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爆火的丁真也带起了大家对川藏密地的想象,我们在镜头里看到,漫无天际的草原、蓝天和羊群……让不少身处城市的人们,想要体验“慢”的可能性。

那么,城市之外,大家如何生活呢?

最近,我们来到大理喜洲,一起看了看这个被很多人当做“诗与远方”的地方,人们真实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夏永康
Gil
『在苍山脚下的小村庄找寻平静』
©肖全
法国人 Gil 的中文名叫晓松,来自朋友写的一本书。因为喜欢这两个字的意境,便被 Gil 拿来做了中文名。
2014年,Gil 在蟠曲村租下一片小院子。位置很隐蔽,需要穿过一条废弃的巷子,尽头才是这个典型的白族小院—— Gil 的私家菜馆和家。
一进门,右手边是矮矮的两层小楼,左手边是一个小花圃,本来 Gil 是打算在这里种些菜的,但因为被厨房挡住了阳光,菜的涨势总不太好,于是那里变成了被风吹来的花草种子落地生根的地方。
厨房前有一片更大的菜园,种着他从法国拿来的种子。不过Gil尝试了一年后,发现种菜远比想象中难,只能拜托邻居帮忙打理。邻居们经常来他家,客人多时帮忙打打下手,没客人时则过来喝茶聊聊天。
©王祥
每周 Gil 最多接待两桌客人,一开始多是些口口相传而来的各国艺术家和手艺人。自从被媒体报道后,Gil 不得不做起挑选客人的工作。上周,他刚刚拒绝一位说话不耐烦且一来就要菜单的男士。
“食物是会说话的,既然他不能接受我的说话方式,那我只能拒绝与他交流了。”
Gil 的菜馆是没有菜单的,都是他创新设计的融合菜式,表面的是他家乡的法国风味,内里却是当地食材,比如用乳扇来替代芝士、用大理的一种烤饼来替代白面包。

10年前, Gil 还是一位有20年经验的记者,他去黎巴嫩和土耳其报道过毒品交易,在孟加拉国、印度和巴基斯坦记录穷人的故事,到中国记录过三峡大坝动工的历史……这段经历让他吃遍了各地的菜,也在饭桌上与当地人交朋友聊天。

后来,不再做记者的 Gil 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在北京租了一间小院子开私厨。

但随着小院的租金疯长,再加上雾霾,Gil 不得不选择离开。他先去成都生活了几年,当发现那里在悠闲之下越来越汹涌的快节奏后,再次离开。这次,他来到云南。

©陈楠
从小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 Gil,在苍山脚下的蟠曲村找到了另一个家,小院里有一棵和童年家中一样的香橼树。
做饭时,Gil 小厨房的门和窗都会打开,方便聊天。在吃完后,大家也会一起聊聊对方的来处与去处。在他看来,自己的聊天也是私厨服务中的一部分。
在不接待客人的时间里,Gil 会在送女儿去幼儿园后去古镇的咖啡馆写作。他即将出版一本记录“这里”的书,书里有他遇到的客人、隔壁的邻居、改良的菜色和蟠曲村安静的山水。
张仁华
『是甲马不是马甲』
张仁华是家里第四代的甲马手艺人。很多第一次听说这门手艺的人,都会误称其为“马甲”。
甲马是一种木刻版画,有点像汉族人家里贴的门神和财神,也被分为不同功能,有报喜的、招财的、辟邪的、纳福的等等 。
©夏永康
六年前,张仁华的父亲突然中风,无法再进行甲马雕刻。张仁华不得不关闭在隔壁村开了多年的诊所,回到家里学习这门传统手艺。虽然从小就能看到甲马被贴在家家户户的角落,但他也并不能立刻从这项工作中获得乐趣,在学习甲马雕刻的前一两年,他还常常受伤。
真正体会到乐趣,是因为做出了一副生动且充满细节的当地信奉的大黑天神甲马。他说,自己在继承这门手艺之前,脾气挺暴躁的,不爱听劝,也容易把事情想得浅。但每天制作雕刻拓印甲马的四五个小时,却让他拥有了反思的时间。
传统的甲马图案大多是黑白的,但外来游客提出了彩色的需求。张仁华与合伙人花了两年时间对这一传统技艺进行改造,他们到乡镇居民家中收集、整理了 200 多个甲马图案,并将他们改良成彩色。
©王祥

©李硕
从 2015 年开始,张仁华已经向游客解释了上万次甲马文化,却仍不厌烦,“我很喜欢和他们聊天,有的客人虽然之前没见过甲马,但从他们亮亮的眼睛里,我能感到他们真诚的热爱。”他还开设了甲马制作项目,游客们可以体验拓印或雕刻甲马。
看着南来北往的人们,与自己一样沉浸在甲马这一古老工艺中,张仁华感到很骄傲。被问到是否要让孩子也快点学习甲马手艺时,张仁华说,“就像我是因为父亲不能继续雕刻才来继承的一样,让孩子先去做几年自己想做的事也没关系。现在回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对于继承这件事,我觉得也不用太担心。”
蓝续小白
『延续童年的记忆』
©王祥
小白如今住在自己家族的老宅里,这里曾出过举人,门口层层的木雕记录着这个家族的辉煌。
自从 18 岁高中毕业,小白曾离家十年。大学毕业后,她入职北京一家公益组织,去内蒙古牧区修路并做教育项目,甚至教会了不太会说汉语的牧民写项目发起书。
“我总是去很多地方帮助年轻人,跟他们说你的家乡多美,应该留下来做些什么。但却很少想到我自己的身上。“
有一年春节,小白和丈夫一起回老家大理周城过年,这里是一个传统的扎染基地,曾经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手织布作坊,小白的奶奶也拥有十几个员工。
那时每天叫醒小白的,是奶奶们织布的声音。阿姨们在河边染布的身影也是她童年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幕。
©窦瑞冬


