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幼儿园开家长会,老师惊讶地表示,2岁多的雷小西专注力远远强于班里的其他小朋友,甚至是其他孩子的4倍。(美国心理学家查理 诗福 Charles E. Schaefer研究过,一般两岁的美国儿童正常注意力在7分钟。)老师说,班里其他小朋友专注力大都在5分钟左右,而雷小西最长的专注时间可以达到20分钟。
当时,清妈我也没有特别的感觉,直到这周的某一天,我才真的惊叹雷小西的专注力好强啊!
我看了看表,雷小西已经自己玩乐高40分钟了。
👧🏻 “妈咪,这个是给狗狗的礼物”
👩🏻 :“真的吗?那猫猫有礼物吗?
👧🏻“我现在给猫猫做礼物”
👩🏻 :“好的!谢谢雷小西”
20分钟后......

👧🏻 “好了,妈咪我不玩了”
👩🏻 :“好的,那你要不要把乐高都收好放回家(玩具架)?
👧🏻 “要,我要送他们回家,要不他们就哭了。
👩🏻 :“是的,谢谢雷小西” 
等雷小西把乐高盒子放上玩具架,时针已经指向了11点5分。雷小西居然自己独立玩了65分钟的乐高
雷小西这一个小时都干了啥
说了这些大家一定很好奇雷小西是怎么做到的吧?
基础:让孩子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
雷小西有一个玩具架,所有的玩具都可以一目了然。从雷小西可以玩玩具开始,我们每次都让她自己选择玩具
这一步主要是可以
启动孩子的驱动力
。她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个玩具,那一定是她自己
有兴趣,
那她
玩的时间就会比没有兴趣的长一些

这次雷小西就选择了她最近很感兴趣的乐高。我没有做任何的推荐或者干涉。所以她玩乐高的整个过程都是内驱动力在推动的。

雷小西的玩具架
做到不打扰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专注力最大的敌人就是打扰,而很多时候打扰孩子的恰好就是家长
每个人接触一个事情,或者干一件事的节奏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孩子刚开始接触新的事物的时候,可能他们会起步地很慢,这个时候我们爸妈一定要抑制住想要帮忙的冲动
其实这是他们享受自我探索的过程,等自己找到解决方案的时候,那个空前的成就感,就是内驱动力最大的来源之一
所以从雷小西出生开始,我们就非常注意在他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不去打扰她,而是在旁边无声的观察。
雷小西自己玩乐高可以玩20分钟不停
从她的第一次翻身,到第一次爬边站起来,到后来的自己画画,自己读书,自己玩玩具。我们都是一个见证者,而不是一个参与者
而且我们还会让身边的亲人也要和我们遵守一样的标准。
比如周末和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视频的时候,可能雷小西讲着讲着就自己跑去画画了。长辈们有的时候就会喜欢叫雷小西,希望能和她多说几句话。而这个时候,我就会和他们说,“你们先不要叫她,她在专注的画画呢。我把手机拿过来,你们可以静静的看她画画。
适时启发,延长专注力时间

刚刚我说了不打扰,可能大家会觉得:呀!那好轻松啊,我就去干别的了!

但是其实这个时候,除了不打扰,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观察
我的脑子里虽然在梳理公众号文章的思路和逻辑,偶尔写在本子上做笔记,但是我的眼睛几乎一直都是关注着雷小西的。
因为这样有三个作用。
首先,我想让雷小西明白,我的注意力是在她身上的。我是很重视她现在做的事情,这样会给她更多的安全感
雷小西在纠结手里这块和已经拼好的乐高怎么拼接在一起
其次,我可以及时地和她互动。很多时候雷小西会问问题,因为我一直看着她在干嘛,所以我可以给与及时的正反馈。让她可以更加顺利的继续玩下去。 
第三个是可以
随时评估
她是不是
需要启发。
我会随时提问,促进她思考,或者启发她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比如今天,我会在她
有点犹豫
的时候,问她:

👩🏻 :“雷小西,妈妈看到你拿了一个紫色的乐高,你打算放哪里呢?
👧🏻“这里,但是我按不下去”
👩🏻 :“你有没有观察过,为什么按不下呢?你看这边有没有什么挡住了?
👧🏻 :“ 哦,这个不要了” 用手拨下了一块乐高 
扩展其他能力,让专注力翻倍
说到乐高,大家可能就会觉得主要是锻炼手部的精确动作和创造能力。但是其实你也可以在玩乐高的时候
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和
语言能力
,甚至
数学能力

比如这次,在20分钟的时候,我观察到了雷小西的一丝走神,同时感受到她的专注力基本到了尽头。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她需要其他新的刺激,来重新定位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于是我和她说: 
👩🏻“雷小西,你手里的这个乐高是给谁的呀?
👧🏻 :“雷小西的”
👩🏻“这个很好看哎,你可不可以给妈妈也做一个?
👧🏻 :“好!
于是她给我也拼了一个。
👩🏻 :“谢谢雷小西!那狗狗和猫猫也想要,你可以给他们做一个礼物吗?”
👧🏻 :“可以,我现在就给他们做礼物。”
每一个娃娃都有自己的礼物
就这样她又花了20分钟,才给所有10几个毛绒玩具做完礼物。做完这些,她已经有点累了,就在床上,躺了一会。我也没有打扰她。
然后她起来以后,我就问她: 
👩🏻“雷小西呀,你觉得狗狗喜欢你给他的礼物吗?
👧🏻 “喜欢!” 她很自豪的说
👩🏻那猫猫呢?” 
👧🏻 :嗯。可能不喜欢
👩🏻 :“那你要不要问一问其他的小朋友,哪个愿意和猫猫换一下礼物呀?
👧🏻 “猪猪?你要不要和猫猫换一下礼物啊? ”
于是,她就这样自问自答地问了所有的小朋友喜不喜欢自己的礼物,需不需要和其他的小朋友换。这样又过去了15分钟。 
把收拾也变成玩的一部分
大概一岁以后,我们就开始每次玩完任何东西,都让她把东西收拾回去。然后才可以拿另一件玩具。后来在学校也是相同的规则。所以她就养成了玩完玩具自己收拾的习惯。

养成这样的习惯,不但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有一个整洁的环境。还可以减少父母的工作量。可以说一举多得。

雷小西最后把所有的乐高都收拾好了
今天其实雷小西收拾了两次乐高,第一次是她给所有的小朋友做完礼物以后。我问她还做礼物吗?她说不做了。我说那是不是应该把剩下不需要的乐高块收起来?她就收拾了起来。
第二次就是最后全部都玩完了以后把所有的乐高都收起来。这两次加一起也用了10分钟。
其实所有的超长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想要培养出一个出众的孩子,家长们真的需要从他们出生就开始注意他们的每一步。
不过也
不需要太焦虑
啦。因为他们的每一步也都是我们的成长。从成长的哪一个时期开始努力都会有收获。希望我分享的方法可以对你们有一些启发。

下期预告
: 

你有没有一靠近超市零食区就头皮发麻,一路过玩具店就像找个地缝钻进去的经历? 熊孩子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真的让人很崩溃。
下一期,华爸会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做到带着娃也可以大摇大摆的逛超市零食区,去奶茶店给自己买奶茶。
清妈华爸闯美西 提了一个问题

目前还没有留言板,欢迎大家在这里留言噢

参与讨论
点在看,让更多人看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