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聊了聊姐弟俩这个暑假读的书,很多朋友再一次问到了关于英语启蒙和自主阅读的问题
对于英语来说,从亲子共读过渡到自主阅读,需要的无非是这几样东西:「自然拼读+常见词」是基础,「一套系统的分级读物」是工具。
分级读物我很快会做详细地分享,在这之前大家不妨先把自然拼读和常见词这两个已经听得耳朵起茧的概念,彻底地搞清楚、弄明白。
这是我去年写的一篇关于自然拼读的文章,6000字的大长文,字字干货,你要知道的关于自然拼读的一切都在这里,这次我还更新了一些资源。
之前读过的朋友,可以再复习一下;新来的朋友就一定要看看了,而且一定要看完哦!
文章分为两个大的部分:
学龄前的准备和铺垫
学习自然拼读的步骤

自然拼读是指英语的发音和字母以及字母组合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英语的口语和书面语言之间的对应规律。
其实,自然拼读就是连线。
通过连两条线来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目的,这也是大家听的最多的8个字吧?
第一条线,将左边的字母与右边的音素连起来:

a           /ɔ/
m         /e/
e          /m/
p          /æ/
o          /p/
连好这个线你就可以“见词能读”,比如看到“mop”这个单词,你知道m读/m/,o读/ɔ/,p读/p/(这一步就是在脑子里连线),然后你拼出来/mɔp/,就达到了“见词能读”的目的。
再反过来连一条线:
 /ɔ/            a
/e/            m        
/m/           e
/æ/           p
/p/            o
连下这个线你就可以“听音能写”,比如有人跟你说/mɔp/,你知道这是m-o-p这三个字母发的音,就能写出“mop”这个单词,这就是“听音能写”了。
这篇文章给大家详细的梳理美国学生学习自然拼读的过程,这样我们会有一个母语学习的参照标准。
1
学龄前的铺垫与准备 
在美国小学,自然拼读的学习会从K年级一直持续到2年级左右,并且在上学之前就有许多的铺垫和准备工作。
我把这些准备工作总结成了3个方面:
1、听说词汇的积累

2、音素意识

3、学习26个字母
 听说词汇的积累
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孩子们一出生就浸润在语言环境中,从与周围人的交流中自然习得母语的听说。

听说词汇的积累对自然拼读很重要。
比如说“make”和“form”这两个单词都有“做”的意思,我想大部分孩子都知道也会说“make”,对“form”可能就听的比较少了。
当小朋友在书上看到“make a ball”这句话时,她认识单词“a”,然后根据拼读规律读出了"make"和"ball"的发音,那她马上就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如果把“make”换成“form”呢?即使她正确的读出了“form”这个单词,但是不知道form是什么意思,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人跟她说过这个词,那么她就不明白"form a ball"是指什么。

所以,听说词汇量越大,自然拼读在自主阅读中能发挥的作用也越大。
相反,如果从小生活在语言输入很匮乏的环境中,阅读也会受到影响。

跟孩子聊天,讨论事情,给孩子读书,我不止一次的提到过这些是性价比最高的早教,今天又再强调一次了。
 音素意识
音素是英语中最小的发音单位,英语中一共有44个音素,对应国际音标中的44个音标符号。
国际音标 - 44个音素
音素意识是指我们对英语中不同音素的辨音能力。如果小朋友不能分辨出一个简单的单词里的音素,比如"cat"这个词里有3个音素/k//æ//t/,那么学习自然拼读就会很困难。
不过,并不是说要音素意识完全过关了才能开始学习自然拼读,因为拆解音素和合并音素这些本来就是自然拼读的一部分,把音素意识放在准备工作的清单里是指要注重培养音素意识。
有这些方法可以用。
亲子共读:原版英文绘本中有很多语言优美,或是大量使用押韵词汇的作品,大部分孩子都是读着这些书长大的,在长达4,5年的亲子共读时光里,音素意识是不断的被吸收的。
在英语世界,有一位最受喜爱和尊敬的儿童文学家,就是苏斯博士,他一生创作了很多生动有趣,朗朗上口的启蒙读物,比如《Cat in the Hat》、《Green Eggs and Ham》、《One Fish Two Fish Red Fish Blue Fish》等等。
书中都无一例外的用到了
大量的押韵词,拟声词,CVC词(由辅音+元音+辅音3个字母组成的单词),以及简短重复的句式,这些都是培养音素意识的绝佳土壤,
所以才会有人说,大声的读出苏斯博士,你就学会了自然拼读。

《Hop on Pop》是苏斯博士写给最低龄孩子的语言启蒙读物,封面上就写着“The Simplest Suess for Youngest Use”。
书中用各种押韵的单词组成了好玩的短句,场景,故事,比如cup, pup; mouse, house; fight night; all tall small......

