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一筑一事(id:zs_studio)  作者 :邱子
如果说,城市生活的繁华与多元模糊了地域边界,用网络让世界变小、让人的视野缩小在一块块屏幕中。那么,靠近自然的时刻——走向山野、湖边或林间,则意味着我们重新拥有了开阔的体验与广袤视野,拥有了无法轻易触碰的生活质感。

这份质感,源于水草茂密的沼泽、绿植交错的半山腰,褐色的石头和牛群的阵阵铃声——这些画面像是莫奈的笔触、印象派油画,是香格里拉的秋日,也是無舍扎西牧场(下文简称無舍)描绘的生活。
· 無舍扎西牧场 四周的风景,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在跨进扎西牧场之前,我对藏区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无论是青藏高原还是云贵高原,印象里的藏区都冒着青稞饼和酥油茶的香气,都是藏式风格的民舍,也都有一望无垠的蓝色穹顶……

直到我走进無舍——
才意识到,并非所有的广袤都能动人心魄,反而是那些在广袤中停留的景致,从原始的粗犷与天然中舒展出的静谧与细景更让人沉醉。
· 無舍扎西牧场 四周的风景,建议点开大图欣赏,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無舍书写出另一种藏区景致,让坚硬的大地生出许多柔软——
此时的土壤变成一纸卷轴,让人感受到脚掌与土地的分离与接触;让光影和色彩肆意打滚,抖落一身风景,让人用眼睛、耳朵、鼻子不休不止地阅读,阅读大地、山川、湖泊、万物。
01
爱自然的人比自然更可爱
· 無舍扎西牧场,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从大理开始,無舍就醉心于探索生活里不可复制的那一面,不仅因为它的主理人老K是设计师出身,对空间呈现有着严苛的要求,也不仅是它选择的地理位置、创造的体验,而是無舍一次次将“生活温度”具象化的实践,是它为人们抚平内心褶皱的魅力。
· 無舍·無季、無舍·無往、無舍(洱海店),图片源于無舍、小枝©ICYWORKS
香格里拉的扎西牧场上,無舍依然贯穿着它对生活的洞察,与这幢留存三代的藏式民居相遇。
对于牧场的主人扎西培楚而言,無舍的出现就像是遇见心照不宣的老友——懂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一再调试着两者最佳的相处模式。

· 無舍扎西牧场,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扎西培楚年轻时就跑遍各地做着旅游生意,但他始终觉得最美的景致仍在家乡。这片15平方公里的牧场,四面环山,只有一条从松林里伸出的道路可以进出,草原的尽头是一片湖泊,再往里走是草植繁茂的山林。

· 無舍扎西牧场,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区别于其他地方,这个牧场更加隐秘、原始。为了保护这片美景,扎西和他的家人一起设置了民间自然保护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和住在附近的亲戚朋友吵架。因为这里的传统藏房都是木结构,人们需要从山上取木材建造房屋,想让他们改变想法,不是吵几次架就能实现的。」
無舍的Daisy说道:「直到扎西帮村里修了路,通了自来水,还和朋友们资助村里的孩子上学。这些事情让村民看到了他的威望,他们意识到不用砍树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渐渐接受了他的理念,山上的松林日益繁茂。」
· 無舍扎西牧场,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牧场也在这样的故事里被圆润了风貌,从石块间的罅隙到无边的天际,万物皆被眷顾,自由地生长变化,用各自的色彩填充了这里,而無舍也为这样的景致心念一动。
· 無舍扎西牧场,摄影(由上至下):邱子、雨婷©一筑一事
「突破传统民宿的固有定义,让自然与人平等相处,既亲密又有距离地靠近彼此,让这个空间既属于自然,也属于人。」这是扎西与無舍的共识,也是無舍诞生的原因。
02

