恒久的生命力?不同文明之间是否具有共通性?文明相对主义的限度在哪里?
在多元、流动频繁的现代社会,我们已然见证,文明的交流不仅带来全球化的大浪,也会招致反全球化的对抗,而后者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觑。
述说欧洲史、解释现代性的书不少,《枪炮、病菌和钢铁》珠玉在前,吉登斯对于现代性的阐述也很经典,正如他所质疑的,全球化意味着西方化吗?我倾向于吉登斯的说法,文明的现代性是人们在反思中被建构起来的,并且融入在全球化进程当中,这里的全球,不只有欧洲和西方。
第三章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欧洲人总体上越来越相信其强大和繁荣的关键在于欧洲大陆以外的地区。作者原指的是欧洲的希望在于对外扩张,但全球化交融合作紧密的今天,这句话更多了一层含义,欧洲人也需要睁眼看世界。
推荐人:施晶晶
南书房荐书往期:
欢迎各出版社荐书,编辑董可馨 [email protected]
  排版 | 李倩钰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