这本书既适合给低龄孩子做亲子共读,也适合给5岁左右的孩子做为自主阅读的材料。

我以前专门写过一期苏斯博士的作品,分年龄段做了介绍:他是美国人最喜爱的童书作家 | 苏斯博士书单分享与点评
当然,除了苏斯博士,还有很多优秀的绘本都是培养音素意识的好材料,从小浸润在这些图书中,音素意识就一点一点的建立起来。
儿歌韵律:英语里面有很多流传很久的儿歌,童谣,韵律,孩子们打小听妈妈唱,听老师唱,听影视作品里唱,然后自己唱,这些韵律不仅旋律优美,句子也都押着韵。
比如“Hickory Dickory Dock”是一首人人都会念的童谣,这里面就有很多严格押韵的词儿,看到了吗?这首童谣还带有编排的动作,小朋友可以边说边动:
H
ickory
 d
ickory
 d
ock,
The mouse ran up the cl
ock
,

The cl
ock
 stru
ck
 one,

The mouse ra
n
down,

Hickory dickory dock.
再看一首摇篮曲“Hush,Little Baby”,这个曲子的歌词里不仅有押韵,还用到了类似中文里“顶针”的修辞手法:
 Hush little baby don't say a word,
Mama's gonna buy you a mocking b
ird
,

If that mock
ing
 bird won't s
ing
, mama's gonna buy you a diamond r
ing
,

If that diamond ring turns brass, mama's gonna buy you a looking glass,
If that looking glass gets broke, mama's gonna buy you bully goat,

If that bully goat won't p
ull
, mama's gonna buy you a cart and b
ull
......
我想在任何国家的语言里,童谣韵律都是儿童早期启蒙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英美国家的孩子,这些口口相传下来的歌谣是童年的记忆,母语的语音意识也在这样的传唱中培养起来。
其实歌谣不止是学龄前的重头戏,很多低年级的老师也会在课堂里用到诗歌,比如姐姐的K班老师就给班上的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诗歌本”,每周都有一首小诗要读和背,并且还要自己画出诗歌的内容。
后台回复“诗歌”可以下载。
姐姐的诗歌本,这首诗的题目是“Friends”,内容是短短的几句话:Friends care, Friends share, We need friends everywhere!
家庭游戏:
孩子们除了可以从亲子共读和儿歌童谣中养成很好的音素意识,还有一些小游戏也颇受欢迎。

我们在开长途汽车或者坐飞机的时候会和姐弟俩玩“找押韵词”的游戏,由一个人说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可以从周围的物品中选取,然后大家轮流说出和这个词押韵的词。
比如,在开车的时候看到“天空”,我会说“sky”,其他人就可以说“fly”、“spy”、“pie”、“tie”等等;如果我说“house”,那么“mouse”、“spouse”这些都押韵。

除了找押韵词,还可以玩“
首音或者尾音相同的词”
,这个要容易一些,通常都能找出很多来。飞机上有人在看书,我说“book”,大家可以说bat,bike,boat,bathroom,but,better......

另外“I spy with my little eye”这个游戏也可以增加“首音版”。
当Spy的那个人选中房间里的一样东西,然后说:I spy with my little eye something that starts with /m/,这时其他人就要在四周找以/m/这个音素开头的物体,你可以问:Is it (a) map/mat/milk/magazine?直到有人答对为止。

这些游戏可以打发旅途时光,增强亲子联结,训练音素意识,而且操作十分简单,不花一分钱,何乐不为呢?

