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喜欢搭建,最近一年来,他尤其乐意搭飞机,家里的任何搭建材料都能被他三两下捣鼓成一架飞机。这几天我翻看相机里的照片,里面保存着他搭过的各式各样的飞机。
这些是比较早期的作品,虽然模样各不相同,但是都很讲究对称,机身结构紧凑,有的还装了螺旋桨,我看着像战斗机。

姐姐上体操课时,他有时会在休息区搭一些小东西,这一次不但搭了飞机,还建了一个停机坪,或者叫航空母舰?

除了乐高小颗粒,他也能把其他材料变成飞机,比如相对没那么灵活的得宝大颗粒。

磁力片也可以搭出蛮酷的造型,这个用的是彩窗磁力片。

框架磁力片搭出来的更立体,也更结实,可以拿在手里呼来呼去,玩假想游戏。
把汽车和积木条组合起来,就成了可以飞的汽车。

还有火箭也算是飞机家族里的一员?
再后来,他用小颗粒搭的飞机样子又更好看一些了,比如给蜘蛛侠的专用飞机是这样的。
给反派人物的装备看上去好像更高级?

这个飞船现在还摆在游戏房里,看上去空间结构更复杂些了。

最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一个,因为小颗粒里面的这根橙色棒槌我一直没大明白到底是干嘛使的,这下终于找到了答案。
还有他前阵子新搭的一个,改进了好几个版本,最开始长这样,还真别说,配色和造型都相当不错。

修修改改最后成了这样。
我一路看下来,心里的感受是:一个人最强大的内驱力还是“打心眼儿里喜欢”,因着喜欢,在不断的探索和试错的过程中,技能自然得到提升,所谓的无师自通,一定少不了热爱。

姐弟俩已经在家里呆了3个多月,难免要添点新装备打发时间,前些天爸爸颇为得意地跟我说:我看俩人挺喜欢倒腾飞机的,我下单了两架无人机(drone)
,肯定好玩!

我听完就在心里笑了,你确定这是给娃下的单?我怎么觉得是你自己想玩?
飞机很快送到了,果然这次是爸爸冲在第一个拿回了快递,然后献宝似地跟孩子们显摆:看看这是什么,遥控飞机哦,帅不帅?蓝色是Mia的,橙色是Ian的,你们最喜欢的颜色。

姐弟俩缠着他马上就要试试,这回他可没说要等晚一点工作忙完之后,而是三两下拆掉了盒子,拿出电池来充电。

充电时间还挺长的,孩子们等了一会儿便去玩别的了,没过多久就把这事儿给忘了。可是爸爸记着呀,中途出来查看了好几次,终于看到灯变成了绿色,马上招呼姐弟俩到外面去试飞了!

这么专注地“陪玩”,不多见呐!我是说,俩孩子这么专注地陪爸爸玩
对照着实物认真地读说明书
研究了老半天,是驴子是马,总要拉出来溜溜吧?结果第一次还没成功,有个地方没搞明白,卡住了。进屋随便吃了几口饭,再来!这下姐弟俩倒是紧紧地盯着,生怕错过了见证奇迹的时刻。

不得不说,第一次玩真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孩子们还是蛮激动滴!

一看到飞机飞起来了,弟弟马上宣布主权,这个是我的,我来!

飞机上是装了摄像头的,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就可以进行高空拍摄了,正好我们怀疑屋檐上有一个黄蜂窝,可是各个角度都看不真切,打算派无人机去侦查一番

但是爷俩得把飞行技术再练熟点儿才行,爸爸那天玩high了就直接撞到了房子上,当场折掉一个blade,还好有2个备用的。

我就知道,爸爸买这玩意儿绝对不是为了娃这么单纯,因为没过两天,他就嫌那两个是小孩子家家玩的,又给自己买了一个成人款的,我就希望这别只是一个开端吧
 !
毕竟他以前是有飞行执照的,只是多年没飞了,这要是唤醒了他骨子里对飞机的那股热情,怕不是几百块钱可以搞定的!
说到支持孩子的兴趣,爸爸有爸爸的招数,妈妈也有妈妈法子。

不就是想玩飞机么,一定要花钱吗?妈妈给折一个纸飞机照样玩得很开心呀!不过一开始折的这个效果一般,不好飞,后来姐弟俩用贴纸把中间给粘了起来,倒是飞得更顺了。
我们又在油管上找到一个更好的纸飞机折法,这个飞得更远,俩人在屋子里玩了一下午。
别小看一个纸飞机,要做到完美,也需要科学和艺术的优雅结合。油管上有很多关于纸飞机的视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如果你家里有喜欢飞机的小朋友和大朋友,有两本书我要种草一下,一个是
The Ultimate Book of Airplanes and Airports
.

这本关于飞机的科普书2,3岁的孩子就能看了,里面有很多互动机关和翻页,图很精美,也有不少知识。
比如里面介绍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机翼,有straight wings(直翼),swept wings(后掠翼),delta wings(三角翼)等等。
我跟姐弟俩说,这些你们自己都搭过的,还记得吗?我把照片拿给俩人看,俩人一下子乐了,还真是不能小瞧自己呢!

左:直翼  中:三角翼  右:后掠翼
另外一本是
DK Eyewitness Books: Flight
,这个系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属于严肃认真地科普,适合年龄大一点的孩子。

今天写这篇文章,除了聊聊日常,玩一玩,也是想再次强调我一直以来认同的家庭教育理念:
能够看到孩子的热情,在能力范围内适当地支持孩子的兴趣。
我们不需要为了孩子所有的“3分钟热度”付出大量的金钱,但是当孩子实实在在因为兴趣而激发出内驱力时,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带领他探索的。

孩子并不一定会因为儿时的兴趣爱好而成为飞行员,工程师,科学家,但是他会感受到父母的重视,感受到亲子联结,也会在兴趣探索的过程中内化学习的能力,这些才是值得我们去买单的东西。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我们的家庭教育,可以点进文章前面的专辑看一看,那里有所有这个主题的文章汇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