但那年回家,她却得知一位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织布的邻居奶奶去世了。
“她家里的织布机上还挂着没织完的布。但她家人却说没人想继续做织布了,准备过段时间把这个织布机卖给附近一个展览馆,摆起来给游客看。当时我就觉得织布机的美不应该是孤零零摆在那里的。”
每次说到这里,小白的眼睛仍会湿润。
她觉得自己的离开,也代表着那时村里年轻人的选择。这个温馨平静的小村庄,只剩下老人们在坚持守护,正如家里那座祖宅,一直被父亲细心呵护着。
©窦瑞冬
2012 年,小白和丈夫选择离开北京回到周城。小白拜在一位老师傅门下,开始学习祖辈们的扎染手艺,也去台湾和日本学习手工艺设计技法和经营理念。
年轻的她也发现传统扎染对比过于强烈的蓝白配色,不太适用于现代越来越简约的家居装潢,传统的审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扎染的发展。
为了重新让蓝续扎染打开市场,小白在保留板蓝根染色的基础上,开始进行颜色和款式的创新。通过改良,小白的蓝续扎染颜色有浅蓝有渐变,甚至有其他的植物染料做成的黄色、红色。花纹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扎花花纹,而是开始尝试作画。
在她的院子里,有一幅海上升月的扎染画布,那是大理月系列,灵感来自小白与丈夫一起去洱海中心岛上的婆家探亲的夜晚。偶然间抬头,小白发现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中,很亮很美,和小时候看到的一模一样。于是决定用扎染记录自己眼中的家乡,这幅图也成为蓝续小白的招牌作品。

©李硕
如今,小白的院子里还有一位当年和奶奶一起做手织布的奶奶在这里工作。看着她坐在那复杂的机器面前,熟练地织出花纹,小白觉得自己终于牵住了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林登
『中国最好的软实力,是人』
对美国人林登来说,中国是让他圆梦的地方。他说自己的父亲是美国少有的文盲,而他也从十几岁时就去洗地毯谋生。本来他的人生就将这样在美国底层继续下去,却幸运的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因为自己非常“无产阶级”的出身,在 1983 年,他作为第一批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
在这之后,林登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他成为 CBS 中国区记者,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也遇到了相伴一生的妻子。
在林登看来,这一切,都是中国赋予他的。因为感激与热爱,林登希望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尽一份力。

©陈楠
2004年,林登与妻子带着两个孩子走过许多乡村,那时的中国旅游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但许多古镇古街被改造成同一个样子,林登感到心痛。
“我不明白你们明明已经拥有了最好的东西,为什么却想要用那些土豪式审美的玻璃房毁了它,这些高大辉煌的建筑像个堡垒,和外面的居民有什么关系呢?”
林登来到喜洲时,这里尚未被发现,更没外国人来租房建民宿。林登租下了后来成为第一间喜林苑的杨府大宅,当时破旧不堪,因为多年来缺乏维护,承重的柱子甚至都已经腐朽。
为了修旧如旧,林登花了 18 年时间来了解大理和喜洲文化。
©计炜琼
开业后,为了不让这里成为喜洲的又一个“堡垒”,林登开放了图书室和免费的英语角,欢迎村民来参加。一开始,村名们依旧在门前徘徊犹豫,林登便招了许多当地人作为员工。
他还和艺术家合作开设了青少年影视工作坊,鼓励喜洲当地的孩子们拍摄关于白族文化的影片,去年有个作品获得了纽约全美高中生电影节的奖项。
说起这些,林登总是充满自豪,这里的孩子因为他的到来,拥有了更大的世界。

林登的生活是忙碌且充满激情的,林登每天都要亲自去接待游客,还会组织游客去体验白族生活,一起制作粑粑、尝试扎染……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给这些外国人介绍清楚到底是什么使他留下,也有责任让中国人了解自己究竟拥有多么有魅力的文化……也正因如此,当地人往往称他为“我们喜洲的洋村长”。
©肖全
入夜后,街道旁的店铺渐渐关门,游人回到房间休息,林登会和妻子一起带着自己的狗狗在小镇里散步。


偶尔遇到乡亲,他会热闹地打趣开玩笑,约定着哪天去做客。言语间的熟悉与地道,总会让人忘记这是一位外国人。

在喜洲,并没有发生想象的“新”与“旧”的冲突,也没有常见的那些“改造”。白族人用自己一贯的包容态度接纳了归家的游子和外地人。而这些人也在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中,获得了平静与满足。
人与土地,和平地达成了“共生”。


©徐筱
近几年的旅游发展,给喜洲人带来了更多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回家的人也越来越多。生活在这个他人眼中的乌托邦,人们仍旧需要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选择与纠结,但他们的到来也为这个地方带来了很多新鲜的、外来的可能性与想象力。

其实不管生活在远方和眼前,生活的美都随处可见,只是需要你静下来并用心生活。这次,我们与 vivo 影像+大师实践课同行,从摄影师的手机中看到他们从喜洲的土地与人身上获得灵感的启发与碰撞,共同记录下这一交融共生的景象。
©黄浩
©肖全


在实践中,共生仍在发生。有的摄影创作者会用人像模式拍食物、用黑白模式去拍白天鹅……给 vivo 在产品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达成了用户与产品的共生,也为手机摄影找到了更多可能性。这正是 vivo 影像 +大师实践课 “悦影·悦心” 想要传递的主题。
他们在“共生”中获得的愉悦,也将通过作品传递给更多人。
文中配图均为vivo X50 Pro+ 拍摄原片。
好书推荐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