认识26个字母
美国小朋友在进入K年级(小学第一年)后老师会教一遍字母,但是大部分孩子在上学以前都已经熟悉26个字母了,尤其是在比较好的学区,老师一般也会默认这一点。

英语就是基于字母的语言,所以26个字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认识26个字母是第一步,这是指知道每个大小写字母的形状和它们的读音。注意不要把字母本身的读音和它们在单词中的发音弄混了,比如Aa读作/ei/,Bb读作/bi:/。

认字母对我们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但是对幼儿来说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26个大写字母和26个小写字母加起来就是52个,这对低龄儿童是很大的记忆量,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一月俩月就能熟记于胸的。
比如弟弟的幼儿园从3岁班开始学习字母,从大写字母开始,一个字母要学挺长时间,到了4岁班再加入小写字母一一配对,所以字母学习的时间跨度是拉的很长的。

如果想让孩子学习字母,那么字母歌,介绍字母的绘本,字母海报,字母闪卡,字母拼图,贴在冰箱上的字母贴这些资源都可以用上。
小朋友也可以从自己名字里的字母,家人朋友名字里的字母开始学习,并非一定要按照字母表的顺序。

当然还可以用一些字母游戏让学习的过程更有趣,比如“字母宾果”,“字母记忆游戏”等等。今天篇幅有限,我就不展开讲游戏了,如果你们需要,可以另写一篇。

总之不管用何种方法,最终目的是熟记所有的大小写字母,可以准确的配对,知道它们的读音。
字母的书写也不要忽略了,4岁以后可以开始练习书写字母,如果孩子的手部力量还没发展好就等到5岁。
幼儿园4岁班的书写练习
倘若字母认不全,或者大部分都不会写,那怎么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呢?这很好理解吧?

到这里学龄前的准备和铺垫工作就介绍完了:听说词汇的积累;音素意识;26个字母。
这些做的比较好了就可以开始自然拼读的学习了。

这个准备部分写了3000多字,可见其重要性,我可不是在凑字数呀。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2
自然拼读的学习 (终于...)
学习自然拼读整体上来说有这几个部分:
1、学习不同字母和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也就是把字母-音素一一对应起来;
2、练习把不同的音素拼读成一个单词,这一步叫做 practice blending,比如把/d//ɔ//g/这3个音素拼成/dɔg/这个单词,跟我们拼拼音是一样的道理;
3、将1和2这两个技能运用到符合拼读规律的书面文字中,即合适的分级读物,这是学以致用,用的过程也是加强的过程;
4、练习拆解单词中的音素,并通过音素-字母的对应规律(第1步)拼写出单词,比如听到/dɔg/这个词,把它拆分成3个音素/d//ɔ//g/,并且写出dog;
5、不断的巩固,加强,提高。
我再说说具体的学习步骤,到底自然拼读从哪里开始学呢?

第一步:学习辅音字母的发音和元音字母的短元音发音
字母表中有26个字母,其中有5个元音字母(a,e,i,o,u),21个辅音字母。首先学习5个元音字母的短元音发音和21个辅音字母的发音。

最好的方法是编排一个发音单词表,给每个字母选取一个以该字母开头的单词,打印成小册子,然后带孩子反复诵读和练习。
姐姐从K班带回的发音小册子
读的时候要这样说:a (说字母的读音),apple(说单词的读音),‘a’(说字母a在单词apple中的发音,也就是音素/æ/),连贯起来就是:a-apple-'a'。
我自制过一份字母发音卡片,在后台回复“发音卡片”就可以领取。
超雄自制字母发音卡片

元音和部分辅音
我还特意让姐姐示范了如何读,可以看看视频。
第二步:练习2个字母的拼读,也就是“辅音+短元音”的拼读
可以把每个辅音字母分别和5个元音字母放在一起拼读,例如:

【m+a = ma,m+e = me,m+i = mi,m+o = mo,m+u = mu】

以熟练为目标。
第三步:练习“辅音+短元音+辅音”3字母单词的拼读也叫CVC单词,其中C是指consonant(辅音),V是指vowel (元音)。
例如:

b+at = bat,f+og = fog,n+ap = nap,h+ug = hug,m+ad = mad

以熟练为目标。
我分享过一份CVC单词游戏模版,后台回复“CVC”可以下载。
超雄自制CVC单词游戏

换一个音素变成新的单词
第四步:练习CCVC和CVCC单词的拼读,单词中有4个字母,其中有两个辅音连在一起,元音仍然是短元音。
例如:

mask,club,stop,swim,spot,frog...... 
还有名词的复数形式很多都是CVCC单词,比如bags,dogs。

同样也可以打印出单词卡片来练习,直到熟练。
第五步:选择覆盖CV,CVC,CCVC,CVCC单词的分级读物开始读。
其中CV单词就是前面说到的“辅音+元音”的情况,比如an,on,in,is,it,as,at等等,这些也是属于要记住的常见词,我在词汇篇中会讲到。

