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日常用到的语言有两种,英文和中文。我大多数时候跟孩子说中文,爸爸说英文,大家在一块儿的时候则以英文为主,有时候两种语言混着用。
英语是姐弟俩的母语,中文可以做到基本的日常交流。
姐姐的中文一直保持得比较好,弟弟小时候中文倒是不错,后来姐弟俩在一起玩的时间多了,他们彼此之间都是说英文,所以弟弟现在的英文是绝对强势的。

很多朋友问过我孩子们的中文学习,其实我们谈不上多系统的学习,我就是尽量多跟他们说中文了。识字方面,我以前断断续续地教过姐姐一些,但是后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实在跟不上,就没能坚持。
本来我已经放下了对孩子们中文读写的要求,想着保持听说就好,不过最近又尝试了一款App识字课程,俩人还挺喜欢,我也不用费多少精力,如果坚持下来觉得好,我再跟你们分享。
今天我不是来说中文学习的,而是想讲讲姐弟俩的母语学习,也就是英语。

虽然说很多海外华人家庭操心的都是孩子的中文,认为英语毕竟有大环境在那儿,可以自然习得。
听说的确可以习得,但是「会说话」不代表「语言素养好」,就像会说中文和语文好是两码事,对不对?
所以一直以来我在做足中文输入的同时,也是很重视英语学习的。我觉得这其中的一些经验,大家既可以在给孩子做英语启蒙的时候参考,也可以在母语学习中多留意。
01
 学龄前:念歌谣、读绘本、多聊天
唱歌谣、读绘本、多聊天,学龄前的大量英语语言浸润对入学后的「读写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这些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语音意识、听说词汇、以及知识与常识的积累,这样的积累都是为「自主阅读」和「写作表达」做着储备。
对任何一种语言来说,童谣韵律都是儿童早期语言启蒙中的珍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英语中有大量一代代人口口相传下来的宝贵歌谣,孩子们打小听妈妈唱,听老师唱,听影视作品里唱,自己唱。这些歌谣旋律优美,句子押韵朗朗上口,它们不仅是童年的记忆,母语的语音意识也在这样的传唱中得到了浸润。
鹅妈妈童谣、wee sing、super simple songs这些书籍和专辑里面就收录了很多歌谣韵律,姐弟俩从小就是听着、念着、唱着这些歌谣长大的。
我的车里有很多童谣CD,手机里面也存了很多,我平常用Amazon Music放音乐,以前还跟大家分享过一份听单:除了《小星星》,还有这些好听好玩的儿歌与音乐孩子不能错过,附资料
我知道在国内找super simple songs的资源不难,所以特意选了一些不一样的,而且都是超经典又好听,有些歌曲还有游戏搭配着玩,大家可以收藏起来和孩子慢慢听、慢慢玩。
中文也有不少有趣的童谣,姐弟俩小的时候我也带他们念过。我听说很多家长会让孩子从小背诵古诗,
我也很喜欢诗词,但还是觉得「童谣」更贴近孩子的生活,也更符合学龄前儿童的认知一些。
我家里有一本熊亮老师编写的
《中国童谣》
,里面收录了很多经典童谣,插画也很美,可以买来看看。
除了歌谣,母语启蒙的另一个法宝就是
童书绘本
了。

我虽然陆陆续续从国内运了不少中文绘本过来,但是如果跟我们读过的英文童书一比,还是少多了。
优秀的英文绘本真的非常多,各个年龄段的都有,英美国家的孩子的确是不愁没有好书读的。
姐弟俩从可以在我腿上坐稳起,我就给他们读书了。哪怕现在姐姐已经可以自己读书,弟弟也在学习自主阅读,但我们每天还是会给亲子共读留出一点时间的。
英文童书书单是大家经常问我的,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特意去老牌线下书店“Barnes&Noble”的童书区逛了逛,实拍了许多深受美国家庭欢迎的经典英文绘本,大家在找原版书的时候可以参考。

0-2岁| 美国孩子读什么书?我带你逛逛美国最大最好的童书店
2-6岁| 美国孩子读什么书?我继续带你逛美国童书店
另外,我和S先生都喜欢跟孩子们聊天,给他们解释周围发生的各种事情,不要觉得有些事情孩子不懂就没必要跟孩子说,事实上,正是因为不懂才要多说呀!
在我们家是没有什么禁忌话题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聊聊,谈天说地的过程中,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就有了,不是吗?

