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的2020年,真是没有最魔幻,只有更魔幻。
即使平日里如何埋头于工作、生活和育儿的我们,如今也不可能不去关注时政吧?每天看新闻:疫情、经济、国际局势,就没有什么好消息.
有不少读者朋友跟我聊天儿,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担忧,我非常理解这种担忧。
现在最受关注的肯定是国际版的新闻了,各种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 美国关闭了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馆......
  • 中国也对等地关闭了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美国的安全顾问奥布莱恩、司法部长巴尔、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以及国务卿蓬佩奥近日来发表了一系列的所谓“新冷战宣言”。

南海局势也很紧张,美日澳刚刚在那里搞了联合军演等等。
所以有些朋友会问,未来到底还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中美会全面脱钩吗?会断交吗?会热战吗?

未来会发生什么,可能谁也不能断言。
但是我们可以分析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中美关系会急转直下,走到这一步呢?

首先当然有美国大选的因素在里面。

现在离11月3日还有不到100天的时间,可以说大选已经进入深水区,而目前的选情对总统川普是很不利的,起码从民调上来看是这样。


2016年川普当选靠的是在几个摇摆州的险胜,但现在他的民调在关键的摇摆州是全面落后于对手拜登的。

我所在的俄亥俄州就是有名的摇摆州,目前川普也就是在这儿有0.5%的微弱优势。
俄亥俄州民调 

他在密歇根州、弗罗里达州这些摇摆州都是大比分落后的。我看最新的新闻,就连德州这个共和党的传统票仓这次可能都保不住了(布什家族就在德州)
做为参选的现任总统,川普的主场优势是拜登没法比的,所以拜登能不能当选,倒不在于他自己,主要在于川普犯多大错误,给他送多少分。从现在的选情来看,答案大家都知道了。


在竞选局面这么不利的情况下,川普团队试图用「激情」去掩盖 「问题」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

只是互关使馆,新冷战宣言这些是不是真的达到了给现任总统凝聚「民气」的目的呢?

我个人的感觉是没什么浪花,媒体的热度不高,在普通美国人眼里,这也不是个多大的新闻。拜托,我关心的是秋天能不能把家里的小神兽送回学校好吗?

国际社会的反应也是趋冷的,这也好理解,毕竟现在选情还是扑溯迷离的状态,好歹大家也要等选完了再看看什么情况吧?


那接下来会如何,川普会不会有更惊人的举动?谁也不知道。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现在外交上,政治上,甚至军事上,中美都是很紧张,或者说剑拔弩张的样子,但是经贸之间的对话并没有停止,我看网上的消息说双方的贸易代表8月还是要如期会面的。

那么,可能谁也不想真的彻底闹掰不玩了?




上面说的是大选的因素,不过大选并不足以解释中美关系的全部。


说到底,这是个历史命题,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快速的发展和壮大,综合国力已经今非昔比,中美之间确实进入了全面竞争和对抗的时代。


历史上德国、苏联、日本都挑战过美国的地位,德国和日本在地域上是小国,苏联是军事强国但是经济不行,美国还没有遇到过像中国这样的对手。

所以不管11月之后是谁入主白宫,对待中国的态度都不会有质的转变。如果拜登当选,让美国重回全球化下的多边主义,中美关系可能表面上不会那么难看,但美国重新团结起盟友来,对中国的压力可能更大。

当年美苏冷战长达40几年,如今中美之间的竞争与较量也会是长期的,很可能还会更长,这才刚刚开始。


虽然说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实力上来了,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但现在真要和美国比的话,差距还是很大的,哪怕美国止步不前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追赶上来的。

更何况「美国的霸权」虽然在逐渐地衰落,但那是相对而言,「美国」这个国家本身并没有衰落,它还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

比如说企业方面,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华为」;教育方面,我们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还很少;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在硬件、软件、理念和师资上都还比不过西方国家。

我最熟悉的当然是早期教育,我觉得这个方面我们需要做的也还有很多。


这几年我阅读过大量的童书绘本,原创的中文儿童读物和英文儿童读物相比,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不小的差距。

我有几次读到几本非常不错的中文童书,心里很是惊艳,后来一看,是台湾作家的作品。大陆的熊亮老师我也知道,慕名买过几本书,画风和语言上确实蛮美的,但还是不够抓孩子的内心。

当然,我买中文书没那么方便,可能有很好的作品我没看到,欢迎大家给我推荐。

另外美国这个国家对0-6岁儿童的早期投入是很高的。

社区的公园、操场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的户外活动场所;遍布全美的图书馆为所有家庭提供了丰富的图书和玩具,以及免费的早教;每个城市的儿童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都是带孩子消磨时间,开阔眼界的好地方。


这些在孩子身上真金白银地投入,不是我们喊一句「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就可以抹掉的呀。


所以,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还是得踏踏实实搞教育,求发展。



最后说说在这样的大时代大环境下,我对教育的期待吧,具体来说应该是对「家庭教育」的期待。

01
 独立思考的能力

自从疫情以来,我越发觉得从小培养孩子
「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
的能力有多重要。


似乎人类每次碰到大的危机或者灾难,就总有人宣讲
「阴谋论」
,而且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大有市场,买单的人还不少。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吧,最近美国也炮制了不少阴谋论,一开始说病毒是比尔·盖茨搞出来的,后来又说它是弗契博士(Dr.Fauci)弄出来的,还差点要搞针对弗契博士阴谋论的电视转播,简直让人无语!

怎么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呢?

多和孩子平等地谈话,多问问孩子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意见,让孩子学会区分「事实」与「观点」,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02 
爱与尊重

不管当下世界情势如何,我还是会憧憬未来的世界会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美好的模样。

我最近和一位美国妈妈聊天,她跟我说到:做为母亲,我能做到的,就是尽力让我的孩子,能够尊重你的孩子。

我深以为然。

我想,这也个每个家长都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03
 创造力

未来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创造力」的竞争。

中国人是最重视教育的,面对应试的大环境,我最想说的话,也是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反复讲到过的:


1)不要离开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填鸭式的鸡娃;
2)不要离开孩子的兴趣和个性,盲目地鸡娃;
3)家庭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我始终相信,学习从长远来看,内驱力是最重要的,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对不对?
By超雄 2020.7于克利夫兰
近 期 推 文
后台「回复」“加群”
加“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