当小朋友可以不怎么费劲儿的拼读出CV,CVC,CCVC,CVCC单词时,就可以用上最初级的分级读物了,分级读物也会另外写。
第六步:学习‘ch’,‘sh’,‘th’,‘ng’,‘nk’这几个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练习拼读3个辅音连在一起的单词(splash,split)。
例如:
chin,chat,china,such,much
sh
ip,
sh
eep,
sh
eet,wi
sh
,fi
sh
thinkthrow,thin,bath,cloth(清辅音)
th
is,
th
at,
th
us,wi
th
,clo
th
e (浊辅音)

si
ng
,ri
ng
,ki
ng
,so
ng
,ha
ng
think,thank,sink,bank,trunk
这些都是单词中常见的辅音,掌握之后可以拼读出的单词就更多了。
第七步:学习元音字母的长元音发音。
long a: acron,age,cake,page,lake
long e: eagle,east,bee, me,feet
long i:   ice,bike,like,kite,mice
long o: open,ocean,hope,joke,home
long u: unicorn,use,cute,mute,tube
第八步:练习“辅音+长元音”的拼读。
例如:

b+long a = ba(比如bake),f+long u = fu(比如future),n+long o = no(就是单词no)

同样是练习到熟练为止。
到这里初步的拼读练习(blending)就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练习有2个或者更多音节单词的拼读,一个元音就是一个音节。
第九步:学习长元音的规律。
长元音的规律比较复杂,也就是说一个长元音对应的字母和字母组合有很多种情况,比如bake,pay,rain,eight这些单词中的红字部分都是发long a;又比如ice,light,fly,pie这些单词中的红字部分都是发long i,所以需要一段时间去逐个的接触和学习。别忘了美国小学是要花2年时间来学习自然拼读的。
对于长元音的发音规律有一条是一开始就要了解的,那就是碰到
“元音+辅音+不发音e”的情况,单词中的元音发字母本身的读音,也就是长元音,
上面举出了许多例子,比如cake,bike,hope,cute,这里面的元音都是发字母音。

这条规律用英语说就是:when you see "vowel + consonant + silent e",the vowel says its name。
还有两条很好用的规律是:
在一个短单词中,如果只有1个元音字母,那么它通常发短元音。比如我们多次提到的CVC单词,cat,dog,mug,nap...
在一个短单词中,如果有2个元音字母,那么第一个元音字母通常发长元音,第二个元音字母不发音。比如上面讲到的“元音+辅音+不发音e”就属于这种情况,另外的例子有:seat,soap,toe,jeep等等。
第十步:选择合适的覆盖短元音和长元音的分级读物来读。
一般来说分级读物最开始覆盖的都是最常见的高频词和短元音词,然后开始出现长元音,有一些专门训练自然拼读的读物中还有着意针对长元音的练习,一本书练习long a,另一本练习long e 等等。
第十一步:练习听音拼写。
在练习拼读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拼写,可以和小朋友练习“听音写词”,跟练习拼读时一样,要循序渐进,从2个字母的单词开始,然后听写CVC(3个字母),CCVC和CVCC(4个字母)单词。
拼写就是拆分单词中的音素的过程(segmentation),你说/fɔg/,小朋友拆分成f-o-g这3个音素,然后写出单词“fog”。
除了刻意练习,还可以把生活中需要写字的机会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去超市前写一个购物清单,去参加生日派对时自己做一张贺卡并且写上祝福语等等。
姐弟俩写贺卡
如果拼读已经比较顺利,那么在大人的适当帮助下这些拼写任务都能够很好的完成。
第十二步:学习其他的发音。
前面的步骤中还有一些没有覆盖到的发音需要另外学习,比如'ar' in park,'or' in fork,'ur' in hurt,'ow' in owl,'oi' in oil,'oo' in cook,'aw' in jaw,'zh' in vision 等等。
到这里自然拼读的具体学习步骤就介绍完了,要注意的是这12个步骤并非要严格的递进,几个步骤同时进行,或者调整顺序都是可以的。
超雄说:
为了写好这篇大干货,码字码的着实辛苦,但是想到你们有了这篇文章后便能对自然拼读的学习做到“心里有底,手里有方法”,
我就觉得非常值得!

大家可以收藏起来,随时看看,也别忘了分享出去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