02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素养好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好。我的理解是,能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讲明白,还要有逻辑,如果再能打动人、有共情,那就更好了。
这一点不论是中英文,都需要有意识地去锻炼,因为「会说话」不一定代表「能把话说好」
对于小朋友来说,可以先练习怎么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
我会有意无意地让孩子们跟我解释或者复述一件事情。他们现在每天都要看动画片儿,我有时就会问俩人:今天你们看了什么节目呀?跟我说说吧!

我发现小家伙们会习惯性地直接讲「细节」,尤其是那些激动人心,让他们印象深刻的细节,比如蜘蛛侠好厉害,他可以从好高的地方跳下去救人!或者谁谁谁说了一句好傻的话,太好笑了!
想必你也看出来了,这样子的回答并不能让我们搞明白动画片儿到底讲了什么,所以我在听完孩子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以后,会提醒他们:听你们这么一说好像真的很有趣呢!可我还是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再好好想想故事里面有些什么人,他们一起干了什么,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吗?
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就能慢慢地学习和体会到 「如何把事情讲清楚」
了。

有一阵子我们还喜欢玩「猜词」游戏,每个人在心里想好一个东西,然后用语言描述出它的特点,让其他人来猜。
虽然是个再简单不过的游戏,但是孩子们玩起来却能乐此不疲,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而且这样不用道具的小游戏尤其适合在长途旅行中打发时间。
03 
阅读与写作
在英美国家,孩子们小则4岁,大则5岁就要开始学习阅读和写作了。

如果学龄前有丰富的语言浸润和语言输入,那么一旦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拼读规律,记住了必要的视觉词,大概率上自主阅读的进阶就不会很困难。
当然,认识字母、了解英语的拼读规律、记忆常见词,这些都是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刻意学习和练习的。

学习自然拼读的步骤和方法,以及需要的资料和工具,我上周才刚刚整理了一篇
6000字的干货长文
,记得去看。

美国孩子这样一步一步学习自然拼读,给你一份详细强大的母语学习参照
视觉词的记忆,除了可以用到单词闪卡,最重要的就是
「从阅读中记忆」
。一个单词如果在书中反复地出现,自然就慢慢地记住了,记得的单词越多,阅读起来就越流畅、越享受。

所以我的观点向来都是:记单词是根本,自然拼读是为记单词服务的工具。我会再专门讲讲这个话题的。
对于英语是母语的孩子,自主阅读的学习和进阶离不开好的阅读材料,也就是说,孩子要有跟自己的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相匹配的书来读。
所以一套系统科学地分级读物是非常加分的!我没有说百分之百的必要,是因为总有个别孩子可能自己看着看着书就会读了。
国内小朋友的英语启蒙和英语学习,我认为更加需要一套能从小就带着读的、严谨认真的分级读物做为「定海神针」。
跟其他任何语言学习一样,学英语必须要过的第一道坎儿就是
「积累词汇和句型」

如果生活在母语环境中,这是容易做到的,词汇和句型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大量习得;但如果是把英语是做为第二语言来学习,那么从「阅读」中积累,这是最靠谱的方法!
所以我才说一套好的分级书是「定海神针」,只有一套从「零基础」入门的分级读物可以做到循序渐进地积累词汇和句型。
英美市场上有不少优秀的英语分级书,我们读过的就有Raz、I Can Read、兰登、尤斯伯恩、牛津树、学乐、国家地理、DK等等。
我们用的主线分级是一整套《红火箭》,这是姐姐读完弟弟接着读的好书。姐姐读完红火箭的流利级别就直接进入了章节书的阅读,弟弟也是通过这套书开启了自主阅读。
弟弟最近刚读完红火箭Early Level 1
红火箭是名副其实的从「零基础」开始,我最推荐给国内家庭的英文分级读物就是这套了。关于它的好,我这两周还会细细地跟大家说的。
最后再说说写作,美国学校对写作特别重视,一入学就开始了正式的写作训练。
早期的英语写作训练其实更像是
「思维训练」
,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首先要学会把事情讲清楚。

简单地说,老师并不要求小朋友早早地写出“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儿开了,有红的,黄的,绿色,白的,粉的...... 五彩缤纷,美丽极了!”这样优美的句子,但是写作文要有条理,有逻辑,有独立思考能力。
有个很好的法子就是给孩子一本日记本,让她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早期还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记录,姐姐就挺喜欢写日记的。

关于写作,我以后可以分享更多具体的内容和材料。
By超雄 2020.8 于克利夫兰
近 期 推 文
后台「回复」“加群”
加“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