草原上的一个「白色顿号」
· 無舍扎西牧场,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無舍由扎西家的老房子改造而成,院落外观虽然还是普通民居的样子,但内部感官却大有不同。
· 無舍扎西牧场,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精致的暖木色桌椅打破了木讷的外观,宽度恰到好处的窗檐像一个画框,将窗外的景色收录其中,就餐区靠窗的长桌是最佳观赏位,从朝阳到日暮,光影成为生活的修辞手法。
· 無舍扎西牧场,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而美味更是流动于空间里最能抚慰人心的那个角色,無舍的餐食不仅有藏式风味,还兼顾着中餐与西餐的挑剔味蕾。
再往里走去,下沉式的壁炉与书柜休憩区,也给人们温暖柔软的“冥想空间”。
推开落地窗,面向草原和湖泊的景观台,成为旅客们最喜欢的地方,身后的景色缱绻,山脉起伏,随光影变幻莫测,无法一一用镜头记录。
除此之外,不同的房间塑造着不同的体验:如果你在一楼,那么会在清早听到牛铃声在窗边经过;如果你在二楼,燕子、蝴蝶来做客也是常事……房间里的陈设和牧场彼此呼应,内与外的兼顾,让你意识到,無舍的任何一个转角都能触摸到自然。
夜晚,人们在牧场上围着篝火跳舞、攀谈,草原上飘荡着扎西家人的嘹亮歌声,他们的好客与热情不断拉近人与無舍的距离。
· 左下图片由無舍扎西牧场提供,其余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当你身处其中,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放松与惬意,随着漫天的星星跌落在水面上,草丛里——全身只有一种感觉,每个毛孔都浸润着喜悦,你会想,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能在其中任意来去是一件幸运的事。
03
在时间的留白里

寻找内心的“下沉”
正是这样的無舍,成为人们心中的念念不忘。有太多人在这里一住就是一周,他们什么也不做,仅仅是坐着也能被眼前的景致“喂饱”。
· 無舍扎西牧场的内与外,拍摄当天的双彩虹,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曾来这里连住6天的D先生,是星巴克的高管。在离开扎西牧场的时候,他为無舍写下这样一封信:

我今天离开无舍扎西牧场,这会儿在去机场路上。
船长说我是目前为止在牧场住的时间最长的客人,不过他说今天就有住8天的客人来刷新纪录。
这几天我基本就是一直在牧场待着,感觉住六天和两天的最大区别,是跟人的连接。每天船长都给我冲咖啡,一起分享聊天,六天下来聊成了好朋友。有船长这样多才多艺,又特别有顾客服务意识的店长,让所有客人有回到家的感觉。
管家是个话不多,勤快贴心的女生。我最后一天咽喉炎,她扛出好大一个医药箱给我找药。
在这儿还认识了活泼的厨师小杨,扎西家族。看着牧场的生活状态,心里在想我大城市的那些谋生技能在这儿基本用不上。
在牧场没拍太多照片,几天下来把美景和人留在了心里。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無舍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里,变成值得人信赖的朋友,甚至说可以是一个“人生中转站”——在处处都宣扬向上的时代里,不妨在这里寻找一份属于内心的“下沉”。
想起刚到牧场的那天,和店里素未谋面的客人们一起,跟着船长、七林、Daisy一起走向深山,看到斑斓的万物,看到羊群和牛群,绕湖行进时看到日光层层叠叠地打落在半山腰上、湖泊上、枝叶和蘑菇上……
明知道这些只是普通的事物,但眼前的景色却让人没来由地清空杂念,一心穿梭在山林中,辨认万物的色彩,感受它的呼吸。
· 摄影:邱子©一筑一事
再抬头,看到接近日落十分的光影映衬在林间的松萝上,悬垂的条丝因风拂动,突然想起拜伦的那首诗,这也是無舍带给人的感受——
There is a pleasure in the pathless woods,
There is a rapture on the lonely shore,
There is society,where none intrudes,
By the deep sea,and music in its roar,
I love not man the less,but Nature more...
无径之林,常有情趣
无人之岸,几多惊喜
无人驻足,是为桃源
崖畔崖间,鼓涛为乐
吾爱世人,自然甚之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邱子
撰稿  |  邱子
校对  |  忧忧
摄影  |  雨婷、邱子©一筑一事;或来自無舍扎西牧场
设计  |  小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